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32章 梁生有戏,永乐二年【求追订】

刘若雪自家知道自家事。

她虽然是公府大小姐,但因为在京师大学读研时选了博物学,然后出去东奔西跑,在京师权贵圈子中名声并不那么好。

而这位梁公子不论是自身才华,还是家境,固然比不上大明顶级勋贵之子,却也不算差的。

最主要,梁秋实是学儒的。

讲实话,她有点想不明白,对方怎么会接受这场“相亲”。

另一边,梁秋实也打量了刘若雪几眼,眼神礼貌的很,只是神色中略有点意外。

他之前听闻,这位宁国公长女因喜好博物学大学期间便东奔西跑,而且颇好打抱不平,据说是个“丈夫”般的女子,因此曾想象过刘若雪的模样,如五大三粗、肤黑若碳。

可此番相见,才发现刘若雪虽然肤色不像寻常富贵人家的女子那么白皙,却也不算黑,且五官精致而不失大气,整体则给人一种英气勃发之感,甚至让他略有点惊艳。

他以前是不知道女子还可以长成这样且养成这般气质的。

回过神后,梁秋实便道:“刘小姐,可需要再叫一壶新茶和几份茶点?”

刘若雪道,“不必了——梁公子还是坐下来聊吧。”

梁秋实点头,正襟危坐。

刘若雪并没有掩饰自身性格的想法,毕竟这是她一辈子的事,且她也不是想加入某个高门——如今的大明,除了皇子,她与别人结婚,都算是别家高攀了她家。

而她的出身,又注定她不可能跟皇子、皇孙结婚。

所以,她只能是下嫁。

既然是下嫁,当然要找一个能真正接受她的男子了。

因此,她主动问:“梁公子对我的事情了解多少?”

梁秋实没想到刘若雪如此问,略微愣了下,随即道:“只知刘小姐乃宁国公长女,曾在京师女子学院、京师大学上学,乃博物学研究生毕业,目前在《自然科学》杂志社任职编辑。”

刘若雪一笑,“那梁公子了解的也不算少了——梁公子的情况,我也是知道不少的,所以有些话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首先我想知道,梁公子此番来与我见面,是出自自愿,还是受家中逼迫?”

刘若雪这么问也是出于经验——之前第二个相亲的男子,早就听闻了她的“美名”,根本不喜欢她这种女子,是家中想攀附宁国公府权势才逼其来相亲的,好在让刘若雪试探了出来。

所以,后面再与其他男子相亲,刘若雪便都会这么问上一问。

梁秋实略略思考后,道:“是姑母向我提起姑娘,我了解姑娘大概情况后,心里是颇有几分好奇的,所以才会出现在此地。”

“好奇?”刘若雪问。

梁秋实道,“我自幼所接触的女子,大多是大家闺秀,哪怕受过学校教育的,也难逃传统三从四德的束缚,并不怎么曾接触过姑娘这类女子。”

“梁公子在京师大学读书,应该见识过不少我这类女子吧?”刘若雪不太相信地问。

梁秋实道,“在京师大学时,我志在学业,并不曾与同校女学生有什么交流。”

“那梁公子现下见到了我,感觉如何?”刘若雪笑问。

“英姿飒爽,一见难忘。”

刘若雪有点无语,心想:这算是夸奖,还是别有含义?

随后,她干脆直言道:“不瞒梁公子,我自幼所受教育与大多数女子都不同,因此成婚后我大概不会在家中老老实实地相夫教子,有时候可能会为了研究博物学去外地。”

“这一点,梁公子能够接受吗?”

梁秋实笑道,“若是为了研究博物学去外面,并无不可的。至于相夫教子,以你我的家庭,倘若真成了婚,家中倒也不需要你我操劳什么。”

这回刘若雪真惊讶了。

她以为梁秋实既是学儒学的,多半接受不了,谁知梁秋实竟似乎不在意。

她于是问:“梁公子真是学儒的?”

“自是学儒的。”梁秋实笑道,“不过如今时代巨变,儒学受科学冲击,早已在求变革新——莫非在刘姑娘眼中,学儒就一定要跟几十年前的那些老儒生一般酸腐,顽固守旧?”

刘若雪略微尴尬,“我对儒生确实没怎么接触过。”

后面,婢女与女护卫相互看了眼,都露出了微笑。

她们跟着刘若雪相了这么多次亲,还是头回见有男子跟刘若雪聊得这么和谐呢,甚至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如此看来,这位梁秋实公子跟大小姐的事有戏呀···

···

刘若雪相亲回来,自是免不了受朱蕙兰、苏采薇的“盘问”。

前几次,刘若雪都是一句“不合适”随便打发了,根本不愿意多提相亲过程。

此番回府后,确实多说了梁秋实几句话,且最后来了一句“这位梁公子还行”。

因此,等刘若雪回房后,苏采薇才回过神来,道:“夫人,我没听错吧?若雪说那位梁公子还行?”

朱蕙兰笑道,“难不成你我还能同时听错?看来这位梁公子与若雪确实谈得不错,至少获得了若雪的初步认可。”

苏采薇道,“那后面剩下的那几位我们可要继续安排?”

朱蕙兰道,“既然若雪与这位梁公子谈得来,后面的就暂缓一缓吧。”

苏采薇又道,“也不知这位梁公子真人如何。”

朱蕙兰笑道,“这还不简单,等回头若雪与那梁公子聊得差不多了,咱们便请他到府上来一趟,让你我和老爷都见一见。”

刘宽晚上听朱蕙兰、苏采薇提了此事,自然也很重视——如果刘若雪与那梁秋实的事能成,就意味着他的大女儿要嫁人了,他当然得了解下男方人如何。

可惜的是,之后刘若雪虽然时不时的与那梁秋实见上一面,可直到过年,都一直推脱说还想多了解下,不愿请梁秋实上门见父母···

一转眼,永乐元年过去,到了永乐二年(1406年)。

正月初三,刘宽又带着一家子到皇宫参加观影宴席。

这是朱标去世、朱雄英即位后的第一次观影宴席,再考虑到手机、平板的使用寿命,很可能也是最后几次了,自是不同寻常。

不仅朱元璋来了,凡在大明本土的藩王也都来了。

同时,徐达、李文忠、沐英、蓝玉也被请了过来。

刘宽向朱元璋、朱雄英等行过礼后,便被朱元璋叫到了圆桌旁坐下。

刘宽看了朱元璋几眼,发现几个月不见,朱元璋似乎又更老了些,眼睛仿佛都有些浑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