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68章 采纳之后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68章 采纳之后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天子让司马修闭门思过的斥令简直就如白讲。

司马修根本没一天待在兴国公府,而如干脆把淮王府当成了家,就这天,连司马王妃都有些嫌弃他了,却顾虑着司马修被天子斥责,不便在当他面前说嫌话,而是跟芳舒一番抱怨:“我也知道三哥心里郁结,却总不能日日都缠着大王借酒浇愁,他们虽都是壮年,可这样下去对康健总归无益,阿爹阿娘也是的,也不来劝劝他。”

芳舒不用再多观察淮王妃的神色。

世人都知司马修跟淮王是什么样的“情义”,可偏偏只有司马环相信二人是管鲍之交,天真的以为司马修是缠着淮王借酒浇愁而已,芳舒不知道应当怎么就这事交流,也就笑笑不说话罢了。

淮王妃反而怔住了,她用眼睛寻找芳舒的眼睛,两双眼睛却未曾碰见,她在沉默了一阵后才道:“阿舒当是埋怨三哥的吧?我知道三哥这样行事不对,但我相信三哥的初衷不是要加害太子,否则大王也不会原谅他,更不要说开解安慰他了。”

像一枚银针,在心尖尖上刺了一下。

单纯如司马环。

也不知道她是真不相信人心可以那样恶毒,还是一味地只想闭着眼睛不去正视,但无论前者后者,司马环都是事不关己才会如此容易就相信了司马修的诡辩,又或者司马修根本不曾对她辩解,因为司马怀心里不觉痛,她才会理所当然去判断,太子不是还活着吗?太子活着,就不能证实司马修真的打算害杀太子。

就当一切都不曾发生过吧。

可是如果是她的孩子呢?是她的孩子险些丧命在深宫呢?她会相信谁?司马修还是湘王?她还会如此轻描淡写说出“相信”二字?

芳舒更加不想多说什么话,质问或者斥怨,并无意义。

她和司马环从来都不在一个等高,过去是她太天真,以为遇见司马环这样的主母是幸运,可司马环就算对她并无恶意,但也不会真的设身处地为她着想,就像司马环庆幸“调包”,理所当然的认为她愿意让安儿入宫享那荣极之尊,司马环的认为,她身边既有薇儿,就可以接受和安儿骨肉分离了。

一个母亲,因为有两个孩子,那就能忍受送走其中一个孩子的剜心之痛了?

司马环要这样认为,就这样认为吧。

嫁人出阁,为母为妾,这几年的经遇让芳舒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处于卑弱的境地时,最荒唐的就是向尊高者要公允,像羿杜和司马环,他们还真不算铁石心肠的人,所以他们还愿意对你示以歉意,然后他们就心安理得了,再多索求什么,是你无理取闹,是你得陇望蜀。

如果真要讨公允,那就必须自己强大起来,站在比他们更高的位置,那时才可以还一句“对不住”,和气的微笑着,轻飘飘就抹杀了他们心中的痛苦。

“阿舒,五月家父过寿,今年也不打算大摆宴席,自限亲朋聚会,莫若那日阿舒也同大王与我一起赴宴吧,把薇儿也带上,我与你就如姐妹无异,家父家母定然视薇儿如同嫡亲的外孙女。”

听司马环这样说,芳舒才又挤出一丝笑颜来:“王妃的好意,妾身感怀。”

她不是不想拒绝,但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寄人篱下,有如靠乞食为生,“主人”一而再三的示以优容,在拿腔作调就是不识抬举了,再说她可以不去,却不能阻止薇儿去贺“外祖父”寿诞,她不能让薇儿也离开她身边,女儿还这么小,习惯了母亲的陪伴,如果跟陌生人去到个陌生的地方,她肯定会着慌。

她已经遗弃了一个孩子,又怎能遗弃唯一的孩子。

芳舒看着司马环松了口气,看着司马环脸上的笑容更柔和,她把指间捏着的银针,精准无误的扎在了丝绸上,那朵牡丹,不着痕迹般多了一针的艳丽。

淮王并没有饮酒。

司马修把茶盏重重一顿。

“五郎怎么没有阻谏,竟由得晏迟举荐闵冰澜往山东?!”

“我怎么阻谏?”淮王难得也上了火气,闷着声道:“三郎到这时还怀疑兴教寺事案是晏无端策动?如果是这样他必将那几个刺客灭口,可事实是活口被咱们一网打尽,晏无端根本不惧辽廷会抵赖,除非晏无端有通天的手段,竟能说服辽主同他应合,三郎要将晏无端打成叛卫投辽的国贼,慢说满朝文武,就连二哥都不会尽信!”

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晏迟真已经投诚了辽主,是辽主派遣来卫国的奸细,他为什么要再三挫毁辽主的阴谋?为什么要稳固西夏与大卫的邦交,如果西夏与辽国联盟,又何需内奸,恐怕早便兴师侵伐襄阳,大卫又岂能抵抗辽夏联军的夹击!

“三郎,你清醒些吧,事实证明晏无端或许是兴国公府的对头,但他对二哥并无逆意,如今卫辽存亡之战虽说不是迫在眉睫,但也必不可免,晏无端的种种计策,皆为保卫抗辽,我们若再设阻碍,社稷崩国祚终,这就是阖墙之祸让辽国坐享渔翁之利,晏无端举荐闵冰澜往山东,执行此要秘之令有何不妥?难道三郎连闵冰澜都信不过?!”

司马修翻着眼睑,这么把淮王盯了一阵,眼睑才又垂下来:“闵冰澜去了山东,侍御都统一职便将空缺,如果晏无端让他的人继任此职,二哥便有危险。”

“那我们只针对此一事件加以防范便是。”淮王没有再和司马修继续争执。

自来皇帝近身的侍卫,皆称侍御,而都统一职有二,分左都统及右都统,闵冰澜担任的就是右都统,而侍御都统虽然隶属于宫卫营,不过并不受宫卫营的统将辖制,是直接听令于皇帝,因为他们最重要的职责是护卫御驾,所以担任侍御者,无一不是深信皇帝信任的心腹,尤其侍御都统。

所以这一要职的任命,除了皇帝之外,其实无人可以干预。

说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现有的侍御中再提拔一人担任都统,不过这当然又将造成侍御中有一空缺,总之因为闵冰澜的调职,侍御队会补入一个“新人”。

这样的一件事,羿栩竟交给了穆清箫决断。

穆清箫先是推脱:“宫卫营中这么多人,我与他们无一交识,着实不知哪一位忠心可鉴之余,又机警勇武,官家将此重任交托予某,某固然感念官家对某的信任,可着实是难当重任。”

“我正是想借此时机,让穆郎熟悉宫卫营的人事。”羿栩毫不隐瞒他的良苦用心:“京卫营中,多从禁军将士选任,而能选为侍御者,往往都是官宦门第出身的子弟,你与他们交道,对你大有益处,放心,即便是你选出来的人,当用不当用自有我再次考核。”

羿栩是想给穆清箫这个特权,使他获得贵族官宦的重视。

穆清箫见皇帝如此热忱,便不再固执了。

结果闻讯后最先来攀交穆清箫的一位,竟然是宋国公。

穆清箫被攀交了,但心情很是不好,他的情绪一消沉,羿栩自然立时就察觉了,羿栩追问,穆清箫也不能隐瞒,干脆就抱怨开来:“宋国公荐了一人,并非京卫营,而是巡卫营的军士,据说也不是官宦之后,乃平民子弟从征召令选为禁军,宋国公称他姓吴,名湛,正是这回兴教寺事案中负责巡防南岸一线的领队,不但救下了惟难法师,还察获了兴教寺中被辽国细作收买的僧人。

宋国公使金贿买,却又要求我务必提擢这吴湛任右都统,竟有要胁之意,说这吴湛,有礼部尚书王烁作保,虽非官宦子弟,身家也可保清白,绝对不是奸妄之徒。宋国公还说我和湘王交近,但王烁与湘王、湘王妃不和,如果提擢吴湛,在世人看来我就不在湘王党营,日后即便是湘王遇祸,我也不会受到牵连。”

羿栩摇头笑道:“我的这位族伯,他就是这副脾性,明明是想为党属谋利,却拉不下大宗正的脸面,非得说几句硬话他才好下台。不过嘛,他的野心倒是有限的,知道如今众多宗亲回国,论来几位皇叔比他更有资格担任大宗正,他之所以还能据大宗正之职,多亏了我的保全,他对晏无端心存不满,也是因为晏无端曾经举荐汴王共执宗正寺事务罢了。

箫郎不必介意宋国公的态度,那个吴湛,我可以见见,如果机智勇武,倒并非不能授他右都统一职。”

穆清箫却没消气:“官家任用吴湛,我无非不用退还宋国公给予的贿金罢了,但钱财于我何用?我结交湘王,也只是听从官家的示意,便是真觉得与湘王相投,后头是自情自愿与他来往,官家也必清楚我与湘王之间完全无涉权利之事,湘王遇不遇祸,有官家的羽翼袒护,我都不会被祸事波及。”

对于吴湛入不入选的事,穆清箫的态度一点都不积极。

倒是羿栩全然站在他的角度考虑:“宋国公既然向你开了口,若没成事,依他的脾性,必定埋怨你不识抬举,虽说有我维护,箫郎并不惧开罪宋国公,可我起初让你负责擢选侍御是为你能结交更多的人缘,反害你被大宗正埋怨,那就事与愿违了。”

清箫没作声。

当宋国公找到他的时候,他就明白过来必是湘王殿下使计的结果,吴湛在湘王的必杀名单中,他不可能积极举荐,却得达成让吴湛入侍御队的目的,需用的是巧力,现在用力恰当,结果大快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