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72章 善后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72章 善后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这回计划,只有司马权配合司马芸行动,当然为了提防事先泄密,他们没有告诉几乎是在淮王府吃住的司马修,司马芸之所以必须出现在司马权的寿宴上,是因为她不到场,司马权这个寿星,还有做为女主人的郑氏,夫妇两个都没有理由“扣留”淮王的子女,且要想用这并不精密一看就有蹊跷的借口成功陷害芳舒,除太后之外兴国公夫妇显然还不够份量。

那汪氏,身份也不普通,她之前是女官,当年还是受周皇后的恩赦允其辞宫嫁人,淮王府的小郡主出生时,因晏迟卜占其命格有利父祖及伯叔等亲长,羿承钧对这个孙女十分珍爱,令周皇后亲自替她择选奶母,汪氏于是才又入了淮王府。

这样的人司马芸不能尝试逼诱,所以她决定将汪氏杀害,造成她行凶之后潜逃的假象,可汪氏的丈夫、儿女均在临安,她就这样抛夫弃子孤身远走肯定不那么符合情理,也只有太后出面威压,才能够将此横祸办成铁案。

否则,淮王妃也许反而会受质疑。

司马芸只是下令枣玉昌负责投毒,然后她就带着枣玉昌大剌剌出现在寿宴上,而司马权负责的事就是安排心腹害杀汪氏后处理尸身,司马芸自然没想到小儿竟必须在小郡主“以身作则”下,才肯吃糜粥,结果芳舒亲生的女儿竟然也中毒命危。

可这个节外生枝,并没让司马芸放弃计划,她一口咬定发生这样的意外不为芳舒预料,也是天意使得“毒妇”自遗其咎,仍然坚持要把芳舒当众处死。她事先已经让侄儿司马仪贿买笼络大宗正羿承昭,这样的事案,生于宗室内部,按惯例理当让大宗正审决,大宗正这回站在她的阵营,天子也不可能因为淮王府区区一介孺人质疑她这母后,司马芸仍然对诡计得逞胸有成竹。

谁知司马修见事不妙,竟然告诉她“调包”的机密,警告司马芸,若再相逼,覃芳舒势必会当众道出实情,这件事若被天子得知,必疑太后及兴国公府共犯欺君之罪。

司马芸此时只能向心腹枣玉昌抱怨:“谁曾料三郎竟做下这等荒谬可笑的事,他亲手,把覃氏那贱人所生的儿子送上了储君之位,哪怕是为了诱除晏迟,他也不该将这等大事瞒着他的父亲,瞒着我这姑母!”

枣玉昌低眉顺眼的,一直没打算主动火上浇油,听司马芸自己这样说,才用劝慰的口吻安抚太后息怒:“奴婢细想这件事,怎么想怎么觉着,三郎恐怕仍是被淮王哄欺了,淮王与湘王早有勾联的事,至此再无可疑。肯定是淮王要求三郎瞒着太后及兴国公,淮王也必然将真相告诉了湘王,所以湘王根本没有中计,结果三郎摁捺不住失了耐性,被淮王一蛊惑怂恿,于是才铤而走险,指使那何双图谋害储君。”

司马芸本有疑心,听这话后越发笃断:“我真是低看了羿杜这孽障!万万没想到他竟有本事做下这等精密的布局,他恐怕也早就料定了,经上回事件,我会怀疑他,他乐见瞒在鼓里的我,错杀环儿的亲子,为保我司马一门不被天子责疑,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大娘娘因何有这计划,是否为淮王诱使,还请大娘娘冷静忆析。”枣玉昌现在已经在为自己谋后路了。

这个计划根本不是她向太后谏言,她只不过听令于太后,可是今日在兴国公府,司马修分明想让她顶罪,用言语挑唆太后舍她这枚棋子收拾残局。

她是太后的心腹,可慈宁殿里的人,不是只有她一个心腹。

如柳氏,同样为太后信任,枣玉昌心知肚明这个计划其实是太后自己琢磨出来的,不过与柳氏私下商量过。

司马芸这时,也想到了柳氏。

和枣玉昌不同,柳氏本是宫人,不是从潜邸就跟随她,而是她入宫之后,渐渐才笼络到了身边,但柳氏机智,且素有“上进”的野心,不似枣氏一般谨言慎行,所以关于种种大计,她倒是跟柳氏商量时更多。

这个计划本是太后先有了构想,并非为柳氏所诱,但所谓疑心生暗鬼,司马芸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现在下意识就相找个替罪羊,于是一“忆析”,竟觉得自己果然是被柳氏唆使了,先有了这样的认定,于是就生出更多的猜疑来。

司马芸“砰”地一声拍案:“是了,那时羿杜未封王爵,还住在宫里,柳氏也正值青春年少,她便时常主动前往羿杜的殿苑,送时鲜果子,把她的针线活拿去讨好。”

柳氏若在此处,这时一定会喊冤,她当初之所以接近淮王,不是因为尚为德妃的大娘娘您,一心一意要笼络淮王,造成淮王与亲母及亲兄长离心么?勤快上进现在也是罪责了?

司马芸仍在找柳氏的罪证:“也是柳氏屡屡提醒我,银叶不可信,因为银叶图的是给羿杜为妾,她分明是对银叶早生妒恨,意图借我之手除了银叶,否则我要真将银叶安插进淮王府去,岂非不利羿杜?!”

柳氏肯定是淮王的人!!!

司马芸认定羿杜冲柳氏使了美人计,早就和柳氏暗通了款曲,在慈宁殿中,她的身边安插了柳氏这个奸细!!!

枣玉昌见稍经引导,司马芸就决定把柳氏献奠了,暗忖刺探社在宫里的那个耳目给她出的计谋果然不错,为防又再节外生枝,她当然要再接再励,提醒道:“大娘娘,柳氏若真是淮王的人,她肯定知道调包之计,就怕她狗急跳墙,为保性命攀咬大娘娘与兴国公,大娘娘可不能容她有面圣狡辩的机会啊。”

“这是当然!”司马芸刚刚经过一场悲怒之下的痛哭,花了妆容,净面后还没闲心重新描妆,露出了光秃秃的眉骨,未经螺黛压着怒火,神色此时显得越加阴森可怖,冷冷道:“你去赐柳氏鸩酒吧,一阵间,我也该让官家来此了。”

“还有一件事,老奴经深思熟虑,不得不提醒大娘娘。”

司马芸颔首。

只听枣玉昌道:“大娘娘错杀了淮王妃的亲生子,淮王应当会以此为由离间淮王妃对大娘娘心生怨恨,今后大娘娘恐怕再难从淮王妃口中打问了淮王府的内情了,还必须提防着,淮王妃为淮王利用,对大娘娘不利。”

“你提醒得很是。”司马芸长叹一声:“也不知造了什么孽,我的两个嫡亲侄,都因犯情痴为羿杜玩弄于股掌之中,环儿产子后,我时常召她入宫,她若肯对我说实话,我怎会将她的亲生子错杀?!那孩子虽是羿杜的孽种,可也同样是我司马一门的血脉啊,他本应成为储君,贵继皇统……”

只是事已至此,追悔无用,司马芸连淮王妃也一并迁怒了,她已经不能再容忍羿杜还有“孽种”存活于世,虽说太子现在已经不在控制中,她现在的手也再难伸到仁明殿里去,一时片刻没有办法斩草除根,但这事不急。

她的儿子正当壮年,孽种不可能立时登位,还有的是时间筹谋布局,寻找契机将其铲除,幼子不成心腹大患,心腹大患是羿杜!

如果用暗杀的方式,让羿杜死得不明不白,这样的风险太大,因为晏迟必然会想方设法牵连上司马一门,司马芸经过这许多回的交手,事实结果告诉她绝对不能再低估晏迟此一对手,所以的计划都必须更谨慎更周密。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让天子亲自下令,处杀羿杜,介时连晏迟都不敢淌涉,才能够一举将羿杜除杀,而要让天子下令处死手足,也只有谋反大逆这一项重罪了!

问题是淮王妃毕竟是司马家的女儿,司马芸必须将淮王妃择清,方能确保司马一门不被诛连。

留下淮王妃可以,但不能再留下羿杜的孽种,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如果留下后患,司马芸但觉如鲠在喉。

可淮王妃经遇了丧子之痛,若再有胎孕,务必会更加小心,司马芸想与其总是“亡羊补牢”,肯定是未雨绸缪更加稳当。

淮王妃现在痛不欲生,还没有心思去提防去戒备,现在就是绝佳契机。

司马芸又生一毒计,但她先得处理的,还是如何收拾残局。

于是重新上妆,才让宦官去请天子。

羿栩这时竟还未听说兴国公寿宴上发生的横祸,他正在和清箫对弈,输了一局,心情反而很畅快,一边瞧着清箫脸上淡淡的笑容,一边正想再下一局,努力告负,再赏“佳人”莞尔,就被太后请去了慈宁殿,途中时还问那宦官:“阿母今日不是出宫为兴国公贺寿去了么?我以为怎么也得等晚宴后才回宫,竟这么快就回来了?”

宦官脑袋埋得低低的,未得太后允令也不敢多话,只好含糊应付过去。

羿栩直到见了太后,才知道太后为何这么快回宫。

“这件事是我糊涂了,听柳氏蛊惑,就信了覃氏对环儿有不善的居心,为了夺回她的儿子自己教养,意图加害环儿,我想先除了覃氏,彻底断绝她的念想。还是三郎这回警慎,一审问柳氏,竟审得她居然是周氏安插在我身边的耳目,周氏虽然死了,可柳氏还对旧主忠心耿耿,她故意让我针对覃氏,意图是激化我司马一门与湘王府的矛盾,斗个不死不休两败俱伤。

我本想留着柳氏这活口,交给二郎你来处置的,一个不防,竟让她服毒自尽了。这样也好罢,柳氏已死,担了罪责,覃氏虽死了个儿子,饶幸的是她的女儿大难不死,我既听从了三郎的劝阻,不再追究她,想来她的怨气也能消了。”

羿栩呆若木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