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 第209章 四郎说

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209章 四郎说

作者:刹时红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2:39:23 来源:小说旗

晏永这个没有实差权职的勋贵,最近却忙着应酬,晏竣这长子得跟着,所以芳期其实见不着这父子两个,她被妯娌刘氏迎入,直接就带去了黄夫人的居院,芳期眼看着一个圆脸少妇奉上茶来,就默默地退至刘氏所坐的椅子后立着,眉眼不敢乱晃,跟仆婢似乎一般的规矩,只看那少妇发上佩着珠钗,着的也是锦裙,俨然不是仆婢的装扮,芳期心里刚有猜度,就听黄夫人笑道:“这是江氏,大郎院中良人。”

江小娘这才又上前礼见。

刘氏就笑着对江小娘道:“三娣妇不是外人,你也坐下吧。”

江氏坐也只是坐绣墩上,一直带着笑,但不插话,还小心留意着茶汤水饮的添斟,真真一个标准的妾室范本。

晏惟芳只被黄夫人喊来打了个照面,就告辞了,黄夫人留了芳期用午饭,但这会儿子却离饭时尚早,于是刘氏便陪着芳期逛玩,一路上都有江氏作陪。

芳期感觉得到刘氏努力想跟她“友睦”,她也没学晏迟摆着冷脸一张,妯娌间对话渐渐顺畅了,正好逛到了灵犀楼,芳期在国师府的无情楼,就看见过这座建筑,她也不客套,表达了想登楼一观的愿望,刘氏就陪着芳期登上楼去。

到最高一层,其实两人都觉脚脖子累得慌。

坐下来歇脚是共同愿望,落后一步的江氏,已经安排了仆婢奉上汤水蜜饯,芳期捧着汤水喝了一口,往窗外望去,发觉除了无情楼外,这里能看清的唯有国师府的金屋苑,并不是说完全看不见清欢里等建筑,但因植栽的掩挡,巧妙的避免了这座高楼上的人,睨见整座国师府,除金屋苑、无情楼外,任何一处的人踪动向。

晏国师出手不凡,设造精妙,芳期由衷佩服。

“娣妇比我有福份。”

突听刘氏这样说,芳期几乎以为刘氏发觉了她对晏国师大感佩服的心思。

“阿江虽是良籍,但只懂得女红针凿,我有意让她协佐家事,她竟力拙,不像娣妇有个好帮手,赵姬纵然现在是官奴,过去到底为勋贵家的女儿,娣妇之前,内宅中馈的事听说都是她一手打理,尚且井井有条,娣妇比我少操许多心。”

芳期看着刘氏尚算真诚的笑脸,觉得自己这位妯娌到底没学成黄夫人的精遂,这话说得蠢兮兮的,自己要不怼回去哪里对得起刁蛮跋扈的名声。

“世子夫人这是在挤兑江小娘不得用呢,还是在指责外子宠妾灭妻?”

刘氏的笑容僵在脸上。

“好教世子夫人明白,外子确实爱重赵姬,我过去就知道外子与赵姬间有青梅竹马的情份在,更莫说赵公曾经恩顾,外子怎肯屈待赵姬,做那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之徒?我不妒嫉赵姬,所以世子夫人日后不消再挑拨离间了,这些话对我不管用。再有就是世子夫人也不需在我跟前展示何为妻妾之间相处的规矩了,规矩是人定的,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规矩,我不需要世子夫人教我怎么定规矩。”

刘氏完全不知怎么应对如此泼辣且突然翻脸的话锋,只顾震惊僵怔,芳期却又柔软了口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是世子夫人真心同我和睦相处,我并不至于为难夫人。”

在沂国公府用完午饭,芳期告辞,正烦恼她着实找不到借口跟晏四郎单独接触,哪想到晏四郎竟主动提出:“我正好有事想与三哥商量,顺便送嫂嫂一程。”

黄夫人俨然觉得这不合规矩,可又没法阻止晏竑去隔壁到哥哥家串门,她摁捺着心中浮躁的情绪,留下刘氏询问:“可试出覃氏对赵氏的心思?”

“覃氏是真蛮横,竟直言犯我,斥我居心叵测。”刘氏彻底板了脸,委屈得泪水涟涟。

黄夫人瞥着眼,半天才道:“她这时的确有嚣张的根底,你大可不必如此作态,人在低处时就该忍辱,这点都做不到今后你哪能做得好国公府的主母?今天你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应当明白覃氏虽狂,但她不蠢,她明白虽一时还得晏迟的欢心,可贸然树敌赵氏绝非明智。”

“可覃氏若真同赵姬……”

“她心里没有晏迟。”黄夫人冷笑:“否则就是口是心非,究竟哪种情况我们还需试探,大妇,要是你遭一回抵斥,就不敢再触覃氏的忌,那你日后就得准备着看覃氏的脸色渡日,我敢担保,哪怕有朝一日她不再得晏迟的爱宠,只要没被休弃,你在她跟前就永远挺不直脊梁。”

——

国师府,丹枫园,某间尚未命名的凉亭。

芳期在听晏竑说他跟来了这边,却又不打算见晏迟的理由。

“三哥应当不会见我,是有些话,我打算跟三嫂说。”

少年眉眼间的愁绪仍如拜堂礼那天,拘泥着其实颇显疏朗的气态,但他的言行却不显得拘泥,晏竑的眼睛并不避开芳期的打量,他接受审视接受提防,他不觉得跟嫂嫂私下见面有什么不对,一家人,只要心里不藏着龌龊,本不应讲究男女大防。

“什么话?晏四郎是想让我说服外子,不计前嫌?”芳期想当然地说。

系统提示她可以通过晏竑弄清楚晏永、晏迟这对父子间真正的仇隙,芳期也相信系统不会骗她,晏竑应当与晏永、黄氏等人不一样,对她是不怀恶意的,对晏迟也应当确有手足之情,晏竑或许是沂国公府里最正直的人,芳期打算与他建交,可这不代表芳期认同晏迟应当不计前嫌。

原谅两个字,要求别人从来比要求自己容易。

“我没有这样想。”晏竑因为芳期言语间讥刺,愁绪中更被激发了焦急,但他越是急于解释越是难于措辞,把芳期看了一阵,到底叹气着仍缓缓地说:“我明白三哥不释怀的原因,根源仍在阿父、阿母其实并不是真正悔过,他们的妥协,不是妥协于是非对错,是妥协于时势和功利,我无颜说出让三哥谅解的话。”

芳期不言语,她仍在审视,似乎不信任晏竑的话。

“我想请求三嫂,开释三哥心中的戾气,困于仇怨的人往往无法让自己得到解脱。”

“戾气?”

“我能看出来。”晏竑重重点头:“三哥的戾气,不计自身安危,他有想要毁灭的人事,且他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用所有献祭,三哥的志向不是用来达成,而是造成毁灭。”

“晏四郎是说,外子为了毁灭沂国公府,不惜与之两败俱伤,所以晏四郎今日跟我说这些话,仍然是为了让我阻止外子针对令尊令堂。”

“不仅仅是沂国公府。”晏竑想要阐述得更详细,但他又觉无能为力,他自己也无法说清心里越来越觉沉重的愁虑:“三哥选择走近幸之途,但三哥根本不把荣华富贵当为目标,他在筹划什么?他为何要同这么多的权臣贪宦虚以委蛇?金屋苑里那些权场中人因为各怀目的送赠的姬人,三哥尽都不曾真将她们当作姬人看待,为什么要收留这些人,若三哥只是针对沂国公府,需要废这许多心思?”

是为了铲除害死东平公的死仇。

芳期明白晏竑也已经隐隐看破了晏迟真正的目的,但她不打算捅破这层窗户纸。

“我也想外子得到解脱,我认同外子倘若心里不存戾气,行事才能避开偏激。可是晏四郎,外子幼年时究竟都经历了什么?谁造成他心里的戾气,谁导致他性情的偏执,如果我不知道这些事,所有的话就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安慰一贫如洗的人不用担心寒冬将至,不是有炭暖,不是有狐裘可以御寒?怕什么冷,转眼不就春暖花开了?晏四郎觉得这样的话会有作用?确定不是隔靴搔痒?”

“是阿父阿母的错。”晏竑认同芳期的话:“阿父当年娶梅夫人为妻,是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的外祖母,与祖母是同胞姐妹,祖母是阿母的姨母。”

关于沂国公府那一段陈年旧事,芳期已经听自家翁翁说过了。

晏永是黄氏的表兄,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说来双方家长也确有联姻的想法,可当时的沂国公晏旷,触怒天家有被夺爵之祸,而那时颇得天子信重的梅公,因爱惜晏永一笔好字,好些回都表示了要招他为东床快婿的想法,晏旷为了保得爵位,答应与梅家姻联。

“阿母不愿另嫁他人,但也自知不能说服父亲违抗高堂之令,置家门安危不顾,阿母一心求死,父亲不忍,所以求得梅夫人许可,虽迎娶梅夫人为妻,但纳阿母为良妾。梅夫人贤良宽容,与阿母一直相处和睦,甚至视我外家黄门,亦同亲戚从不疏于走动。

可后来梅夫人来了临安,听闻梅家满门不幸殉难,竟因此惨痛之事罹患心疾,渐渐严重至狂症,梅夫人丧失神智时,失手匕杀二哥、大姐,三哥当年年幼,数番目睹梅夫人发狂,应当心中亦存惧怕。

梅夫人过世后,阿父、阿母不曾宽抚三哥,阿父甚至急着促成将阿母扶正一事,这多少也对三哥造成打击,三哥的性情便开始变得乖张怪僻,越来越易怒,有回竟将大哥推下石阶,阿父认定三哥也被梅夫人遗患狂症,将三哥锁禁。

直到东平公听闻,逼迫父亲交三哥予他抚养,三哥重见天日,神智已经彻底昏丧,他甚至咬伤东平公的手腕,且三哥那时,已经是瘦骨嶙峋,仿佛双脚已经不能站立行走。”

芳期听得心里发冷。

就算晏迟真患狂症,可他当年还是个小儿,能有多少威胁?沂国公把亲生儿子锁禁在居院不闻不问,不请医诊治,这是让他自生自灭,如果没有东平公,晏迟肯定已经夭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