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45章 楚王问计,朱雄英的提防【求追订】

海外诸蕃中,离大明本土最近的楚王朱桢是第一个回到大明京师的。

即便如此,当朱桢抵达京师时,也已经是一个多月后了,时间也进入了永乐六年(1411年)正月。

朱桢拜见朱雄英后,在孝陵前守丧七日七夜——虽然并非不睡觉,而是睡在孝陵前专用于守丧的屋子中,但七天下来仍旧憔悴许多。

朱雄英亲自来劝,朱桢这才结束守丧——他明白,他作为最先抵达京师的海外藩王,须得给后面的海外藩王打一个样。

他守丧多久,其他藩王必然也要守丧多久的。

作为海外藩王,一国之主,他们必然不可能离开藩国太久。所以像民间那样守丧三年是不可能的,甚至守丧三月都有些长了。

毕竟朱雄英作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孙,也只是守丧49日而已,且是边处理国事边守丧。

所以,朱桢这个开头打样的藩王守丧七日倒也合适。

至于后面其他藩王想守丧更久,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总之不可能短于七日的。

休息了三日后,朱桢再次入宫拜见朱雄英。不久,便有太监传唤刘宽入宫。

刘宽来到奉先殿,向朱雄英、朱文垚行礼后,这才看向朱桢。

只见这位楚王虽然年已47岁,可相较于二十年前(洪武二十三年)出海建藩时,竟没有胖多少,须发也都是乌黑的,不知是保养得好,还是将白发染黑了。

不过,相较于当年,朱桢明显黑了不少。可见这位楚王虽贵为一藩国之主,却并非常年养尊处优,而是常到野外去的。

“见过楚王殿下。”

朱桢微笑拱手还礼,“宁国公有礼了。”

刘宽这才看向朱雄英,问:“不知陛下召臣来有何事?”

朱雄英道,“是楚王叔让我找老师过来的,说是有些事情请教。”

朱桢这才跟着道,“我这些年治理楚藩,确实积累了一些疑惑,希望宁国公能借后世经验指点一番···”

接着,朱桢便开始说起了楚国如今的情况。

因为朱桢当初选选择在南洋就藩,到处都是岛屿,所以老朱就特许楚国不将海域计入限制领土范围。也是因此,楚国后面才能跟着大明一起攻打满者伯夷王国,并瓜分其疆土。

同样因此,楚国领土后面并未止于婆罗洲东南部和东爪哇岛,而是在二十年间扩土不少。

不过,由于大明设立了海南行省、海龙都司、吕宋都司,且在婆罗洲上也建立了卫所,所以楚国并未向西边扩土,在婆罗洲东南角的领土范围也只不过稍稍扩大了一圈而已。

主要是将后世萨武海周边的东帝汶等岛屿都收入了囊中,还在后世苏拉威西岛南部半岛建立了府县,在苏拉威西岛东南部的群岛也建立了拓荒营地,势力一直延伸到了后世巴布亚岛的西南沿海。

可以说后世的爪哇海东部、弗洛勒斯海、班达海几乎都成了楚国的内海!

但是,这些岛屿及领土基本都在热带地区,在这些被热带丛林霸占的海岛上垦荒难度着实不小。

所以,楚国虽然如今领土不小,但苏拉威西等岛屿上的楚国府县、拓荒营地发展却比较一般,至少是不如朱桢预期的。

当然了,一个国家发展如何,不止看其领土,还看人口、经济、军事、科技、商业等方面。

“目前,我楚藩共有汉人三十余万,授籍的原日国、高丽人口已有十余万,然后便是多年来从齐藩、燕藩那里买来的印度人口,亦有近十万。”

“之后便是从晋藩及欧洲的代宁等四藩购买的白人,也差不多有十万的样子。”

“最后才是授籍的南洋诸岛土人,总计约有三百多万人。故而,如今楚藩总人口大概接近四百万。”

听朱桢如此说,朱雄英眸中闪过一抹异色。

根据他派往楚藩的光明卫所搜集的情报,楚藩人口确实在四百万左右。

虽然朱桢并未隐瞒楚藩人口,但朱雄英还是觉得楚藩人口增长过快了些——须知,楚藩可是离大明本土最近的一个藩国,甚至与大明海南行省共分爪哇岛。

若将来楚藩太过强大,又与大明朝廷离心离德,可就成为一大威胁了。

不过朱雄英面上仍一团笑意,并未将心中想法表露丝毫。

待朱桢将楚藩目前情况基本讲完,朱雄英才道:“楚王叔,婆罗洲、炎洲(大明此时对苏拉威西与巴布亚诸岛的统称)虽然丛林密布,不那么容易开垦为熟地养民,但岛上林木、皮毛、矿产资源可都丰富得很呀。”

“若不然,楚王叔这些年哪里有钱从印度、欧洲买来那么多人口,甚至从高丽、日岛也迁徙了不少人口去。是不是?”

朱桢道,“陛下有所不知,我楚藩这些年确实通过诸岛垦荒获利不少,甚至成为了藩国经济支柱。”

“但按照后世的**,这就是靠向外输送各种原料资源来获利,绝非长久之计。”

朱雄英道,“藩国开始靠输出原料资源积累财富是很正常的事,有了财富,有了人口,藩国其他方方面面都能发展起来。楚王叔又有何愁?”

朱桢一叹道,“陛下,楚藩目前除了爪哇东部、东帝汶等少数岛屿适合种田养民,其他地方实在不行。”

“如今楚藩二十年限制期已过,臣希望能派人到澳洲大陆北部垦田、放牧。”

澳洲大陆···

不论是朱雄英,还是刘宽,甚至是朱文垚,听到这里都知道了朱桢前面诸多诉苦的目的了——让朝廷允许楚藩进入澳洲大陆!

目前,澳洲大陆上只有太平洋探索舰队几次经过时建立了几个补给站、观察哨点,并未有拓荒营地。可以说,澳洲大陆对大明来讲还是一片处女地。

朱雄英本就对楚藩有所提防,又怎会允许楚藩进军澳洲大陆?

因此,朱雄英很快就摇头道:“楚王叔,澳洲乃是朝廷预备的封藩之地——楚王叔也知道,如今地球上适合封藩的地方可是越来越少了。”

“另外,楚藩领土如今也不小了,何必非要进入澳洲大陆呢?”

朱桢露出失望之色,道:“陛下若不允许楚藩进入澳洲,还请允许楚藩继续东扩,乃至尽纳炎洲之地。”

刘宽听到这里,为朱桢捏了把汗,心想:这位楚王还真敢说呀。

朱雄英一阵沉默,随后忽然笑道:“楚王叔想要东扩,只管去做就是。至于是否能尽占炎洲之地,却得看楚藩的发展了。”

朱桢道:“有陛下这番话便好。”

随后,朱桢才就楚藩的一些治理问题请教刘宽。

比如,藩国的矿业是否该允许私人承包——朱桢不想让民间碰一些重要矿产,却又觉得只靠官方开矿、采矿太慢。

又如,该如何鼓励原爪哇岛土人到炎洲诸岛垦荒——相较于汉人、日人、高丽人以及印度人、欧洲人,爪哇土人显然更适应炎洲地理及气候,在垦荒方面更有优势。

奈何,如今相较于楚藩人口,楚藩领地已经算广大的了,土人并不缺少土地,也因此没什么垦荒的积极性。

对于前者,刘宽给出的建议是,将金银铜铁硫磺等国家战略矿产之外的采矿权开放给民间,并以相对较低的税收鼓励民间采矿。

因为采矿业发展起来,才能推动工业发展,还可以带动诸岛的开发。

对于第二个问题,刘宽给的建议是效仿昔日的英国,颁布“垦荒令”。

凡在指定岛屿垦荒的百姓,只要开垦土地不超过一定面积,即可拥有该片土地二十到三十年的绝对使用权——即在此期间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资源均受其支配。也即是,可以随意将这些资源转换为其财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