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614章 撒饵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614章 撒饵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当羿栩在急怒之下正式任命沈炯明为平乱御史,并令其即刻启程赴蜀,消息传到慈宁宫时,司马芸也明白已经无法挽回,但道理她虽明白了,还是难免气急败坏的,这不慈宁宫里一个宫女因为不小心将佩带的香囊遗在了梅树下,被司马芸一脚踩中,就被下令掌掴,在寝殿外头罚跪。

还是因枣氏劝告,司马芸才再次召请了宋国公商量对策。

枣氏这时站在被罚跪的宫人面前。

“起来吧,你脸上伤成这样,又是一副忧惧惶恐的情状,一阵间大娘娘回来看到了又得恼火,这几日养好脸上的伤,否则不要出现在大娘娘的面前。”

宫人一边道谢一边起身,可枣氏还在这里,她不敢转身就走,只低着头强忍着委屈继续听训。

“那株梅树受大娘娘格外看重,慈宁宫的人尽都知悉,今日确然也是你太大意,怎能将私物遗在梅树下呢?大娘娘本是宽仁待下的,只奴婢下人却不能因为大娘娘的宽仁,就放肆大意。总之今日的教训,你必须牢记。”

枣氏这才走开。

那宫人也才敢离开,她回到值舍,平时与她要好的小姐妹已经回来了,忙着替她敷脸上药,一边轻声道:“大娘娘性子急,从前确然宽仁,自从入主慈宁宫,一日比一日严厉了。今日姐姐不过是触了大娘娘的霉头罢了,慈宁宫中从来都没有不许将身上物件遗落他处的规定,姐姐是无端受罚。”

“妹妹可莫为我鸣不平。”话虽这样说,宫人自己却忍不住落下泪来:“谁不知宫里这么多的差使,就只有在慈宁宫里最最如履薄冰,我和妹妹都是一样可怜,原本在尚服局好好当着差,突然就被调来了慈宁宫,真不知这样的日子,挨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好在还有枣宫执庇护咱们,姐姐,这些伤药脂膏,都是枣宫执交给我的,还交待我安抚姐姐,这些天都陪着姐姐养伤呢。要不是枣宫执,姐姐今日不知还要罚跪多久,慈宁宫里,除了枣宫执,也没人敢替姐姐求情。”

宫人心有余悸地点着头:“从前照顾寿禧红的圆儿坠儿,险些因为寿禧红的凋枯被大娘娘处死,也多得枣宫执替她们求情,虽说被发落出宫,在我们看来却是因祸得福了呢,就算先挨一场打,却能够与父母家人团圆,我宁肯挨十场打,求得个自由。”

“姐姐心里还有个指盼,我更比姐姐不如,我父母都过世了,叔父硬逼着我入宫,摆脱我这个累赘,我要是被逐出宫外,叔父是定不会收留的,也只好,在这深宫里,熬成白头宫娥一条路。”

两个宫人窃窃私语自哀身世,枣玉昌却在看着那株梅树。

这株梅树,也注定是养不活的,等到了那时,慈宁宫应当已不是现在的境况了,届时太后哪怕还有此株梅树也无运消受帝王贵气的“自信”,满宫的人却都笃定太后是那无福无运的人了,这深宫成牢宠,太后自己终究也会感同身受的。

司马芸现在可没有这样的自觉,她正和宋国公密商。

“不是臣有意违抗大娘娘的嘱令,只是大娘娘交待臣授意吴湛行为的事……慢说官家已授沈中丞临机先断之权,吴湛稍微露出破绽,自身难保,就算吴湛没露出破绽,可绵谷事乱未得平定,沈中丞固然该当死罪,说到底事态恶化,对君国社稷可是大大不利啊!大娘娘的目的,是要铲除淮王以绝后患,现在却总想着一石二鸟,借机连湘王也连根拔除,这……臣以为,大娘娘太心急了,甚至连官家的利益都不考虑,又怎能大功告成?!”

“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还没这么糊涂!我的想法是,等沈炯明平定绵谷事乱,授意吴湛将其刺杀。”

宋国公:……

“我的大娘娘哦,吴湛是沈中丞的护从,他把沈中丞刺杀,就算未留痕迹,可护从不力他也有失职之罪。”宋国公好不容易才在天子左近安插了个“自己人”,将来还指望派上大用场的,哪里舍得就这样折损,但这层心思当然不可能跟司马芸直说,只道:“再者讲,沈中丞平乱建功,哪怕死在绵谷,这功劳他自己是受不了了,却会被官家记在湘王头上,和湘王交从的仕臣,能替代沈中丞入政事堂的大有人在,大娘娘光杀一个沈中丞有何意义?”

“可要是咱们无为,晏迟必保羿杜!”

“这可不一定。”宋国公道:“臣实在想不明白,大娘娘为何笃定湘王与淮王必然暗中勾结,就算淮王孺人是湘王妃的族妹,难不成湘王还指望着淮王会废了淮王妃,把覃孺人给扶正?世人皆知的是,兴国公子司马三郎与淮王友如莫逆,淮王妃与司马三郎乃是一母同胞,在湘王看来,淮王当然是助兴国公府得势,就算淮王暗中笼络湘王,湘王又哪里就会相信淮王的空口许诺呢?”

司马芸因为瞒着宋国公太子其实是芳舒所生这件机密,颇有些理屈辞穷。

宋国公便再接再励:“臣的想法是,大娘娘真想顺利铲除淮王,此时非但不能和湘王敌对,还应当暂时与湘王和解,齐心协力。只要说服湘王到时候袖手旁观,对于我们的计划就大大有益,至于太子的废立,官家只要下令将淮王处死,就必然不会再让淮王的骨肉继承皇统,那时候湘王若铁了心的要辅立汴王子嗣,大娘娘再思对策不迟。”

跟晏迟联手?

司马芸觉得宋国公的建议简直就是荒唐无稽。

可事后跟枣氏抱怨时,枣氏却半天都没有吭声。

“怎么,连你都觉得宋国公的建议可行?”司马芸问。

枣氏想了一想才应答:“大娘娘笃信湘王与淮王勾结,实则是在知情太子非淮王妃嫡出而是被调包之后,奴婢这两日细细琢磨一番,要是湘王知晓了调包计,又何必促成让皇后抚养太子殿下呢?淮王又何必利用三郎设计陷害太子呢?”

“他们就是为了陷害三郎,好教羿杜掌执皇城司察部!”

“可是三郎掌执察部时,根本没有提防淮王,察部的各项人事淮王都能干预,淮王又何必非要争这名义?依奴婢之见,大娘娘不如趁机试探湘王,要若是湘王果真答应了在此事件上袖手旁观,也确然乐见淮王被官家处杀,便绝无可能与淮王暗中勾结,淮王多半是因为笼络湘王太过冒险,故而未敢透露计谋。

要是湘王真暗中勾结淮王谋逆,一定会有所动作,可眼下官家分明已经对淮王大动疑心,只要湘王力保淮王,大娘娘就能抓住他的破绽,将湘王一并铲除。”

“该如何试探?”司马芸又问。

“大娘娘可召见湘王妃,告知覃妃调包之计。”

“这怎么行?!”司马芸先是反驳,可反驳之后却忽然愣住了,把枣氏直盯了好一阵,才缓缓点头:“如果晏迟和羿杜早有勾结,晏覃氏必然已经知道了太子乃她那族妹所生,她听我说了实情,也不可能禀报给官家知晓,因为晏迟心中很清楚,官家要是知道了羿杜使计调包,必然会废太子而另立。”

“要是湘王妃不知内情,就证明湘王未与淮王勾结,可大娘娘的透露,让湘王笃信官家已然对淮王动疑,湘王若助淮王,自己也将受到诛连,所以湘王暂时不会向官家告密,直到淮王被处杀后才将发作。”枣氏道。

司马芸冷笑:“慢说晏迟是空口无凭,官家哪怕动疑,我也可剖析晏迟的居心,要我真笼络了他们,他们知情不报,同样罪犯欺君!分明就是,眼见着羿杜已被处杀,断定太子迟早被废,杜撰谤害我及兴国公,这样一来,朝中无人能掣肘晏迟,不管官家另择哪家宗亲子嗣继承皇统,晏迟都能把控储君。”

这既是试探,又是陷井!

于是芳期次日就果然被太后召见。

这天司马芸对芳期的态度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和蔼可亲的嘘寒问暖一阵,还问起婵儿来,跟着又笑道:“嘉颐不久就满周岁了吧?等她满了周岁,你可得抱她入宫来让我瞧瞧,无端虽说不是宗亲,嘉颐却也是御封的郡主呢,皇族枝叶不丰,我也权当她是亲孙女。”

让你瞧瞧?还是免了吧,大娘娘可是个晦气的人,别脏了我家宝贝的眼。

芳期这样想着,嘴上却说应酬的话:“那孩子越来越淘气,就怕大娘娘嫌她吵。”

“这可是你谦虚了。”司马芸笑道:“无端和你的孩子,定是继承了父母的仪貌,我虽没见,也料定嘉颐日后必然出落得聪明伶俐,仙姿玉色,我寻思着这么多的宗亲归卫,不久便将有子弟诞世,非皇族的子弟,不能和嘉颐般配。”

芳期笑笑没有应声儿。

皇族了不起么?这样多的宗室,除了汴王之外个个都是窝囊废,空有个皇族的名头有啥值得骄傲的?

“又或者,日后的太子妃位,非嘉颐莫属。”司马芸继续抛下个肥美的诱饵。

芳期终于露出几分震惊之情。

司马芸低声道:“我不知覃妃是否听说了,东宫储君,其实是覃孺人怀胎十月所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