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07章 火器换代,差生乐安【求追订】

刘宽看完电报,将其交还给殿内太监,随即略带疑惑地问:“代王、宁王准备出兵攻打英格兰?莫非代藩已经发展出了不弱的海军?”

电报中,朱桂、朱权提到了渡海攻打英格兰的计划。

至于肃藩、辽藩,则因为在更靠东的位置,离代藩及大西洋都更远,因此并不参加攻打英格兰的计划,而是负责提防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在此期间对四藩的进攻。

所以刘宽才会有此一问。

朱雄英笑着道,“代藩海军才只有个架子而已,千料以上的战舰尚不足十艘。所以,此番他们是借晋藩的海军渡海,或者说是晋、代、宁三藩联合攻打英格兰。”

刘宽点了点头,又问:“英格兰的火器发展颇为迅速,却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欧洲如今是大明在亚洲之外的重点经略地区,而英格兰作为欧洲的主要国家之一,大明自然是派遣了不少光明卫(色目人出身)探查情报的。

因此,朱雄英对英格兰的军事情况了解得并不少。

他道,“目前欧洲几个开始仿造火器的国家,主要是仿造火绳枪、将军炮、虎蹲炮以及我们的火药。”

“不过,像欧洲大陆的勃艮第、奥地利、波西米亚等国仿造的火绳枪质量要比宁、代诸蕃要明显差一截,火炮的仿制也是如此,至于火药威力就差更多了。”

“再加上这几**工生产能力一般,因此,火器装备率并不高。即便是最精锐的部队,火器装备率也没超过三成。”

“然而,英格兰的那位亨利四世不知是不是出于迅速平叛的需要,从三年前开始,便花费大笔钱财,打造了一支火器装备率高达四五成的精锐部队,约五千人。”

“并且,英格兰仿造的火绳枪、火炮质量也要超过勃艮第等国。去年冬季前,亨利四世其实就已经平定了内乱,开始整顿内政。”

“通过此人之前的经历看,他不仅有着颇强的军事能力,外交能力同样出色。若让其处理好的内政,发展几年,确实可能对代藩等我大明欧洲藩国构成一定威胁。”

亨利四世?

刘宽想了想,露出无奈之色。

他本就对欧洲历史了解不多,而欧洲国王称呼又繁琐还多有重名的,因此他对这个亨利四世真是毫无了解——上次遇到怪雾时间太短,他也没来得查看相关资料。

回过神后,刘宽便道:“如此说来,陛下也是支持晋代宁三藩攻打英格兰了?”

朱雄英道,“英格兰如今已对欧洲四藩构成一定威胁的事实且不提,原历史上,该国倚仗国势,屡次侵略中国,老师难道就不想报这个仇吗?”

刘宽没想到朱雄英会说出这番话来,当即道:“自然是想的。”

朱雄英笑道,“此番朝廷明面上不会支持三藩什么,但准备以较低的价格,将一批汰换下来的火器、盔甲卖给晋藩及欧洲四藩。”

刘宽听了讶异,“陛下莫非要为卫所军火器更新换代?”

朱雄英道:“如今咱大明海外诸蕃都以装备火绳枪的部队为主力不说,便是欧洲诸国也开始装备火绳枪。”

“如此情况,咱大明军队自然不能还装备火绳枪——哪怕咱们的火绳枪要远比诸蕃及欧洲仿制的精良,但到底没有代差,因此是时候大批更换为燧发枪了。”

“莫非老师以为不妥?”

刘宽无奈地笑了笑,道:“据臣所知,如今大明火器研究方面,已经研制出了后装铜壳子弹的步枪,为卫所军换装燧发枪自无不可。”

“只是欧洲诸国仿制火绳枪之事也给咱们提了个醒——这些国家虽然军工乃至科技水平都远不如大明,但还是有一定仿制能力的。”

“像火绳枪被他们仿制了倒也影响不大,但若卫所军大批换装,还需多提防燧发枪、手榴弹等新式火器外流才行。”

朱雄英笑道,“此事纵使老师不提醒,我也晓得的。别说欧洲诸国,便是海外诸蕃,二十年内朝廷都不会卖给他们燧发枪等新式火器,若是发现仿造,也会进行责罚。”

刘宽心想,燧发枪与火绳枪之间的技术差并不大,甚至朱权等曾在大本堂上过学的藩王估计自己就能摸索出来。若真有需要,只怕大明朝廷不许,他们也会暗中研制、生产。

就是不知事发后,朱雄英这边会如何处置了。

只希望别朱雄英在位时就发生大明朝廷与海外诸蕃之间的战事,那样的话怕是大明的盛世时间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过,海外诸蕃就算发展自己的军工、研制火器,想要追上大明的水平,估计也得好几十年才有可能——那时估计他都入土了。

···

离开皇宫后,刘宽看了看天色,见日近中天,回天工院向属官属吏交待了几件事,便回家吃午饭。

饭桌上,除了刘宽与朱蕙兰、苏采薇外,便只有小儿子刘乐安一人。至于其他几个孩子,今天都不在家吃午饭。

如今刘乐安已经十六七岁了,正在上高三,同样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

只不过他吃饭时只盯着自己的碗,且夹菜、吃饭速度极快,一副恨不得马上吃完离开又不想让家长注意到的样子。

然而,就在他刚吃完,准备放下碗筷走人时,苏采薇忽然轻咳一声,道:“乐安,今天你们学校的摸底测验成绩应该出来了吧?”

刘宽闻言,这才看向刘乐安——开衙后这几天公事太多,他都把孩子的事给忙忘了。

只见刘乐安在三人的注视下,一脸讪讪之色,眼珠子转动了几下,道:“是出来了,不过···”

“不过什么?”苏采薇皱眉,“别说你又没考好。”

“娘,”刘乐安有点着急,“不能怪我没考好,是题太难了——刚开学就出那么难的考试题,简直离谱···”

说着说着,刘乐安竟然吐槽起来了,让一旁看戏的刘宽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朱蕙兰及时打断了刘乐安的话,道:“既然试题难,你考不好,同学应该也考的不甚好吧?直说吧,在班里排名多少?”

“母亲~”刘乐安对嫡母朱蕙兰反而没那么怕,摆出一副求饶过的样子。

见刘乐安这样,朱蕙兰、苏采薇都看向刘宽,意思很明显:儿子这样,你这当父亲的不教育教育?

刘宽不得不咳嗽声,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态,道:“一个摸底测试而已,就算考得差又有什么不能说的?你成绩差难道是这一两年的事吗?你也是十六七的男子汉了,不要这点担当都没有。”

刘乐安闻言一咬牙,道:“总分233,班中排名37!”

说完,便闭上眼,一副“慷慨赴死”姿态。

刘宽三人一时无言。

此时大明高中只有七科: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并且不文理分科。

语文150分,数学100分,剩下五门则都是50分,也即是总分为500分。

刘乐安这次摸底考试总分不到满分的一半且不说,关键是他名次···

刘宽回过神后,道:“乐安,为父没记错,你们班总共就39个人吧?”

刘乐安脸颊抽了抽,木然道:“父亲没记错。”

“那你岂不是倒数第三?”

“是的。”

这时,作为亲娘的苏采薇终于忍不住爆发了——以她的素养自然不会作河东狮吼,却是面色阴沉如云,声音冷如寒冰。

“去年期末考试班里倒数第十,一个寒假过去,没进步不说,还退到了倒数第三。再过几个月,你是不是就要给咱家拿回来一个倒数第一?!”

刘乐安见苏采薇是真生气了,忙道:“娘,孩儿寒假期间确实疏于学习了,但孩儿保证,等到期中考试,名次至少重回倒数第十。”

“你还重回倒数第十?倒数第十很光荣是吧?”苏采薇气得声音都控制不住高了几度,随即看向刘宽,道:“老爷,这孩子必须严厉管束了,不然怕是会成为纨绔。”

朱蕙兰也道,“夫君是该尽一尽当父亲的责任了。”

见妻妾都不满了,刘宽只好道:“乐安,你说期中考试回到倒数第十,实在敷衍了些。这样,期中考试你至少考入班级前二十名,若不然期中到期末中间两三个月的零花钱便都没了。”

“啊?”刘乐安大惊失色,忍不住道:“父亲,这要求也太高了吧?不是摆明不想给我零花钱吗?”

刘宽当即也冷下脸来,“就你这成绩和学习的态度,没罚你去跪祠堂就不错了,还敢顶嘴?!”

刘家虽说平时是慈父严母,可刘宽若真生气了,孩子们可都是很怕的。

因此,刘乐安一见刘宽脸色不对,便果断道:“孩儿不敢···孩儿努力便是了。”

“行了,去学校吧——路上注意安全。”

“是,孩儿告退。”

刘乐安起身向三人行了个礼,便逃也似的离开了。

这时,苏采薇才叹气道:“六个孩子,就他最不争气,说到底还是因为他年纪小,给宠坏了。”

听此,朱蕙兰安慰道,“你也别太着急了——当年若雪不也是学习不行,靠我托关系才上了女子学院。”

“上大学一两年后反倒懂事了,自己考入京师大学读研。想必乐安过两年,也会开悟,知耻而后勇的。”

苏采薇闻言却露出苦笑,道:“夫人莫要说若雪了——这孩子才更教人操心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