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299.焚书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299.焚书

作者:殆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21: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子受听到李靖入朝歌,还顺手砍了人的消息时,都乐开了花,险些没蹦起来。

李靖虽然在去年刺过自己一刀,硬生生将剑斩黎侯给压了下去,但依然被重用。

就是因为他能变法!

而且子受在李靖身上看见的影子,不是商鞅,是更烈,更激进的吴起。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与其说是变法,倒不如说是革命,隔壁魏国的李悝变法跟它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温柔的小姑娘,商鞅变法中的徙木立信其实也是学的吴起。

吴起革的就是楚国大贵族的命。

云梦山睡虎地的竹简子受看过,全是针对贵族的“遗补”,显然,李靖革的是大商诸侯贵族的命。

吴起的下场呢?

变法五年,夭折。

旧贵族旧势力在变法中虽然受到沉重的打击,但变法时间毕竟不长,其成果并未完全巩固下来,没过多久,又恢复了故态,一路下坡,直至灭亡。

有人说是因为楚悼王突然挂了,所以吴起没能撑住。

实际上吧...

吴起动土地动的太早,太快激化矛盾,秦国世族势力比楚国弱太多,商鞅都等了十八年才敢挖人老根,吴起一上来就搞大事,就算楚悼王不死也未必护得住。

再看看咱们大商,贵族诸侯势力更强,还都是有地的大领主,李靖风风火火开始变法,情况并不乐观。

也就是说,变法只要开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赚到昏庸值。

而且变法从不是一朝一夕,李靖活的越久,越赚。

李悝变法、吴起变法、邹忌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每一个变法,基本就是弄得天怒人怨!

哪怕抛出这些动辄改变天下的东西,仅仅只谈严苛法度,也不是个容易事。

什么人该死,怎样的罪行该死,这种问题在上辈子的法律中都不一定能保证绝对公平公正。

就算是法院的判决,都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赞同。

子受已经下定决心死保李靖,这才是社稷栋梁!

看看朝中一个两个的,没事净添乱,为国家社稷着想,能理解,可你们就不能想出些像变法这种招儿吗?!

.............

九间殿依旧显得有些空荡。

子受一个眼神示意,寺人将手中抱着的一叠纸分发给朝臣。

“此物名曰报纸,诸卿看看,可否入眼?”

“报纸?”

这是个新生事物,报应该指的是奏报,纸则是黄纸,这么说来,就是用来承载奏报的纸?

群臣纷纷查看。

子受脸上带笑。

报纸能够掌控舆论,是混昏庸值的重要工具。

很多憨比政令会因为昏庸的太明显,而被朝臣阻止,难以施行。

报纸不同,可以捕风捉影,虚构也不成问题。

子受以前只是派人散布流言,效果实在不够明显,而且容易被发现,被群臣问一句“陛下何故谋反”就尴尬了。

除此之外,还能顺便防一手印刷术。

虽然弄出造纸术的箕子已经被扔去孤竹国边上杳无人烟的朝鲜种人参,但子受总有种不安的感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了纸,印刷术如果有个大致思路很快就能造出来。

弄出报纸可以有效防范被印刷术背刺。

没有印刷术,报纸就用手抄,在贵族诸侯中流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舆论方向;有了印刷术,那就扩大报纸印刷规模,被人熟悉之后,在上面登载内容可以传遍天下,引导民间舆论。

怎么都不亏。

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各种小报乱发,天下必然更加混乱。

规范引导言论?怎么可能!当然是瞎几把乱传!

自由就要自由到底,议论朝政议论皇帝,捕风捉影搞大新闻,那必须大力支持啊!

“李靖剑斩诸侯子?”

“西伯侯酿蛇胆酒?”

“奴隶入伍为军官?”

“羊车望幸?”

“招蜂引蝶?”

“风流箭?”

一片哗啦哗啦翻折报纸的声音,满朝文武百官一个个内心充满了不解。

不仅有今日里发生的新鲜事,还有宫闱秘闻?

这特么....

纣王一点不避讳?

子受笑眯眯道:“这份朝歌日报是朕亲自编写,由数十名寺人誊抄,诸位爱卿下朝后可带回去慢慢观看。”

商容表情有些复杂:“陛下,这报纸内容包罗万象,即使坐在家中,也能掌尽天下事,便是休沐,也不会耽搁事....”

对啊,休沐!

听到商容真么说,群臣很快就想到了纣王编写报纸的用意。

文武百官天天上朝,除了需要处理朝政外,也是为了搜罗消息,要通过朝廷这个中枢,掌握天下变化,进而根据时局来理政。

有了报纸,就能趁休沐时了解消息,正儿八经理政的时间大大缩短。

费仲道:“臣建议制定一道律法加以约束,民间不可私自编写报纸,以免被心怀不轨者利用。”

尤浑附和着:“费大夫说的是。”

“费大夫所说有理,臣等附议!”

一大票人都觉得费仲的提议不错,你个贼眉鼠眼的今天当起忠臣了。

子受颔首:“诸卿的意思,朕知道了,然天下之患,唯有巫祝之说,余者不过是理念不一而已,大可说得,诸位言重了。”

巫祝之说?

文武百官嘴角抽抽了几下。

巫祝在朝歌不受人待见,主要是因为自武乙之后多代商王的努力。

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彻底禁绝巫祝,甚至从未提出相关律法。

原因无他,势力太大。

像朝歌都有曾秉那样暗地推崇巫祝的大臣,还纳巫女为妾,朝歌辐射范围之外,就更多了。

许多大臣对此表示担忧。

“巫祝皆是蛇鼠之辈,在各地散布鬼神理论,胡言乱语祸乱我大商,诸卿看看那些巫祝,人牲人祀哪个不是他们提出来的?曹州治水当初为何会遇到困难?巫祝只会造成民心混乱,于国于民无益,定当禁绝。”

“今日朕欲焚烧霍乱天下之书册,焚烧巫祝传承之书册,从此以后,绝巫祝之说,只有这样,我大商才会江山稳固,传承万代!”

子受并没有在开玩笑。

报纸虽好,也不过是个方便引导舆论的媒介,在昏庸值的收益方面,并不高,它的功用是传播自己的昏庸事迹。

像焚书这种为人唾弃的破事,才是他真正要干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