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96章 老朱欲让黄河提前改道【求追订】

“不过,如果盲目抢排,可能会让长时间浸泡的堤坝发生垮塌,除非让水位以每天小于0.45米的速度均匀下降。”

“没错,模型的推演再一次为我们预测了未来,顺利完成了整个营救。”

“但水利工作者要化解的不止是一次决口危机,要守护的也不只是一个大湖或一条江河。”

到这里,视频进入第三个小节——守卫江河。

随即,开始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讲解后世水利工作者是如何利用“平行时空”摹拟南水北调各个环节,来使这个工程高效运行的。

“以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为例,它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出发,让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全长超过1400公里。”

“如此巨大的跨度,意味着中线工程要南北纵贯四个省份,通过数百个闸门,为沿线20多个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城提供用水。”

“还要统筹沿线水源,为数十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如果闸门之间不能高度配合,那么整条水渠都将无法正常运转···”

虽然并非第一次了解后世的“南水北调工程”,可每次看到相关的视频介绍,朱元璋、朱标等依旧感觉震撼。

中国水量南多北少的情况同样困扰着大明朝廷,很多水灾、旱灾都因此而产生。如果能够像后世一样,搞一个“南水北调工程”,那么水旱灾无疑会大大减少,很多地方的粮食也会收获更多。

但看视频的介绍,这“南水北调工程”显然也是建立在诸多科学技术基础上的。

所以,解决水旱灾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发展科技。

“在2024年夏天,当河南发生大旱时,人们便利用这个‘平行时空’推演出了借助退水闸,向白龟山水库补水的全过程。”

“为平顶山地区,临时紧急抽掉了近4个西湖的水量,解了河南的燃眉之急!”

“而到了冬季,在首场寒潮来临前,人们又通过这个‘平行时空’预测出了北京到石家庄渠段内的冰层覆盖范围,从而提前预警,进行拦冰、除冰和融冰的准备。”

“正是靠着这样一项超级工程和数字模型的联动,才让这条人造江河能够四季无休、昼夜不停地运转。”

“当然,在这个‘平行时空’中不只有大江大河,还有很多像毛细血管一般的水渠、水道,才能真正成为一张完整的国家水网!”

随后,视频进入最后一个小节——守卫国家水网!

这个小节跟前面差不多,只不过是从全国通盘介绍后世的全国水利工程,以及它又是如何跟由数字模型构建的虚拟国家水网联动的。

“···在未来,中国水利工作者的目标是将整个中国水利都‘装’进‘平行时空’中。”

“在这个时空里不仅有45000多条河流,2800多个湖泊,95000多座水库、大坝,98个国家蓄滞洪区,42万公里的堤防,和不计其数的水渠、泵站、灌区。”

“也有由上百颗遥感卫星,12.7个地面水文观测站,和成千上万个检测点位共同组成的‘天空地水工’数据网络!”

“以及无数水利工作者在水文学、水动力学、水资源、土壤侵蚀、泥沙动力学、水生态环境、水利工程调度等各个领域,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研究成果!”

“在这个时空里,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过去的检视,对当下的研判,和对未来的预测。”

“或许到那时,你会发现,大自然的水资源禀赋不曾改变,频繁的极端天气依然不断带来新的挑战,但在中国大地上,却能江河安澜!”

看完视频的最后一小节,老朱等人却一时难以回过神来,实在是让方才视频中所讲的一系列数据给震住了。

后世水利工程中的河流、湖泊也就算了,竟然有近十万座水库、大坝,即便这些年大明的水利工程修建也一直没停,却仍不能与之相比。

至于什么遥感卫星、水文观测站、监测点等,就更不必说了,大明连甚至连相关概念都没有。

与水利相关的一系列学科同样没有。

这难免让老朱、朱标产生一些失落感,倒是朱雄英,因为年轻,反倒更有动力追赶后世之科技了。

回过神后,朱元璋率先开口道,“每次了解后世之事,都觉得受益颇多——便如这水利,之前虽有了解,却不知里面竟有如此多的讲究。”

“别的不说,水利相关的学问便有那么多门。刘宽,这些事你为何不早些告知呢?”

刘宽露出冤枉的神色,解释道:“太上陛下,臣之前也对水利方面了解极少,连皮毛都说不上,也是通过这个视频才知道这些的。”

朱元璋其实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并没有真怪刘宽的意思。

他接着话语一转,问:“那咱大明大学如今应该有专修水利的学科吧?”

刘宽道,“这当然是有的。”

“有便好。”朱元璋点点头,随即话题一转,“我记得后世黄河在满清时期再次改道,借大清河入海。既如此,咱大明能否提前让黄河改道,并由彻底解决江北的水患及盐碱地?”

刘宽道,“按理讲是可以的,但到底是否可行,又该如何去做,最好还是询问懂水利的专业人士。”

朱元璋看向朱标,道:“标儿,今年开衙后将此事提上议程,如何?”

“儿臣亦有此意。”朱标点头。

黄河自夺淮入海后,黄淮下游便水患频发,并且因此将一大片土地都变成了盐碱地。

虽然大明过去这些年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进行改善,但效果并不明显。

朱元璋自知道后世黄河再次改道从北边大清河入海的事情后,就一直在思量着人为让黄河提前改道的事。

此番观后世宏大的水利工程,再加上如今大明国力强盛、钱粮充足,自然希望实施此项工程,看能否大幅减少黄淮地区的水患。

在老朱和刘宽几人议论水利之事时,其他人并没有说什么。

毕竟对其他人而言,这个后世中国治水的视频虽然好看,也有不少震撼人的画面,但内容属实没什么好议论的。

像汤和、蓝玉,也只是暗暗好奇,刘宽来大明前所在的后世中国朝廷是哪一朝,国号为何,竟能做出如此多宏大工程来,似乎还没有引起百姓怨言,倒也奇怪得很。

须知,元末之所以百姓起义频发,朝廷腐朽、吏治**、天灾多发是一方面,但元廷征召百姓大修黄河以致劳民伤财、民怨沸腾也是一方面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