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476章 司马修的醒悟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476章 司马修的醒悟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大卫自来不禁海。

也因此沿海州县商贸往来兴盛,百姓生活富庶,本来能够官居乐业的情况下百姓们才没和朝廷对抗的心思,但则这毕竟是一个存在尊卑等级的时代,又兼自从开封沦落之前,官场腐败已然恶化,羿承钧登位初期为了巩固他这临危而自拥的君权,倒是下了些力气慑除州官县令鱼肉百姓的风气,可是当他的帝位得以巩固后,渐渐习惯了身为君主的优越心,听不进逆耳忠言,开始任用专会说顺耳话的官员,于是党争之势不绝,官场腐败之风卷土重来,平民百姓多少就会受到压迫剥削。

虽然有压迫的地方往往就会有反抗,不过被逼得走投无路者往往都是些弱势底层的劳苦民众,他们便是有反抗的决心也并不具备推翻剥削阶级的能力,这些年来,不过也就是发生过几起暴力抗法的事件,以抗法者一败涂地自遗其罪告终,从来没有真正酿成过逆乱事件,在这回南剑民乱事件之前,闹得最严重的“匪祸”,也无非是有一年湘阴县令,因包庇当地乡绅之子殴杀人命,结果那受害者的家属,被殴死之人的老爹愤而报复,数十日伏窥,竟被他找到机会刺杀湘阴令得手,而后逃之夭夭的事闻。

所以当南剑北复军公然在福建树起反旗,直斥羿栩先有弑父弑君之恶,再犯弑母杀侄之罪,又有纵容贪官、草菅人命诸多罪行,喊出要倒昏君立正统的口号,一时之间自是让朝野震惊,而这起叛乱,起势是在荧惑守心显生之前,这更让不仅是文武百官,甚至连平民百姓都惊惶难安——

贵妃为不祥之人,生下残障之嗣不可怕,皇嗣断绝,但不会缺乏继位储君,便是洛王、淮王这两个天子的血亲手足无一诞有子嗣,宗室也有羿姓子孙,卫自立国以来,天子无嗣过继侄儿为皇嗣的事已有先例,心有戚戚的唯天子一人,总之这并不能成为满朝文武和万千百姓共同的忧病。

可荧惑守心显生,紧跟着南剑州就生反乱,这岂不应正了预兆战乱、死亡的灾异之象?!

纵然其实不少人心里明白,一州的乌合之众叛乱而已,朝廷平乱不在话下,但谁敢肯定北复军的公然称反不是乱变的开始,这起反乱被镇压后天下就能恢复太平?当然会有舆情指向天子羿栩,质疑羿栩不被废位,战乱就不会结束,死亡的阴影会一直笼罩着大卫的治域。

正当羿栩举棋不定时,噩耗接踵传来,却是汀州、漳州竟然也有不少民众自投北复军,州县官员虽察觉后设关障阻止,这些民众却冲破关障义无反顾加入叛军,南剑州关闭城门,已经俨然如同自立于大卫治外之城。

“官家不可犹豫了!!!”因为构杀晏迟未能得逞,一度垂头丧气的司马修此时也不能在家中继续“养病”了,他心急火燎地入宫,摧促天子立即下令征调邵武军往南剑平乱,福建海上贸易兴达,自大卫立国便设有邵武、兴化二军负责督防,事起南剑,为遏制变势,当然是征调二军平乱更加及时。

为了说服羿栩,司马修也是极尽所能了:“那伙叛军逆徒,推出的是宫人梁氏之父兄煽生悖论,意图坐实梁氏是被冤害,官家若不将之打成叛党,消息传至辽国,辽廷岂不也会质疑辽使意图掳害洛王妃一事亦为栽陷?!”

羿栩当然明白司马修言之有理,但他这时却信不过司马修的建议了,两眼直找晏迟。

晏迟人就在议室,当然轻而易举就被“寻获”,既然都已经和羿栩对上了眼,他也就不再缄默了:“荧惑守心之象,非临安臣民目睹而已,原本荧惑星留显心枢,预示的便是祸斗哀亡,官家此时用兵,越是好如应验灾示,即便是平息了南剑变乱,恐怕也无法安定人心。且南剑变乱已生,事闻还哪里能够掩藏?辽廷势必将闻,不管官家是否承认宫人梁氏乃被辽使灭口,辽廷都会借此时机发难。”

“晏无端,你反对平乱,难道是想任由那伙乌合之众成势,祸及社稷?”司马修怒道。

“三郎,你不要再任性,听无端细说!”羿栩已经觉得火烧眉睫,着实坐立难安,哪里还有耐烦心听这无谓的口舌之争,也就是冲司马修尚且还只是轻声斥责,要搁了别个,恐怕早就怒斥驱逐了。

晏迟自然不会在意司马修,继续道:“因生荧惑守心之象,此时势必不能用兵,如此臣方可以将此灾异之象,解释为是上苍示警,虽伏祸变,但并非不能化除,力图镇定人心。但当然,南剑州变乱不能置之不顾,不能用兵,只能靠恩服罢息争斗,臣可请旨,往南剑州说止争乱,不过需要官家配合。”

“晏无端你是想说你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服那起乱党自缚候死?”司马修冷笑道,有如听到了世上最荒谬滑稽的笑话。

“我又不会妖术,哪里能让这么多人自甘寻死。”晏迟道:“不过这起叛乱,究竟是因何而起,如今尚不可知,我只能笃断的是,绝对不会是像表面一般,当真只因宫人梁氏的父兄振臂一呼,就有那么多人愿担人头落地的风险,为素不相识的人沉冤得雪而赴汤蹈火,知道他们的诉求,才有谈判的余地,但结果当然无法促使这些人自投罗网,所以官家先要配合,答应如果北复军能罢止干戈,官家可既往不咎。”

“准。”羿栩一息都不曾犹豫。

不动兵戈,就能平息变乱,这无疑就能证实荧惑守心虽然显生,但并不是预示着大卫江山必亡,他这个君主至少在国师的辅佐下,还可能力挽狂澜,上苍只是示警,并不是对他的宣判。

“臣要使叛众信服,获得与其谈判的时机,自然需要官家先宣示天上,予以臣完全信任,那么当初咬定臣为杜撰天意,诅咒君国那位所谓的大能之士……”

“朕即下令将李祖继明正典刑!”羿栩更加不会犹豫了。

司马修也是一声都不敢吭。

他当然心知肚明,那李祖继不过是眼热大卫国师的权位,其实和晏迟无怨无仇,为了趋附他才和晏迟为敌,结果现在是替他背了黑锅,晏迟险遭冤杀一事必须得有人承担后果,这人不能是天子,不能是他自己,除了李祖继外无一合适。司马修并非不讲道义的人,他承认自己这回把党徒推入来替死极不厚道,可谁让李祖继先辜负了他的信任呢?

做为祛罢宫的住持,明明声称道术高强甚至以有给人续命的手段,哪晓得连荧惑守心的异象都无能观测,还一口咬定晏迟是个半桶水,如果他不曾高估李祖继低估晏迟,怎会错失这回天赐良机功败垂成?

今后是再也不能质疑晏迟意图复仇,意图谋逆弑君了!!!

司马修眼见着天子只顾和晏迟商量如何应对局势,根本就不愿再听他的建言,干脆告辞,他也不急着回家,直接就去了淮王府,一问,得知淮王府正在招待外客,司马修并不细问来客是谁——淮王自来就不喜过问朝政,也从来不爱和权场中人来往,交道者都是些闲人,多数也都与司马修熟知。

结果一见,来客还果然就是个熟人。

司马修径直坐下,斜睨着熟人:“官家这几日心绪急郁,穆郎却有闲情出宫饮酒闲谈来。”

穆清箫虽是经司马修点了头,才被荐入宫中陪侍于君王左右,但他却一点都不领这位的情,寻常本就没有主动和司马修来往,此时听了这一句阴阳怪气的话,更加没了好脸色,把酒盏一扔,也是霜眉冷眼:“穆某又非朝廷命官,替官家分不得忧解不得愁,无论何时都有大把闲情,只明明没有犯法触律,拜司马舍人所赐却如阶下之囚无异了,除了皇宫,也就只来得淮王府。”

“你!”司马修本是已经拿起了酒盏,也气得顿在了酒案上:“真是不识抬举!”

眼见着两人就要争吵不休,淮王习惯性地做起了合事佬,先是劝抚穆清箫:“小穆勿恼,三郎言下之意乃是官家视小穆如知己,如今官家正遇烦难,宫中也难有能够开解之人,唯有小穆还能宽慰抒解一二,三郎,今日其实是我约了小穆来家小坐,也正是提醒他在此非常时刻理当多多劝慰二哥。”

原本淮王和穆清箫也不算酒适知己千杯少的挚友,有了司马修这么个败兴的人在座,任是淮王一直竭力地活跃气氛,这场酒席终究是越喝越冷,淮王无奈地送走了穆清箫,回来时已见司马修干脆横在了榻椅上,他摇了摇头,将熏笼往榻椅边移了移,踱去一张绣墩上坐下:“三郎心里不痛快,偏和他争执有什么意思,我看小穆的模样,并不是跟你我一类人,颇是抵触我们将他荐给二哥的用意,倘若要说服他一直在宫里陪侍,怕还不容易的……”

“惯得他。”司马修干脆仰躺下来,枕着自己的手臂睁开眼,望着暖室里开得极高的天窗,满脸都是不耐烦:“你当他真介怀为君王之侍?他啊,只是不愿成为周郎的替代而已,也算他有几分心性,反而引得二哥欲罢不能,咱们荐他入宫,并不图他什么,为的也是二哥能有个伴儿,不至孤寂,犯不着冲他低声下气的讨好。”

“我不是讨好他。”淮王叹了一口气:“三郎因这回之事……彻底开罪了晏无端,虽说二哥不至于责备三郎,我就担心晏无端会侍机离间,有小穆在宫中,日后多靠他提防。”

“倒是不能让我们的人,结果被晏迟笼络。”司马修听见晏迟两个字心口就犯堵,躺着连气都不顺了,干脆坐起来,还把拳头捏得噼啪响:“我真是太低估了晏迟,这回,被他算计了,他利用了荧惑守心之象,逼我先使出杀手锏,好废了我手里最有可能将他置之死地的利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