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455章 并不隔天堑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455章 并不隔天堑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辛九郎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然后又看自己空荡荡的面前……

没有碗箸,没有酒盏,在座五人唯缺他的一套餐具,于是不解地望向今日作东道的人:“覃夫人对我有何不满?”

芳期其实早留意见赵瑗的惊奇,当辛九郎发问前,其实已经满面疑惑地盯着她直打量了。

这不由自主的举动,在芳期看来,偏向于是阿瑗对辛九郎默默关注的实证。

她这时不搭理辛九郎,扭着脸看赵瑗:“你可知道我为什么不给辛九郎碗箸?”

赵瑗莞尔:“夫人的心思偶尔古怪精灵,我是猜不透的。”

“阿瑗难道未看西京遗事的结局?”

赵瑗垂着眼,摇摇头。

芳期这才看向辛九郎,只见他显然已经不关注吃不上饭的难堪了,耷着眼睑颓着肩,一脸挫败的神色不要太明显。

姜居士因为知道了西京遗事出自小友辛九郎的笔构,她因为好奇也一直在追看,此时俨然明白了芳期的意思,颔首道:“本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九郎写的虽是儿女情事,叙构时一直留意伏脉千里,可你写的那结局,异变突生却与前情违和……桃娘是妖不是人,这一直只有崔郎心知,天子却忽得告密,什么人告的密,天子竟然就轻信了?更不要说前文,天子根本对崔郎就没有过多重视,当初想招他为附马,无非是因他取中状头,且公主正是适婚之龄,后公主自称已然心有所属,天子还因崔郎抗旨拒婚对崔郎心存不满,哪怕是后来崔郎出任县令时,平息了治地旱灾,立下功绩,天子亦并没有表彰恩赏,哪里看得出将崔郎视为当世名臣了?”

“姨祖母说的是。”芳期板着脸:“总之做为读者,看了个烂尾的话本,正好我还知道谁是着书人,我这意难平,今天必须得讨一个说法,否则……好酒好菜肯定不予招待辛九郎你。”

辛远声虽是辛九郎的兄长,这个时候也胳膊肘子朝向外人:“九郎不好好解释,今天活该饿肚子。”

“无人同情”的辛九郎只好直面质疑,他眼睛一一看过了除了赵瑗外的其余人,像是在酝酿一个天衣无缝的说法,到底还是放弃了,更加颓着肩:“我原是相信世间确然有两相情悦就能白头到老的佳事,而情悦之事全然无干身份地位,只要彼此都有抗争世俗的勇气,和长相厮守的真心,有情人必成眷属。

所以崔郎是人又如何,桃娘是妖又怎样,崔郎哪怕经寒窗苦读,难免有报效君国的志想呢?他只要不是迂腐之人,固守墨规,他只要心中明白娶什么样的妻室其实都不会对他的志想形成妨碍,就算会有妨碍,崔郎只要作出抉择,世间就没有什么外力真正能够阻止他与桃娘的爱情。

究竟是功业重要,还是人更重要,至少在我看来,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前者,人活一世,固然不能甘心平庸一事无成,但谁说就一定要为了功名利禄活成无情的人?我为男子,当有倾心之人,当倾心之人甚至不得自由身,我就该为了这样的限制放弃她么?如果我无法给予倾心女子幸福安乐,还谈什么宏图志想,热血男儿在成为救世英雄之前,我首先应当做好一个普通人。

这世上万千的普通人,他们或许不曾寒窗苦读,不为满腹经伦,但他们仍然能靠自己的劳作,使妻儿衣食无忧,他们靠一己之力能为妻儿遮风挡雨,我要是连他们都比不上,真的不用谈什么更远大的志想抱负了。

所以我认为这世上最简单的事,其实就是争取与心悦女子,琴瑟和谐白首偕老。但那女子告诉我,原来是我想法太简单,世事有鸿沟,不为人的意志转移,多的是有情人只能歧路疏途,有的沟壑,哪怕神鸟精卫千万年来长衔西山之木石,终不能填平东海。

女子说她与我,就有如隔着这样的鸿沟天堑,勇气和真心就好比湮没在东海的木石,投入再多,耗时再久,天堑仍在,鸿沟难平,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芳期一直看赵瑗,她的手安安静静放在膝上,没有去够碗箸杯盏,仿佛辛九郎的一番话与她无干似的,但她没意识到唇角抿得太紧严,丝毫不曾翕动的鼻翼,泄露她这时竭尽全力的维持着平静。

“她不愿意前行,我和她之间就会一直隔着天堑,我也意识到确然是我把一切想得太理所当然,我没有经过如她一般的悲折,我不知道有的事是人力所难及。那我就想关于崔郎和桃娘的故事,就真是毫无道理的杜撰了,人和妖之间相隔的天堑鸿沟,怎么也比人与人间的更广更深,哪怕他们都有勇气和决心,世情也不会允许他们终成眷属,这故事如我起初设想的结局,不合情理,他们违背了世情,就注定会被世情打击,可我不想写崔郎背叛,我与崔郎共情,我从没想过背叛我爱慕之人。

我只能写那样的结果,桃娘死,崔郎则不能独活,也许世理的天堑鸿沟难以逾越,但我想让我倾心的女子明白,有的人宁死也不会背叛真情,无论世理有多冷酷,无论人的力量有多薄弱,但有的人就是能够坚守初心,我是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辜负她,或许只有刹那的动摇和犹豫。”

辛九郎说完这番话,仍垂着眼睑。

芳期终于才吩咐三月拿来碗箸,她还率先敬了辛九郎一盏酒:“好,我认可了西京遗事的结局,也多得九郎没写成崔郎最终屈服于世理,你要真那样写了,别说碗箸,今日我恐怕得把你赶下这艘画舫了。”

辛九郎喝了酒,他的眼睛终究是晃过了赵瑗的方向。

画舫后来停靠在了金少涧前,此时已过午间最炎热的时段,而此处曲园的亭桥柳荫,回廊水榭,多处都宜乘凉避暑,静心赏此一片连天碧叶,映日红花,又早前芳期在画舫上发一阵呆时,系统小壹“叮咚”上线,提醒她别忘了这一段的任务尚无分毫进展,别忘了吕博士给出的提示,向辛远声打问清楚晏迟对于中秋究竟有何避忌。

芳期也的确想趁今日这场聚会,问一问辛远声。

这年的中秋尚隔些时日,不过也只隔了数十日而已,她其实也不愿再在中秋那日避开,留下晏迟独上无情楼,对一轮圆满的银盘,孤伶伶挨过这本应与家人举杯邀月的节庆。

但芳期能感察这一避忌,其实有如心口的一道疤痕。

触碰许会流血,旧伤口被揭开的痛苦,她没有类似的体会,不知道会否是剜心刺骨般的难忍。

她不是想要揭开这道旧伤口,目的是想治愈,那么她应当准备好“伤药”,但她要不知道症结,又谈何对症下药呢?

不过一行人刚从画舫上行来,还不及寻到一处静谧乘凉的地方,居然就遇见了司马修一行人。

辛远声就被司马修给纠缠住了。

直至芳期送姜姨祖回西楼居时,辛远声都没能脱身,自然打问一事又成泡影。

这晚上芳期去渺一间,不仅是和赵瑗共用晚餐,还说好了要好饮一场,只是才两杯酒下腹,赵瑗就先放下了酒盏:“阿期是有话要问我?”

“阿瑗应当知道辛九郎心悦的女子是谁吧?”芳期也放下酒盏。

夜色已经弥盖了国师府的多处楼台,翼亭里凉风透入,再需不着手持团扇扑风,高处听来,沙沙的一片风声。

“他……前段时间问过我的心意。”赵瑗看着芳期,眼睛里透着无奈:“他不知道我为什么对三哥还有期待,他说在他看来,三哥非绝情之人,但对我其实无情,很多事我无法跟他解释,我只能说命运如此,我也身不由己。”

“阿瑗应当明白,只要你愿意,其实什么天堑鸿沟都不在话下。”

“九郎对我是真情,我清楚。”赵瑗起身,扶着翼亭里的乌栏,看向远处的青山有如墨画:“我更明白三哥会想尽办法成全我们,但我现在还不能就这样离开临安,和九郎隐姓埋名远走他处,我这里。”

赵瑗伸手放在胸口:“还有块垒在,我的仇恨未消,无法抛开仇恨轻松的远走,追求自己的幸福安宁,我的想法甚至还不能告诉辛九郎,他挚诚对我,我却不能挚诚相待,这对他不公允。

三哥要弑君,我虽无能相助,但我和三哥有相同的想法,但辛九郎他不知道我心怀逆君之想,他无意功名利禄,但他从没想过做叛臣贼子,有朝一日他会知道,但要是他那时已经无法选择,他的余生也许就会遭受煎熬。

所以我只能让他等待,等一切尘埃落定,我告诉他所有真相,那时他再作抉择,对他才是公允的,我也不会再自责,他更加不会负愧,未来会发生什么现在我们都并不知道,可是我不能在对九郎有所隐瞒时,就让他抉择。”

“看来辛九郎不是一厢情愿?”芳期在意的是这一件事。

赵瑗笑了:“有一晚啊,我做了个梦,梦见九郎听从父母之命娶了妻,我立时就醒了,心里觉得堵得慌,我那时就想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不再执迷于过去了?我一遍遍看西京遗事的手稿,心想世上竟有这么一个人,为了向我告白写了这样一段故事,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他对爱慕之情的理解。

他不在意我已经没为官奴,不在意我曾为姬妾,他告诉我根本没有相逢恨晚之说,两人之间,最重要莫过于彼此情悦。

他这样的人,我过去并非未曾遇见,如辛大哥,如晏三哥,也都是重情而轻利之人,可只有九郎才心悦我不是么?我费了不少时间,终于明白我也不知不觉为他所打动,是的,他不是一厢情愿,所以我没有瞒着他,我也勇敢的向他迈近了一步,我告诉我心悦的人是他。”

赵瑗笑过之后,轻轻吁了口气。

她一度以为她再也遇不见两情相悦的人。

但上天还是善待她的。

无论这段情感是否能开花结果,庆幸的是她日后可以再不受一厢情愿的困扰。

三哥和她,真正就是兄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