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359章 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刘备:我三十万大军辗压局,一个都别想跑!

弃城突围!

四字如雷,轰到曹冲身形一震。

“仓舒公子,玄伯言之极是啊,将士们已被折磨到人不人鬼不鬼,精神已接近崩溃!”

“等到洪水一退,大耳贼大举来攻,只怕他们连拿起武器的勇气都没了。”

“邺城确实守不住了,弃城突围才是上上之策!”

不等曹冲表态,辛毗便迫不及待的附合劝说。

左右夏侯充等诸将,如同看到了曙光,纷纷劝说曹冲弃城突围。

曹冲却目光望向北面,一声叹息:

“我当然知道,到了这般地步,想要守住邺城已是万难。”

“可邺城乃是我大魏国都啊,倘若就这样弃了,对我大魏军心民心之重创,尔等可曾想过?”

“且当初我向父王立下军令状,不惜赌上性命也要守住邺城。”

“现下父王并未令我弃城,我却擅自弃邺城出逃,我有什么脸去见父王?”

曹冲搬出了一大堆的苦衷,显然是内心之中,不愿意就此放弃邺城。

辛毗一听就急了,忙道:

“邺城被围成水泄不通,大王就算想让我们弃城突围,他的信使诏令也传不进来啊。”

“我想大王得知大耳贼决漳河之后,定然已知道邺城无法再守,必定已想令我们突围。”

“仓舒公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啊。”

众人纷纷附合,尽皆苦劝。

曹冲却只以沉默对待。

这帮人的心思,他再明白不过,无非是想自保而已。

可他们终究是臣下,就算弃城而逃,曹操也不会责怪,依旧还得用他们。

自己却是拍板之人,得背上擅自弃守都城的罪责。

背负着这份罪责,曹操必会对他彻底失望,他就与曹魏世子之位彻底无缘了。

这还是其次。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世子不世子的,他已经不在乎了。

他在乎的是曹魏江山存亡,在乎的是曹氏一族的生死。

江山存亡,曹氏生死,皆在于邺城。

邺城若失,真就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他不想做曹氏灭族的罪人,不忍心见曹操辛苦开创的大魏江山,就此毁于自己之手啊。

陈泰眼珠微微一转,拱手道:

“泰知道仓舒公子顾虑什么。”

“可仓舒公子有没有想过,若我们执意坚守下去,邺城依旧会被攻破,我们所有人都要死在这里?”

“战死便罢,我等大不了以身殉国,尽一个忠臣的本份。”

“可万一仓舒公子你为敌所俘,做了刘备的阶下之囚,又当如何自处?”

曹冲打了个寒颤。

为敌所俘,做了刘备的阶下囚…

陈泰这一句话,杀伤力实在太大了。

死他倒不怕。

当初主动请缨时,他已然抱定了一死的决心。

可沦为楚军俘虏,以阶下囚的身份,跪伏在刘备的脚下,这他就不能接受了。

那是对曹操的侮辱!

曹家已经有曹植这么个贪生怕死的逆子了,不能再有第二人!

曹冲开始踱起步来,原本坚定的神色,渐渐动摇起来。

陈泰知道,他是捏中了曹冲的七寸。

踱步良久后,曹冲终于停下了脚步,抬头再次望向了北面方向。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曹操的面容。

“你说的没错,我曹冲可以战死,却绝不能跪在刘备的脚下,绝不能~~”

一声长叹后,曹冲深吸一口气,拂袖道:

“传吾之命,各营速去做好准备,只等水势稍降,即刻弃城突围吧。”

陈泰松了口气。

辛毗等人尽皆如释重负,彼此对视,眼神皆是暗自窃喜,如蒙大赦。

“尔等莫要高兴的太早,不是我决定突围,我们就一定能突围成功。”

“你们当真以为,刘备会麻痹大意,不会防备着我们弃城突围吗?”

“那可是三十万楚军,倘若他们提前有所部署,就凭我们两万士气低落的残兵,当真能活着逃出邺城吗?”

曹冲转头给众人又泼了一瓢冷水。

众人脸色一变,眼中刚刚泛起的曙光,瞬息间熄灭下去。

辛毗眼珠转了一转,忙一拱手:

“仓舒公子提醒的是,刘备必定防备着我们突围,所以毗以为,我们要使一道调虎离山之计,方能瞒天过海…”

辛毗嘴角钩起一丝诡色,便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道出。

陈泰听罢,却摇了摇头:

“辛侍中,你这一计太过平常,只怕未必能瞒得过那萧和的眼睛。”

听得陈泰对自己的计策,颇有轻视之意,辛毗脸色一沉,面露不喜。

“是是是,我此计是很拙劣,可若非你陈玄伯的妙计,葬送了我们两万大军,我又何至于献此拙劣之计。”

辛毗不满被一晚辈轻视,果断揭了陈泰的伤疤。

陈泰脸色一沉,嘴角微微抽动,显然是被激怒,作势就要反怼。

“够了,都到了这般生死存亡之际,你们还有心思在此争吵不休?”

曹冲面露怒色,及时将二人喝止。

陈泰到嘴边的怒言憋了回去,辛毗也咽了口唾沫,闭上了嘴巴。

权衡片刻后,曹冲一声沉叹:

“玄伯顾虑不无道理,佐治此计未必瞒得过那萧和的眼睛,只是到了现下这般绝境,我们已别无选择。”

“既是如此,那就只能赌上一把了。”

“生死由命,成败在天吧!”

两日后,水势稍退。

一名黑衣人趁着夜色掩护,以绳索下了城墙,划着事先放下的木筏逃离了邺城。

楚军密布的巡船,很快将黑衣人截获,并押送至了主营王帐。

黑衣人却声称乃是辛毗心腹,特偷潜出城,向刘备献上辛毗的亲笔书信。

那是一道降书。

辛毗称他已幡然省悟,认清楚王方为天命之主,决意顺应天命,弃魏归楚。

辛毗还宣称,他已暗中拉拢了一批欲降楚之士,将在两日后入夜时分夺取邺城北门,迎楚军杀入邺城。

这一道书信,着实给了刘备一个惊喜。

按照原定计划,水淹邺城至少得一个月左右,确保将魏军精神意志击垮后,大军方才能强攻破城。

今辛毗欲降,两日内就能速破邺城,着实是意外之喜。

毕竟北伐近一年,将士们精神体力已近极限,能早一日拿下邺城,让将士们休整,自然是最好不过。

“诸卿,辛佐治之归降,众卿如何看待?”

刘备面带喜色,将那封手书示于了众人。

“辛毗曾为袁家谋士,后见袁氏势危,便倒戈向了曹操。”

“况且辛毗乃颍川人,如今颍川也已归我楚国所有。”

“有此两点,这个辛毗在大势已去的局面下,选择倒戈归降大王,倒也合情合理。”

张辽分析了一番,显然倾向于相信辛毗归降。

作为辛毗曾经的同僚,张辽的评价,自然是很有说服力,众人纷纷称是。

“伯温,你怎么看?”

刘备微微点头,却未敢下定论,目光转向萧和。

萧和将那道手书扫了几眼,却是一笑:

“大王,臣以为,以我大楚现下实力,其实大可不必去琢磨辛毗归降的真伪,我们只需做两手准备便是。”

刘备眼神一动,坐直了身子,示意萧和说下去。

“辛毗归降,无非是真降和诈降。”

“若是真降,自然是最好不过,我大军到时于北门杀入,一举拿下邺城就是。”

“倘若是诈降的话,应该是曹冲已到穷途末路,打算弃城突围了。”

“如此,辛毗的诈降就是调虎离山之计,意图将我重兵调往北门,曹冲却率军由东门突围,一路杀到漳水西岸,走水路北上逃往南皮。”

萧和不紧不慢一番分析,尔后笑道:

“我军若只有数万之众,确实需要好好甄别他是真降还是诈降,才好集中兵力破邺城,或是截击曹冲。”

“现下我们可是有三十万兵马,兵力富裕的很,完全可以将两种可能皆考虑在内。”

“臣的意思是,我们既调重兵于北门以攻邺城,又布重兵于邺城以东,漳水西岸以截击曹冲。”

“如此,无论辛毗是真降还是诈降,曹冲和他的残兵败将,皆休想逃出大王的手掌心!”

刘备豁然开朗,拍案道:

“伯温言之有理啊,孤三十万大军,数十倍于敌,何必还劳神伤脑,去琢磨辛毗是真降还是诈降?”

“好,就依伯温所说,我们就做好两手准备,叫那曹冲插翅难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