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65章 国之病灶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65章 国之病灶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海带场主要是养殖海带的产场,设置其实不需要多少资金,损失也不大,就是雇工们辛辛苦苦养殖的海带被劫掠一空。

帽子陈说到这里,神色间并无多么惊怒,在芳期看来他并不觉得事态有多严重。

“本是一桩小事,巩老弟自己也并非处理不了,实则他已经托了宁宁社,察知砸抢海带场的人是越久社,连委托越久社的是哪家商贾,那批海带现在谁家手中,巩老弟都打听得清清楚楚,原是托宁宁社出面解决,怎知……那家商贾去建宁府告了宁宁社的恶状,也不知建宁府的知府这回收了多少贿金,竟然要将宁宁社法办!

这事件已非巩老弟能控制了,所以才送信给草民,让草民相求王妃斡旋。”

芳期把前半截事态听明白了,但后头一小半截,听得如坠五云雾里。

“什么宁宁社,越久社又是什么?”

帽子陈拍着自己的额头:“草民糊涂了,疏忽了王妃并不曾亲自执管商事,从来没有和这些集社接触过,简而言之,这些集社就是市井闲散人员组成,受人钱财,替人消灾。”

“如若发生砸抢事案,不是应当报官么?怎么巩员外反而是托宁宁社索要回财物?这些市井组织只能靠逞强要还财物,也以律法有违吧?”芳期仍是不解。

“建宁府可不是临安,天子脚下。”帽子陈无奈道:“实则这样的事,各州县官衙虽说受理,却不会认真管办,因此真要想挽回损失,只能托给各集社……巩老弟与宁宁社一直有托雇的关系,实则巩老弟的家宅商行,这些年来都靠宁宁社的人手看护。

官衙对于大小集社的存在也一直是默准的态度,只因为仅靠官衙的吏役,着实无法维护地方平定,不生砸抢之事,这回若是宁宁社被打压……巩老弟袖手旁观的话,今后再无望请托别的集社承当他的商行安全。”

芳期蹙着眉头:“陈员外的言下之意是,让我出面干预建宁府的官员行使职权?”

“草民是想着,徐门子弟正有一人在福建任官……”

帽子陈的想法是,虽则徐明溪并不是在建宁府为官,且官职也比建宁府知府要低微,可毕竟是太傅府的子弟,建宁府知府总归要顾及太傅府的情面。

芳期却有自己的顾虑,不能一口应允。

她想来想去,也只能和晏迟商量。

“这算什么事?用不着扯太傅府这面大旗,我找人敲打一下建宁府知府就罢。”湘王殿下根本就没把这么件鸡毛蒜皮的事放心上。

芳期却忧心忡忡:“晏郎是要干预地方官员行使职权?”

晏迟怔了一怔,半晌“呵呵”笑了出声:“行使职权?你当那些集社是因何起源的?”

芳期摇头,表示完全不知所以然。

“那会儿子开封就要沦陷了,不少贵族逃离淮北南迁,也有不少平民百姓预感到危险,也随之南迁,百姓们迁逃,途中更加难保安全,因此才结为集社,彼此保全,待羿承钧在临安称制,建立南卫朝廷,一时间却没有这么多的田宅安置这些百姓,有的百姓为了维生,才以集社之名承揽活计,羿承钧执政时,默许这些集社存在,也是为了不使这些百姓因为生计无着,干脆落草为寇,和南卫朝廷作对。

这些集社,多数都定有自己的行规,那就是不行劫财之恶,宁宁社其实无违行规、律法,反而是越久社成了害群之马。我猜那建宁府知府,多半是受了越久社后头商贾的贿赂,故意打压巩万贯和宁宁社,巩万贯是老实人,不敢自作主张仗着湘王府的名义要胁官员,所以才会托帽子陈,先向王妃言语一声。”晏迟甚是耐心地向芳期解释。

芳期仍是不安:“可是难道商贾百姓,只有依靠这些集社才能免受盗劫,这么多官衙反倒靠不住?这些集社,按晏郎的说法,如宁宁社倒还无妨,像越久社这样无法无天的,跟贼匪有何区别?这样的集社存在,怕是不利于社稷安定吧。”

芳期从未出过临安,她难以想象看上去歌舞升平的南卫治域,竟然要看“江湖集社”维持社会秩序。

“当朝政腐败,贪官污吏泛滥,尸位素餐的官员多据地方要职,市井集社的存在,其实于百姓而言并非一件坏事。”

晏迟不是君主,他也从没有夺位称帝的想法,对于帝治专政,他抱着天然的不屑一顾的见解,如果一个有为的君主,凭仗着手中之权,身据之位,真能使治下海晏河清,那么再多的集社都不可能成为拥有军队的政团的威胁,律法真能够维护小民的权益,民心之所向,又怎可能是市井江湖的组织?

正好比在卫国的强盛时期,为什么生活在“地下”的鬼樊楼等罪寇,虽难为朝廷剿灭荡清,却为百姓们视为贼盗呢?不是当时的百姓愚昧,而是当时的君帝确为朝野臣民真心拥戴,臣民们愿意遵守君国的礼律,不容那些违反律令,为非作歹之徒。

可现在呢?

集社尚能花钱消灾,诸多地方的官衙却只知贪贿,受着百姓商贾的“供奉”,却毫无作为。

芳期生活在天子脚下,又是富贵中人,她不知道临安之外,其实早已不见花团锦簇、现世安稳,晏迟人虽在临安,耳目却遍及九州,要说这世上最大的集社,正是为他所掌控的刺探社,如果把各大集社比作黑社会,晏迟无疑就是最大的黑社会头目。

刺探社不行越货之事,但却会杀人!!!

芳期心中隐隐的不安,让她忍不住对苏夫人说起关于集社的事。

苏夫人也很无奈:“期儿,有的事我本不愿让你知道,因为你就算知道,也是无能为力……大小集社还不用担心,而今如蜀州、黔州等地,由土族纠集,不少劳苦因为衣食无着,生计逐渐艰难,竟甘为匪寇,操行打家劫舍之事了,如商行,要非各地集社护卫,实难提防被劫掠财物,而朝廷对土族,一直无可奈何,各地官衙的吏役,也着实无法荡剿贼寇,因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已失半壁江山,国力日渐衰微了。”

大卫的江山,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这些隐患,如覃太师,如徐太傅,如辛相公,其实并非不知,可卫廷眼下之重,的确在于备战抗辽,只有先稳定社稷不失,才有余力治内,期儿你曾经讲过,你体内的系统之所以打造这平行世界,正是想免除大卫倾危,我想,或许系统会有办法。”苏夫人试探着提起系统。

她也知道自从晏迟上回遇险后,芳期已经与系统“决裂”的事。

“阿娘,我是一个自私的人,远远不如阿娘的胸襟。”芳期叹息一声:“我觉得系统是在利用晏郎,吕博士有她自己的目的,她从不以晏郎的安危为重,而在我心里,将晏郎的安危放在首重。我不愿再为了别的人事置他于险境,而且晏郎也告诉我,他为大卫能能够抗击辽廷,已经尽了人事,我其实在这件事上根本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系统找上我,其实是需要我左右晏郎而已。”

苏夫人没再勉强芳期。

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她也知道晏迟的安排,早晚会离开临安甚至卫国,如果女儿与女婿日后都不在这里,她对于临安也并无任何留念,当离开后,大卫的存与亡,其实对她将不成影响。

让她揪心的是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如果社稷倾覆,将何以聊生?

苏夫人是经遇过一场灭亡祸殃的人。

她亲眼目睹过原本能够安居乐业的百姓,在那场祸殃中变得一无所有,他们沦为奴役,辛辛苦苦的劳作换来的只是如蝼蚁一般生存而已,他们动辄就会受到一场毒打,原因仅仅是主人那日心情不畅快。

成为亡国之奴后,生活将是无穷无尽的苦难,千万人,衣不蔽体,食难果腹,死亡无时无刻的威胁着他们,恐怖更胜于悲恨,苏夫人曾经看多了那些人无助的眼睛,到后来那些眼睛里连泪水都没有了,麻木空洞着。

她难过,却无能为力救这么多的人脱身水火,她所能做到的仅仅是,劝说辽太子对隶属分配到他名下的“仆役”们多些优容,使极少一部分的遗民至少不受虐打。

真希望卫国的君主能够收复失土,解救万千遗民,最害怕的就是辽国的雄兵彻底摧毁卫国的社稷,让更多的臣民永陷于苦难之中。

苏夫人太担心卫国现今呈现出来的,似乎如一个久病的患者,回光返照。

芳期这晚上,又有梦境。

她梦到的是阿辛,还有徐姨母,她们不知身处何地,似乎是一简朴的民宅,建构跟大卫的民宅很不相同,无论院墙还是房屋都显得更加低矮,她们身着丧麻,徐姨母抱着一个孩子,阿辛正拆开一封书信。

阿辛的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掉,那张信纸从她的手上跌落,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摇头,哭泣,哭泣,摇头。

芳期就在晏迟的怀抱中惊醒了。

“又做噩梦了?”晏迟的嗓音有些低哑,口齿也不那么清明。

他摸着芳期的额头,指掌中感觉到了凉凉的汗迹。

芳期没有说话,她把额头抵在晏迟的肩头,她说服自己这肯定就是噩梦,她这段时间太不安,噩梦才会接连不断,也仅只是噩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