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 > 第六十九章:万人齐舞龙王祭,赵启封神列仙班!(一更)

随着通往山顶的道路修筑完成,大型器械纷纷能够进入施工地,七层八角玲珑塔终于开始了建设。

当赵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为之欣喜。

照这个进度来看,两个月内修建成七层八角玲珑塔并非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他也该将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了。

在返回临时办公室之后,赵启立刻一个电话打去了龙郡钦天监临时办公区。

“转接民俗司,让李司长听电话……”

很快,赵启便听到了民俗司司长李泰的声音:

“赵先生,我正想给您去电话呢,没想到您先把电话打来了。”

“李司长,你们这边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是否确定了有效的民俗仪式?”

这件事情一直是赵启的一块心病,因为不论是此事还是修筑宝塔之事,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段时间在雾山郡生活,赵启深切的体会到了民众们的状态。

平均四十度以上的高温,使得每天都有更多的受灾人群出现。

除了城市之外,周边村子里,田地中的庄稼就快要旱死了,村民们只能从远处的河边,用人力运水才能勉勉强强维持庄稼的生长。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撑太久,一旦这些田地里的庄稼全都枯死,那么就意味着将会有很多的村庄,这一年来颗粒无收。

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买菜难,抢菜难的风潮,虽然其他地区都在驰援,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

因此解决眼下这天灾也是重中之重,唯一的希望自然就是即将被封为河神的蛇精了。

不过单靠这蛇精的力量还没法扭转这个局面,所以必须是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让赵启真正松一口气的是,李泰很快便表示此事他们已经讨论出了一个方案。

“赵司长,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研究雾山郡一带的当地民俗,并在多种民俗仪式中最终共同选定的一个方案。

该仪式名为祭龙王,又称龙王菩萨出驾。

这种仪式非常特殊,但一度盛行于雾山郡一带,是一种集体求雨的活动。

如果遇到天气久旱不雨,当地民间就会举行坛祭,要水龙,喊皇天等仪式。

但如果这些仪式都不灵验的话,便会将龙王木雕像或泥塑的坐像从庙中搬抬出来,对其采取一些行动。

这种行动因为地区不同,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惩罚,至于烈日下暴晒或鞭打,众人围观纷纷指责,怪罪龙王。

另一种则是贿赂对龙王许下重塑金身的愿望,并摆下隆重丰盛的供物,或者由众人穿龙王袍,游街串巷,敲锣打鼓使其享受万民香火。

这也算是民俗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独特文化了,也是目前为止经过我们多番讨论之后共同决定的最佳方案。”

在听到祭龙王这三个字的那一刹那,赵启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相关的信息。

的确如李泰所说那般,这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案。

本身这种文化就流行于雾山郡,相信年龄稍长的人,便会对此不陌生。

一般情况下,但凡有龙王菩萨出驾时,众人与其说是敬畏,不如说是愤恨至极。

否则也不会有部分地区的人,对龙王像采用极端的方式进行恐吓。

但在赵启看来,恐吓的手段就免了吧。

不过让众人穿上龙王袍,游街串巷,敲锣打鼓,倒是能让新封之河神享受万民香火,从而借香火之力扭转着天灾局面。

“行,就按这个方案来办吧。”

在得到了赵启的同意之后,李泰也赶忙把早就计划好的方案,告知了赵启:

“赵先生,既然已经确定了方案,那么我们即刻前往雾山郡。

这种需要市民们配合的行动,还要找当地民俗文化管理局的人进行对接。

由他们来让民众参与其中,相对来说会简单一些。”

赵启对此没有任何异议,现在的他需要统领两方面的大局,因此着实有些回身乏术。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再一次体现出了分化成立钦天监九部的重要性。

挂断电话之后,李泰迅速召集了十五位民俗学者,并乘坐国秘处安排的专机第一时间赶来了雾山郡。

落地之后,李泰等人甚至没有休息,便直奔郡府而去。

每个城市的政府往往都会设立民俗文化管理局。

目前而言,管理局将民俗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划分为了三大类。

第一大类就是物质民俗旅游资源,这一类包括生产民俗,采集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农耕民俗,手工业民俗等。

此类民俗大多都在景区范围内出现,多以展现的形式来传递民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

第二类就是社会民俗旅游资源,这一类民俗文化往往出现在乡村里。

包括了称谓民俗,排行民俗,亲族民俗,财产继承民俗等。

而李泰等人此次前来所要举行的民俗,于是就涉及到了第三大类,精神民俗旅游资源。

这类民俗较为特殊,在很多地方虽然有此类别,但从不会进行任何的公开举办。

因为这类民俗往往和迷信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很容易会带给人不好的联想。

但好在这种情况并不会发生在雾山郡,因为雾山郡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民俗旅游资源的地方。

当然这也要得益于雾山郡发达的旅游产业,使得这种精神民俗,能够依托载体,从而和迷信仪式产生明显的区别。

在李泰等人赶到民俗管理局之前,国秘处的特工率先前去铺路,把相关的文件往桌子上一拍,甚至把管理局局长都给惊动了。

现在的钦天监还并没有建成,所以也没有下达各个单位的文件通知。

绝大部分部门根本不知道钦天监的存在,但解释起来又太过麻烦,所以只能暂时先借用国秘处的名义。

有了特工们的铺路,李泰等人抵达之后,管理局高层纷纷在门口热烈欢迎。

简单的客套之后,在会议室里,李泰也表明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我们需要贵部门的帮助,让尽可能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举行祭龙王的仪式。”

对于祭龙王这个仪式,身为民俗文化管理局的一员,在座中为自然不陌生。

这算是雾山郡的一种本土文化,古时候比较常见,而且往往举行这种仪式都是因为天降大旱。

现在这个关头举行这种仪式倒是比较应景,但让高层们不理解的是,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李教授,举行这种仪式倒是好说,但我们要跟民众们怎么说,总不能告诉他们,我们这么做是在求雨吧?”

面对询问,李泰显然早就想好了,因此毫不犹豫的说道:

“就告诉他们,考虑到近日雾山郡所遭遇的天灾,民众们的心情压抑。

所以特地举办带有民俗色彩的游行活动,帮助大家疏散心中郁结。

不用担心民众们会有怨言什么的,只要他们能够参加,我保证,在这场仪式结束之后,会有一场大雨落下,彻底解决干旱问题。”

坐在对面的一众领导们纷纷错愕的看着李泰。

就算他是最权威的教授,也不能这么信誓旦旦的未卜先知吧?

今天气象局还向各个部门下发通知来着,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降雨迹象,怎么到了李泰这儿,居然口口声声的表示,仪式结束就会有大雨来临?

整场会议参与下来,民俗管理局的一众领导们个个是一头雾水。

李泰只是告诉他们如何去跟民众们解释,甚至没有跟他们说清楚举行这仪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没有人会去朝着求雨这件事情联想,因为这仪式本身就只是一种文化载体,如果将这种文化载体本身和呼风唤雨的事情关联在一起,那么这种思想就会被认定为是愚昧。

不过毕竟有国秘处批文在,其中领导虽然疑惑,但还是只能乖乖照办。

因此在散会之后,民俗管理局的一众领导们开始联系各家媒体,准备造势这场即将到来的仪式。

当天晚上的晚间新闻,以及各媒体官网,几乎随处可见相关于祭龙王的仪式报道。

按照李泰和赵启商讨的时间,再结合七层八角玲珑塔建成的时间,最终这场仪式,定于八月十三号正式举办。

“各位市民,近日雾山郡遭遇天灾,大炎官方正在积极应对。

考虑到市民们长时间待在家中,民俗文化管理局特地决定举办祭龙王仪式。

祭龙王是雾山郡,自古以来便有的民俗文化,参与仪式中的人需要穿着龙王袍,戴罗刹面具,敲锣打鼓游街串巷,很是热闹。

虽有天灾,但人间自有情谊在。

民宿文化管理局局长表示举办这项活动是为了民众们的身心健康,也能够以此让大家走出门去,缓解近日来心中的郁结。”

看着相关报道,市民们纷纷感到惊讶,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件新鲜事儿。

一些年轻人纷纷打电话给家中老辈,询问祭龙王仪式是什么东西。

而从老辈们的描述中,他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热闹非凡的场景。

短视频平台也得到了当地部门的授意,开始宣传祭龙王仪式的文化,疯狂给流量推送!

这的确引起了越来越多市民们的注意力。

“感觉很有意思,能参与一下也不错。”

“我在家都快憋疯了,天天躺在床上看着空调发呆,既然有这么个活动,我肯定第1个报名参加。”

“感觉就像泼水节似的,又像是潮郡那边的英歌舞?没想到咱们雾山郡也会举办这种活动,我也报名!”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在官网上填写资料报名。

从后台数据来看,在相关通知发出去后的三个小时内,报名人数就已经突破了6万人次。

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上升,足见民众们对于这种文化活动的热情。

得知此事的李泰,第一时间便将消息汇报给了赵启。

“李司长,做的不错。

有了民众们的参与,也就基本算是成功的一半了。

在雾山郡南山山脚搭建封神台吧,但对外宣称这是祭龙王仪式的一部分。

我想整个雾山郡十几个主城区都会有不少人参与,视情况而定,如果人数很多,可以在相关城区打造龙王祭台。

联合各个主城区的民俗文化管理局,在同一时间于多个城区里,同时进行仪式。

如此强大的香火之力,足以让河神借势平息天灾,并完成这次封神,登临仙班神位!”

“明白!”

李泰激动的答应了下来,他认为能参与到如此庞大的计划中去,而感到荣幸。

当然,他也期待看到封神场景!

民众们只知晓这是一种民俗活动,却并不成想,这其实是钦天监背后策划的求雨、封神大局。

各地民俗文化管理局纷纷开始联系和官方常有合作的工厂,调拨大量经费制造龙王袍。

所谓龙王袍,实际上就是古时候举行龙王祭仪式时要穿的特别服饰。

这服饰的颜色多样,宽袍大袖,上绣飞纹代替龙身。

毕竟这仪式在古代盛行,谁敢穿真的龙袍?

除了服装之外,参与仪式的人还要带着罗刹面具边走边跳祭祀舞。

不过现在人对于这些都已经是一无所知了,所以当地短视频开始频繁出现教学祭祀舞的相关视频,在流量倾斜的推动下热度越来越高,甚至逐渐在短视频平台形成风潮。

说是舞蹈,其实就是几个重复的动作,因此学起来并不艰难。

而随着雾山郡当地要举办龙王祭仪式的活动在网上传开,其他城市的网友们纷纷也参与到了讨论的话题中去。

“感觉这种民俗文化活动很有特点,我们城市什么时候能举办一下?”

“龙王祭仪式不是求雨的吗,雾山郡现在正值大旱,说不定举办完仪式就下雨了。”

“楼上的,你们清朝人真难杀,这是文化活动好不好,你当真能求来雨呢!”

各地的网友都对于这场仪式颇为关注,毕竟当地造势,已经将龙王祭这种文化快宣传到天上去了。

在这期间,南山山脚下的封神台按照八卦方位打造完成,一切看起来都已经严阵以待。

各个主城区内亦是如此,整场仪式将如山中涓流终归大海一般。

尽管雾山郡各个城区都在举行,但最终的香火却将聚集在南山封神台之上,届时由赵启亲自主导,敕封神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