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239.想要跌得更深,就得跳进前人挖的坑里

行刑台上的陛下圣明仿佛还在耳边萦绕。

虽然子受也知道这只是吃瓜群众随便喊喊,多半不会放在心里,但问题是想着就膈应。

想要成功,就得站在巨人....不对。

想要跌得更深,就得跳进前人挖的坑里。

历朝历代的昏君们早就身体力行挖好了坑。

学吧,学无止境,太深了。

子受思考了半天,最终选择了嘉靖。

明世宗嘉靖皇帝。

武宗正德朱厚照,子受已经学了个差不多,该轮到他老弟了。

对于嘉靖,褒贬不一,这是个好事坏事都干过的皇帝。

除了之前提过,曾把太医院一锅端,是个医闹好手外,还有一条,绝对属于昏庸之举。

养猫。

和讨厌猫的武则天不同,嘉靖爱猫甚于爱人。

他最爱的两只猫,分别名为“画眉”、“狮猫”,虽然没有像高纬那样齐鸡开府,也没像汉灵帝那般整出个狗官,但他将爱猫册封为“虬龙”,仪式隆重。

和正德的豹房一样,嘉靖有自己的猫房,猫房有侍者若干,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加升管事职衔。

而重中之重的一点,也是子受最想借鉴的一点,是葬猫。

猫主子去世后,嘉靖伤心欲绝,命人用黄金打造了黄金棺,还将猫埋葬在万岁山,也就是皇家御苑,并且邀请大臣为爱宠写祭文,还亲自题字,为爱猫刻上了“虬龙墓”三个大字。

当真是人不如猫。

嘉靖二十年不上朝,沉迷撸猫多半其中一个原因。

这时代有猫,子受曾听过师延演奏的一首曲子,记得这么一句“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不过这个猫和后世的猫差距有些大,与熊虎并列,多半是猞猁之类的。

即使有猫,也是未经驯化野性难驯的野猫,而非家猫。

家猫出现还得是丝绸之路那会儿的事,唐朝才开始有正式的家猫,而最早的中国本土猫可追溯到宋朝的狸花猫。

子受想了想,猫不能养,西园的翻车之鉴还在前头。

万一有大佬直接把野猫驯化了怎么办?

那恐怕将是一场大危机,直接就捕鼠护田万民歌颂了。

直接葬猫也不行,人们一看皇帝这么爱猫,万一跟风怎么办?

跟风之后,又把野猫驯化了怎么办?

子受将主意打在了大猫身上,也就是老虎。

养老虎肯定也不能养。

万一有个大佬蹦出来,努力努力整成了大规模养殖,也是个麻烦。

子受他觉得朝中所有人都有可能刺自己一刀,已经没几个可靠之人了。

闭着眼睛也能想到大规模养殖老虎带来的利益,虎鞭、虎骨就不说,弄不好还能风靡贵族圈,顺带整出个真-虎豹骑,比驯化猫恐怖多了。

但老虎比猫好在一个地方,老虎能跳过养,直接葬。

在虎患频发的时代,敢跟风养老虎的人一定比跟风养猫的人少,背刺几率大大降低。

而且老虎体型大,啸声大,如果有人偷偷养,玄鸟卫很容易查出来,直接罚金,即使玄鸟卫很无能查不出,也不用担心。

一旦养虎,邻里必然注意到,谁愿意临近的人家养老虎?

至于贵族...

子受打算过几天再锤一波贵族,贵族都看自己不爽了,还会跟风抱腿养老虎?

不可能!

嘉靖的猫有黄金棺、万岁山、虬龙墓。

自己来个更高档次的,九龙棺、云梦山、霸天虎墓。

子受想起多年前跑死的那位传令兵。

因为修了个好墓感谢我?你想多了,老虎都比你葬的好。

最近因为麻子等人为了挖坟盗尸,人死了怎么埋,埋哪儿,墓葬之事正好上了热搜。

给老虎来个风光大葬,必然引起争议。

几天后,子受带着三百近卫,大剌剌的出了宫。

这次出宫比想象中容易,竟然没有朝臣阻拦。

因为与子受同时行动的,还有朝中重臣以及乌术那近万散布在朝歌各处的蛮夷。

他们都直到崇侯虎揣测出了纣王的深意,这次出宫,必然是要进行继凌迟立威之后的下一步大动作。

“卖无心菜咯!三文一斤!”

市集上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子受饶有兴致的逛着。

他其实很注意市集,每隔一月,都会让下头的人在市集里挑选小贩,入上林苑宫室替换上一批小贩。

既然贵族们要经商,那他就稍稍配合一下。

反正最后你们经商赚的钱,要收取巨额商税。

估摸着伯夷已经把路修得差不多了,这年头虽然修路水平不算高明,但如果不是修那种能肆无忌惮跑马,专门用来传输军、政要件的高速公路,只是普通行车走马,弄个四横四纵的平坦大路也不算特别难。

异族不满待遇以及修路的辛苦,多半就会在最近爆发,加上路修完贵族经商收取大笔商税,这两笔昏庸值,子受可是期待已久。

这次他没遮掩,身后三百胖子也实属惹人注意,谁都能猜出他的身份。

子受细致观察着行人的态度,大体上比较满意。

公开凌迟是有效果的。

百姓从以前的敬,变成了惧,甚至目光躲闪,有些不信任。

生怕突然就被抓了。

子受内心窃喜,一切如计划发展,已经走向正轨。

毕竟前几天直接说了汤刑不管用,一切按照他的想法来,又正好目睹了凌迟与腰斩,哪个寻常百姓能踏实过日子?

全都心有戚戚,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陛下,要不要臣带人将路人稍微....驱赶一下?”

殷破败说的很含蓄,子受也清楚原因,路人之中,有许多人在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的内容虽然听不太清,但都猜的到,肯定是以自己这个皇帝为话题中心。

毕竟前阵子才刚弄出了那么大阵仗,这个结算期从摘星楼宴饮起,就一直在搞事,百姓们议论议论,也是正常的。

子受摆摆手,摇头道:“何必理睬他人的评判?这些人只不过是平民百姓,而朕,乃大商之主。”

他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看似满不在乎,实际上早已竖起耳朵,试图听到百姓们的对话。

我就喜欢你们议论,最好更进一步,直接非议!甚至暗骂!

纣王不似人君什么的可比什么陛下圣明顺耳多了!

“卖炭咯!卖炭咯!”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子受寻声望去,卖炭翁。

祖宗在天有灵,找到了。

商周时期是青铜工艺巅峰,炼铜所用的必需品,便是木炭。

所以现在已经有了窑烧法烧炭,宫里也有专门的炭窑。

子受授予罗宣的官职,通俗点来说,就是给宫里烧炭的。

现在快要入冬,黄河边上跑大象的年代,到了冬天也不好挨。

普通人家烧的秸秆柴禾基本免费,靠捡。

贵族诸侯就是烧木炭,好木炭不生烟,能够满足贵族冬日室内取暖的需求。

他打算在木炭上做做文章,降低贵族好感度,减少葬虎背刺可能,顺带赚一波贵族的昏庸值,就靠这个了。

“老翁,这炭价几何?”

.....

求推荐票,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