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71章 天下竟有七十年之太子!西南隐刀【求追订】

听刘宽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在位长达64年,一时间无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汤和、蓝玉等人,都很惊讶。

蓝玉甚至忍不住道,“这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多少岁即位的?在位长达六十四年,岂不是活成了老妖婆?”

当着老朱一家子的面说别国女皇活成老妖婆,不愧是蓝玉啊。

刘宽下意识看了老朱一眼,见老朱并无生气的样子,才道:“维多利亚女王好像是18岁即位的,也即是活到了82岁(大明年龄计算法)。”

“不过,她还不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后面还有一位更长的。”

还有更长的?

老朱、蓝玉等人一听再次惊讶。

刘宽笑着道,“在维多利亚女王去世的五十年后,英国又出现了名叫伊莉纱白的女王,被称作伊莉纱白二世。”

“她26岁才继位,当时是西元1952年,然后她一直到了臣来大明前的两年,也即是西元2022年方才去世,在位整整七十年!”

在位七十年的君主!

还是女王!

一时间老朱、朱标、蓝玉等人都惊讶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中国到大明时,已有数千年封建历史,哪怕不读史的人,也知道当皇帝的前朝、后宫日夜操劳,大多寿命不长。

就像原历史上的大明,好几个皇帝都只能活个三十多岁,甚至二十多岁就病逝。

能活到五十岁以上都没几个。

可这英国竟然先出了个在位六十四年,活到82岁的女王;后面又出个在位七十年的女王,更是活到了恐怖的96岁高龄!

一时间,老朱甚至忍不住嘀咕:莫非女子为皇帝,就是要比男子高寿?

似乎历史上的武曌原本就比那李治大不少,可却比李治多活了好几十年。

刘宽这时讲得兴起,又道:“说起这位伊莉纱白二世,后世网络上还有一个关于她的梗——英国当时是立下了王储的,其实就跟太子差不多。”

“这位王子在伊莉纱白即位时便四五岁了,英国也是嫡长子继承制,故而伊莉纱白一即位,其嫡长子就被立为王储。”

“但谁都没想到,伊莉纱白能在位七十年,故而其嫡长子也当了整整七十年的王储。”

“于是,后世网络上聊起此事时,网友们经常会引入描写清朝康熙年间‘九龙夺嫡’事件的影视剧中康熙朝太子的台词。”

听到这里,众人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蓝玉见刘宽停顿,甚至忍不住催促,“什么台词?”

刘宽故意卖关子,“清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乾隆——他活到了88岁,二十四岁即位,在位六十年,方主动退位为太上皇。”

“其次就是康熙了——康熙虽然没那么高寿,却也活到了69岁。但是,他是冲龄即位,也即是八岁登基,故而做了61年的皇帝。”

“康熙的嫡长子是他第二个儿子,是在康熙16岁那年出世的,清朝为了维持皇位传承稳定,原本也选的是嫡长继承制,故康熙嫡长子出生后没几年就被立为太子。”

“但他没想到康熙那么能活,故而在后世一部讲述康熙的电视剧中,康熙的这位太子活到了四十几岁,因为犯错被废时,曾愤懑高呼: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呼?”

“后世网友将这句话应用到英国那位王储身上,于是便成了‘世上岂有七十年之太子呼’?”

四十年之太子?

七十年之太子?!

听刘宽讲完这段,其他人都只是惊奇,可朱标、朱雄英心中情绪却复杂难明。

说起来,朱标做太子的时间相较于大明以前其他历代太子也算长的,足有二十多年。

这一时空,如果朱元璋不退位,他可能还是太子,大有可能达成“三十年之太子”的成就。

不过朱标与朱元璋父子感情深厚,对于当太子还是当皇帝,不说不在意吧,却也没什么执念——毕竟他当太子时,已经在行使部份大明皇帝的权利了。

所以,朱标更多是在想:那康熙、乾隆怎么不知道早些退位呢?尤其是康熙,竟然将太子逼出了那么大的怨念。

想一想,四十多年的太子,若是父子之间足够信任还好,可若是互相猜忌,太子需谨小慎微,日子过得肯定很难受。

倒是那乾隆,在位六十年后退位为太上皇,还挺灵性的。只不过,那时乾隆的嫡子岂不是也当了六十年太子?

至于朱雄英这边,则想象了下当四十年太子、六十年太子的感觉,暗想:若是父皇一直如现在这般信任我,将部分军国大事交予我处置,当太子还是当皇帝倒也没太大区别。

不过,太子名头要是戴了四十年乃至六十年,也着实憋屈了些。

另一边,朱元璋则直接问:“照你这么说,那乾隆嫡长子莫非当了六十年皇帝才继位为帝?”

刘宽摇头,“陛下忘了?臣当年曾讲过,清朝因康熙最终废了嫡长子的太子之位,所以后面便不再施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以‘秘密立储’的制度立贤。”

秘密立储?

立贤?

“可否详细说说这清朝的立储制度?”朱元璋追问。

刘宽道,“康熙在废掉嫡长子太子之位后,一直不立下太子,而是让儿子们进入朝廷各部任事,观察他们的能力。”

“在清朝皇宫的乾清宫,其实类似如今的奉天殿,内有一个‘正大光明’匾额,康熙把写好的立储诏书密封于匣中,放在这匾额后。”

“同时在备下同样的另一份,同样密封于匣中,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并规定只有他将要病终,或意外身亡,宗室及朝中大臣才能根据这份秘密诏书获知谁是太子,又该让谁即位。”

“在康熙之后,清朝一直延续这个制度。像乾隆,便是让第十五子即位,而非嫡长子。”

听刘宽讲完,徐达、汤和等“外臣”虽也在思考,但都闭口不言,显然不想沾这事的边儿。

朱元璋却在思考一阵后,道:“如此立储,只怕会让诸子互相争斗,且让诸子进入朝中各部,又会让他们的争斗祸及军国大事吧?”

刘宽道,“陛下英明,微臣之前说的‘九龙夺嫡’事件就是因此出现的。”

“不过说起来,历朝历代为争夺皇位,皇室兄弟手足之间鲜有不争斗的。其中最少的,大概就是大明了,然而原历史大明的藩王政策有多少弊端,无需臣讲,太上陛下也是清楚的。”

虽然刘宽没明说,但朱元璋、朱标都知道,他说的是朱棣靖难即位后,再到朱瞻基经历过汉王之乱后,大明开始完全将藩王当猪养的政策。

在朱元璋、朱标、朱雄英衡量着大明的嫡长继承制和清朝的秘密立储立贤制优劣时,刘宽却是没再就立储之事讲下去了。

说到底,他也只是外臣,若是对立储之事干涉太多,怕是会引起老朱或是朱标、朱雄英的猜忌。

他若真放开来讲,大可以将后世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讲一讲,那才是让皇族一代代传续不绝的好方法。

但刘宽心里却并不想中国有一个皇室在上面,像英国皇室那样代代传承不绝。

如今大明的国祚肯定会比历史上更长久,但如果可以,他希望大明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朱元璋、朱标也知道在这个场合讨论大明立储制度不合适,因此回过神后,朱元璋便道:“还有视频吧?播放下一个吧。”

“是。”

刘宽拿起平板,调出准备好的第三个视频播放。

这人第三个视频也是两个标题。

视频封面上是“泛泰主义,西南隐刀”。

而视频上方的标题则是:“傣”字背后,是20世纪东南亚的一场阳谋。

看到这两个标题,不论是老朱家的人,还是徐达、沐英等外臣,都立马转移了注意力。

他们都通过这两个标题,看出该视频是要讲西南之事。

至大明洪武十四年、十五年平定西南之后,如今已过去十五年。大明朝廷以卫所制外加其他政治手段和策略,可以说已经稳定控制住了贵州及云南,令云贵土司莫不臣服。

同时,还设立了偭北行省,令偭北亦为大明所有,缅中、缅南、安南乃至整个中南半岛皆受大明影响。

外加上如今高丽半岛、日岛都已被纳入大明统治,所以只要时机合适,大明下一步必然是将中南半岛也纳入统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