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787章 权场战场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787章 权场战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阿姐。

不知何时始,芳舒已经对司马环彻底改了称谓,但究于“何时始”这个疑问,司马环却也是今日才有意识。

芳舒的一番话,是充满了对湘王将佐汴王登位的忧虑。

汴王幸存,确在西夏王廷之中,司马环是直至此时才从芳舒口中听闻这一确凿。

“湘王妃不是确保过安儿会得平安顺遂的话?阿舒是信不过湘王妃么?哪怕湘王已经立定主意佐汴王登位,但无论是阿舒,还是安儿,都能从这场权夺中全身而退,更甚或阿舒与安儿日后大不至于为这大内法度所禁,母子间连相见都不容易,阿舒能享天伦之乐,这已经是大庆幸了,你究竟在担心什么?”

“安儿早已身不由己处于权场此一战场,若真失了储位,又谈何平安顺遂?他是废太子,但他原本应当克承皇统,汴王……是官家下令处死之人,他怎能……”

“要真天子之令方为正统,安儿乃为罪逆骨肉。”司马环轻叹,执了芳舒的手:“连我都看透了,皇权争夺、宝位归属,这样的事其实根本无分正统与否,这朝代更替,一姓代之一姓,有哪个姓氏的君王是自甘退让,有哪个朝代的新君不是篡位逆谋?谁主江山,从来看的都是谁更得人心,谁占尽天时。

先帝迷信长生,畏惧寿终,企图万古不易手中权柄,他才让羿栩奸计得逞,被弑杀在大内皇城宝座之上,这何尝不是先帝自遗其咎,而羿栩,虽得君权但从来不思复兴社稷,因廦宠龙阳而毁了己体,导致皇嗣无存膝下无继,他弑父杀兄,最终自己也难逃命丧篡弑的结果,同样是羿栩的因果孽报。

安儿无辜,懵懂之龄便被牵涉进权夺,可是阿舒,他同样不是理所应当就能成为天下之主。安儿的平安,安儿的喜乐,日后尽靠汴王、湘王以及陈圣人坦庇,他连自身都难保全,又哪里来的才干争获人心所向,坦护万千黎民得以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汴王仁厚,非贪图权位野心勃勃之主,更重要的是汴王并非懵懂小儿,他能辨是非,谙识利害,如今这样的局势,国有长君、仁德之主执政方能结束内乱党争的殃患,保住华夏半壁江山不为蛮夷侵夺,万千子民的安危,远重于安儿一体的权位,阿舒,你当切忌关心则乱,尤其不能因为权夺位争,而入魔障。”

司马环不知道自己的话,芳舒究竟能听进去多少,但她这番话并没有受到芳舒哪怕一字的驳辩,她看着芳舒满面的惭愧道错,又心怀感激的恩谢提警,却是再也笑不出了。

是她的错。

当初就不该因为不舍平儿,却罔顾芳舒将与安儿母子分离,答应下调包之计,因为一时糊涂,不仅害了两个孩子害了丈夫,更加可能害了芳舒。

安儿什么都不争,从储位退让才能自保,安儿现在还不懂得那些利害取舍,孩子其实根本无力抉择,但要是芳舒执迷不悟……她虽疼爱安儿至深,却反而可能为安儿招来万劫不复的罪祸。

安儿和薇儿,是五郎仅有的骨肉,这两个孩子的生死,也是这世上她唯一放不开抛不下的牵绊了。

皇宫大内,似乎平静如昔。

芳期向陈皇后提出告辞:“福宁阁的一场火,已然引蛇出洞,随着宫外质疑四起,要是我再住在大内宫苑,竟如罔顾那些个质疑和指控,多少是不符合情理的。圣人既然会暂时拒绝一切外命妇入宫,我便不能再成为特例,所以也应当回湘王府去了,这多少才是避嫌的姿态,且外子近日也将启程往襄阳,他这一离朝,我要是不对那些嫌言碎语加以反击就更不符合常理了。”

晏迟要往襄阳的事,陈皇后问都不曾多问一字,只道是因着那耶律齐被逼得走投无路,已经率军往襄阳进发,晏迟才会把朝中事务暂且托付给龚佑这个大丞相以及辛枢相处夺,亲自前往襄阳坐镇。

芳期却知晏迟的盘算。

襄阳既有襄阳公坐镇,晏迟压根没有去督战的必要,襄阳军要真这样的不堪一击,辽国又怎会甘于维持数十年的“和平”与大卫划淮而治?可晏迟打算的是生擒耶律齐,并将之策反,这样的事交给鄂将军去操办就大不合适了,所以晏迟才会亲赴襄阳。

“让鄂娘子也去吧,这事王妃去知悉她,倒也不必跟我同行,临安到襄阳的路迳相信鄂娘子比我还要熟知。”

说这话时晏迟和芳期两人已经在清欢里了,晏迟忽然这样说,把芳期说得愣了一下。

“阿霓不是不能离开临安么?”

“过去不能,现在能了。”晏迟挑眉冲芳期一笑:“鄂娘子夫家本就在襄阳,便是依照法度,也没得限制她往襄阳的律条,过去是羿栩这皇帝自己无视法度,多疑重猜,他现在既然已经‘不问世事’了,我又能确保不管襄阳公府的家眷就算离开临安,鄂将军也必定不会兴兵造乱,对于忠勇的将士,朝廷应当予以信任,现下虽还不适宜直接颁宣废除对襄阳公府的限管,可鄂娘子这一回前赴襄阳,与她的父兄她的夫婿并肩抗敌,也算是缓缓瓦解对襄阳公府的限管。”

“晏郎借此时机废止对鄂将军的管限,便就避免了日后,仍有某些居心不良的朝臣借着羿栩这‘先帝’的法令企图削减襄阳公的兵权?”

晏迟默了一默才道:“实则在我看来,鄂公虽非腐儒,然其固从于君令,甚至明知宝座之上乃昏君戾主,却仍信奉于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也极荒唐,襄阳公府的几个儿郎,他们是否深受鄂公之教令我无从确凿,倒是常听王妃说起李夫人及鄂娘子来,两位虽是女眷却并不信奉这套君君臣臣的规教。

如李夫人,暗下里也常鄙斥羿承钧及羿栩的种种作为,虽说不曾违逆鄂公之志,赞允的实则是以社稷百姓为重,鄂娘子更敢于以女儿之身力图上阵抗敌,这是真正的巾帼不弱须眉,要是日后烽火狼烟四起,鄂娘子说不定就能成就裙衩骁将之名。

鄂娘子乃王妃的知己好友,相信王妃也不愿她为世俗礼则所限,困蹇于后宅凡常,我打算待收拾了司马权、沈炯明这起子货色后,干脆以鄂娘子此番建功为名,称张襄阳公府鄂公父子四人不仅骁勇善战,便连李夫人、鄂娘子等女眷亦能援战抗敌,襄阳公府满门镇守襄阳,确乃符应时局的益计。”

晏迟的这番解释,芳期只听了个半懂。

她明白的乃是晏迟这回让阿霓往襄阳,甚至还鼓励阿霓“重操旧业”上阵杀敌,最终目的是让襄阳公府所有家眷都离开临安归于襄阳,如此虽然符合襄阳公以及李夫人的愿望,夫妻、母子之间不会相隔两地,可是否真正存在这样的必要?

要知道战将镇守要镇,家眷“留质”都中其实是惯例成法,当年鄂公的家眷能够随军,是因鄂公是在开封陷落皇帝、太子被俘后才起义抗辽,说得更明些,那时并没有哪个皇帝任命鄂公为将帅,襄阳军其实并不是大卫朝廷组建的军队。

后来羿承钧在临安称帝,鄂公愿意听奉南卫朝廷之令,羿承钧当时求之不得,自然也不好提出让鄂公送家眷入临安为质,可当年是当年,如今是如今。

晏迟在弑君之前,破例要让李夫人等等定居襄阳,不再受临安朝廷所控,固然凭鄂公的忠心势必不会因此便生叵测之心,可毕竟如此破例会受到文武百官的质疑,因为晏迟毕竟不是君主,他并没有权限破此惯例成法。

就算因为私心的缘故想要成全李夫人、阿霓的心愿,为何不等汴王登基后以君主之名下令呢?难道说晏迟还担心汴王也跟羿承钧、羿栩之流一样,登上帝位之后就会猜忌手握兵权的将帅?

这看似突然的决定的确有些反常。

不过芳期并没有再追问下去。

而当鄂霓听说她可以前往襄阳并“重抄旧业”后当然是欣喜若狂,赶紧的来了一趟湘王府,搂着芳期把她一阵的“搓揉”:“好姐妹嫁了个大权臣是真有好处的啊,湘王殿下真是太识趣了,不仅能让我这回赶往襄阳去,还给了我一会耶律齐的大好时机,这个人我曾经不是没有见过,拼杀确然勇猛,不愧为辽国的一员悍将,可那时慢说是我,就连外子因为年岁小,阿爹也不放心他与我两个初生牛犊正面与耶律齐拼杀。

我现在倒能称为壮年了,只可惜已经嫁了人,虽说这些年来并没有荒疏过骑射,可阿爹是再不许我下战场了,多亏得有湘王殿下替我撑腰,我才有了和耶律齐一较雌雄的机会!”

把芳期说得那叫一个哭笑不得,推了一把好友,总算维持住自己的发髻尚还整齐,就道:“还用一决雌雄?难怪鄂公总说你野得没边呢,这战场上刀枪无眼的,可不比得咱们击鞠时看着激烈却只以玩乐为重本不在意输赢,我心里正不安呢,阿霓你可千万别大意才好。”

鄂霓两眼大放光采,伸手擂了芳期一拳:“我可从不逞匹夫之勇,要说军略战计,比阿爹还更精谙些,阿期你可别小看我了,就等着听我生擒耶律齐的捷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