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团宠旺家锦鲤:药女晶晶 > 7 晶晶巧言赠药

团宠旺家锦鲤:药女晶晶 7 晶晶巧言赠药

作者:忆冷香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29 22:58: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花花眼泪始终未停,点头道:“想。”

李晶晶斟酌着语言,轻声问道:“如果有一天,你得了跟你奶奶一样的病,只有一粒药丸,你给你奶奶吃还是自己吃?”

花花想想便道:“奶奶对我可好了。我把药给奶奶吃。”

李晶晶往花花的手里放了两粒药丸,道:“我给你两粒糖,你悄悄地进堂屋把黄色的糖放在你奶奶的舌根下面,把黑色的糖让你奶奶咽下去。”

花花嗅到淡淡的药香,摊开手掌看到掌心躺着两粒黄豆大的“糖”,疑惑道:“这是什么糖,我奶奶吃了能醒过来吗?”

李晶晶把花花胖呼呼的手合上,一本正经道:“你别问了,重复我刚才说过的话。”

花花一心想让奶奶醒过来,就认真地复述一遍。

“舌根在这里。”李晶晶张开玫瑰红色的小嘴,粉色的小舌头舌尖顶着上颚,手指着舌根给花花看。

花花依葫芦画瓢张开嘴指着舌根,见李晶晶点头,这才闭上嘴巴。

李晶晶嘱咐了几句,最后道:“你奶奶醒来后,你千万不能把糖的秘密告诉她,也不能告诉别人。你要是说了,她就会跟这次一样发病。”

花花重重点头,就差发血誓。

李晶晶瞧着花花小跑回堂屋,心跟着提起来,看到花花踮脚给曲春喂了药,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的大哥李云青如今在太清观当俗家火工,每天负责给一亩药草圃浇水、除杂草,每个月包吃住,还有一百个铜钱。

她通过李云青弄了几十种药草种子、苗子弄到了回春药府,让药兔种植。

黄色的“糖”是她在回春药府让玉玉制的升级版速效救心丸,黑色的“糖”是玉玉制的升级版解血栓丸。

她做这两种药是给爱喝酒吃肉上了年纪的舅爷爷预备的,谁想今天用来救曲春的命。

花花紧张的守在曲春身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不知过了多久,恍惚看到曲春的嘴唇动了,大叫道:“奶奶!”

曲春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睁开眼睛,抬手拍拍哭得眼睛红肿成一条缝的小孙女,虚弱地道:“花妹子,我是怎么了?”

花花说话时眼睛望着地,道:“奶奶,你吃多酒了栽倒在酒桌上,曲郎中说你中风,给你扎了好多针,你就醒了。”

曲春喃喃道:“原来是堂侄救了我的老命。”

花花眼睛望向李晶晶,见她轻轻摇头,便遵守诺言紧紧地闭上嘴唇。

堂屋里的两个妇人从梦中惊醒,跑过来看曲春脸色没有之前那么潮红,也能说话了,立刻朝院子外激动地嚷道:“曲春醒来了。”

院子里的几个男人腾的站起来,有人心里嘀咕是不是回光返照。

老族长派儿子赶紧去请来曲郎中给曲春诊脉。

很快曲郎中下了诊断结果,曲春的命保住了,只要吃半个月的汤药,静心调养就能好。

“春姑,你现在还不能回家,就在村子里住三天,等能走动了再回去。”

“要的。”

曲春的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在浏阳县做工,家里只有两个儿媳妇,她们满头大汗急冲冲赶来,以为要给曲春送终,把早就准备好的寿衣都带来了,结果曲春活过来了。

曲郎中心里有些疑惑,但是没有多想。

他的医术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称赞。曲春的大儿媳妇当场给了付了一两银子的诊费。

曲春暂时住在曲快手的家里,她的二儿媳留下陪床。

曲郎中笑道:“春姑,你的两个儿媳妇一个出银钱,一个出力,你命好。日后你不能喝酒,也少吃肉,保养好身子好多享福几年。”

曲春一个劲的点头,望着曲郎中感激得热泪盈眶。

老族长一家人跟送亲的人都舒了一口气,大吉大利,喜事总算没有出丧事,晦气一扫而空,拆了一半的戏台子又搭起来,鞭炮接着放,每个人脸上恢复了笑容。

李老实带着李云霄、李晶晶回家把此事说了,贺氏震惊之余替曲春一家人高兴。

晚上喜宴结束,一轮明月升起来,老族长家院子外的戏台灯火通明,化了浓妆的戏子登台高唱,锣鼓齐响。

本村、外村的人来了近千人,密密麻麻坐着把村路都挡住了。

曲家村竟比早上还热闹。

李云霄如愿以偿的看到了花鼓戏,可是听不懂大花脸的戏子唱得什么意思,只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哭闹要回家。

李老实是曲家村少数不爱潭州花鼓戏的人之一,赶紧端起椅子抱着李云霄从人群里挤出来。

贺氏是北方人,不爱看南方戏,何况极少出门,根本就没来看戏。

李去病是来瞧热闹。曲氏坐在李去病旁边听着十分入迷。

李晶晶坐在怀里曲氏听了一会,竟是睡着了,突然间耳边传来说话声,抬头一看是花花。

“晶妹子,我明早要跟我娘回去了。以后我会来找你玩。”

李晶晶伸出右手的小拇指跟花花拉勾,笑道:“记得不要跟任何人说我们的秘密。”

花花认真的点头,胖嘟嘟的脸露出纯真无邪的笑容,转身小身体从人群里费力的挤出去。

几天后到了一年一度的仲秋节,半夜开始就下起雨,秋风瑟瑟,细雨绵绵。

每年太清观这一天的香火非常旺盛,次仅于大年初一,道观会做一些月饼赠给熟识的香客和信徒,伙房人人忙得脚不着地。

李老实自是走不开,他替长子向观里的药道人请了两天假,早晨就让长子背着吃食回家。

十岁的李云青已在太清观当了两年的俗家火工,点烛、抄经、摘菜、洗碗、扫殿、晒经书等杂工都干了一遍,最后因为聪明不怕累干活踏实被药道人点名要去协助药工种药草。

他每天早上跟着道士练武,伙食好油水重,身体发育得快,个子已有五尺,比同龄人高半个头,看上去宛如十二、三岁的少年。

秋雨细如丝,连绵不断,李云青穿着蓑衣背着内有油纸包裹的包袱迈开大步在官路上行走。

他到了太和镇进了几家商铺买了几样物品就接着急匆匆回家。

雨落得大了,土路泥泞,带着冷意的水珠透过蓑衣打在他清秀的脸上,目光更加坚定,步伐放慢却更加得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