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26章 覃太师的确苦心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26章 覃太师的确苦心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王老夫人是用太师府的名义给薛母下的帖子,但她却并不愿在太师府请客。

她笃定要是芳期听到了风声,必然又会下绊子,借湘王之势设障碍,为免这桩姻联横生枝节,王老夫人此番倒是考虑周道了,她跟覃逊说要和侄儿侄媳妇出外散散心,王樟和马氏孝顺,特地在西湖畔赁了一处游苑,请她去小住数日。

按道理覃逊做为姑丈,也理该享受这份“孝心”,不过王老夫人还有一番说辞:“四弟能得实授多亏了高家大兄,所以樟儿和侄妇自然是会请表嫂一齐去游苑消暑的,官人和高家闹了几番纷争,我也不勉强你再和高家修好了,只我去住几日,那就是姻亲间的普通来往,免得官人也去了,一边又还要提防高家大兄蹭太师府的光。”

覃逊一听这不无埋怨的话,脑子就疼,他原本还想跟着去,为的无非拦着老妻不要再被利用,可老妻既这样说了,他哪里还能纠缠?虽明知王樟夫妻两个打的是什么算盘,也只好由着老妻去自讨没趣了。

就这样吧,让老妻为洛阳王氏再尽尽力,等日后祸报临门,许老妻想着该做的她都做了,对娘家人能少点愧疚,或许还能看开些。

覃逊不是没有劝阻过王烁不要再涉权场,甚至点明了执迷不悟的话恐怕会彻底毁了洛阳王氏百年的基业,可王烁不听他苦口婆心的良劝,有如喝了迷魂汤,铁心要借高仁宽的势抓紧这“最后时机”,覃逊能怎么办?告诉他晏迟已经知道了他干的坏事必然不会放过他?这怕更会加速王烁自取灭亡的步伐,而且又得罪了孙女婿。

太师公就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人。

他把洛阳王烁一门子弟筛了个遍,觉着王烁的孙儿中,唯有庶子王梨的嫡三子王傍还算安分随时,心无旁鹜专注于走科举正途,不曾沾染众多伯叔父辈的不良习气,于是说服王烁把王傍送去石鼓书院求学,荐书是出自覃逊之手。

覃逊还特意让覃泽将此事告知晏迟,晏迟未作阻拦。

太师公真是煞废苦心,他这样做至少能为王烁一支留下个承祧家业的后代。

覃逊这日让孙儿覃治送王老夫人到游苑,交待他:“不用在那里陪着,三日后再去将太婆接返就是,你顺路去一趟裕嘉行,把文翰质押在那里的二十亩田契赎回吧。”

“二郎质押了田产?”覃治奇道。

“那是他母亲留给他的,因为给丁九山治丧,他不得已才把田契拿去质押,我算着时间质押期到了,他也没钱赎回来,不需要再拿契券去赎了,就当我们把田契重新买回来。”覃逊叹道。

丁九山那老东西,不把亲孙儿当人看,难得丁文翰品行正直还不迂腐,又虽说为了生母和父祖反目,丁九山死后还愿意倾尽所有尽子孙之孝,没让那老货死无葬身之地。

这样的孩子覃逊是愿意资助的。

“你把田契买回来,先不用交还给二郎,交给你小娘,让她抽空去看看那些田地,是雇人耕种还是干脆让佃农耕种获益大,是适合栽种水稻还是适合种些别的,要是周边还能买扩田地,那就让周小娘看着操办,文翰应考前,这些庶务让你小娘替他操持,所得的收益若够开个什么店铺了,那就让你小娘斟酌着办,她在这些庶务上头确然是有眼光的。”

覃逊琢磨着,日后他老人家闭了眼,长房二房分了家,覃牧一房是李氏这主母持家,不用愁,覃敬是肯定不会再续弦的,大郎妇董氏不仅要主持中馈,还得料理宗族事务,这么多的庶务也只有周小娘这个长辈能帮一把手了,但周氏毕竟是妾室,要不是由他这当家的尊长亲自打破常规,覃泽夫妇两个恐怕得受族人质疑,他这又是在未雨绸缪,为自己百年之后家族的稳定和睦考虑。

又跟覃治讲:“我已经交待你大兄,他这回奉旨出使辽国,会想办法打听你小娘的父母家人如今下落,并争取让辽主赦释他们归卫,如此你小娘还有望与母父兄弟团圆,三郎,你和大郎并非一母所生,但你们两个仍然是血亲手足,你要记得一直礼敬你的兄长,兄弟二人齐心协力保住家族基业。”

“孙儿谨记祖翁教诲。”覃治连忙道。

覃逊颔首,阖目养神。

他终究是老了啊,近来越觉精神不济,所幸的是未有病痛缠身,却也不知哪一天就突然寿终了,而今这个家,倒也没多少让他放心不下的事,最悬心的无非他先走一步,留下老妻……两房分了家,老妻是由长房奉养,若无他的拦劝,恐怕老妻就会受高家人的挑唆再生是非。

趁太师府现在还是由他当家作主,该把二郎、三郎的婚事都定下来了,二郎的婚事倒不用他操心,儿子媳妇的眼光不会出差错,关键是三郎的妻室。

既要品性正直,能与长孙妇妯娌和睦,出身还不能太低,最好娘家人是高家人惹不起的硬茬,权勋门第。

可三郎毕竟是庶子。

覃逊一时也难想到哪家的闺秀才最合适。

王老夫人肯定是体会不到太师公的愁虑烦恼,她在西湖之畔的一间游苑门前下了车,爱搭不理护送她来此的孙儿覃治,伸手扶着殷勤相迎的王值的手,笑得嘴都合不拢:“值儿是越发出息了,我听你母亲说近前你写了一篇诗文,受到不少太学学生的崇赞,说是辞趣翩翩,才藻艳逸,日后必然能够蟾宫折桂。”

“姑祖母谬赞了,孙儿的文才,远远不如三表弟。”王值背冲着覃治。

王老夫人轻哼一声:“你与他虽都是庶出,但你却是被嫡母教养长大的,他哪里比得上你?”

说完这话,王老夫人半转过身:“三郎回去吧,枉你在家学里读了这些年的书,却一点没有进展,你是庶子,不用肖想父祖荫职,理该的是寒窗苦读,不用在这里耽延。”

覃治目送着王老夫人进了游苑的门,摸摸鼻子。

他已经习惯了祖母的轻视,早就不会因为这样的责备伤心难过了,只是很不服气罢了。

王值能写出辞趣翩翩的佳作?他韵书怕都没谙读,那篇被不少太学学生称赞的诗文,也不晓得请谁捉的笔,大抵是半年前吧,王值在细柳馆里跟几个纨绔拟题作词,写的东西连平仄都不通,犯韵犯得那细柳馆的妓子都觉鄙视,揉成一团直接丢掷在地,闹出一场笑话。

唉,祖母这么称赞他,被人听了,连祖母都会被笑话。

覃治摇摇头骑马便走。

薛母是次日才来赴请,她带着女儿一同来了这处游苑。

因为王老夫人的帖子,说明了是让薛母携薛小娘子一齐来赏荷色,薛母虽知道王老夫人肯定是为了姻联,不过她既得了湘王妃的保证,自是不惧王老夫人威压的。

只不过为了防王老夫人和马氏暗算,薛母交待了女儿半步不离身边。

可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瞅着一张桌子上,王值竟赫然在座时,薛母还是震惊于洛阳王氏的作派。

此时的礼俗,虽然没有男女不能同席的说法,可讲究些的人家都还会有些避忌的,要是今日只她一人来,王值做为小辈,席上坐坐倒是无碍,但王老夫人分明邀请了个未出阁的闺秀,还让王值大剌剌坐在席上,这做法就大不讲究了。

“这便是小犬。”马氏装模作样引荐。

“知道。”薛母笑笑:“上元节的时候吧,逛灯会时,小犬便告之我不远处也在逛灯会的郎君正是尚书公行八之孙。”

王老夫人道:“令郎竟然早就识得了八郎?”

“有过数面之缘吧。”

“若无交识,令郎也不会特意告之娘子了。”王老夫人颔首一笑。

薛母险些忍俊不住。

什么交识?那天王八郎在灯会上可引人注目了,当众调戏个民家女儿,挨了那女子的一口唾沫星,女子是跟兄长一同来逛灯会,王值差点没挨女子兄长的拳头教训,也就是跟他在一起的那几个纨绔,喊出王值是太师公的侄孙儿,才保住了王值没挨打。

所以当马氏试探时,薛母听马氏把庶子王八郎赞不绝口,压根就没动姻联的心思。

真要是逼不得已,只能在太孙和王值二人中择女婿,那必须是前者,王值绝无可能。

但真要将王值那天在灯会上闹的糗事在席面上说开,就很伤王老夫人的脸面了,薛母是温柔平和的性情,看王老夫人毕竟一大把岁数了,就没发作。

她耐着性子听王老夫人把王值夸成了临安城中最玉树临风、前程似锦的俊杰。

突听王值问:“未知薛小娘子有甚喜好?”

薛母心里极是厌恶,可还是忍耐着:“无非是跟着她嫂嫂学针凿女红。”

“不如我来当向导,先领着小娘子在游苑里逛逛?”王值像没听出薛母答非所问似的。

“不妥。”薛母着实忍不住了:“小女本就怕生,连跟表兄、表弟都不亲近的,王郎君是外男,小女更是不敢交近的了。”

她又对王老夫人道:“我们这样的小门小户,若是不严加管束女儿,很担心被人挑剔无礼失德,今日承蒙老夫人邀请,我很觉庆幸,也寻思着我家与太师府和洛阳王氏并非亲朋,怎么能幸得老夫人青顾了呢?现下又见老夫人不把我们母女二人当外客,受宠若惊之余,心里着实七上八下惶惑不已。”

这话的意思是,王值根本就不该出现在此张桌席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