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从影视世界学习技能 > 第二五三五章 琅琊水师都督!

柴安现在也彻底的服气了,当即就命令自家的船队,把这个货船给遮挡了起来,然后就这么拖着这个货船,向着渤海国的方向而去。

他们到的时候,大延林抵抗的力量已经即将失败了,辽国的大军已经突破了防线,快要兵临城下了。

所以,柴安安排的人只能把王跃给的货船藏匿在一个偏僻的海边,作为运输的秘密武器。

因为根本就没有风帆,又有树林和地势的遮挡,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漂浮在海面的大块头。

德安做好了准备之后,就带人接触了渤海的几个大家族,然后又通过几个大家族联系了大延林。

眼看着辽国的兵马就要兵临城下,大延林知道再打下去也是输,所以就派出了最后的三千多精锐,护送了渤海国各家族的两千多青年来到了海边。

只不过因为辽人虽然不知道这么多人准备逃到哪里,却还是下意识的就派出了兵马阻拦。

所以,大延林的这3000多精锐,活下来的只剩下不到五百人,剩下全死在了短短的几十里路上。

而各个青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海边之后,结果就发现这边只有一个没有风帆的浮船,也是让他们突然都有些恐慌了。

其中有一个人似乎是他们的头目,来到了蒋萍的身边,非常激动的问道,“恩人,我是裴青,是这次撤离的头领,不知道我们的船在哪里,契丹人很快就会追到这边的,我们必须尽快离开。”

蒋平是和德庆一起来的,他看渤海国的人有些惊慌,也就指着货船,笑着说道,“这是我家老爷安排的船只,你们只管登船,记得抓稳了船只上的绳索,千万别被甩下去了。”

裴青听了之后有些莫名其妙,毕竟蒋平指着的那个船只,更像是一个漂浮物,他根本就不认为能够航行。

但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没有了后退之路,他只能和自己的亲族们说道,“我们先登船看看再说!”

裴青是觉得这个漂浮物可能只是为了装他们这些人,大概会用其他船只拖拽着走。

而渤海国的这些青年们都是这么想的,他们通过浮板登上了货船,一个个的都抓紧了船只上缠着的绳索。

就在他们全部上了船之后,蒋平派人开启了船只,只见一股黑烟冒起来之后,船只缓缓的向远处行驶。

以裴青为首的渤海,人感受到这个浮船没有风帆都在移动的时候,一个个的都震惊坏了。

要知道,他们这些能够被安排出来逃亡的,基本都是渤海国各大家族的贵族子弟,以及信得过的将领的子侄。

以他们的家族底蕴,那都是读过书,也了解过这个世界的船只技术,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船只。

仅仅是冒冒黑烟,就能让船只跑的很快,简直就是神技了。

同时这些渤海国的青年们,对于中原王朝也更加的信服了。

不管他们怎么想,这些人很快就被运输离开了渤海国的海边,船只先向东行驶了一段时间,然后调转船头,沿着海岸线开始快速的航行。

如果只是几个人或者是几十个人的话,这些人当然会被带到朱仙镇,可现在是接近了三千人,所以他们必然不能留在这边了。

好在柴安和王跃早已经商量好了,将他们安顿在了距离高句丽不远的海岛上。

这个海岛上原本是有一些高句丽的人居住的,可是他们的人口数量根本就比不上渤海国的这些人。

所以,在蒋平的货船靠岸之后,这个岛屿不可避免的就被渤海国的人占领了。

而德庆给渤海国的人留下了一些食物,又留在这里的三艘船只,也就拉着获得的海量的报酬,向着山东附近的海岛而去。

柴安做了家主之后,因为经商的原因,早就利用人脉购买了几座岛屿,以前的时候就当做船只停靠的作用,虽然一直也被监视着,倒是没什么影响。

所以,德庆带着这些船只,回到他们的小岛之后,也就把这些报酬放在了岛上。

而蒋平是接到王跃的任务的,就是要设计一个海上贸易的中转点,经营属于书院的海上基地。

所以他也没有再回去,而是带领着书院招募的水手,前往了著名的济州岛而去。

王跃之所以选择这个岛屿,是因为这里距离大宋比较远,他通过这里可以直接和高句丽和倭国进行海洋贸易,为后续计划做准备。

而德庆从货船上卸了一些货物之后,带着几个渤海国的贵族,绕道走淮河运河,然后才来到朱仙镇。

柴安是准备安排这几个贵族面见当今圣上的,只有拿出了确切的证据,他这才有机会入仕。

柴安对这点非常看重,他也没想到这一次行程这么顺利,也就在德庆回来之后,连忙来到了书院。

他一见到王跃,就很郑重的问王跃说道,“山主,不知道我该把这些渤海国的贵族引荐给谁?”

王跃心里明白柴安问的是引荐给太后还是皇帝,所以他几乎没有犹豫就说道,“太后毕竟老了,为了你们柴家的未来,你还是引荐给皇帝吧。”

他说到这里,也就好奇的问道,“需不需要我帮你安排门路?”

柴安其实担心王跃是太后的人,所以就笑着摇头说道,“山主,不用了,我们柴家还有些人脉。特别是我的姑祖母作为杨家人,她虽然死了,可是天波府杨家还是和我们关系不错的,想来帮忙引荐几个人,还是没有问题的。”

王跃听了柴安悠然自得的话,立刻就想到了杨家将。

虽然现在杨家将已经凋零了,但确实还有那么几个,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不错的。

既然如此,王跃也没有强行出手,他也想看看柴安通过这件事情,到底能够获得什么官职?

其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王跃之所以蛊惑柴安做这件大事,也是想看看当今皇帝的肚量。

王跃想知道皇帝到底是真如历史上说的那样仁慈,还是他只是看了一本假史书。

而柴安想的虽然很简单,就是把这些人引荐给皇帝,所以柴安离开了书院之后,就直接来到了杨家。

杨家现在的老太君是柴郡主的儿媳,和柴家关系是非常好的,听了柴安的计划之后,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所以也就进宫求见了皇帝和太后,当然同时也带着柴安。

只不过现在太后病着,所以只是说了几句话之后,并没有说渤海国的事情,最后也就去见了皇帝。

皇帝在听说杨家人求见的时候,还以为是杨文广那边出了什么事,结果见到人之后,却没想到说是柴安想见他。

所以,皇帝也非常好奇的询问道,“不知道小柴郎君找朕到底是有何要事?”

柴安连忙恭敬的说道,“陛下,厂民听说渤海国起义,所以就特意派了商号的人去打听消息,只是没想到他们那边败亡的实在太快了,我没来得及在那里经营商号,就不得不先撤出来了。

好在我安排的德庆也认识一些渤海国贵族,所以商船回来的时候,随着我的商队回来的有很多渤海国的人,都被德庆暂时的安排到了高丽附近的小岛。

陛下,具体该怎么安排这些人,还需要陛下明示!”

皇帝听到这话之后,心里非常的震惊,他连忙问道,“此话当真?你要知道君前可无戏言。”

柴安当然知道这个时候已经到事情的关键了,也就连忙说道,

“草民不敢欺瞒陛下,从渤海国起义开始,草民筹谋了一年有余,所以德庆到了之后,这才运回来了这些渤海人,希望对我大宋有用。”

皇帝听到这话,心里高兴坏了,也就笑着说道,“哦,不知你们柴家,有多少艘船只?”

柴安很恭敬的说道,“陛下,柴家有大小船只不足二百艘,不过有一百余艘属于运货的沙船。”

所谓沙船,其实就是普通的货船而已,这种船只比较小,只能在近海附近航行,当然当海上风浪小的时候也是可以勉强走一趟的。

皇帝听了这话之后,也就笑着说道,“既然柴公子联系了渤海人,想来他们对你也比较信,所以,帮渤海复国之事,就主要由你操办。

不过,你行动之前,需要得到朕和枢密院的允许,否则,不可轻易妄动刀兵。

而且,朕有意成立琅琊水军,柴爱卿为狼牙水师都督,下辖水师三千,五名水师统领,就由你自己向枢密院申报。”

柴安没想到皇帝竟然给了这么大的权利,他连忙向着皇帝行了大礼,说道,“臣,柴安,叩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皇帝等柴安谢了恩之后,也就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了,而杨老太君也随之告辞了。

皇帝等柴安和杨老太君走了之后,这才对自己的贴身太监说道,“茂则,通知枢密院,把这些事情传达过去,让秘阁从这些渤海人里面挑选一些合适的人,作为我们的密探。”

其实,柴安这个时候来的非常的巧,太后病重,但却牢牢的把握着权力。

皇帝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忤逆的动作,一切都顺着太后的意思,他这个时候刚好也想做做决定,试探一下太后对他的容忍。

当然,皇帝也想试探一下枢密院,看看他的圣旨,会不会被拦下来,还好在下一步计划的时候有一个依据。

而且,琅琊这个位置很奇特,上有海州知州辖制,又挨着楚州团练,北方又有登州水师。

所以,柴安虽然获得了这个职位,除了听话之外,根本就耍不出别的花样,这也是皇帝放心的给一下这个职位的主要原因。

而刘太后被王跃下了那一次之后,最近痴迷修道,所以在听到贴身太监任守忠的禀告之后,根本就不以为意。

太后这边没有别的意思,枢密院的吕相也就没有反对皇帝的意思,直接就通过了皇帝的旨意,柴安也正式成为了琅琊水师都督。

而柴安接到正式的圣旨之后,合家上下高兴坏了,立刻就来了一趟书院,要感谢王跃的谋划。

柴老娘知道这个武官在大宋的职位其实很低,但却依旧兴奋不已,毕竟,他们柴家已经好久没有切实的职位了。

所以,在得知是王跃这个郦家的另一个女婿帮忙之后,立刻就主动去了郦家,就是想要让康宁早日嫁到家里,也好随着柴安去琅琊上任。

郦家的人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面别提多兴奋了,他们没想到柴安竟然还能获得官职,这就让他们又多了一个靠山。

所以,郦大娘子根本就没有反对柴家想要提前成亲的想法,两家也正式的开始行动了。

……

因为柴安去上任的缘故,所以柴安和康宁的婚事办的很快,没用一个月时间,就全部完成了所有的礼数。

柴安和康宁成婚离开开封之前,就想要把京城的产业,除了几处房产之外全都卖了。

刚好王跃也有意接手这些生意,所以柴安我也就不另外找买家了,直接交给了王跃。

然后柴安就带着他的老娘,一起去琅琊上任了。

柴安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北宋对水师并不是特别看重,所以他觉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恐怕要等几十年。

而大宋的武将没有命令是不能随便离开驻地的,所以,柴安也不知道下一次回京城是什么时候。

所以,柴安决定干脆全家搬到琅琊去,这样也不用担心自己,老娘一个人在京城待着了。

不过,柴安在走之前,却留下了两个孩子,这两个人是渤海国裴家的。

渤海国的裴家这一次送出来的年轻人之中,有一对夫妻带了两个七八岁的孩子,就是裴景和裴安。

夫妻二人跟着裴青留在了岛上,准备和渤海族人一起,随时准备复国,但是把他们的孩子给送到了柴安这里,保证自己的血脉。

柴安之所以答应下来,是因为他裴家有生意来往,这一次他行动之所以那么顺利,也是有裴家全力帮忙的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