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424章 吃个“同行”的醋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424章 吃个“同行”的醋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关于浊罢宫此一道观,漫说满临安城无人不知,哪怕是在九州四海这么大的范围,也着实算是鼎鼎有名,为什么?因为浊罢宫的某一任住持曾经救过大卫开国之君的性命,相传卫高祖若非这位指点迷津,当年恐怕就会命丧江南,避不开那一场生死劫难,如今天下,况怕就是另一番境况了。

这是浊罢宫能够得以名扬大卫的根本原因,然而此处道宫之所以历经二百余载香火继旺,靠的却并非是羿姓皇室的推崇,是历任住持一直坚持替信徒消灾解厄的信念,他们不以衣冠区别众生,但凡遭遇劫厄求上门求助的信众,无论贵庶,都能得到宫中羽士的救助,浊罢宫唯有一条规则,那就是他们不满足信众过余的欲望,比如求富贵求长生者,哪怕是奉上重金,也难得指点,而若求的是平安求的是病除,纵管一贫如洗的信徒,并不会被拒之门外。

浊罢宫还有一点奇特的是,住持也好诸位道修也罢,其实并不是派系相传,他们有的是道宗门下,有的是散修之士,有的是像李祖继这样的不曾出家的居士,甚至还有连居士都不算的人,比如曾经担任太医一职的龚雪松,他而今就寄住在浊罢宫,他既不信佛也不信道,只甘愿用一手歧黄之术救治众生,而浊罢宫有不少道医,龚雪松选择来此寄住,一则是可以接触到更多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再则又能常常与诸道医辩症,利于精进医术。

听来什么人都可能成为浊罢宫的住持,但这当然只是误解,其实要想成为浊罢宫的住持相当不容易,必须具备高超的道术,精谙风水堪舆,能够问卜吉凶,最好还要精通歧黄之术,为浊罢宫的羽士医士推崇,为广大的信众尊敬,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众人的意识中,浊罢宫的住持跟活神仙无异,既有能耐,还有声誉,不可缺少的是一颗慈悲心,这又不像高高在上的神仙佛祖,必须是平易近人的形象。

芳期在摇摇晃晃前进的马车里,这时正滔滔不绝地跟晏迟说她年龄还小的时候,好些回跟陪着王氏往浊罢宫祈福,围观李祖继救苦救难的壮大场景——并不是所有前往浊罢宫的人,都一定遇见了灾难,住持虽不会保人富贵长生,信众们却相信泥塑的神仙也许会满足他们富贵长生的祈愿,又因浊罢宫行善济世的声名在外,无论是真有慈悲心的信众,还是像王氏似的企图利用捐助一些财物赢得美名的人,第一选择都会往浊罢宫供奉香资。

“王氏是个十分奇异的人,她根本就不信李真人是为高士,认定甘于救济贫苦百姓的道士都是浪得虚名,所以从来不求李真人为兄长解厄诊病,却偏偏会来浊罢宫香供,显得自己多信奉李真人似的,总之因为王氏这一行迳,我和覃芳姿都来过浊罢宫许多回,我们那时年幼,都爱看热闹,王氏舍了香火钱,也巴不得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她做了善事,所以也还热衷带着我们看热闹。

有一回,我亲眼所见,有个农人,因着丢失了授养的耕牛,眼看不能寻获将受牢狱之灾,走投无路之下向李真人求助,结果李真人卜了一卦,指点他直接向大理寺举告,就说耕牛是被邻村一个泼皮盗卖,买赃者是一富贾……我那时小听众人这样说也不知何意,还是符媪细细告诉我。

但凡乡保择农户授养的耕牛,要是丢失,农户会获刑罪,卫律规定不能宰杀耕牛,当然也严禁盗卖耕牛,可有的人为了赚钱,暗地里还是会将耕牛盗卖,一般甘冒风险私买耕牛的人都是饕餮客,买的就是牛肉,农户肯定是寻获不会活的耕牛了,就算抓到了盗卖耕牛的人,不一样会被治罪么?再者说大理寺的官员也不管找牛的案子啊,按说李真人给农户的指点,并不能够让农户摆脱牢狱之灾。

可结果呢,那一任大理寺的官员一听农户的举告,在富贾家中察获了没来得及吃完的,冷藏在冰釜里的牛肉,罪证确凿,逮获了盗卖耕牛的罪徒,亲自替农户求情,还真让农户获得了法外开恩。

那天农户是专程向李真人道谢的,说他只是被处以罚金,没那么多钱,就打算咬咬牙把田给卖了,大理寺的官员听说农户的困境,居然主动替农户缴纳了罚金,农户虽说担惊受怕一场,却毫无损失,当然会感激李真人替他化解了一场飞来的横祸。

还有一个信众,一双子女病重,请了好些大夫看诊都没治好,连得的什么病都无法确诊,那信众说,他的一个叔祖翁,一个姑姑,一个堂兄都是因为这样的无名之症夭折,他家境虽然不差,可实在是走投无路,只好来求李真人救一双子女的性命。

当时李真人当众诊治了那人的子女,我亲眼看着的,两个孩子面黄肌瘦皮包骨,他们已经无法进食,喝一口水不多久都能吐出来,好几个道医经看诊,也不知那两个孩子得了什么病。李真人听了脉,问了几句话,断定是阴邪霸道的凶煞之气侵体,可惜的是孩子往浊罢宫送迟了,确确然已经回天乏术。

没过多久,我是听二婶说的,李真人往信众家中,让把一间厢房掘地三尺,居然挖出来十几个骷髅头骨!!!原来这一家人得无名之症夭折的那些,都是因为住在了这间厢房,往前一追究,原来信众这处住宅,是他的曾祖父买来的,原主人是获罪的官员,因为获罪,家产被抄没,官衙就把宅产分割另卖了出去,信众的曾祖父是买的一处花园,改建成屋宅,谁知道这间厢房底下,竟然埋了这么多具尸首!

这些尸首应当都是被杀害的,信众的曾祖父不知道,在上盖了厢房,住在这里的孩子只要福运稍弱些的,就会被阴邪凶煞侵体,遭到冤魂索命,信众的那双子女虽然没有幸免于难,不过根结找到了,李真人亲自施法超度了冤魂,把骷髅头骨移葬,缠绕着这家人的厄运就此解除了,再也没有孩子因为无名之症夭折。”

晏迟听得心里不是滋味,怎么他家夫人放着个国师不知信奉,却被个“半桶水多一点”忽悠得五体投地?这让他很受挫折啊!

“李真人,夫人说的应当是李祖继吧?”晏国师挑着眉头:“我收到了他不少封拜帖了,没搭理而已,夫人可知道我为什么不搭理他?”

“因为……晏郎不知道李真人是浊罢宫的住持?”

“脑子呢?忘家里没带出来?”晏国师脸都黑了:“我能不知道他是浊罢宫的住持?我就算没出家也是在道士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吧,我这都不知道还混啥呢。”

“那是……晏郎眼高过顶?”芳期的胆子也确然肥了不少,可敢直接开启嘲讽功能了。

“浊罢宫这么多任住持,就没一个和权臣近幸主动攀交的,只有李祖继主动和我攀交,他图的是什么?李祖继的确比冯莱一类要能耐,但也就是比冯莱能耐罢了,光看他坚定主意往彰间散人脸上抹粉的作为,就显明了也是个神棍,他就没看出这是条通向九幽黄泉的路,你居然也能迷信他,倒成我眼高过顶了?我哪怕眼睛长在膝盖上,他这样的货色也入不了我的眼睛。”

芳期感觉到了晏国师的恼羞成怒,讪讪道:“谁让当初晏郎你高高在上,总不肯救人于危难呢?我就算知道晏郎才有真本事,但一求晏郎,晏郎说的是什么?不会起死回生,不懂医术,能帮的也不会帮……人性就是这样啊,管你多大本事横竖求不得你援手,自然就会信奉愿意帮忙化解困厄的人。”

晏迟:……

“覃夫人你到底有没良心啊?是,我那时确然高傲,嘴巴上说不愿帮你,但回回不都是我替你免除祸殃?李继祖帮过你么?你怎么着就这样崇拜他了?就你刚才举的那两例,无非就是李祖继在有限的术法外弄了些机巧,这么粗陋的手段,也值得你如此敬奉他?”

晏迟见芳期圆瞪的眼,心头越发气闷了:“先说农人吧,丢了牛,将遇牢狱之灾是他自己说的话吧?是,李继祖可以卜断是谁在祸害他,但绝无本事仅有卜断方式就能让他化险为夷,我都不用去察,当年大理寺官员肯定欠了李祖继的人情,一听农人是得李祖继举告才往大理寺举告,当然会热心相助,还李祖继的人情。”

“这只是个例……”

“再说你列举的另一个例子,我这么跟你说吧,凶煞之气存在,但不是什么恶鬼缠身,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埋人之处会生阴邪之气,这种气机会对老弱病残造成影响,损及康健,这不是常见的病例,毕竟阴宅多选阴寒之地,人的肌肤腐烂更会加重阴气,如果力壮体健的人不会受此影响,可老弱病残却免不得会被阴邪入骨,造成病痛。

李祖继不是个彻底的骗子,他有些本事,能通过观察患者气机捕捉其是受阴煞之气侵体,普通道医无法救治,但他其实完全可能用他修练的存阳之气辅以名贵药材,救治那两小儿的性命,但他没有,因为他舍不得为素不相识的人,付之于他而言也极其珍贵的事物。

你可以理解为纯阳之气是钱财,花耗出去,还能再练再赚,但我告诉你,要若治愈病危之人,花耗的至少是十年修行!所以呢,李祖继不是不能救那两个孩子,是他根本就不愿意救!”

晏迟很严肃的盯着芳期,他觉得他家夫人还是天真稚拙,根本就弄不清楚道家术法阴阳八卦,偏还要相信这些东西,真是太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