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636章 智惊四座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636章 智惊四座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捉周之礼,定的是孩子的“前程”,虽然大家心里明白这无非是取的个好兆头自我安慰,不过既是要取好兆头,那就得冲着取好兆头的方向去,于是要满周岁的是个儿郎,父亲多备的是经书、笔墨、印鉴等器物,再辅以雕弓、剑鞘、玉鞍等等;要若女儿,琴、棋、书、画也有,胭脂水粉也有,各色绢花也有……

可现在席上发置的是啥?

各色果子、零嘴也就罢了,放把镶着大红宝石的匕套是故意要引得女儿去抓么?还有那些玉质的斧子、锯子、刨子的是啥意思?湘王是希望自家千家将来做个工匠?当然琴、棋、书、画也有,胭脂水粉绢花什么的一件没有,最最奇怪的是……

那只长得奇奇怪怪的莺鸟,究竟是死物还是活物啊?!

哪怕是个小郎君,捉到莺鸟该让赐福之人怎么赞吉啊?!

徐姨母一寻思——莫不是湘王想到了太后会指使郑氏代为赐吉,故意准备这些来为难郑氏?

她不由看了一眼覃太师……

难得啊,姑丈居然也在发呆,似乎还极为同情地瞥了郑氏一眼。

郑氏现在的脸皮子也在抽搐。

今天“赐福”不是主要目的,大娘娘再如何恼恨晏迟夫妻两个,也没必要利用赐福礼诅咒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大娘娘的想法无非是为了告示世人——虽晏氏女并非宗室女,但只要她承负着大卫郡主的封号,福禄姻缘就得全靠皇室定予,这样一来,日后大娘娘召晏氏女入宫,晏迟夫妇两个就没有借口推拒了。

但晏迟备着这些器物……

万一那丫头去抓那只莺鸟,让她怎么赞吉?能说嘉颐郡主有黄莺一样声嗓么?呵呵,这是“祝贺”湘王的嫡长女日后要以歌姬之业谋生么?

就算嘉颐抓的是那把特别耀眼的匕套,她能说小郡主日后有如利匕?还是说小郡主必孔武有力、武艺超群?晏无端还不如放个罗盘在席上呢,还有句“女承父业”可以说。

芳期可不理会郑氏的如坐针毡,当听闻“吉时到”的礼赞,干脆利落就把婵儿放在了席子正中。

婵儿乌溜溜的黑眼珠看了看席子上的玩艺,又看了看四周的人,冲着碟蜜饯就爬过去了,抓起一枚来。

郑氏松了一口气,这个好,孩子对吃食感兴趣,还有句“快高长大”的福话,再说湘王妃别的长处没有,烹饪之技是很了得的,女儿随母,也是吉祥话。

她正要开口……

就见小丫头利用一只手两条腿麻利地爬向芳期,把握着蜜饯的手一举:“娘娘!”

这点大的小丫头居然就会说话了?郑氏只不过愣怔了一下,没来得及说福话,就听晏迟道:“婵儿真不错,知道王妃最喜的是嘉庆子,先给王妃拣了一枚,不枉王妃疼爱你,好孝心!”

郑氏不由得撇了撇嘴,心说:乳臭未干的小儿,哪里分得出嘉庆子还是韵果儿。

却见芳期接过嘉庆子,婵儿又飞快往另一碟蜜饯爬过去,再爬回来:“爹爹!”

晏迟也赶紧接过:“香橼子,是我最爱的蜜饯,婵儿真是太聪明了。”

得了夸奖的婵儿越发上了兴头,直冲着郑氏最“畏惧”的事物——那只黄莺鸟爬过去。

那只鸟儿对于婵儿的小手来说,形体有点大,她虽抓得起来,却没法子抓着爬来爬去了,就坐在席上,冲着阳春奴喊:“姐姐,姐姐!”

郑氏以为自己看见了一个妖孽,整个人都惊呆了。

晏迟却自然是镇定的:“阳春奴,那玩物一直是薇儿最爱的,这时薇儿不在,婵儿以为你也会喜欢。”

婵儿猛点头:“飞,飞!”

小手居然把黄莺鸟头上的“竹翅”拧了半圈儿,一撒手,鸟儿虽只飞了半尺高,就缓缓落下,但众人已然惊呆了。

“婵儿,拣你最爱的物件吧。”晏迟真是太满意女儿的表现了。

婵儿还真又把席上诸多物件都再看了遍。

这下子连覃逊都着实忍不住,道:“婵儿看着还真能听懂人话了啊,真不愧天资聪颖四字了!”

“多谢岳祖翁赐福。”晏大王理所当然道。

郑氏:……

赐福之人不该是我……不对,不应当是大娘娘么?!

她正要说什么,却挨了晏迟冷冷瞥来的一眼,郑氏但觉腮帮子都是一紧,哪还说得出半个字来?

婵儿却好一阵都没反应了。

突地眼中一亮,往席子上一趴,俨然看向了某处案角,她就这样蹶着小屁股,“喵喵”叫了两声。

众人……

却见一只浑身雪白的猫儿,应声便蹿上了锦席,一猫一人“喜相逢”,小丫头一只手摁着猫脑袋,大喊两声:“婵婵、爱爱!”

这下子连芳期都怔住了。

她发誓从没听婵儿学过猫叫,且清欢里养的狸猫虽说时常也会在婵儿面前蹓跶,不过小丫头和猫从没“沟通”“亲近”过,怎么就突然会驯猫了呢?

郑氏这回的嘴巴紧紧的坚决的闭上了。

覃太师的眼睛转了转,急中生智,抚着他的一把长须笑呵呵道:“时下无论雅俗多喜饲养玩宠,小儿见了玩宠不生畏惧并不算奇特,奇特则是狸猫本就不比玩犬,虽经调教,野性收敛了许多,可鲜少有这样主动亲近的,这就是这只狸猫虽跑来了这处,却躲在案角先不肯出的原因,看来咱们这样多人在此,有的人,还是会让狸猫心生畏惧的。

偏是婵儿一唤,狸猫便畏惧全消,看来是尤其喜欢婵儿,是俚语俗话称,狸、犬甚至虎、兔等生灵,其实最会感知人性的,往往亲善而避恶,未知行走的稚子虽不能行恶,可也有圣贤讲过有天生性善、性恶之言,我想婵儿应当便是天生性善,且有兼具灵性,才会如此招狸猫的喜欢吧。

这孩子,尚未及人智之龄,便能听人言,是天资聪颖,又具为万物亲爱之善性,可见福泽深厚,家有明珠如此,大王之幸,王妃之幸。”

芳期忍笑忍得辛苦。

也真是为难她家翁翁了,遇见如此古怪的捉周礼,居然还能圆回来。

晏迟却像兴奋劲还没过,特意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显摆他有多会生女儿似的,又对婵儿道:“太翁翁喜欢什么?婵儿可别忘了孝敬太翁翁。”

这回婵儿倒是干脆利落的,一点不曾犹豫的直接爬向了覃太师。

太翁翁当然最喜欢婵儿了,太翁翁长这么长的胡子,没人敢扯,只有她敢扯,如果没有她,太翁翁的长胡子就白长了,那该多遗憾。

当被太翁翁抱怀里,婵儿还不忘向众人用她的语言宣告:“太太,爱,婵婵。”

这个捉周礼真是太有趣了,“有幸目睹”的人大觉“空前绝后”,只有郑氏苦不堪言——

因为晏大王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冲她撂下了逐客令:“我本是没往兴国公府送帖子的,夫人今日来,也不过是为了看望薇儿,刚才让夫人据上座,是因夫人先说了是奉太后娘娘之令,特意来为小女赐福,不过我见夫人根本没想好福话……罢了,横竖太后娘娘的好意晏某承领,夫人也不必担忧因为实在说不出赞吉,违逆了太后的嘱令。夫人好走,晏某不方便送,内子没时间送。”

今日司马权没来,郑氏是孤军作战,她完全没有准备会发生跟湘王殿下直接交锋的局面,被哽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更不敢说,直到回家后才觉灰头土脸。

更让郑氏有苦说不出的是,她根本无法和太后交待,她能说只是被晏迟瞥了一眼,就不敢多话再赐福赞吉了么?想都能想到大娘娘肯定是一番“小家子出身就是没出息”的讥斥。

原本终于是见着了薇儿,并告诉薇儿她的父亲已为湘王害死,让她自己提出要入宫的任务顺利达成,不负太后嘱令,或许还能博得太后几句称赞话,可郑氏太了解太后的脾性了,不管完成了几项差使,但凡有一项差使没办到,就等同“没本事”“没出息”“没脑子”,郑氏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当然不乐意再被太后撬出她的老底子来羞辱。

郑氏连家都不想回,交待车夫迳直往浅陌苑去。

浅陌苑,是她的女儿司马环现在的居处。

有一些苦恼,跟儿媳妇倾诉不合适,跟亲生女儿却不需要有什么顾忌,郑氏倒也是希望一贯体贴的女儿能给她些许安慰,又或者女儿亲自去接外孙女,送去慈宁宫——太后毕竟对待侄女要比弟媳妇优容,不至于说那些让人难堪的话。

可真见着了一身缟素神情冷淡的女儿,郑氏的肝肠又觉搅成了一团。

“环儿虽说比前些时候振作了,可身子骨眼看着还是这样的消瘦,让你回家住着,更利于将养,你又犟着硬是不肯回家……环儿,我知道你还割舍不下与五郎到底是一场夫妻,可……谁让他有篡权那等大逆不道的念头呢?他生生的连累了你,连累了三郎,你们这个孩子啊,真是太傻了。”

司马环对母亲并无埋怨。

她知道有很多事,母亲根本不知就里,一味只信父亲和太后的话,母亲虽然糊涂,但并不是心狠手辣,也不是无情无义,尤其对她,母亲是永远不会因为什么富贵荣华,把她用作棋子和刀匕。

司马环并不愿意把所有的真相告诉母亲。

只是当郑氏说了太后的两件交代,她才忍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