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395.该不会真有人以为兵多将广就能平推西岐吧?

没有人知道申公豹和狴犴说了什么,毕竟猫科动物有着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

总之,狴犴退走了。

如果狴犴的体型能小上一些,子受倒也不介意养在宫里当猫撸,反正也没人知道,还能借着猫科动物的踩奶天性给自己踩踩背,这东西肯定劲大力足。

可狴犴不仅个头大,还是神兽瑞兽,那必须得快点赶走!

后世牢狱大门上的虎头形装饰就是狴犴图像,但你想挂在我刑部大殿的门上?不好意思了,那是真的连门都没有。

这是子受今天一天之中最快乐的事情,他觉得,总算解决了一个危机。

不过玄都化名鬼谷子,高兰英小名高三,敖丙、敖烈通通改姓李以掩人耳目,套马甲开小号,在大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几天后,城外老比干的庄子里多了一个叫比岸的年轻人,据说特意是来投奔的远房子侄。

其实比干不姓比,和子受一样姓子,叫子干,只是因为封地在比才有这么个称呼。

但这不是问题,后世的比氏都把比干尊为得姓始祖,子姓比氏,在封神世界里没必要计较这些细节。

比岸在比干的薄面下,走关系入了刑部,张大这瞎眼的压根就看不出问题。

..................

次日一早,子受便迫不急的上朝了,有些心力憔悴。

群臣纷纷震撼,昨日已有朝会,按常理推断,三日后纣王才会再次上朝,但今天却依然来了。

子受对此十分无奈,三日一朝久了,变得理所当然,不过是偶然一次的连续上朝,竟成了勤政。

但他不得不来。

“诸卿,昨日自南方来了十多万百姓.....”

费仲开口就是一顿马屁乱飞:“陛下殚精竭虑,为了百姓不惜日夜操劳,圣王之风啊!”

尤浑也跟着吹捧:“陛下圣王之风!”

其他正直的臣子倒不觉得是吹捧太过,在昨日的万民渡江来投、囚徒悔悟之后,纣王确实担得起圣王之称,便纷纷表忠心道:“陛下为了流民一事日夜操劳,殚精竭虑,臣等愿为君分忧!”

子受嘴角抽了抽,他确实是日夜操劳,也确实殚精,但所为的并不是流民的事,而且那事儿也不能让别人分担。

他轻咳两声:“既然如此,诸卿有何办法安置?”

群臣一愣,如何安置?

哎呀,还真没想过,昨天只是将流民们匆匆安置在帐篷里,现在多半还是人挤人睡着,十多万人可不是个小数目。

第一次入朝的张山连忙道:“陛下,臣也不曾想到百姓们竟如此心慕圣恩,本来一开始只有几百人,没想到数目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这十数万人,臣……臣……”

他只想着将十多万百姓带到朝歌,便能体现出纣王的英明神武,让四方之民仰慕,可这其中问题多多。

看到群臣有些束手无策,子受大义凛然道:“这十数万百姓慕名而来,满怀希望,昨日卿等都看见了,他们衣衫残破,须发皆乱,其中有无数如那王老五一般的人,他们这一路跋涉,又有多少艰辛?!”

“诸卿可曾想过,一旦不能妥善安置,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后果相当严重,人们报以希望来到朝歌,不仅没看见希望,还被一把推入深渊,绝望的人们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这种风险便是子受也不敢冒,指不定当场就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阐教众人再借机来一手此乃天意进行打击报复,到时候怕是连鹿台自焚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对于这些流民,子受的想法是竭尽全力接收,哪怕损耗国力,为此再融掉几个老祖宗的青铜礼器,抄几个贵族的家,也在所不惜。

养着这些流民,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昏庸,因为这是件不可取的事。

昆仑公就曾评价过,说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问题在于打了胜仗,俘虏太多,消化不了,被姬发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自己这边经过两次叛乱,一次被入侵,俘虏已经多了一堆,虽然有人在北地修建长城二期工程,有人在扩建朝歌,有人在挖矿修路建沿途驿站,但总的来说,几近饱和,问题多多了。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没有人敢头一个回应,要是闻大爷在还好,可大爷南征去了,朝中的百官之首是商容,可他是个文官,还因为昨天在淇水河畔站了一天,受了些风寒,被强制休沐了。

众人半天拿不出个办法,张山觉得流民是自己带来的,得负责,他绞尽脑汁道:“不如...将他们充入军中?陛下本来就打算解救诸侯手中的奴隶,为何不将流民也充入军中呢?”

鲁雄一听,直接拿出兵部尚书的身份来压人,连声道:“张将军此举不可!那些流民都是...难民,素质极低,鱼龙混杂,虽说他们也是因为受了兵灾,无法生计,我也知道朝廷不安排他们,难免会生出祸端,但每招一批这样人充入行伍,国库的负担就要更重一些,却不会增加多少战斗力,于国不利!”

立时便有户部的抠门官员附和道:“鲁将军说的极是,如今国库虽有了民间田赋补充,贵族也答应缴纳田赋,却依然算不得富裕,若要将流民充军,粮饷方面也有不少问题。”

子受眼睛亮了起来,昆仑公说的没错啊!人一多,朝歌消耗不了,问题就来了!

他沉吟片刻,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

裁军。

强汉只有四五十万的正规军,汉武征匈奴时,最多也不会超过七十万。

盛唐疆域虽然辽阔,但人口稀少,也就四五十万正规军,安史之乱时一个潼关战败折损十万人就导致兵力不足了。

大宋时期,八十万禁军教头虽然就是个武警教练,但兵力确实多,账面上最高有一百二十多万人。

明朝则更为恐怖,常备军一百七十万,明史上更有着二百八十万的惊人记载,就是充数骗饷的情况也比较多。

至于商周时期,按照历史来看,牧野之战周武四万五,纣王十七万,不过封神世界不是历史,原著中多次提及西岐有六十万大军,这个数目极为骇人,这可只是西岐一地啊!

如果按照牧野之战4.5:17的算法,大商算上朝歌和各地的兵马,得有两百多万。

子受作为一个昏君,自然没去管过大商兵力也多少,也弄不明白咋养活这么多人的,甚至整个大商人口有多少,他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裁军的诏令一下,这么多的士兵通通失业,肯定会有问题。

“不如裁军,将朝歌现有兵马裁撤,只留下娘子军与奴隶军,再将流民征兆入伍,这样,便能解决流民的问题。”

子受学的是大宋,大宋账面上军队多,其实就是因为将流民征召入伍,据网络历史专家统计,大宋对外战争胜率高达七成,可实际上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难说。

何况他比大宋还多了一步,将原有有过战争经验的正规军直接给裁了。

果不其然,话音落下,朝堂立即就沸腾起来了。

鲁雄直接站出来大呼不可:“陛下莫非要置大商安危于不顾?难道忘了叛乱之事?”

许多武将纷纷站出来指责,将流民充入行伍,虽然弊端很多,但如果真的有必要也不是不行,可裁军就太荒谬了。

内忧外患之际还裁军,这不是动摇国本吗?

子受倒是态度坚决,该不会有人以为百来万大军就能平推西岐吧?原著里西岐那六十万大军,邬文化一个人就干翻了二十万啊!

但他坚决的态度,让朝中文武更加激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