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让你直播普法,你上演完美犯罪? > 第七十七章:记忆剪辑,瞒天过海

看电影的对蒙太奇式剪辑,基本都有概念。

意为将一系列毫不相关的镜头分割重组,创造赋予新的含义。

李昌云有些激动,语速非常快:“苏秦很聪明。他先按兵不动,为的是给嘉尚坊的邻居、保安制造错误的信息。随后反复多次的重复,麻痹大家的感官。”

“比如他会每天去超市购买打折商品。真的是每一天吗?中间没有间断过吗?还有,邻居说他天天自己烧饭、炒饭,非常香。”

“确定是天天?”

他回忆邻居们的证词,最大的不和谐处就是,“每天”。

“我们国人有一个习惯,说到量词时,表达往往不会太精准。‘过两天’找你吃饭,这句话中的‘过两天’是一段时间的意思,未必真的是‘两天’。”

“所以苏秦不一定每天去超市,每天做饭,只是他长期这么干,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每天’。你和父母、爱人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你都不清楚对方每时每刻做什么。”

“更何况是邻居呢?”

“把每一个画面拼接在一起,再加上夸张手法的运用,大大的为苏秦打了掩护。”

顺着这条线索,李昌云分析:“我们一直错误的认为范琳是周一下午在广场上不见的,并且认定苏秦利用了路人和镜头角度,迷惑梁蔚超、陆寒。”

“事实上,他真正想要偷换的概念,不是‘谁’拐走了范琳,而是‘哪一天’!”

想通这点,李昌云豁然开朗,哈哈大笑,“这小子有一手啊,成功把我们都骗住了!范琳根本不是周一失踪的,她其实更早之前就已经被苏秦拐走了!”

评论区安静了一瞬,然后彻底沸腾。

有鼓吹苏秦牛批的,也有为好人阵营着急的。

更多的网友依然抱有质疑。

比起催眠,好像李昌云的说法更飘渺啊!

“既然范琳不是周一失踪的,那是什么时间呢?李教授是不是忘了,苏秦周一早上还送她去学校,下午也接回去了。犯罪时间要怎么忽悠观众呢?”

“对啊,李教授解释一下吧,我的耳朵听懂了,但是脑子说它不会。”

一堆人犹如嗷嗷待哺的婴儿,希望李昌云解惑。

“这……”

李昌云挠挠头,“那就说一下我浅薄的看法吧,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评论区提出。”

他轻咳两声,继续:“我们已经知道苏秦给范琳使用了羧基丁酸类药物,镜头里他自己透露的。那么把时间往后倒,范琳最后一次出现在小区时,保安明确说了有看见她。而且保安有跟苏秦对话是吧?”

“要想成功的让范琳进入货车又不被发现,那她就不可能进小区。我大胆猜测,苏秦周末,也就是十分二号根本没带范琳回去!”

主持人忍不住追问:“可是保安的证词……”

“这就是苏秦的套路了。”

李昌云露出赞赏的眼神,“大家可以看电视台的精修版本,里面好几次拍到门卫室。嘉尚坊的门卫室一半是窗户一半是墙体。”

“其中,下方墙体的高度应该有一米五左右。范琳今年十岁,从她公开的身高信息看,只有一米四二。苏秦掌握好角度,保安根本看不到他身边有没有人。”

“只需要他假装低头说话,就能让坐在保安室内的人,误以为范琳在他手边。”

这番论调震惊到不少人。

尤其是刑侦八队。

刑警们卷宗都快翻烂了,有关案件的细节,都和李昌云的解析一致。

“秦城儿童拐卖案,受害者家庭所在的小区和嘉尚坊是一个开发商。可以说是前后脚建成的,基本构架都相同。”

小王说完,补充一句:“包括门卫室的结构。”

直播间中,李昌云的分析还在继续。

但龙文涛已经不用再听。

因为他得出的结论和对方相同。

“在真正动手以前,他一直在借机接近范琳,释放的善意刚刚好,既不显得冷漠也不会过分亲热。获得周薰一家的信任之后,借着几次帮忙看小孩儿的机会,苏秦观察对方的生活习惯,孩子的行为举止。”

“九月三十号,苏秦开始行动。他白天故意在和人闲聊时,说起要为周薰、刘也一家看小孩儿,麻痹了小区居民的神经。”

“又跟周薰聊天时点了一句接送小孩儿上下学。他根本不需要得到肯定的回答,只要有这件事,他就可以引导周薰,让她以为自己说错。”

“毕竟,苏秦成功让范琳跟着他的话讲了,不是吗?”

龙文涛哼笑,“当你坚持一件事时,忽然有很多人跳出来反对你,并言之凿凿说你的错,包括你的家人。请问你会陷入自我怀疑中吗?”

“他真正拐走范琳,是十月一号,星期天。苏秦不间断的给范琳喂羧基丁酸类药物,使她长期处于昏睡中。忽然叫醒对方,范琳受到药物影响会有短暂的失忆,任由苏秦发挥。这就是周一那段视频的来源。”

“快递驿站的仓储室杂乱无序,后门就在小区内。”

龙文涛一锤定音,“苏秦就是利用了我们的死角,在星期天把范琳带进去,藏在仓储室。”

“我们有节目组的直播,等于开了上帝视角,看到了他的部分动作。如果不去管镜头,反推的结论就是这样。”

演播室,李昌云也正好说完这一段。

“熟悉生活圈,物色目标,接近对方家庭。再进行一系列的铺垫,制造人设诱导左邻右舍瞒天过海,这就是人贩子最常用的手法。”

“老土吗?可是有用。”

李昌云神色肃穆,“不要以为只有新认识的人可疑。人贩子为了达到目的,潜伏在你身边的时间甚至可以数年以上。”

“观众朋友们,千万要当心,小朋友不要和任何人走。”

“哪怕是你印象中‘不错’的人。”

节目成立的初衷,就是普法,给大众起到警示作用。

其实李昌云和龙文涛分析的都对。

但有一点他们想不到。

苏秦并不是完全靠话术起到的心理作用。

他的S级心灵震慑,才是关键。

只需稍稍一点诱导,就能对人造成心理影响,从而下意识认定苏秦的所作所为皆是真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