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香江 > 22【有人欢喜有人愁】

香江 22【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者:听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6:5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媚的阳光,照映着明报大楼。qiuyelou

大楼内部。

此刻正进行着一场“商业谈判”。

当金镛提到稿费的时候,商人的精明就瞬间附体,可没有半点文人气概。《明报》的稿费一向定得不很高,至少它没有《东方》与《成报》那么高。

还是拿蔡阑来说。

蔡阑去《东方日报》写稿,订明写三个月的连载,每天七百五十字,稿费是一千元。但他在《明报》翻译岛国推理小说,每天八百字,稿费只有六百五十三,比《东方》少了三百五十元。蔡阑脸皮薄,没有提过抗议。但倪框和亦淑就不同了。兄妹齐向金镛抗议,电话,信件齐飞,要求加稿费。

金镛总是左推右挡,以太极卸劲化去倪氏兄妹刚猛凌势。

所以,一路到现在,倪框在明报的稿费并不太高。比起《东方》,《清新》《翡翠》大有不如。

亦淑是继倪框后第二个敢同金镛谈稿费的天下勇者。

亦淑比倪框还辣,她在专栏里直接提出,文辞尖刻,几乎在说金镛在刻薄爬格子动物。

面对如此刚猛的攻势,金镛以不变应万变,甚而以静制动,一样把亦淑弄得服服贴贴,到了升任政x府高官后,仍乖乖地化个笔名在写稿费不如理想的连载。

在本港文化界里,倪氏兄妹素以辛辣出名,居然都给金镛弄得服服贴贴。你说金镛的本领有多大?

・・・・・・

・・・・・・

徐文辉严阵以待:“查生,贵报社的新人价是多少?”

“千字二十!”徐文辉问的是长篇小说连载的稿费,金镛准确答复。

这个价格,对于新人来,不好不坏。

比起一般不入流小报差不多,但无论从人气还是评价完全不能比,而跟东方等报比,就要差一大截了。

尽管如此。一天写个三千字,也有六十块的收入,可比一般文员收入还高。

对徐文辉这种一晚上便能写个一两万字的人而言,一天就有五六百,一个月的话……

这还是新人价。qiuyelou

徐文辉理所当然,又问:“那我这本书呢?”

“千字四十!”查良镛道。

“这……”徐文辉顿时迟疑起来。

徐文辉眉头皱了皱,似乎有些不满意。

・・・・・・

这是悠闲放松的好时刻,白鹭长飞,天高气爽,正是好天气。

蔡阑替徐文辉省下了很多时间,把徐文辉直接介绍给金镛后,便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重头看起《搜神记》来,盯着书页,一眨不眨。

看起来是半点不参与两人谈判的意思,不过仔细看他抖x动的耳朵,其实他还是很关注的。

“小徐你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我们报业的价格已经很厚道了...你不信我给你列举列举...”查良镛会察言观色。

见此,深怕徐文辉嫌少,他是武侠宗师看一本小说的好坏是绝没问题的。他和蔡阑一样很看好《搜神记》,不过又不打算打破明报的传统。

说白了,他就想用低价,买一份高质量的文文!

他的作风一贯如此......每当有人嫌弃稿费低,而他又极为看好的时候,往往就欲祭出大杀器了!

现在也一样。

徐文辉见他拿起纸笔挥毫,连忙阻止道:“查生就别写了,这个稿费我能接受。不过我有一个小小条件。”

说到这里。

看了他一眼,想看看他的反应。

“什么条件?”

“你说。”提起条件,查良镛立刻警惕起来,如临大敌的模样让徐文辉看了觉得好笑,心里又有些敬佩这个小老头,不管人品如何,在经商、写书方面他都做得很成功。

徐文辉简洁明了地说道:“我现在只有二十万字。不过我想提前预支五十万字的稿费,这本书我打算写上一百五十万字。”

见他这话,金镛、蔡阑表情各异,蔡阑是奇怪他要这么多钱干嘛,年纪轻轻的很缺钱么?

金镛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个没问题,只要你把头20万稿子拿来,钱立刻送上。”

木蚤虽恶,遇上糯米也是变不出戏法的。

金镛就是治服倪氏兄妹这两只顽皮木蚤的糯米。

为了稿费这个原因,许多人说金镛吝啬。其实金镛并不吝啬,他不过是深懂节省之理而已。他不像倪框乱花钱,也不会富而后骄。他是应用则用,对朋友,有时也很慷慨。这一点倪框体会很深。

徐文辉就很意外,对方竟然能一口答应下来,原本还以为要磨破一阵嘴皮呢!

・・・・・・

・・・・・・

其实这就是徐文辉不知道了,查良镛此刻正暗暗偷笑呢。他是一名作家没错,同时也是一位商人,以他火眼金睛来看,徐文辉小说这质量绝对是上乘之作,能以比新人多一点的价格拿下这本小说,他觉得是稳赚不赔,甚至大赚的事情。

赚大了!

徐文辉小心思也活络起来,能在明报连载名气肯定赚到了,而且还提前拿到50万字的稿费,这对于现在挺缺钱的徐文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一个老狐狸,一个小狐狸,各自觉得自己赚到了。

“哈哈哈~”相视而笑起来。

蔡阑听得鸡皮疙瘩满身,小声嘀咕道:“以后还是离他们远点,感觉混久了会被坑啊!”

・・・・・・

在徐文辉成功投稿后的第二天,《搜神记》就在《明报》的副刊上连载了。

首次连载就刊载了1万字的正文。几乎占据了副刊的大半页面,可见金镛对其的欣赏和看好。随后开始3000字的每日连载。

……

《东方日报》大楼。

白日俨然就是座高级写字楼,东方的许多明面上的商业行政都在这里进行着。

晚夜,各种事情大到地产的投标,小到街头保护费的对账,总之许多不能公之于众的事情,也跟其它写字楼完全一样运作。

不过自从前几年廉政公署出现以后,在严打的惊悸情况下,两位创始人老板跑路。那些不能放到台面上的事情都已经基本转移到其他隐蔽的地方,甚至逐渐减少了。

现在的东方日报,和一般的报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狗仔团队更厉害一点。

性感诱x人的女秘书按照惯例。捧着一叠报纸推门而入,低声对正趴在桌子上写作的周总编说:“总编,这是今天的报纸。”

“嗯。”周总编点点头,活动了一下酸涩的背颈,长长的吐了口浊气对秘书道:“你帮我去泡杯茶来!”

女秘书泡茶去了,周总编则强打着精神翻开秘书送来的报纸。

《东方日报》首要敌人,主要就是《明报》、《星岛日报》等三两家大报,最近东方日报的销量下降,所以他这位主编就被顶头上司,两位马总轮番骂了个狗血淋头,要他解决办法不然就卷铺盖走人。

周总编无论热不热爱这份工作,有一点是肯定:不想被炒鱿鱼。

太丢人了!

所以只能打起精神继续工作。

周总编看报了解业内动向已经是习惯。第一个翻开的是头号对手《明报》,看到《明报》上头版写着“热烈庆祝《明报》日销量突破十万份”的报道。

“见鬼!”周总编脸色立刻难看起来。愤怒的骂了几句,就差把报纸撕了。

不过又想到没道理啊,前几天明报销量不才9万出头么?怎么一下子上升那么快。

周总编是明报的“忠实观众”,几乎每刊必看,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能知道。奇怪的他想要找出原因,很快就发现了明报副刊上多了一篇新小说。

“这徐文辉是谁?是谁的马甲吗?看名字不像啊?”周总编盯着徐文辉的名字,喃喃道。

正在周姓总编奇怪徐文辉这个笔名是不是哪位名家开的‘小号’的时候,秘书敲门而入道:“总编,外面有个人自称是明报的专栏作家,想来我们报社投稿。”

“叫什么?”

“徐文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