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千秋 > 141 番外13

千秋 141 番外13

作者:梦溪石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6 03:46: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玉秀是不是真与晋王有染,沈峤不清楚,也许晏无师纯粹只是看人家不顺眼,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细节,更重要的是,晏无师的话里透露出一个重要的讯息,将突厥、佛门、晋王这三者连成一条线,让沈峤发现以往未曾留意过的问题。

当今太子杨勇并不崇佛,他更喜欢与文人儒生谈经论道,佛门不希望自己的影响力仅止于杨坚一代,就要在下一代上押注,所以派本门优秀弟子与晋王交好,这并不奇怪,若非沈峤不喜晋王为人,说不定也会乐于看见十五或宇文诵他们跟太子或晋王交好关系的。

但奇怪的是,玉秀身上还有突厥的血统,而且佛门很有可能并不知道这个消息,这就引人遐想了。

沈峤沉思道:“会不会这只是巧合?”

晏无师:“玉秀是五岁丧母,七岁入天台宗的,荣河村与关外仅有一墙之隔,年年都受到突厥人的劫掠,玉秀的身世并非秘密,他六岁这一年,荣河村遭了一场大旱,死了许多人,剩下的离乡背井,也正因如此,边沿梅才能循着蛛丝马迹找到这些。”

“更有趣的是,”晏无师道,“大旱发生的时候,他已经不在荣河村。”

沈峤知道内情不止于此,静待对方说下去。

晏无师:“丧母之后,村中人对他多有排斥,某夜他就消失了,哪怕后来荣河村大旱,他也没再出现过,村民都以为他出走之后饿死或被猛兽叼走了。”

沈峤:“一名幼童,千里迢迢从北方南下,平安抵达天台宗,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除非一路上有人相帮。”

晏无师:“帮他的人,是宇文氏。”

沈峤:“哪个宇文氏?”

晏无师:“大义公主。”

沈峤愕然。

大义公主原是北周千金公主,在周朝时便已嫁入突厥,为突厥沙钵略可汗之妻,其间在宇文氏的怂恿下,突厥与新生的隋朝曾有一战,而后突厥战败,去年沙钵略死后,她按照突厥风俗嫁给都蓝可汗,如今也还是突厥可敦。

晏无师:“宇文氏视杨坚为颠覆周朝的乱臣贼子,欲除之而后快,奈何手中实力不济,不得不暂且向杨坚低头,再暗中从长计议,这玉秀,便是她布下的其中一步暗棋。”

宇文氏对杨坚怀有国仇家恨,虽然煽动突厥向隋朝宣战不成,但既然与玉秀有所关联,说明她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而会改变策略,通过更隐蔽的办法来动摇隋朝根基。

如今隋朝形势大好,就算向陈朝宣战,率军南渡,胜利也指日可待,眼看隋朝天下一统在即,突厥经过内乱,暂时没有能力再与隋朝一战,但隋朝内部也并非全无弱点,比如杨坚这两个儿子之间,以杨坚和独孤氏对次子的宠爱,还有杨广自己的野心勃勃,将来在太子之位上,势必还会有一争。

假如玉秀能在杨广身边出谋划策,帮他争得皇位,必然会深得杨广信任,再慢慢地,一步步对杨广施加影响。

按理说,天下在杨坚这一代能够得到统一,那么下一代皇帝所要做的,就是巩固杨坚的战果,收拢各股势力,但以杨广的性情,不太可能甘于当一个守成之君,如果此时再有人在旁边煽风点火,那么不难想象,事情将会走向何等地步。

沈峤这些年耳濡目染,难得也对其中曲折了如指掌,此时深入一想,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好一招步步为营,水到渠成的计策!”

京郊翠华山,二人立于山巅险要处,凭风而立,眺望京师。

此地怪石嶙峋,山势奇偏,哪怕翠华山景致绝佳,达官贵人们也大都将别庄建在山脚或山腰,这里罕有人迹,却因林木匆匆,鸟鸣幽幽,不显荒凉。

山下河山锦绣,自杨坚登基以来,长安日益繁华,眼看盛世在即,沈晏二人却已经看见十数乃至数十年后可能发生的事情。

晏无师负手而立,淡淡道:“宇文氏所谋不小,可惜就算让她颠覆了隋朝又如何,宇文家已经没有良才能复国了,单靠她一个远嫁突厥的女人,不过空谈笑谈耳!”

沈峤叹道:“然而天下百姓这一份安定来之不易,我实在不希望被破坏。”

晏无师:“杨坚一代雄主,可惜隋朝的余荫,只怕不会长久,至多不过二世。”

沈峤奇道:“你缘何如此肯定?”

晏无师反问:“阿峤没有表示反对,不也意味着你赞同我的话吗?”

沈峤:“玄都山数百年道门,对面相占卜有所涉猎,我观杨勇面相,富贵已极,却非人君之相,杨广或许紫气冲霄,有九五之数,却……”

他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晏无师一笑:“其实无需看相或占卜,你看,若有人想倾覆隋朝,必会想方设法让杨广登基,杨广性子与杨勇截然不同,他上位之后必要谋求一番大事业,届时玉秀也好,随便哪个阿猫阿狗也罢,只要来上一次对外战争,便可消耗民力,引得底层不满,再有杨坚如今改个官制,开创科举,已然得罪了士族,届时士族与草民共同反对皇帝,这个皇朝焉有侥幸存活之理,改朝换代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沈峤被他描绘的情景所震撼,久久无言。

这一切听起来惊世骇俗,却未必是不会发生的。

晏无师虽未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但他的眼光之毒辣,天下只怕少有人及,沈峤如今修为越深,在卜算上的造诣也越厉害,他所窥见的一缕天机,与晏无师之言,正好一一印证。

沈峤:“一命二运三风水,命数不可改,气运却是后天形成,未必无法扭转。”

晏无师:“若杨广肯老老实实,不要对你我起歹意,哪怕他将来能登上皇位,浣月宗也能继续与之合作,但如果他因为我们现在不肯与之交好便怀恨在心,寻机报复,那么现在在他身边潜伏的所有威胁,日后都会成为反噬他的危机。”

沈峤恍然:“这就是你不去动玉秀的原因!”

晏无师含笑:“不错,从这一点来看,玉秀是什么来历,与你我又有何干呢?”

沈峤缓缓吐了口气,重新将视线放在远处的景致上。

浣月宗现在听命于杨坚,但彼此却是一种合作关系,而非从属,杨坚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与晏无师合作愉快,晏无师也乐于为他铲除一些麻烦与威胁,但若杨坚的继任者不明白这一点,以晏无师的为人,自然也不可能念及旧情。

如果可以,沈峤自然希望天下太平,从此再无战乱离苦,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但他也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就像人有寿数一样,朝代也有自己的气数,隋朝的气数也许是一百年,也许是五十年,这在立国之初未必确定,但随着每一代帝王做出的种种决策,福祸相加,彼此缠绕抵消,气数就会开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这个朝代的兴衰。

杨坚为后代子孙留下的余荫,能够令隋朝维持多少年的气数呢?

沈峤不禁想道。

他以为自己终于扶持了一名英主登基,但也许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沈峤有点遗憾,旋即很快就释然了。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花开花败,自开天辟地之初便已如此,只要以平常之心待之,便自立于不败之境。

“你在想什么?”晏无师问。

沈峤一笑:“我想,过些日子去南方走一趟,听说最南端有嶙峋奇石,如天之涯海之角,景致蔚为可观,还能看见壮丽辽阔的海潮,想必极美。”

晏无师挑眉:“沈道长一人独往?”

沈峤:“不知晏宗主可愿与贫道同行?”

晏无师:“本座考虑考虑。”

沈峤忍不住好笑,嘴角微微扬起。

远处,天高云阔,朝气蓬勃,山河万里锦绣。

这是一个朝代的开始,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兴许掺杂混乱,却更有辉煌。

……

若干年前。

玄都山上。

“我比你大,你要叫我师兄!”郁蔼揪着沈峤的衣裳不让他走,沈峤费劲在前面迈动步子,郁蔼就像跟在他后面的小尾巴,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大殿。

“我不,玄都山是按照入门早晚来排序的,我才是师兄!”小小的沈峤虽然温软,却在这一点上寸步不让。

撕拉一声,郁蔼用力过度,竟将沈峤的衣裳扯裂了。

两人登时傻眼。

看着沈峤迅速变红的眼眶,郁蔼手足无措:“我,我不是故意的!”

沈峤抽噎:“衣裳是师尊给我做的……”

温暖手掌落在他头顶摸了一下,对方蹲下、身,将沈峤与郁蔼一并揽入怀中。

“怎么了?”

沈峤如见亲人,将脑袋埋入对方肩膀,呜呜道:“郁蔼将我的衣裳弄坏了……”

郁蔼自知理亏,低下头不说话。

祁凤阁安慰笑道:“好啦,不过拉开一道口子而已,为师回头给你缝上便是了,今日你们林师伯的弟子,周师兄要下山历练,你们就代为师去给他送行罢,快把眼泪擦擦!”

沈峤是个好孩子,闻言赶紧抬袖擦了眼泪,仰头问:“周师兄下山会不会有危险?”

祁凤阁:“不会的,你们周师兄的武功足以自保,我们玄都山虽不涉外事,但若弟子主动要求下山历练,也都随其所请,并不强求一直都要留在山上练武的。”

沈峤郁蔼闻言,不由露出羡慕神色。

在两人眼里,能够下山历练,意味着武功有成。

“师尊,以后我也能像周师兄那样下山去历练吗?”

祁凤阁笑道:“当然,等你们年满十五,就可以自请下山了。下了山,你们想做什么?”

郁蔼偷偷看了沈峤一眼,又飞快移开,小声道:“我想下山赚钱,给阿峤买糖人,哄他开心,不再生我气。”

真是孩子话,祁凤阁失笑。

“那阿峤呢?”

沈峤想了想:“我可能会用师尊教的武功,帮助好人,打跑坏人。但我能不能在山下待一个月就回来?”

好人与坏人要如何界定呢,又是一句孩子话,但祁凤阁并没有扫兴,反是温和询问:“为什么一个月就回来?”

沈峤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不想离开师尊您和师兄弟们太久,我希望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在一起,长长久久。”

风吹过,花树摇曳,将他这一句话留在了岁月里。

草木不言,余情常在。

——全文终——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