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395章 为社稷存亡计,奏请大王进位为帝,君临天下!

雍州,长安城。

魏王宫中,百官齐聚,一场朝会正在进行。

这是曹操自晋阳归来后,所召集的第一场朝会。

幽州冀州已失,并州就在了魏国抵御楚国的最前线,成为了关中长安之屏障。

曹操自退入并州后,便坐镇于晋阳,调集兵马屯驻井陉,雁门等关隘,时刻准备迎击刘备随后的大举来犯。

直至刘备大军班师南归之后,曹操方才长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也没有第一时间返回长安,而是坐镇晋阳长达两月之久,亲自监督修筑城池关隘,以确定并州防线固若金。

诸事安排已毕后,曹操调大将军夏侯惇往晋阳,都督并州诸军,自己方才起程南下,还往长安。

“众卿,现下大耳贼已侵夺了我大魏冀幽二州,河北只余并州尚在我大魏手中。”

“以大耳贼之野心,用不了几日,定然会起倾国之兵西进,来犯我大魏!”

“我大魏依旧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万万不可松懈。”

“今日孤召集诸卿,就是想与卿等共商抵御伪楚之策,诸卿有何良策,尽可畅所欲言!”

曹操目光扫望众臣,语气凝重道出了意图。

自古以来,这天下只能有一个主宰。

这个道理他懂,刘备自然也懂。

现下刘备已夺取大半个河北,天下十三州已拿到了九州,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刘备怎么可能与他和平相处,东西并立?

楚国倾国之兵的来犯,怕是已近在眼前。

曹操现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群策群力,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他这仅存的三州之地。

王宫大殿内,一时议论纷起,众臣各种献计。

所献之计,倒也没什么新鲜的。

无非是在关陇加大九品中正制推行力度,大力的拔擢重用雍凉士人,以换取二州士家豪强的全力支持,以恢复军力。

军事上则要加固修筑潼关,箕关,武关,井陉关,雁门关等关隘,以应对楚军不久之后来攻…

包括曹操在内,魏国君臣们还是颇有几分信心的。

毕竟雍凉并三州与河北截然不同。

河北无险可守,一马平川,所谓黄河天险只是徒有虚名,根本无法阻挡有水军优势的楚军。

雍凉并三州就不一样了。

并州有太行山之险,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飞鸟难渡,井陉关,壶关等皆为闻名于世的雄关险隘,历史上鲜有直接攻破的先例。

而雍州又有潼关这道天下第一雄关,与当年的函谷关可媲美。

秦国靠着函谷关,能抵挡住六国联军,他们魏国凭借着潼关,为何不能挡住楚国来犯?

“大王!”

一片议论中,一个肃厉的的声音,打断了众臣的议论。

一人出班,高声道:

“我大魏虽只有雍凉并三州,却占据着地利优势,形势反倒比当初据有河北时要好得多。”

“若我大魏能君臣齐心,将士用命,则以我现有兵力,守住各道关隘,挡住楚军来犯,臣以为并非难事。”

“臣以为,击退楚军,守住国门的关键,就在于人心!”

“人心向魏,众臣方能为大魏赴汤蹈火,将士们方能为大王万死不辞!”

“故臣以为,现下大王迫在眉睫之事,才是赢得人心!”

出言之人,正是司马懿。

众人目光齐聚,眼神既有肯定,又有茫然。

“仲达言之有理,我大魏只上下一心,将士用兵,方能挡住大耳贼!”

曹操重重点头,深以为然,遂问道:

“那以仲达之见,孤怎么做,方能赢取人心?”

司马懿走到殿中,向着曹操深深一拜:

“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唯大王铤身而出,扫奸除恶,挽大厦之将倾,救百姓于水火!”

“大王于国于民有功,区区王爵已不足以彰显大王之功业!”

“臣奏请大王,顺应天意民心,进位为帝,废汉立魏,开创新朝!”

“唯如此,我大魏方能万众一心,誓死追随大王,保魏抗楚,万死不辞!”

大殿之内,众人神色大震。

司马懿竟然在劝曹操称帝!

曹操更是大吃一惊,显然没料到,司马懿所谓的赢取人心之策,竟然是劝他称帝!

众臣先是一阵惊议,尔后猛的反应过来,明白了司马懿的深意。

于是,殿中轰然炸裂。

曹氏宗亲,夏侯氏宗亲,以及张郃等外姓重臣,纷纷出班劝进,苦劝曹操称帝。

看着群起劝进的众臣,曹操满是惊异的脸上,悄然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兴奋。

只是那一丝兴奋,一闪而逝后,曹操旋即皱起了眉头,脸上浮现不满之色。

“仲达啊,你这是要让孤背负上谋朝篡位的骂名吗?”

曹操怒瞪向司马懿,慨然道:

“孤征战半生,并无半分私心,只为匡扶社稷,扫奸除逆,救万民于水火!”

“可你现下却要让孤僭越称帝,做那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你居心何在?”

曹操慷慨激昂的表明了心志,又指着司马懿劈头盖脸一通斥问。

众臣亢奋激动的情绪,顿时冷却了下来,彼此对视,摸不准曹操的真实意图。

面对曹操的质问,司马懿却神色慷慨依旧。

待曹操斥完,司马懿再次一拜,大义凛然道:

“汉朝桓灵二帝祸乱天下,致使四海分崩,奸逆四起,民不聊生,刘氏已不配再据有天下。”

“圣人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当有德者居之!”

“大王有德,就如当年刘邦灭秦立汉一样,大王亦有资格废汉立魏。”

“且现下楚强而我魏弱,乃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大王若不进位为帝,何以令三秦豪杰与大王同舟共济,赴汤蹈火誓保我大魏江山?”

司马懿洋洋洒洒分析过理由后,郑重其是向曹操一拜:

“所以,臣奏请大王,为我大魏社稷存亡计,当即刻进位为帝,君临天下!”

众臣们立时领悟了司马懿言下之意,轰然齐拜,齐呼:

“臣等奏请大王,为我大魏社稷存亡计,进位为帝,君临天下!”

曹操心头一震,陡然间听明白了司马懿言下之意:

你不进位为帝,我们这些臣子怎么跟着加官晋爵?

我们不加官晋爵,何来的动力跟你同舟共济,拼死保你曹魏江山,保我子孙世代荣华富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