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521章 一大帮“对手”回来了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521章 一大帮“对手”回来了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辽廷提出的条件如下——

卫君称辽君为伯祖,辽太子为伯父,依此序齿;卫纳岁币,在原基准上再增三十万银绢;卫另予犒军钱三百为万贯;卫割京西唐、邓二州予辽,辽可在邓州设榷市,两国通商,商税归辽国收纳;卫国当遣使臣往辽国岁贡贺旦;卫君认辽太子之女为妹,并促成辽太子之女与西夏国主姻联;辽遣使臣长驻临安,卫君当允辽使参议国政。

“之前几条尚能商榷,最后一条必拒。”晏迟当然不会尽数答应。

辽国的使臣能参议卫国的国政,这无异于卫国允许辽国干预军政了,要若妥协,必致日后争议不休,这大大有碍晏迟的计划。

“我朝已经示诚,卫国若再驳否条件……”

“使君要是不能促成这回商判,可知归国之后将面临怎番险恶?”晏迟挑眉:“使君遇伏,说明耶律免东已然洞悉使君另投了莫为刍为主,而这回卫辽之间的商判,我相信是否促成对于莫为刍而言至关重要,莫为刍倘若失势,使君该当何去何从?使君的荣辱,甚至生死,都在此行是否功成了。

本王有一百种方法致导莫为刍及使君陷于绝境,使君可信?比如……尔邦逃奴勒色真,我国大可赦其归辽境,送其入山东,勒色真为求活命,即便以乃蛮部之名,起兵谋反,相信他也是愿意的。

卫人抗辽就罢了,倘若辽人部族内叛,荧惑守心之患便将由卫而移祸于辽,使君想想耶律免东会否会借使君权允我朝司卫入南阳,导致勒色真落于我朝之手的疏过,弹劾使君及莫为刍损害辽国社稷,为祸首罪徒呢?”

骨刺机额头上顿时渗出了冷汗。

因为他投从的谋主莫为刍,之所以能够说服辽主近二载之内不擅动兵征,借口便是辽国上京也竟目睹了荧惑守心的星相,辽帝对卫国的湘王晏迟十分忌惮,所以彻底打消了立时征伐卫国的念头。

可晏迟若利用勒色真……

乃蛮部原本就是辽国的外势部族,真要应察哈氏后裔也即勒色真的反旗叛出辽国,必定会有人出头背这罪名,受到诛连,或许莫为刍还有一线生机,可负责赴卫商判的他,肯定人头难保。

“所以使君只有一条路。”晏迟露出迷人的微笑:“促成商判,功成归国,我答应使君立时将勒色真处死,只公之于世,南阳刺杀一案,乃为勒色真召集流寇所为,这样一来无论莫为刍还是使君阁下,有功无过。”

“湘王真甘心我朝宰相莫上公,仍为我朝所用助大辽社稷永固?!”

“一,莫为刍于卫朝而言,不过落第之人,我朝人才济济,贤干辈出,何至于在意一介降臣为他国所用?二,我朝君上,以民生为重,有卫以来历代贤主,皆慎免于战事而以文教治国,确然是愿与贵邦,永修盟好共治天下,更无必要介怀贵邦之主,任用卫臣。”晏迟道。

“还望湘王容我一时,慎虑后修书回朝拜请君上诏令。”骨刺机自然不会一口答应。

晏迟没再逼迫。

这天司马修将耳闻目睹,无一字遗漏禀知了羿栩。

羿栩这才觉得如释重负:“果然是无端才有大能,辽主虽无出兵之意,可那骨刺机却一直逼着我朝出兵山东,满臣文武,也唯有无端能洞察其是外强中干,反而逼出了辽主的真意,且还利用那刺客,要胁骨刺机再度让步,否则我朝国政,倘若今后任由辽臣参议……”

羿栩不敢想将会引生什么样的恶果。

“可是二哥,即便骨刺机和莫为刍能够说服辽主让步,但因为这次商判,我方又将给纳一大笔钱绢予辽,晏无端也只敢保证两年之内不生战祸,我方的钱绢,促益辽国快速扩充军备,那两年之后……”

“这件事无端早有应对之策,我此时笃信他必能功成,三郎,军事邦交之务,非你所长,确然无端才有把握应对辽廷,保证淮河以南的局势太平,这些事务你就莫再横加干预了,只要替我掌控好皇城司,肃严宫卫。”羿栩道。

次日,晏迟入宫面圣,这天皇帝摆了一桌的酒宴,破天荒的没请淮王、司马修,而是让覃泽以及辛怀济做陪,一边夸赞晏迟这回商判的功劳,一边也是告之辛怀济,这回商判的具体内容。

“臣以为,官家将尊称辽主为尊长,已然不妥,这……有损国体。”辛怀济实在很难接受自己的国君称敌国的君主为伯祖。

“辛公,辽主并非完全无胆一战。”晏迟其实能理解辛怀济心里的憋屈,他不把自己视为羿卫之臣,所以才懒得搭理羿栩喊谁是伯翁,在他看来那是羿姓之辱,也少该羿姓受此耻辱,但辛怀济这样的臣公,忠于社稷君国,所以才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辽主的忌惮,实则是因莫为刍为了垄权才用夸大之辞造成的结果,但莫为刍尽管顾私,他是死心踏地奉辽主为君,要助辽主攻灭卫国。

倘若我方寸步不退,无异于逼得莫为刍改变策略,他就会赞成辽国再次开战,哪怕不取襄阳,而经陕地,纵然有西夏来援,可我方仍然没有必胜把握,不将敌仇逼至绝路,导致时局越发恶化,暂时的耻辱必须得忍。”

辛怀济听明白了晏迟的意思:“湘王言下之意,卫辽之间迟早难免一战?”

“是。”晏迟颔首:“一战难免,为了争取更多胜算,我才暂时劝谏官家屈忍,我阻挫辽国之计,简而言之便是激生其内部之争,兼以暗使山东等部,进扰河南、河北、山西等地,解救遗民,充其军势。”

辛怀济听得激动不已:“湘王之计,是与山东部卫暗中结盟,共抗辽军!!!”

“本是同根生,怎能相煎内搏?官家此番根本不愿接受辽廷出兵山东的条件,正是基于此一长远之计。”

辛怀济明白了,胸中不由涌起一股热潮,着实是卫廷偏安江南已久,终于听闻有了对抗辽国的决意和主张。

“好,可是辽国主张让我方促成夏、辽联姻之议呢?倘若失西夏此一盟邦,日后战局对于我朝而言仍然不是不利。”辛怀济又道。

晏迟微笑:“我有把握,西夏国主对我朝大长公主,实乃情深意挚,便是我朝促成那二国联姻又如何?西夏王后,只能是大长公主,辽主休想靠此联姻,离间我朝与西夏之间的邦交。”

辛怀济仍不放心:“就怕辽公主赴夏王廷,会使阴毒之计暗害大长公主。”

“辛公放心,西夏王对辽国必有防范,既爱我朝大长公主至深,怎会不防辽廷女诡计阴谋,且官家已然授权我于宫人中,多择几位福泽深厚智计出众的使女,送往夏廷,防范王后左右,辽廷女倘若循规蹈矩且罢,但使阴谋毒计,反而会触怒西夏国君。”

羿栩这时说道:“只恨姑母曾经被俘辽国,因与西夏王相知,辽廷释归姑母前,竟然强逼姑母饮下绝嗣之药!”

“纵然如此,西夏国君并未再纳后宫,而是遍寻名医寄望于治愈王后,且已经未雨绸缪,于西夏宗室中择选子侄培教,哪怕王后难以痊愈,西夏国君也已立意过继子嗣。”晏迟道。

他和西夏国君一见如故,其实并非虚伪应酬而已,还真是脾性相投,不过晏迟起初并不愿意羿姓得西夏为盟邦,所以虽然洞悉了王氏的阴谋,大长公主或有血光之灾,他却没打算阻止。

怎料王氏的阴谋,居然被芳期给拆穿了。

晏迟甚至还盘算过,由他出手,造成大长公主暴亡于卫宫。

但没有行为。

因为他其实对辛远声心怀愧疚,若真将事情做得这么绝,完全不给卫国生机,他心里不落忍。

再后来他对芳期动了情,就越发和西夏国主惺惺相惜了,觉得大长公主虽然也姓羿,毕竟只是个弱女子,且被掳往辽国,也算受尽了磨折,看在辛远声的颜面上,罢了,他可以放过大长公主。

横竖大长公主已经远嫁西夏,哪怕诞下子女,也并不从羿姓。

不久。

骨刺机收到了辽主的诏令,最后一条可作更改,卫国当允许辽国之臣民居留临安,作为交换条件,辽国可再次释放部分卫国臣民,其中包括了以太孙羿梁为首的卫国宗室。

这最后一个条件让羿栩大伤脑筋。

丢了开封城的皇帝羿煊,当年被俘往上京时已经立了太子羿承钦,羿煊、羿孙钦已经相继崩亡,羿承钦的儿子羿梁其实才是北卫一朝名正言顺的皇统,如今辽国把羿梁及宗室释归,显然对南卫皇帝的宝座是成威胁,羿栩已然因为他弑母杀侄的行为招至荧惑守心的灾异象生,他失了人心,权位不说摇摇欲坠却也并非稳固了,倘若羿梁得得归国,再有个变乱祸非,臣公百姓以卫怀宗之名,要求他让位予怀宗曾立的太孙羿梁的话……

“官家不能让羿梁归卫。”——这是淮王和司马修的意见。

羿栩当然不想让羿梁归卫,但他需要征讨晏迟的看法。

“不能让?官家若此时拒绝,臣公百姓会怎么看待官家?怀宗帝乃官家的祖父,怀英太子乃官家的伯父,太孙梁乃官家的从兄,且我朝而今,皇嗣断绝、宗室凋凌,辽国愿释太孙梁及皇族宗亲归卫,官家却拒绝迎返至亲,天下人岂不责怨官家不顾血缘亲族、不孝不义、冷漠无情?”晏迟问。

他直说了自己的看法:“其实开封城失陷,我国憾失淮河以北半壁江山,此乃怀宗帝之过责,天下已成共识,而现,北辽、西夏,乃至于高丽、大食等国,已将我朝划为北卫、南卫,怀宗帝朝统的北卫已亡,现下淮河以南为南卫新朝,故而太孙梁已是亡国君所立的皇统,又怎能动摇新朝的国祚延继?官家不仅不能拒绝太孙梁归国,还应遣使臣往辽国恭迎,待太孙梁归国,甚至应当敬称让位。”

“我明白了。”羿栩颔首:“无端说得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