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穿越养娃日常 > 406萱萱亲事

穿越养娃日常 406萱萱亲事

作者:臻善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5 22:35: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不敢再举高高了,再闹腾你娘该过来捶咱们俩了。看那眼神凶的,恨不能把咱俩撕了吃掉。

吴平勋抱着孩子安安静静的走在后边,沈明珠心口那口气这才顺畅了。

她回头又开始磨沈舅母,“姐夫不在家,瑾娘的小叔不是在家么?是叫徐翀吧?他如今好歹是个正六品的武威校尉,要是有他帮衬几分,相公指不定能早早谋到官职。”

沈明珠没说的是,她觉的说不定徐翀更能帮衬上相公。尽管她有心让相公谋个肥缺,但也知道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怕是不太好塞人进去。况且徐二郎此人出了名的油盐不进,如是他拒绝为亲戚安排差事怎么办?

反观徐翀,这人素来是个混不吝,早在平阳时就和三教九流混在一起。名声虽然不好听,但是这样的热门路广。他办事可以不走正道,尽走些歪门邪道,但不得不说,有时候歪门邪道也非常好使。

况且这样的人底线低,只要把他说服了,指定会将此事办成。反观徐二郎,沈明珠嘴上没说,但心里确实是有几分不看好的。

再有一点,相公早先是捕快,沈明珠有意让他继续在这条路上走。尽管不太体面,但是相公更容易上手。而且京城的差役到底不是朱阳那些小地方的差役可比的……再有徐府帮衬,指不定不是个小捕快,而是个头头呢。

徐翀从军,想来认识的这方面的人比较多,指不定安排起来比较方便。

沈明珠把意思大致一说,没想到沈舅母立马摇头,“你也知道那徐翀就是个混不吝,他在平阳时连他家老子的脸面都不买,你还指望他看在瑾娘的面子上给平勋安排差事?你且歇了那条心思吧,还没指望二郎稳妥一些。”

可是求了徐二郎,就是求了瑾娘,就是让瑾娘压她一头,她心里不舒坦啊。

沈明珠心里这么想,但到底没把滚到舌边的话说出来。

一行人进了花厅,沈舅舅趁机和林父说起这几天就打包行礼,准备过几天搬到顺耳胡同住一事。

林父和沈姨母闻言赶紧挽留,“怎么这就急着收拾东西?舅兄不是说了,那边主人家还得几天回来,届时再去过户,且得好些日子呢。现在就把行囊收拾好,到时候取用也不方便。还是先在府里好好住着,等那边府里收拾妥当,再收拾行李不迟。”

沈舅舅就摆手,“那边宅子里没什么东西了,主人家的东西都收拾走了,也就留下门房有个大爷在看着。只要过了户,随时可以搬过去。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再等几天,等事情彻底定下,这边再收拾。”

又说起铺子的事儿,“这还的碰运气。京城的铺子抢手,还真不好买到手。我看了几间,不是地段不合适,就是铺子太小,做生意有些拘束了。”

已经买了宅子,还准备添置铺子,那怎么不搬到京城住呢?

林父心思一动,将话问出来。

沈舅舅想都没想就摇头,“那不行。老家留了一摊子,我好不容易把人脉都经营下了,就这般撒手不要了,心疼的慌。至于定居京城,都说京城居大不易,单是买下那幢宅子,我都觉得底子要掏空了,若是再没个稳定的进项,我这心里更不安稳。”又说,“这京城的生意,那里是咱们能摆布开的。那些人啊,那个都有十个八个心眼,我这都在人家跟前都提不起来。”

瑾娘闻言赶紧说,“舅舅这是妄自菲薄了。舅舅能在朱阳经营下一大摊子,在京城怎么就不能了?京城的生意人是精明,可也不是人人都精明。他们也是普通百姓,也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没比舅舅多长什么,也没比舅舅少长什么,舅舅何苦把人看得那么高,把自己往泥里踩?”

沈舅舅点着瑾娘,哭笑不得。

瑾娘又说,“要我说舅舅还是搬到京城的好。一来表哥在京城读书,届时表嫂和两个孩子肯定都要留下来的。只有你好舅母回朱阳去,一年两年的看不见孙子,你们不想得慌么?表哥和表嫂又没经过事儿,对京城人生地不熟,把他们丢下你们放心么?”

“再来,舅舅不是比不得京城的生意人,只是那些人油滑惯了,舅舅没他们能说会道罢了。而舅舅生意做的那么大,却贵在诚信二字,这是舅舅的可取之处。咱们不拿别人的长处比咱们的短处,届时咱们在京里买下铺子,也找些能说会道的掌柜管事,不就不比他们差什么了?”

“至于舅舅在京城做什么买卖,这点我也曾想过。不如就还做舅舅的老本行,就贩卖些山粮食什么的?舅舅若心疼朱阳那边的人脉和宅院铺子,就索性留着。朱阳那边有许多京城没有的好东西,届时舅舅也不用辞退那些工人,就让人帮着看守,顺便让他们替你收罗西北的特产运到京城来买,这生意也能做起来不是么?”

又道,“长安长平这些年也在做些南来北往的贩货的生意,舅舅可以问俩小子取取经。不过你们倒是没什么竞争,因为长安长平走的是江南到西北这一线路,舅舅就走西北到京城这一线路。可以把西北的东西运到京城,再把京城的倒卖到西北。”

这倒是一条好路子。

可是不管是举家搬到京城,还是开展新的业务,都不是一两句话能定下来的。就不说别的,从西北到京城这一路可不太平的很,要想顺利的往来,该如何行事才能住赚取最大利益?可别银子没挣到,再把人命赔里边,那就很划不来了。

沈舅舅面上露出声沉思的神色,但这事儿确实不是一两日能定下来的,他就道,“我想想,我再想想。”

沈舅母的脑子此刻也是懵的,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要举家搬到京城上来了?

京城好么?那必定好了。天子脚下,荣华富贵之地,感觉京城的天都比西北的蓝,京城的水都甜,京城的空气也清新。

可是沈舅母心里虚啊。

京城是贵人们住的地方,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如何能在这里落脚?

都说宁**头不做凤尾,在朱阳他们虽然称不上鸡头,但也是有名有幸的人物。朱阳上到县令,下到贩夫走卒,看在他们有两门好亲戚的面子上,都高看他们几分,等闲谁也不敢找他们的不自在。

可是到了京城,他们算那号人物?

就连二郎那等朝廷重臣,也是低调行事。更有瑾娘虽然是诰命夫人,也与人为善,说话行事都要斟酌了再斟酌,唯恐无意中惹下祸患。

他们大人物都得小心翼翼求生存,那他们这些小人物,……他们还有生存的余地么?

沈舅母是打心底里拒绝定居京城的,但是心底最深处,她又为这个建议而振奋。

京城啊,那是县令夫人都没来过的地方。朱阳多少富贵人家提起京城都是满脸向往与憧憬。在他们看来,京城肯定是金砖铺地,百姓人家都是珠翠罗绮。京城是他们提起来都敬畏有加的地方,若是她定居到京城……沈舅母已经幻想起她被人恭维羡慕的画面。

她此时激动的浑身颤抖,很想拉着沈舅舅直接拍板定下此事。可是,别看她在外边嚷嚷的厉害,好似个大人物似得,但是在家里,尤其这种大事儿上,沈舅母也是一个字不敢说的。

瑾娘见舅舅面露意动,就又添了一句,“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有个高平台,为何还要屈居低处?京城名师多,有名的书院也多,这对于秋白以后求学,大有好处。”瑾娘没说的是,虽然如今她照拂不到舅舅一家,毕竟指不定何时他们就要随徐二郎外放,倒是他们迟早会回京的。届时舅舅他们就在眼皮子底下,就是出个什么事儿,他们也好照应。

瑾娘没把话说太明白,但是她知道这点舅舅一定想得到,果然,就见沈舅舅面上意动的神色更浓了。

他不是被别的说动的,而是为瑾娘那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啊,人奋斗一辈子,不就图个脸面,为个儿孙么?既然儿孙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多出头的机会,那他肯定不能拖他们的后腿。

沈舅舅几乎打定了搬来京城的心思,但还是那句话。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儿,即便搬迁,也要好好琢磨许多事,且急不来。

“我再好好想想。”

……

沈舅舅带着一脸恍然的沈舅母,和一脸若有所思的沈明珠离开了。沈姨母才看了看林父,对着瑾娘欲言又止。

林父显然知道沈姨母想说什么,就轻咳一声,“你要说话就说话,一直看我作甚?我又不让你说,你怎么还在瑾娘面上给我上眼药了?”

沈姨母有些委屈,她那里敢给他上眼药,她这不是不知道那话究竟能不能说么?

“说吧,反正事情还要瑾娘帮衬,你现在不说,我稍后也是要说的。”

瑾娘看这二老含糊其辞的,就好笑的说,“有什么话,姨母说就是,在我面前,不用避讳。”

沈姨母有看了看林父,又看了看瑾娘,“那我就说了啊。”

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五公主给萱萱看了个人家,有意撮合两人,便托人带话给二老,问他们是否有意向见一见。

瑾娘闻言一怔,说这事情出乎意料吧,其实并没有。因为早在瑾娘还在河州时,就有想过萱萱的亲事。她不是个擅长做媒的,且那时候还不知道何时能回京,所以还想着萱萱的亲事还得过门的柯柯操持一二。而柯柯又没有经验,又不是多会识人,所以此事八成还得落到五公主头上。

她想到了,没想到事情还真照着她的预想发展。

瑾娘就笑了,“五公主帮着相看的人家,那指定错不了。”先不说五公主的为人非常稳重靠谱,就说单为了以后柯柯和青儿的生活幸福,五公主也得尽力给萱萱找个好人家。不然萱萱过的不舒坦,最后不还得连累青儿和柯柯?

沈姨母闻言就说,“其实这个事儿五公主早就给我和你爹透过信儿,那时候还是让青儿代笔给我们写了封信,只说有两个人选,她都看好,不过稳妥起见,还得观察观察。五公主是妥当人,就等着我们进京看看人。不过我们入京后就开始忙碌青儿和柯柯的婚事,也没顾上这事儿,这不,如今事情都尘埃落定了,五公主才提起要不要见一见男方。”

话说到这里,瑾娘还不知道男方什么人,便开口问,“说的是哪家的公子?”

五公主办事靠谱,想来不会给萱萱说什么权势显赫的人家。毕竟林家底子还是薄,即便青儿高中探花,如今在翰林院做编纂,即便随后又娶了个县主,和当朝刑部尚书家里联姻,但是,林家和大齐那些钟鸣鼎食之家差距还是非常非常大。就不提别的候府王府了,只说是柯柯出生的柯府,两家门第就天差地别。这也就是老太师“乱点鸳鸯谱”将青儿与柯柯凑成对,不然青儿想娶柯柯,无异于白日做梦。

说这些也是要特别点名,门当户对这四个字当真非常重要。即便时下还有句话叫“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但要做亲家的,首先两家门第就不会差太远,即便有些差距,这个高门和低门也不会悬殊过大。

瑾娘如今是非常理解这句话的,虽说嫁女都让女儿往高处嫁,但做人媳妇不比做人闺女,嫁了人在婆婆手下讨生活,当真要谨小慎微,处处小心。而若是嫁的人家太权势赫赫,届时新媳妇为人处世就不是小心翼翼,缩手缩脚那么简单,怕是会变得如履薄冰,时时刻刻战战兢兢。

所以这姑娘高嫁有好处也有坏处,而为了姑娘好,说亲时最好还是门当户对。

瑾娘就问沈姨母,“五公主给萱萱说的是那家的公子?他姓甚名谁,家中父母又是哪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