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370章 新班子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370章 新班子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中秋节后,覃逊正式提请致事。

也当然是要经过一番劝留、再请、又留、固请的过场。

羿栩终于是接受了宰执公年事已高,有心无力的说辞,准以荣养,受覃逊太师之官阶,顺便准了覃敬的致事奏章,让覃泽补荫职,授礼部主事的官位,判礼宾院事的职差。

关于新一任的宰辅,羿栩几经考虑,到底没有直接任命给他所信任的司马权,而是让徐明溪的祖父徐准和齐鸣搭了班子,此一决断说实在颇为出乎众人意料。

朝堂对徐准任宰执并无异议。

但芳期想不通天子的想法,她只好请教晏迟:“徐家世祖与翁翁算是近交吧,官家既然想要制衡政事堂,为何启用徐世翁呢?官家难道就不担心翁翁仍然可能影响朝局?”

“近交?并不算。”晏迟摇摇头:“徐公的长子媳虽是王氏女,不过徐公与太师公的政见自来就有殊异,而往往天子权衡局势,虽然是会考虑各家的姻联私交,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看政见,因为对于士人而言,相同的政见比私交更加具备凝聚力。另有就是嘛,羿栩对岳祖翁并不存提防,甚至在准了岳祖翁致事后,还特许了岳祖翁直谏上奏的权限,你知道这意味什么?”

芳期表示她不懂。

“制衡政事堂之外,羿栩还需要岳祖翁助力,说穿了就是虽然不再让岳祖翁宰执政事,可又因为情势所逼,需得笼络岳祖翁的门生故旧,所以嘛,徐公虽然与太师公有私交,在羿栩看来反而倒是件好事。”

“但司马权不是更得官家信重吗?官家为何不直接任命他为宰执?”

晏迟想了一想怎么说让芳期更易明白当中的利害。

“羿栩接下来会铲除周全,如果让司马权任宰执,司马权必会立于风口浪尖,司马权可是羿栩的亲舅舅,羿栩舍不得。再说相比司马权这样的外戚,徐公当然更受士人推崇,且徐公一直不涉党争,是绝无可能被周全拉拢的。在这样的局势下,先任徐公为宰执更加有利于羿栩接下来铲除敌患的计划。”

芳期翻了个白眼,她听懂了晏迟的意思,天子分明就是想先利用徐世翁斗垮周全,随后才让司马权做个“太平宰相”嘛。

“相比徐公,朝廷众臣更加疑惑不解的是齐鸣的上位。”晏迟告诉芳期:“齐鸣可是向进的姻亲,被你救了一命那齐小郎的祖父。”

芳期先是脸红了一下:“简永嘉可是晏郎设计被埋在山泥底下的,才让齐小郎幸免于难,我可不敢当此救命大恩。”又立时反应过来:“官家刚把向进父子处死,却任命齐鸣为相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齐鸣跟向进一样,会站在周太后的党营?”

晏迟既是这样问,那就说明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了,芳期没点头,免得又挨一句“真笨”。

“夫人便是真这样想也不丢人,因为满朝堂都这样想,连羿栩这当皇帝的都不例外。”

芳期更木讷了,皇帝既然是这样想的,废那大力气才把向进铲除,干什么又立起个齐鸣来授以权柄,这是嫌敌人太弱了,胜之不武?

“只有你家翁翁和我不这样想,不约而同举荐了齐鸣上位。”晏迟得意的笑:“齐鸣虽是向进的姻亲,不过跟宣家却有本质的不同,宣家跟向进是世代联姻,两家交情大不普通,就算宣宏意并不看好太后党能够成事,但他的心却是向着向进的,暗地里,其实在援助向进。齐鸣呢?跟向进当然没有仇隙,但他们两个做亲家,关键还是因为利益的联合。

向进父子一败涂地,齐鸣能不知道他们势灭的真正原因?这个时候肯定在担心被向家牵连,当入主政事堂为次辅,这虽说是个巩固威势的好时机,不过一不小心,也难免步向进的后尘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对于羿栩而言嘛,制衡政事堂虽然势在必行,却也需要宰辅在压制太后党一事上能够团结齐心。齐鸣肯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越是在此时身居高位,他就越是不敢吊以轻心,失信于皇帝。登高跌重,机遇与风险从来都是并存,岳祖翁与我笃信齐鸣会明智抉择,他将会不遗余力抨击太后党,才能将这回机遇真正转化成为利益。”

经这番详细的解释,芳期才明白了齐鸣的机缘是从哪里来的,且她还试着往深处想了想,问:“晏郎荐举齐鸣为相,是打算让齐鸣与宣宏意敌对,这样一来晏郎就大有机会争取齐鸣,防止齐鸣、宣宏意都被司马权笼络?”

“聪明!”晏迟低头亲了亲自家夫人智慧的脑袋瓜:“等羿栩自以为权位稳定,且司马权也把根基扎稳,当然会让他的亲舅舅入主政事堂且肯定是担任宰执之位,徐公非恋栈权位之徒,且心知肚明权场种种利害,曾登宰执之位,助君主平息内斗后必然会生功成身退的明智之想,司马权入主政事堂,他与齐鸣便为天然对立的关系,我不用齐鸣念我举荐之情,但他那时为了自保,肯定会选择与我结盟,他倒不至于有跟司马权斗个你死我活的想法,不过嘛,肯定想奠定不惧司马氏此一国戚扞动的重臣根基。”

那么,就算宣氏一族必然会投诚司马氏党营,晏迟利用齐鸣也足够弥补增加宣氏为劲敌的损失了,覃逊显然与晏迟是心有灵犀,这回才摆了一道举荐“政敌”的迷局。

羿栩现如今,根本没意识到被他视为左膀右臂的司马权和晏迟会争权夺利,所以根本看不清晏迟举荐齐鸣的背后打的是什么主意,他相信的是徐准跟齐鸣暂时搭班干活,不仅能让政事堂维持一贯的平衡,而且这两个人,谁都不会再被太后党争取不利于君权。

而高仁宽,现在可在“兴灾乐祸”了。

覃逊果然丢了宰执的权位!

政事堂换了宰辅,免不得一番大换血,像丁九山这样的向进党,还有曾经趋从于覃逊的党徒,陆续都将被明升暗降,撤离权力中枢。高仁宽分析情势,倒也不认为自己会一蹴而就,宰执次辅的高位他暂时难以岂及,可入政事堂的机会却已经摆在了眼前。

高仁宽赶紧活动,当然是走龚佑的路子。

龚佑也觉得能在政事堂趁机安插个自己人,大大有利于他的谋划。

高仁宽获得了龚佑的“保证”,就觉得自己已经得逞,这天居然跑去覃家耀武扬威,把覃逊好一番挤兑,说他跟向进的党争是损人不利己,落得这般下场也可谓咎由自取了,把王老夫人给念叨得忐忑不安,深深为覃逊的日后担忧,毕竟覃敬是被覃逊逼着辞官的事,在王老夫人心里又是一个疙瘩。

虽然覃逊跟老妻是一顿解释。

“长男若不辞官,日后还会受丁九山煽动,他要真做了糊涂事因而获罪,泽儿和治儿都会被他连累了!眼下朝堂局势如此紧张,我都已经韬光养晦,哪里还能够纵容长男胡作非为,致事是为他好,更是为了泽儿和治儿考虑,且长男就算致事,身上还有寄禄官职,无非不领职差而已,他退下来,得益的却是泽儿,泽儿是宗孙,且年轻,仕程要比长男更加宽广。”

但王老夫人经高仁宽一煽动,心底就着了慌,这天果然又抱怨起覃逊来:“泽儿不足就在年轻,光指望他,又哪里能够应付朝堂而今这复杂的情势?太师公虽说不得已才引退交权,却也不能够就当真把政事堂给交出去了,为何不建言让三弟入主政事堂掌宰执之权,有三弟在,长男哪里会听丁九山的挑唆,毕竟信服他的舅父。”

王老夫人说得这个三弟,正是徐姨母的父亲王烁。

王烁而今虽说官居敷文阁学士,正三品官阶,不过并没有实职差遣,说穿了他有入事政事堂的资本,不过却终究差这一步,如今在权场上的地位已经十分尴尬了。

王烁却已经是整个洛阳王氏而今最风光的人。

覃逊觉得自己无法跟老妻解释通透这些权场利害,头痛道:“夫人可亲自问问小舅,听小舅如何说。”

王烁已经有好些年都只专注于编书着述,教培门生,这不是他没有一颗权场进取的心,而是认真已觉有心无力,他这一支的子孙虽说没有大毛病,但也不是太优秀,麻烦的是两个哥哥的子孙着实太拖后腿,搞得洛阳王氏竟然都有声名狼籍之忧了,所以他其实很赞成覃逊这姐夫的提议,早早就有韬光养晦的心思了。

他没有再复家族荣光的能力,只求努力维系着洛阳王氏秀正堂的一支不至于败落,还存点名门望族的余威。

所以当王老夫人真来问他的看法,王烁就直说了:“不是姐夫不愿提携我,是我婉拒了姐夫的提携之意,现今朝堂情势如此复杂,连姐夫都决定引退,我已经养晦多年,是再没心力去跟新贵近幸争权夺利了,阿姐,朝堂之事你当听从姐夫的判断。”

高仁宽其实根本就不愿王烁“崛起”——政事堂的职差就这么些位置,王烁要真占据一席,做为洛阳王氏姻亲的高家就等同失去了竞争的席位,这也是惯例了,从来就没听说过直系姻亲同时入主政事堂的,他之所以在王老夫人跟前说这些有的没的,无非是挑拨离间,王老夫人跟覃逊离了心,才会一门心思助着他的孙女斗垮覃氏女。

如意算盘正打得“咣当”响,哪想到这天龚佑气急败坏就登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