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39章 儿女成婚,雄英震怒【求追订】

朱允炆此时已三十岁,留着三撇短须,依旧给人一种儒将之感。

他小心地扶着朱元璋一只胳膊,在花园里慢慢走着,春日的阳光照耀在身上,让爷孙俩感觉都颇为温暖。

“你的移民船队中有几艘战舰?”朱元璋问。

“回皇爷爷,总共只有三艘战舰,旗舰虞都号为五千预料的铁甲舰,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双层甲板。”

“剩余两艘则都是三千余料、单层甲板的风帆战舰——孙儿建藩之地并无拥有海军的国家,若非为了数万里海途的安全考虑,孙儿甚至都没准备要战舰。”

朱元璋听出了朱允炆的解释之意,点头笑道:“你建藩的那个地方,确实不需要海军——即便将来与谁在海上有争端,估计也得好几十年后去了。”

“其他方面呢?移民可招募齐了?”

朱允炆道,“而今大明百姓对到海外发展还是颇为向往的,故而孙儿建藩之地虽远,可五千户移民还是招募足了。”

朱元璋道,“咱听闻那南美季节与咱们大明这边正好相反,你去之时,可以顺带拜访你二叔,在种田方面向他取取经,或者让他借你几个已熟悉当地四时变化的老农。”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允炆心道。

同时也有点意外——他此番来真就纯粹是看望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都这般老了,竟然还能给他提出不错的建议。

这自是让他心中更加钦慕。

可惜他此番一去,大概真的再也见不到这位祖父了。

朱允炆在凤阳陪了朱元璋三日,方才离去。

回到京师后,他又面见朱雄英、吕太后,一番辞别,便带着三艘战舰到山东与移民船队相汇合,起航前往南美。

其实前几年,大明太平洋探索舰队已经探索出了南太平洋航道,但因为只走了两三趟,航道安全还没有足够保证,移民补给站也没建立完全,所以朱允炆还是选择走北太平洋航道。

虽说需要航行半年以上,可沿途既有众多补给站,又有大明卫所,只要不是特别倒楣,船队基本不会有危险···

同样是在阳春三月,刘若雪在朱蕙兰、苏采薇的再三询问下,终于说明了她与梁秋实之间的情况,却是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已经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于是,刘若雪先是带梁秋实来宁国公府见了见刘宽、朱蕙兰、苏采薇,不久梁秋实父母也来京,与刘宽等人相见,并定下了两人的亲事。

之后就是按大明此时习俗走流程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

这些事刘宽是没怎么操心,都由朱蕙兰、苏采薇负责与梁家商量、接洽。

不过刘宽提出了一点要求,那就是让梁家在京师给梁秋实买一套房,并且刘若雪、梁秋实结婚后也主要住在京师,而非在杭州梁氏老家。

在此时,若是一般女方提出这般“过分”的要求,男方自是不会同意——这年头哪有新人结婚后不与父母同居而独居的?还孝不孝敬父母、公婆了?

别看如今风气开放了很多,可“孝”仍是一种全民认可并重视的品德,谁若是背上不孝的名声,工作、生活上都别想好过。

但刘若雪到底是宁国公的长女,且梁秋实、刘若雪都在京师工作也是事实,另外梁秋实父母既不需要儿女伺候,梁秋实也有兄弟姐妹留在杭州尽孝,所以,梁秋实父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条件。

京师如今房价虽贵,可以梁秋实的家境,还是买得起的——事实上,梁秋实家在京师本就有一处别院。

不过,考虑到这房屋既要做两人新房,又是今后两人居住之所,梁家便又花几十万贯,在内城买了一栋五进的大宅子。

梁家这边为儿子的婚事花费不菲,刘宽对头个出嫁的长女更不会吝啬,最终定下的所有陪嫁总价值高达三百多万贯!

不过,宁国公府的总资产早已破亿贯,给刘若雪出三百多万贯的嫁妆倒也不算什么。

一切准备好,在永乐二年五月的一个良辰吉日,刘宽的长女刘若雪便成婚了。

同年,长子刘平安也从自然学科院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并直接入职自然科学院,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研究员。

不久,在十月的一个良辰吉日,刘平安与相恋的学妹涂素素也成婚了。

···

···

永乐三年(1408年),四月初七。

京师,奉先殿。

已经三十五岁的朱雄英留着一副较为浓密的短须,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

只见他忽然将手中一份秘奏拍在桌上,怒道:“胆大包天,当真是胆大包天!”

在殿内一侧桌案边坐着翻看奏本的太子朱文垚一惊,随即便问:“何事引得父皇如此动怒?”

朱文垚如今已十四岁了,虚岁十五——他在去年六月,便完成了大本堂的课程。若按照当年朱雄英的教育历程,接下来应该是去军中历练。

但朱雄英觉得朱文垚终究还有些年幼,到军中历练既不安全,效果也不见得好。

便让朱文垚先在京师观政两年,待到了十六周岁再去军中历练。

正因此,如今朱文垚日常都是在奉先殿中陪着朱雄英处理政务——朱雄英只许他观览各种奏本并提出疑问,还不许他批奏。

朱雄英道,“黄河改道工程不是就要完成了么,咱便派从督察院挑选了几组御史,前去明察暗访,了解工程的完成度和质量。”

“谁知其中一个暗访的御史组多方察访后,发现工程中竟有不少以权谋私、私相授受之事,甚至可能影响到了工程质量!”

“在黄河改道这般大的工程中,竟出现了贪腐之事,叫咱如何不怒?!”

朱文垚听了也是惊讶,随即疑惑道:“父皇,黄河改道工程朝廷上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竟还有人能以权谋私、趁机贪腐?他们如何做到的?”

朱雄英先是微微思索,随即双目便掠过一抹寒光,“这么多眼睛盯着,却还是出了这等事,那就说明,这些眼睛都出了问题。”

此时朱雄英心里既怒又惊。

他十几岁便开始辅助朱标处理政事,又受过朱元璋不少教导,深知贪腐难以杜绝,贪官污吏更像是那人身上的泥污,除之不尽,风吹又生。

可是,黄河改道工程不仅有专门的几个御史盯着,更有锦衣卫暗中盯着,结果还出了这档子事,这无疑说明,连锦衣卫都**了!

专门对付贪官污吏的锦衣卫也**了,这又说明,如今大明地方的贪赃枉法、**之事可能比他了解的要多得多!

这让朱雄英如何不惊?

甚至是有一点点怕!

他雄心勃勃想要将大明带上新的高度,可秉政数年,大明贪腐竟然有超出控制之势,让他如何不怕?

这要是他再晚几年发现,说不定朝野的贪官污吏会更多,乃至抱团难以治理了。

想到这里,朱雄英神色更加冰冷,当即道:“传锦衣卫指挥使穆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