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一千零二章 打虎之前先射雕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一千零二章 打虎之前先射雕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甲方乙方》的故事其实很简单,钱康、姚远、周北雁、梁子四个闲人,因为没有正经差事,于是突发奇想开办了一项“好梦一日游”的业务,帮助消费者过一把“好梦成真”的瘾。

业务引来了一大批突发奇想的顾客:书摊老板想当一天叱咤风云的巴顿将军;嘴巴不严的四川厨子想一直梦想成为宁死不屈的义士,体会一天被捕、严刑拷打、英勇就义的感觉;大款吃够了山珍海味想感受一下“吃苦”的滋味;大男子主义的人想做“受苦梦”;明星想做“普通人梦”;帮助因为屡遭失恋打击而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做“爱情梦”,从而恢复了自信。

在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四个人从一开始的好玩、开心,逐渐投入了自己的真诚。

姚远和周北雁为帮助身患癌症的无房夫妇做一个“团圆梦”,将自己准备结婚的新房贡献了出来,房子最终被还了回来,大家对于过去的一年无限感慨。

用一个后世之人的眼光来看,这片子实在没什么深度,就是一个段子集,每个故事之间也没什么必然的联系。

虽然在故事的结尾,易青用一个帮助女孩儿实现“冠军梦”的方式,让前面的演员来了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可依然没法改变整部电影的“肤浅”。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易青第一次拿着剧本给孟石看的时候,孟石当时表情会格外的诧异。

如果《甲方乙方》出现在香江的话,它会有一个更加贴切的名字一一爆米花电影。

就好像快餐一样,人们吃完之后,不会有太多的回味。

可只要笑过,那这部电影就算是成功了。

有的时候,电影肤浅一点儿没什么不好的,人们看电影是为了消遣,谁也不是为了做研究。

把电影拍的谁都看不懂,高深莫测的难道就真的好了?

观众看过之后,能把脑仁儿给折腾爆了。

大过年的,还是让观众们都轻松一点儿,一边看着一边笑,笑过之后,出了电影院哪怕全都忘了也无所谓。

至少这将近两个小时的开怀大笑是假不了的。

就像前世郭班主说过的一番话:先搞笑吧,要是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相声如此,电影也是如此,这本身就是个供人消遣的玩意儿。

不是说没必要强调艺术性,但是,请别艺术到谁都看不懂,只能曲高和寡的程度。

“你看懂了!?”

从电影院出来,开车回家,中森明菜还是时不时的抿嘴笑,易青好奇的问了一句。

“啊?没···没太看明白,有的地方,他们说的中文我还不大理解,不过演的挺滑稽的!”

滑稽?

这个可不是什么太好的词。

不过中森明菜倒是说出了一个关键点,有些台词没太听明白。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整部电影的台词都是纯正的京味儿,别说中森明菜一个外国人了,就连很多外地人都理解不了。

这大概其就是为什么前世有人说,冯裤子的冯氏幽默过不了长江的原因了。

因为再往南边走,老百姓根本就理解不了北方人的幽默方式。

人家喜欢的是某个周姓男子的海派清口,那玩意儿放在北方照样会死的很惨,谁特么能理解嘴里一通“阿拉阿拉”之后“哇”的一声,有特么什么可笑的。

事实上,《甲方乙方》完成后期制作之后,在看样片的时候,易青和赵保刚聊过,像这种纯京味儿的喜剧估计是过不了长江的。

对此,赵保刚也表示认同,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幽默一个地方的人品,走得太远难免水土不服。

像这种情况,只能听天由命!

接下来的几天,易青一直都在关注着京城一地,《甲方乙方》的票房情况,当然了,正经的数据是肯定拿不到的,那玩意的统计都要报到广电某个部门去。

易青就是个小老板,新画面只是一家私营制片公司,想要参与票房监管,上面不会答应。

这也是为什么易青要怂恿着孟石去闹改革的原因,作为投资方,居然连监管都资格都没有,这可上哪说理去。

这事让易青郁闷,但是有件事倒是让易青的心情好了不少,阮若林那边来了消息,提前卖广告的事,在央视内部的会议上通过了。

可能王峰也不想让这次的合作就此黄了,于是大着胆子要干件大逆不道的混账事了。

央视这边做好了准备,易青也通知了曾丽珍和陈琦,让他们正月十五之后,来京城开筹备会。

可紧跟着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易青的面前,别的都没问题了,但男主角郭靖还没找到合适的人。

这可咋办?

当下圈子里适龄的男演员,基本上被易青给扒拉了个遍,就这都没找到合适的,难道要像当初王福林导演选贾宝玉一样,在报纸上登招聘启示?

现招募男演员一枚,身高一米八以上,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面相憨憨,有武术功底最好,脑瓜子缺根弦儿尤佳。

真要是这么干的话,还不得被人给笑话死啊,当初人家王导这么干,那是因为他选择演员的范围就是二十郎当岁的非专业演员,不这么干,根本就选不来人。

可是易青要拍的是《射雕英雄传》,这里面的演员得是专业的,这样都找不到合适的人,他以前积累的名声还不得付之东流啊!

他是没办法了,干脆找到了阮若林,把困难说了,现在圈里的男演员没有合适的,武校那边也都看过了。

“你没辙,我也没有啊!我认识的年轻演员还不见得有你那么多呢!”

阮若林以前是做一线的,的确认识不少演员,可现在那些演员都多大岁数了,演郭靖?演郭啸天都嫌他们老。

充其量也就能客串一下王重阳。

易青听得一愣,这才意识到找阮若林帮忙拿主意,这件事本身就不靠谱。

“先别管那个,我现在才是真的遇到大麻烦了,看看这个吧!”

阮若林说着,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递给了易青,易青接过来,看了上面的标题之后,都觉得烫手。

“主任,这领导们现在就开始好大喜功了?”

阮若林想笑,但还是得板起一张脸,随意教训两句:“瞎说什么呢,也不怕让人给听了去,你觉得这事······不可行!”

易青把文件往桌子上一拍,然后用力在上面点了两下:“纯属瞎扯淡!当然了,如果上面真的愿意掏全部的制作费用,我肯定支持,反正这事早晚都得办,可问题是,现在有钱吗?指望着台里出钱?真要是有钱的话,还用得着像您说的那样出去骗钱?”

关于筹拍《水浒传》的可行性!

翻拍四大名著,那是迟早的事情,易青对此肯定是支持的,可问题是,现在还不行,首先资金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再有就是人手了,眼下央视的绝大部分精兵强将都在《三国演义》剧组呢!

这里说的可不光是央视的人,还包括了各地方电视台的制作部门精英,可以说全国动员就为了拍好《三国演义》这部戏。

这个时候,再计划着拍《水浒传》,钱呢?人呢?拍个屁啊!

呃!

说到《水浒传》,易青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也许这位能拉过来看看,演郭靖的话,倒是挺合适的!

“主任,台里帮忙给我一个人!”

阮若林正和易青说着《水浒传》的事呢,突然易青让她找个人,老太太上了点儿岁数,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没反应过来。

“等等,等等,找人?找什么人啊!?”

“他现在应该在吉林艺术学院,应该是。”

“应该?也就是说你也不确定,你自己都不知道他在哪,让我去帮你找人?”

好家伙的,真是一句话不对,都能捅了老太太的肺管子,正好心气不顺呢,易青这也算是撞枪口上了。

“不是应该,肯定在,就在吉林艺术学院,大一的学生,名字叫丁海锋。”

没错,易青要找的就是央视版《水浒传》里面演武松的那位丁海锋,易青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个时候丁海锋应该就在吉林艺术剧院读大一,之所以能知道这些,这还要得益于前世易青看过天津卫视的一档访谈节目,里面采访的就是丁海锋,还请来了他上学时的同学。

身高体壮,浓眉大眼,最重要的是一身正气,央视版《水浒传》中,易青印象深刻的角色莫过于丁海锋版的“武松”,虽然有祝延平老师的珠玉在前,但是丁海锋演的武松照样称得上是影视史上最成功的一版,将这一角色演绎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本来易青都想着是不是等到开学之后,去北体大看看赵文焯了,不过现在有了丁海锋的话,那边也就不急着去了。

既然央视没钱,丁海锋想打虎怕是还得等几年,那干脆就帮个忙,先射个雕玩玩呗。

呃!

就当练练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