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399章 刘备:若天命在孤,孤当义不容辞!这大汉帝位,该物归原主了!

“备本布衣,出身寒微,躬耕于涿郡,不求闻达于朝堂,但求苟全性命于乡野。”

“然则适逢奸贼乱国,大汉倾覆,社稷有崩毁之危,黎民有倒悬之苦,备身为刘氏子孙,皇族之后,岂敢置身事外?”

“故备提三尺剑,战黄巾,讨董卓,破曹贼,百战余生,只为匡扶汉室,解救苍生!”

“幸得天佑我大汉,备虽才略庸碌,却得伯温,云长,孔明,翼德这等贤能猛士辅佐,助备除奸讨逆,方有如今这番大好局面。”

“如卿等所言,若天命果真有意于备,万民果真心向于备,备自当义不容辞,担负起守护这九州万方重任!”

这番刚决自信的话出口,众臣无不欣喜若狂。

刘备这意思,怎么听都是松了口,答应了他们进位为帝所请。

就在这时。

刘备话锋一转,却向着许都方向一拜:

“然则先帝虽有遗诏,当今天子却未有大过,备身为臣子,焉有逼迫天子禅位于臣的道理?”

“卿等所请,恕备不能从命!”

众臣脸上的喜色,瞬间化为乌有,重新又为茫然取代。

前一番话,听起来是答应称帝了。

可这话锋一转,后一番话,却明显又拒绝了。

老刘这是几个意思?

“今日之议,就先到此为止吧,改日咱们再议伐魏灭曹之方略。”

刘备却不给众臣再劝的机会,转身便回往了内殿,将众臣晾在了大殿中。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茫然不解。

“伯温,孔明,大王这是何意?”

关羽及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了萧和与诸葛亮。

诸葛亮与萧和对视一眼,却是会心一笑。

萧和轻咳一声,笑着宽慰道:

“岳丈莫急,诸位也莫急,大王其实已被咱们说服,已是答应了进位为帝。”

“不过大王的性情大王大家也了解,这些年对天子的礼敬,咱们也是有目共睹的。”

“岳丈觉得,大王会气势汹汹的前往许都,提剑上殿,逼迫天子将皇帝之位,禅让给大王吗?”

关羽先是一愣,旋即摇头道:

“大王当然不会那么做了,大王若是那么做,与曹贼何异?”

萧和笑而不语,目光瞟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亦轻咳几声,摇着羽扇道:

“大王要进位为帝,自然不会去逼着天子禅位,可天子却能主动下诏,将皇位禅让给大王呀。”

关羽眼眸微转,瞬间醍醐灌顶。

在场众臣们,立时也明白了萧和与诸葛亮的言下之意。

他们的楚王是答应了进位为帝。

条件,却是要天子下诏。

如此一来,就能堵住天下人之口,不会令他背负上一个逼迫天子让位的骂名。

萧和丝毫不觉得意外,更不会觉得老刘此举乃是虚伪。

老刘又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面子也是人之常情。

你曹操心狠手辣,都纵容儿子杀了两个皇帝了,称帝之时不还要走三辞三让的过场么?

老刘对天子客客气气的,想要天子下诏,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这点要求很过份吗?

“伯温,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

省悟过来的关羽,目光看向萧和,一副唯自家女婿马首是瞻的架式。

萧和轻咳两声,不紧不慢道:

“依和之见,如果想让大王接受劝进,名正言顺的进位为帝,咱们就要分三步走。”

“首先,咱们得先为大王称帝造势,要授意地方刺史郡守们上奏祥瑞,还要在京城内外散播民谣,以佐证大王称帝乃是上应天命。”

“其次,朝廷文武百官,三公九卿,州郡刺史太守,四方名士,皆要上表劝进。”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我们要奏请天子,主动下禅位诏书给大王。”

“只要做足了这三件事,我料想大王最多谦辞几次,最终必会奉诏继承大统,进位称帝!”

萧和将扶老刘登基的整套流程,详详细细的向众人道出。

这套流程算是曹家父子开创,后世无数次改朝立代时为人效仿,最后被人用的滚瓜烂熟。

于萧和而言,这套流程自然是轻车熟路。

“伯温考虑周密,亮也是这个意思。”

诸葛亮点头附合。

关羽心中有了底,欣然道:

“伯温所说,诸位也都听到了,那咱们就行动起来吧,各自行事吧。”

众人欣然应诺。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劝进风潮,就此在邺城内外掀起。

在萧和等重臣的授意下,地方的州刺史郡太守们,很快就领悟到了朝廷风向。

于是,各州各郡的奏表,很快就送至了邺城,宣称是祥瑞频现。

什么泰山上出现凤凰凌空,什么黄河中惊现赤龙,什么幽州有陨星坠地,上刻“玄德当为帝”…

跟着文武百官,刺史郡守,各州名士们,雪片般的劝进上表亦是纷涌而来。

上表是一式两份,一份送往邺城给刘备,一份则送往许都给天子刘熙。

与此同时。

太傅孔融,则亲自启程前往许都,劝说刘熙下诏禅位…

许都,皇宫。

那位少年天子,神情黯然的枯坐龙座,俯视着案几上那一道诏书。

那是太后伏寿,亲自提笔拟好的禅位诏书,只差他这个皇帝盖上传国玉玺。

刘熙手端着玉玺,却迟迟未有落印。

“熙儿,不必再犹豫,用玺吧。”

身后响起伏太后的催促声。

刘熙回头看向了母亲。

此时的伏太后,神色平静淡然,脸上并无半点悲伤痕迹。

似乎,这位大汉皇太后,全然没有因儿子即将让出皇位而伤感。

“母后,这江山,儿当真要交出去吗?”

刘熙脸色委屈,语气间却显然有几分不舍。

毕竟他还是皇帝。

哪怕手中再无权力,明知大势不可违,心中多多少少还是心存几分幻想,对皇帝存有几分留恋。

伏寿却淡淡一笑,意味深长道:

“熙儿你错了,这江山社稷,从董卓入京之时起,就已经不属于你父皇这一脉了,自然更不可能属于你。”

“这大汉的社稷,乃是楚王匡正,这大汉的江山,也是楚王从那些逆贼手中一一夺回。”

“连咱母子的性命,都是楚王从曹贼父子手中救下。”

“这江山,这帝位,自然当归楚王所有。”

“这九五至尊之位,只是因楚王仁厚,所以才让熙儿你代他坐了这几年而已。”

“现在,该是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