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483章 夫人不得空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483章 夫人不得空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芳期其实并没有来过仁明殿,还没机会仔细端详过陈皇后的凤颜呢,眼下她被这位亲亲热热地拉着手挨坐在一张软榻上,再要坚持回避着目光,芳期自个儿都觉得别扭了,陈皇后这般的礼贤下士,芳期也就趁机打量了番这位母仪天下的贵人。

华丽的钗钿高髻下,着实是张普普通通的面容,清秀温柔,眉眼还真得细看才能看出几分韵味,她脸上在笑,眼睛里也努力在笑,但眉间甚无奈地流露出丝缕郁愁,芳期还留意她用心想表现得热络,看得出本身的性情也并不冷傲,只是像有什么无形的绳索拘束着她,刚一松懈,自己就提醒自己要端正紧绷。

陈皇后也并没说什么目的明显的话,就认认真真在和芳期唠家常,从女红针凿说到胭脂水粉,自婆媳关系而及妯娌相处,没哪个字在点子上。

直到芳期都到时间告辞了,陈皇后才总算说到了挨边的话:“夫人若得闲,不如去梁国公府多走动走动,又或者入宫来看看我,官家也都说了,让我交予夫人一块玉牌,有此玉牌可以直通禁内,晏国师去了福建,若是家里遇着什么烦难,夫人可千万莫与咱们外见啊,无论有什么难处,直管跟我说。”

“谢圣人恩赐。”芳期还是不忘礼数。

“我虚长夫人几岁,夫人若不与我见外,便称我一声姐姐吧。”

芳期当回到自己家中,还在品度陈皇后的一席话,有点无奈:这位母仪天下啊,和人套交情都着实有些生疏,把我一口一声夫人的称谓,让我不与她见外称她为姐姐?唉,我可不得空闲时常和梁国公府走动了,更莫说入宫。

她有孕已经三月,虽体态上还看不大出,喜脉却是被诊了确凿,且等过了元夕,就该抓紧筹办善堂了,这件事她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对于人间疾苦,芳期最先是因鄂霓的叙述了解,但那时她也仅以为只有陷于淮河以北,被辽廷统治的遗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生感慨,却又有心无力。直到在往富甲临安这一梦想挺进的过程中,真正因为韶永行的发展接触到了更多的雇工,他们更多都是生活在临安城中的底层贫民,芳期亲眼目睹这些人得到一个稳定的营生时多么欣喜若狂,他们根本就不怕劳累,因为有了固定的收入,让他们如释重负的是,再也不怕家中的父母子女患疾而无钱请医延药。

可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韶永行获得稳定的生计。

繁荣的临安城,仍然有多不可计的乞儿,他们大多得等到黎明之前,才会往好容易清静下来的酒馆食肆乞食,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客人们醉的醉散的散,衣衫褴褛浑身恶臭的他们才不会被酒馆的伙计驱逐,才可能赢得一些怜悯,讨得残羹冷炙果腹。

又别说这些乞儿了,芳期有回听明皎说,她家里有个仆妇,是一年前聘的良雇,有日哭哭啼啼来告假,说是丈夫病故了,明皎一问,才知仆妇家中丈夫和孩子是一同患病,不是什么急症,只都需要用参葺入药,仆妇问明皎预支了一年工钱,却不够给两人抓药,丈夫就放弃服药,将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儿子。

明皎问仆妇为什么不向她借贷,便是再预支工钱,也不至于让丈夫失治。

仆妇哭着说“谁能想到娘子会有这样的慈悲心,原以为答应预支一年工钱给儿子看病已经是活菩萨了,再则相比起小儿来,孩子爹身体更健壮,以为有惠民署领来的汤药能熬过去”。

芳期听说了这件事,居然才知道惠民署有免费派发给民众的汤药。

还是鄂霓告诉她们几个养尊处优的人:“惠民署派发的汤药多为防患时疫,几乎都是药不对症,其实有很多百姓,哪怕家有薄产的,患病虽不至于不能请医,可病症稍重,大多无法服药调养至痊愈。临安除了惠民署外,还有不少佛寺、道宫以及善堂,都能收治贫苦病患,不过也很难提供足够的药材,保证患者痊愈康复,有太多人一旦患疾,都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对于高门大户权勋豪贵,“身患疾恙”似乎是件小事,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最害怕的就是“疾恙”二字,所以尽管明皎夫妇二人心善从不苛薄下人,他家那仆妇却不敢“得寸进尺”,因为在他们看来疾恙缠身根本就不是几贴药就能治愈的小事,尤其是得用参葺调养的地步,这回好了,下回再犯,还能一直求助于主家?下人如此不省心不知进退,主家多半会解雇,仆妇失了稳定的生计,对于家境更有如雪上加霜。

明皎和芳期都不能理解的事,鄂霓却知道那个仆妇以及她的丈夫为什么会有那样的选择。

其实最先提出开办善堂的是鄂霓,但她没有那么多钱,不仅她没有,连襄阳公府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一直维持善堂。

芳期其实早有了抉择。

她想和晏迟成为真正的夫妻,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她也决定等晏迟复仇之后,就随晏迟归隐山林,她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的钱财,她当然不打算“富甲山林”,所以她虽说按照晏迟的授意索贿,却认真是想将之笔不义之财“还之于民”。

龚夫人提供的那处宅院,芳期已经去考察过了。

宅院位于梅家桥以西,属于城中僻静之处了,芳期就干脆将宅院后头一片菜地及果林都买下,考虑着日后善堂中若收容有无靠却还能劳作的贫民,他们也能靠着种植些蔬果补给善堂所需。

既是善堂,当然不需要花苑亭台这类华而不实的建筑,得考虑搭建更多的屋舍,拆建在所难免,起初自然也得雇些人手,帮着龚大夫照料病患,而善堂需要长期维持,如何管理,怎么注资,到底应当接纳什么条件的人长期寄居,如何防范好吃懒作之徒佯作贫病无靠消耗善堂物资,等等等等细处都需要定章成文,芳期还想着日后她离开临安,善堂要继续运作下去,少不得交给信得过的人掌管维系。

所以从一开始,芳期就约上了几个好友,外加自己的长嫂,一同商量细则。

又刚好金屋苑里与宁姬交好的张姬,她听说国师夫人要开办善堂的事,顿时有了个念头。

张姬幼年,其实是为一女冠收养,后来养母过世,她一度也是在所善堂栖身,怎知开办善堂的商贾后来也因同行的打压赔了买卖,善堂办不下去,张姬再度失了庇靠,才沦落风尘,她希望能去国师府开办的这所善堂负责日常维系,芳期见了她,听她说了不少善堂日常会有的琐杂。

最常见的,便是有乞儿会去讨食,若不予吧,善堂本就是照济贫苦,拒绝乞儿讨食与初衷有违,但若予吧,就有乞儿蜂拥而至,财力再是丰足,也无法长期照济上百乞儿的一日三餐。

张姬的提议是对于乞儿,实施按劳给食,也就是若非病患残障,善堂概不布施任何人饮食,对于走投无靠者不是不能提供住食,但必须让求庇者付诸劳力为抵。

而对于勤快本份的投靠者,倒未必长期庇养于善堂,大可荐其往别处商行作为良雇,又或者国师夫人自己就有不少生意和产业,酌情给予求庇者生计,这样一来就不会造成善堂人满为患。

又有常见的事,是贫苦人家常因无法养活子女,不得不将孩子丢弃至善堂,有天生弱症的婴孩,也有康健无疾的,甚至还有养到七、八岁大,但愚顽不灵,牙行拒绝替这样的孩子寻荐雇主,爹娘也嫌弃这样的孩子养来无用,就丢弃在善堂不管不顾了。

种种情况张姬都有针对处理的建议。

芳期就觉得她确然有持管善堂的能耐,所以允了她立时就去善堂“任职”。

等过了元夕,芳期正欲往祛罢宫等处,告知梅桥西的善堂设办一事。

李祖继虽被明正典刑,但祛罢宫并没有被他牵连,现下是雪庵客暂代住持,不过他也声明了等有更合适的人选他会立即交卸住持之权,像祛罢宫这样的道观,长期都有贫病者求庇,但道观当然无法收容这么多的无靠之人,往往只能荐往其余善堂。

怎知芳期还没着手“推广”,善堂就有了两拨人求庇。

先是此日,付英去善堂督促营缮,回来后复命,说有两兄弟,把他们的老爹送去了善堂,说老爹病了快一年,请了医,也吃着药,可病症始终未得根治,今年天气又格外的冷,老爹的症状就加重了,兄弟二人着实是没钱再给老爹请医延药了,只好把老爹送来善堂。

经龚雪松诊治,患者得的并不是什么重病,只是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用补肺汤即可,不过患者需要长期调养,才能康愈,根据芳期制定的收治细则,善堂可以收治患者,不过而得患者的两个儿子付诸劳力抵偿费用。

芳期情知若无意外的话,付英大可不必专门回禀她这一事件,问:“难道那老爹的儿子不愿讨诸劳力?”

“倒并非不愿,只不过据那兄弟二人称,他们两个都要靠做散工糊口,家里没有别的人能够照顾久病卧床的老父,才商量着把父亲送来善堂,如若他们来善堂帮工,老爹请医延药倒是不用愁了,可他们两个的衣食耗用又当如何?所以,他们打算用赚的部分工钱,做为老爹的诊金。”

芳期不由蹙了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