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705章 芳期将成土包子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705章 芳期将成土包子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金敏的一、二、三把算盘,早成了晏迟自己的十根手指头,了解得很,且想让某根屈起来某根就绝对不会伸直喽,比如关于太子,晏迟当然不可能让太后捡此一个大漏,芳期根本不需要再在跟晏迟商量,应对之策,晏迟其实早就布置好了。

她只是为陈皇后打抱不平:“太子这回遭遇的险情,其实压根就是羿栩编排的一出戏,那两个宦官分明是受羿栩的指使,况怕还以为羿栩是真要冲太子下毒手呢,他们甘当羿栩的刽子手,却没想到羿栩盘算的是用他们的两颗人头消除物议,助纣为虐者死于纣,两个宦官并不值得同情,只可怜了皇后,她也被瞒在鼓中,白白担惊受怕一场,要不是晏郎早有安排,说不定这回还真只能把太子交还给司马芸了。”

芳期为陈皇后所打动,感念陈皇后待太子视如己出,让无辜稚子不至于深陷在没有半分人情味的环境,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来就不需要关爱呵护,认定拼争搏杀就是命中注定,好比羿栩,他还享受过手足之情,还有不管因为什么目的却一直在佐助他的生母和外家,羿栩并不缺爱,可是在皇权的诱惑下都长成了泯灭良知的怪物。

如果没有陈皇后,安儿一定是不幸和孤独的,正因为有陈皇后这样一个嫡母给予他毫无保留的关爱,兴许安儿未来,哪怕不再是储君,哪怕不能克承皇统,但人生对他而言并不那样残酷,被温情滋润过的心灵,才有能力感知人生除了权位之外,还有更美好的事物。

他不会痛苦,不会遗憾,不会执迷于贪婪欲望,尚有幸福可期。

“羿栩就是这样的人,他倒并非不信任皇后,可他习惯了能瞒一事是一事,兼且他视皇后无非棋子工具,他要做的事,不需要向棋子工具交待。”

晏迟最近受“舌战群儒”之累,比寻常需要喝翻倍的茶水解渴,他咕咚咚的喝了老大一盏温茶,才觉喉咙的干灼缓和了些,微微一笑:“金敏想得简单,以为司马芸夺回了太子的抚养权,她和司马权就能加速东山复起,这本来就是白日做梦,按说来,其实太子跟着司马芸也不要紧……”

见芳期一下子紧张的绷直了脊梁骨,晏迟赶紧伸手去安抚她重新松弛:“司马芸也明白现如今太子不能出意外,所以不会加害太子,她想的无非是掌控太子在手,就能争取更多的自由,或许还能为沈炯明争取个太子太傅的名衔,这也算巩固了她一头的党势。

这和我的计划不冲突,我大可不搭理,不过我知道王妃不待见司马芸,就看不得司马芸趁心如意,既如此,我当然不会躲懒,放心吧,王妃且等着看司马芸竹篮打水一场空。”

晏大王固然是胸有成竹,金敏却也洋洋自得。

这天,他已经迫不及待向司马权邀功了:“官家既然已经吩咐司马公告之民众,一是察明那刘二是为辽国奸细所杀,二是辽国奸细竟然还收买了宫里的宦官意图刺杀储君,用这两年事案证明所谓的天谶无非是敌国的诡计,那么司马公自然能够使人再把安情详传几分,比如皇后宫里的宦官竟也能被敌间收买,险些酿成了大祸!这样一来,皇后虽为后宫之主,却无能执理宫务,根本照顾不好太子,太后心忧太子安危欲为皇后分忧解难,岂不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只要民众们有这样的认为,官家现而今最在意的就是民意,哪怕皇后心有不甘,官家也必不会再犹豫了。”

哪怕天子心知肚明——辽国奸细哪里有那大神通,居然买通卫宫的宦官。

可皇后有远过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子必然会取舍。

司马权当然会赶紧行动。

然而效果却截然相反。

更多的百姓都是这样认为的——

“太后抚养太子?这怎么行!看看太后族人,司马极一干人犯的是什么恶?刘力讷犯的又是什么恶?要没太后纵容,这些人哪来的胆大包天?!太子可是日后的国君,要被太后教养成了个昏君……司马极和刘力讷都白死了,今后照样有皇亲国戚胆敢仗势欺人你们信不信?”

“说什么辽人奸细收买宦官刺杀东宫,我看是太后不甘‘荣养’,趁机使出的阴谋吧。”

“要说来太后根本就不能得这太后之位,先帝一朝,她只是嫔妃,纵然是官家的生母,可先帝也没留下遗诏准进她的份位。”

“我还听说啊,洛王逆案,要不是官家早有提防,太后糊里糊涂的就被洛王利用了,太后说是知悔,才发誓不再干预朝堂,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又想指手画脚了。”

这些传言,被清箫给如实上报。

羿栩的头又开始怒痛了,他倒是能想得通透,为何市井中忽然开始掀生了一股针对太后的怨言,连累得他的计划也受到了质疑:“大娘娘糊涂,兴国公竟还不悔改,这节骨眼上,以为煽动舆论就能让大娘娘如愿,可他也不想想,大娘娘的名声早就被司马极、刘力讷这干人给败光了,兴国公真是搬起石头砸脚。”

不仅砸了他自己的脚,砸了太后的脚,最不应该的是把天子的脚又砸了一石头。

不过要处理这事也不难,羿栩只需要暂时召梁国公夫人入宫,又示意梁国公把他的意思传扬开去——那两个宦官,本就是辽国早就安插入宫的,着实不能怪罪皇后疏忽,不过宫里既然出了庇漏,皇后少不得更加用心在核察宫人来历身份的事务上,所以天子才让梁国公夫人入宫,帮着看顾一段太子。

好了,太后希望落空,她再也无望染指太子的成长和教育。

司马芸虽脱离了慈宁宫这“牢笼”,但福临阁对她而言无异另一座“牢笼”,尚且还不如慈宁宫殿苑宏阔,亭榭精美,并没有实质改变的境遇,怎不让司马芸心中郁躁,当临安城中终于下了第一场雪的时候,司马芸的嘴角却反而像中了暑毒似的长了一圈脓疮,痒得钻心,痛得刺牙,请了好几拨太医,太医们都劝她要平心静气,可司马芸就是平心静气不下来,所以脓疮消了长长了消,折腾得越发焦躁。

芳期没进宫,却总会有人告诉她太后的近况。

“司马芸莫不是真中了什么毒吧?”一回她摁捺不住好气,问晏迟。

“她这回长的是真疮。”晏迟哈哈大笑:“体内积攒了热毒,万事顺意时没有心火烘焙,发不出来,现在万事不顺,司马芸心火旺盛,热毒就发作于体肤了,这病倒不难治,关键是她热毒不减,心火不熄,怕是好不断根了。”

啧啧,一嘴疮的太后娘娘,哪怕是元旦大朝会,羿栩让她接见外命妇,她也没脸抛头露面了。

可司马芸的焦灼,金敏和沈炯明这些人却是无法切身体会的。

虽然说,司马芸未曾如愿,不过他们的前两个目的却是达到了——临安城中的谣言看似平息,现在百姓们已经不再议论刘畜的死了,连文生士人,在晏大王不辞辛劳的努力理服下,也并不再诽议先帝的是非功过,唯有那个吴磐尚还固执己见,不过是对晏迟这位湘王有了几分改观,竟然听湘王的话,往临安城外游历去了。

他要亲自弄清楚,大卫的百姓究竟是希望战争,还是渴望和平。

其实战争与和平,从来都不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选项。

如果辽国没有侵伐大卫的国土,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有几个愿意披甲上阵,承担非生即死的风险?战争,为的是争取和平。

而现在呢?辽国虽仍对大卫虎视眈眈,可辽国与大卫之间,却有西夏牵制,辽国不敢贸然开战,百姓们仍有和平可享,他们已经在江南安定下来了,虽偶尔会思念淮河以北的故土,但多数人不愿再受烽火狼烟之祸,提心吊胆渡日。

更别说,强征他们兵卒,实现和他们的生活从不在一条水平线上的,那些王公权贵,文武百官的壮志。

这根本不需要去“采访”。

但吴磐这样的楞头青,他只相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总之这一场交锋,获益的是司马权一党,金敏升了职,权势更重,沈炯明也极快的在政事堂站稳了脚跟,受到了天子和镇江侯的赏识,他们哪管司马芸的嘴边生不生疮。

晏迟当然也没受损,眼见着又是一年新岁,他开始准备消消停停在家里过年。

有一日,雪停日出,单氏着人递上拜帖,她要来拜望湘王妃。

去年此时,沈炯明人在死狱,单氏惊惶如同丧家之犬,紧闭门户成日的在家跪祈神佛保佑,但现在,她却是意气风发,一眼看去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沈炯明并没有和湘王府彻底撕破脸,单氏还是需要来走动走动的。

她这回带来的礼物,不过是几盒龙芽茶,虽说也算佳品,可着实在湘王妃面前,没什么好炫耀的,但单氏就偏偏炫耀了一番,长篇大论地教导芳期该怎么点注这种名茶,还有龙芽背后的典故,一些逸事趣闻,诸如等等。

把堂堂湘王妃,当作了个土包子。

是单氏得意忘形了?

她至多是佯作得意忘形。

晏大王冷笑:“等过了年,沈炯明兴许就要掏刀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