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23章 大嫂在成长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23章 大嫂在成长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阳春奴已经长成个乖巧伶俐的小丫头了。

学会了规矩大方的行礼,还能诵“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不再只想着找芳期讨要杂嚼果子吃,懂得了先展示她的“才华”,用“好学上进”的优点要求姑姑奖励杂嚼解馋,看见湘王姑丈也不会直接冲上去就抱大腿了,而是规规矩矩地请求姑丈带她骑马。

晏迟拉着阳春奴的小手故意走得飞快,小丫头就忘了端庄得体的“教诲”,留下一路脆生生的欢笑,走着走着就连蹦带跳了。

“一段时日不见,阳春奴不仅长了个儿,还学会了这些本事,看得出知事了不少。”芳期笑道。

她这时的状况,自然是没法去马球场凑趣的了,仍是在长英堂跟董娘、桃叶坐着说话。

“多亏了大娘子教得好,亲自替春儿启蒙,现下春儿都开始描帖了,连太师公都夸奖春儿的字写得端正。”桃叶应道,把阳春奴的进展都归功于董娘。

芳期也留意见早前阳春奴很是亲近嫂嫂,自然也并不会疏远桃叶,便是和桃叶亲昵,也没有去观察嫂嫂的神情,就知兄长虽然娶了妻,阳春奴有了嫡母,可也并没因为这一变化就变得小心敏感,这当然该归功于嫂嫂贤良大度。

她就先说了兄长这回出使辽国的事。

“夫郎是奉旨赴辽,我也知道不应忐忑忧虑,想祖翁及翁爹、叔父过去都被俘往上京,那时面临的凶险我连想都不敢想,只是因为夫郎毕竟从未离开过临安,第一次远行,还担着这么重的责任,我这心里到底是没着没落的。

也不敢过问外务,真多得三妹妹这番话,我才确信了夫郎这回的差使不是因为权场争斗的结果,是我多心多虑了。”董娘道。

她今日特意让桃叶陪同,原本也是看出了桃叶跟她一样焦虑不安,与其她回家后再把芳期的话转述,还不如让桃叶一同来,这时就打趣桃叶:“这两日你都没睡好,又担心着我影响了我更忧虑,有的没的想了那多情由安抚我,闲着发呆时,连春儿都看出你魂不守舍,如今听了三妹妹的话,回去总算能睡安稳觉了。”

桃叶原比董娘年长,这时却被说得红了脸,赶紧拿了两双鞋袜来:“知道王妃身边不缺针线工夫出色的人,小世子的衣裳鞋袜肯定也准备妥全了,可妾身着实也只有在针线上尽点心,王妃不嫌弃的话,收下给小世子备着洗换吧。”

两双鞋袜都没有做什么花巧的绣纹,不过做工眼见的细致,线迹埋藏得一丝不露,婴孩儿穿着肯定舒适,芳期自是谢了桃叶,才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这可巧了,前一段儿我还听婶娘提起,说这回丁二郎回临安,让他父亲写了封书信,将丁二郎的婚事权托了祖翁作主,婶娘说丁二郎并不急着婚姻之事,只不放心他的父叔又会利用他的婚事,他也信不过父叔的眼光,故而才未雨绸缪,也是丁二郎不易,他父亲本不认同的,叔父还直言指斥他不孝,结果丁二郎许下予他们五十两银,他们立时就改了态度。

这五十两银还是丁二郎的母亲给他傍身的,他舍出去等同买个婚姻自由,祖翁就交待婶娘,虽说丁二郎自己说了不着急,可要是婶娘留意见有合适的小娘子,先将婚事定下来也好,祖翁虽厌恶丁家,只独对丁二郎非但不嫌,且这些年来看他在我们家,知学上进就不说了,确是知恩图报,将祖翁当作亲长般敬重,对待夫郎也很是礼敬,祖翁也知道旧年宋国公府的郎君羞辱四叔那桩事,多亏了丁二郎出头维护。”

董娘喝了口茶水,继续道:“婶娘还跟我商议呢,说丁二郎虽是个可靠的后生,但奈何被父祖尊长连累,他的婚事恐怕难免波折,名门世族多半会挑剔丁家的家风败坏,不肯姻联,书香之族中,大约也只有与我们几家素有来往的,信得过我们的保媒才愿考虑。

我还是听五妹、六妹两个当趣话说过几回,知道薛小娘子对丁二郎的品行很是钦敬,可小儿女间的姻缘,不能仅看他们是否两情相悦,婶娘跟我,与薛家娘子不算熟悉,且还考虑着薛小娘子毕竟还未及笄,或许薛家不急着考虑幼女的婚事,这个时候提出就怕太冒昧。”

芳期就道:“我的想法从来有些任性的,更看重的是这姻联的儿女是否彼此钟情,薛小娘子的心思我心中有数,就是不知丁二郎怎么想。”

“我回去后,先跟婶母说明,婶母肯定愿意先问丁二郎的心思。”董娘道:“只是担心丁二郎愿意了,薛侍郎和薛家娘子不认同,丁二郎岂不难过?”

“他要是真有诚意迎娶薛小娘子,自然应当接受薛家亲长的考较,这婚姻之事我们只是牵线做媒,成与不成本就该看丁二郎自己的努力,要是因为被女方亲长拒绝了就黯然神伤,更甚至心生抱怨,说明是我看错了他,丁二郎或许不是坏人,但也并不可靠了。”芳期很有主意。

桃叶就想自己的命运,确然是有幸遇见了可靠的夫主,当年为了她,敢反抗生母之命,否则她这时早就沦落为官役,况怕是性命都难保了,又想要不是湘王妃,她也早就没了性命,更甚至连遇见大娘子这样的主母,不也多耐襄阳公夫人爱惜王妃,这才热心为夫主保媒?总之她能得现世安稳,都是有耐于夫主和王妃兄妹。

于是跟董娘回太师府的途中,桃叶便劝:“王妃看人一惯不会出差错,行事看似有违礼教,但实则都是真正替人着想的,早前虽那样说,但必然是看准了丁二郎绝不是气量狭隘的人,哪怕这桩婚事没成,丁二郎也不会因此抱怨大娘子。”

“还是我太拘泥了。”董娘颔首道:“我打小受亲长教导,听行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不敢想婚姻大事得先问儿女自己的意愿,又确然没把丁二郎看作自家人,担心要是薛侍郎拒绝,他会埋怨婶母与我。

我刚才一直缄默,不是还在因为这事犹豫,是今日听了三妹妹的一番话,反省自己,我嫁进太师府时,祖翁先就叮嘱,再有婶母的提醒,告之我日后是必主持中馈,甚至打理族中内务的,要做好夫郎的贤内助,就不能一味地怯弱。

可到底我还是要靠三妹妹,她虽贵为亲王妃,但确是出阁的女儿,结果为了让我免受为难竟然不惜违逆本家祖母,三妹妹是一点都不担心因此受到世人的诽责,而我呢?明知我应当维护二妹妹,却当二妹妹再被祖母为难时,我依然选择了沉默。

结果还是三妹妹再次解了二妹妹之难,我刚才终于明白了三妹妹为何能有让世人皆羡的缘法,不是因为占尽时运,而是因为她的果决,她敢于反抗哪怕是尊长的谬过,她更敢于信任她所坚守的准则,我就自问,明明老夫人无故责难我时,我委屈也悲愤,我也心存不服,认为老夫人是非不分,但因为老夫人是尊长,我居然不曾深思过礼法规定卑幼不能违搞尊长的教条究竟是对是错。”

她太迂腐了,如果不改变自己迂腐盲从的情性,她没有能力担当覃氏一族宗妇之权,这不就连促媒这样的小事,她尚且还在瞻前顾后,下意识就想将责任尽推于婶母承当,生怕有些毫的差错,结果导致自己受到世人的诽议。

董娘回到太师府,便立即去见了李夫人。

“丁二郎虽是愈恭堂的学生,且因祖翁怜惜,留他寄住在我们家,全当他为自家子弟一般看待栽培,只婶母是尊长,我是内眷,若我们直接问他主意,恐怕他便是有别的想法也不好直言,万一我们会错了意,这不管是对丁二郎还是对薛小娘子都不公允了,所以我商量婶母,看能不能让二叔出面先问丁二郎的意思。”董娘道。

“若是丁二郎有意,咱们这时与薛家娘子提亲是否妥当?”李夫人问。

“论来我们家与薛家并无过密来往,只是薛小娘子和五妹、六妹要好,突然就去提亲确然有些冒昧,不过我寻思着,这婚姻之事本该男方占据主动,才更显诚心,现今丁二郎的婚事已经权托给太师府,我们出面提亲求娶薛小娘子是符合情理的,婶母辈份上是丁二郎的长辈,若要薛家有了联姻之意,自是该婶母操持文约礼定等事,只我与丁二郎是平辈,在薛家娘子跟前就是小辈了,我先去探薛家娘子的口风,哪怕是突然些,想来薛家娘子也不会怪我莽撞的。”

李夫人本觉得董娘这个大侄媳性情虽贤良温顺,可行事未免不够刚强,也缺乏主见,虽嫁进太师府,依她的性情,肯定不会让内宅生乱,闹得侄儿房中是非不断,可距离一个合格的宗妇还有些远,她打算调教吧,瞧着大侄媳刚才不再受老夫人的为难,万一认为她又接踵施威施压,反而于事无补了。

便琢磨着等过些时候,与侄媳妇相处时间更长,两人更亲密些,再缓缓教引。

没想到董娘去了一趟湘王府,回来竟像是脱胎换骨一般了。

不用深想侄媳妇肯定是受到了湘王妃的启发。

李夫人便拉了董娘的手:“在问丁二郎想法之前,我还得提醒大郎妇一件事,王家的马娘子最近常与薛家娘子走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