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55章 朱柏的选择,老朱让怪雾给个面子【求追订】

“还请大王明见!”

议事大厅中,大半其他与会文武亦出声替华文祥、赵肯说话,惟有军师陈必、卫所军指挥使、水师指挥使以及另外两位护军千户等少数湘国重臣没有表态。

但接受过一定帝王教育的朱柏很清楚,此时陈必等重臣没有表态,其实就是表态——若是这些人不同意祁同升等人的想法,肯定会出言喝斥,而非沉默。

沉默不过是给他这个大王面子罢了。

这一发现,让朱柏的心几乎沉到了谷底。

他自认为在诸皇子中不差,为建藩之事准备良多,虽然以“仁者王道”建设藩国的想法,被一些人认为天真,但华文祥、祁同升等人原本不就是因为赞同他这一志向而投入幕府的么?

为何才建立藩国大半个月,竟让他有种众人离心离德的恐怖感?

当朱柏沉默后,这个粗犷的议事大厅也安静下来,静得有些可怕。

大约过了一分多钟,在有些人想着他们这次是不是太过分,会不会惹得朱柏起了杀心时而紧张时,朱柏终于出声了。

只见朱柏冷冷一笑,道:“孤既然让赵肯领兵护送商队,自是有临阵决断之权,他此番有功还是有过,轮得到你们来指明?莫非当孤是昏君不成?”

祁同升等人忙道:“微臣不敢。”

朱柏哼道,“孤看尔等敢得很。”

众臣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时陈必出声道:“大王,或可令人调查事情经过,看是否确如华参赞、赵千户所讲。”

朱柏知道,这是台阶来了。

他于是道:“此事孤当然会派人调查,若如其实,华参赞、赵千户当论功升赏。但若有欺君之事,该是什么罪,尔等都晓得的。”

华文祥、赵盾忙道:“微臣(末将)绝不敢欺瞒大王。”

朱柏道:“被俘将士可救得了?”

华文祥道,“微臣惭愧,未能救得——土人凶狠,见我军攻入村寨,便杀了被俘将士。”

朱柏道,“你们此番去救人,结果人却没能救成,让孤如何向被俘将士的家属交代?华参赞,你自己说说,这是功还是过?”

华文祥道,“是微臣的过错。”

赵肯跟着道,“末将亦有过错。”

朱柏:“哦,赵千户你有什么过错?”

“这···”赵肯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才下意识跟华文祥同进退而已。

见赵肯说不出个所以然,朱柏也没追究,而是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孤会理清楚的——好了,散会吧。”

待众文武散去后,陈必却又被宦官叫到了朱柏的“书房”——这书房自然也是原木建造。

“不知大王召臣何事?”

朱柏背着身,看着挂在墙壁上的舆图,道:“陈先生,赵肯等人武将也就罢了,他们的功名本就是向马上取,咱能理解。”

“可你和华文祥、祁同升他们不是因为与咱志同道合,都要以仁者王道建设湘国,所以才拖家带口陪咱来这万里之外的美洲蛮荒吗?”

“为何才至此不足一月,便与咱离心离德了?”

陈必道,“大王何出此言?臣等怎会与大王离心离德呢?”

朱柏道,“此处就咱和先生二人,先生也是咱最信任之人,为何到了这步还不肯跟咱说实话?”

陈必叹道,“大王,臣等确实不曾改变志向,只是觉得湘国之发展可以更快些。”

“此处土人虽形貌类我华夏之人,可到底不够开化,若是只以商贸互相了解,只怕至少需要数年之功,才能令彼辈归化。”

“请问大王,人之一生能有多少年可为功业谋?臣与华文祥、祁同升等皆年过不惑,实在是担心看不到大王以仁者王道治理的湘国盛景,所以心态才急躁了些。”

朱柏听了一时沉默。

他今年二十六,作为一国之君还算年轻,但陈必等人确实年纪不小了。

而若按他之前构想的柔和之法慢慢建设湘国,只怕非二三十年难见大的成效——陈必等人确实未必等得及。

陈必见朱柏神色有所松动,又道:“大王,其实咱们如今建设藩国很缺人手,而周围这些土人部落若能归附不仅能给咱们增添人手,也算免掉了一些危险。”

“便如此番探索小队之人被俘——若让这些部落继续存在,日后难免会有各种冲突,说不得还会有将士因此死伤。”

“因此,臣以为倒不如咱们主动出击,先以强兵威逼这些部落皆归附,待周围数十里土人部落皆为所用,大王可再行仁政,慢慢令彼辈归心。”

朱柏听了皱眉,问:“既是以强兵逼迫彼辈归附,他们如何会归心?”

陈必道:“大王,土人部落也并非一体,肯归心的才算湘国百姓。至于不肯归心的,那便让他们当苦役,慢慢教化便是了。”

朱柏盯住了陈必,问:“陈先生觉得这么建设藩国与其他海外建藩诸王又有何区别?”

陈必道,“区别在于大王心中有仁,最终一定走的是仁者之道。”

朱柏再次转过身去,道:“孤需要仔细考虑此事——陈先生退下吧。”

“臣告退。”

待陈必离开后,朱柏便叫来一名护军百户——亲王护军没有指挥一级的官职,最大便是千户,因此护军百户也算藩国中高级将领了。

而这位百户在护军中地位尤其特殊,因为其负责的是类似锦衣卫的内部监察之事。

朱柏叫他过来,自是命其调查华文祥、赵肯所述之事是否有欺瞒。

三日之后,这位百户来向朱柏进行了相关汇报。

得到的结果是,事情基本跟华文祥、赵肯所说一样,至多是华文祥商队在与该部落沟通、交易时,有故意引得对方贪婪、小觑的嫌疑。

这种事是难以查证的,所以朱柏不可能因此就定华文祥的罪。

于是,最终朱柏对参与攻破该部落的将士论功行善,赵肯的武勋衔更是连升两级。不过,华文祥作为负责救人的主事人却是受到了令旨训斥,也没有功劳。

随后,朱柏召开了一个中级将领、官员都能参与的扩大会议,在会议上表示,眼下湘国最紧要的事是垦荒、种田,而非征讨周边土人部落。

但是,在第一阶段垦荒、种田结束,湘国获得第一波种田收获后,若是彼时襄京方圆五十里内的土人部落再不归附,便会命众将领率兵征讨不服,逼其归附。

也即是说,朱柏最终选择了退让、妥协——即按照多数文武的想法,先快速扩大藩国的基本盘,再行仁者王道。

至于如此一来,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还是离他的志向更远,他也不知道···

···

八月初三。

大明京师。

这天早上,朱元璋如去年一般,陪着刘宽来到了跨江大桥上。

不知是否是刘宽的错觉,他觉得过去一年了,朱元璋不仅没有继续变老,反而精气神更好了点。

反倒是朱标,刘宽前些日子瞧见其头上多出了好几根白发丝。

这让刘宽不禁暗想,该不会历史已经改变,可朱标还是会走在朱元璋前面吧?

这事他没敢深想——他觉得,只要朱雄英别走在朱标前面就行。

好在朱雄英身体目前看着不错,不像会英年早逝的样子。

大桥中间,刘宽让人摆好了桌椅、点心乃至饮子,便请朱元璋先落座,他才跟着入座——对其他人来讲,能与太上皇同坐,也算是种殊荣了。但对刘宽来讲,这只是很平常的事。

或许是因为第二次等怪雾,朱元璋表现得十分轻松。

“刘宽,你说这怪雾会不会给咱面子,又如去年一般出现?”

刘宽听了有点无语,但口中却道:“臣倒是希望怪雾能给陛下个面子。”

“哈哈哈,”朱元璋翘着灰白的胡须笑起来,“你可别小看咱的面子——老天都要给咱几分薄面呢。”

刘宽道,“太上陛下是天子,在老天那里自是有面子的。”

他的意思是,朱元璋是有气运在身的人。

气运之说虚无缥缈,刘宽以前不信的,可随着年龄增大,见识越来越多,竟有些信了。

有些人就是运气好,有的人有段时间就是运气好。反之,有的人就是倒霉,有的人有段时间就是特别倒霉。

不服不行。

朱元璋却没准备在这方面多聊,而是道:“咱们君臣自过年一别,也有大半年没见了。趁着怪雾未至,不如你再给咱讲一些后世的事?”

“太上陛下想听哪方面的事?”

朱元璋道:“今年天热前,咱又去了一些地方微服私访,查办了几个贪官,甚至有一个地方锦衣卫总旗涉及其中,让咱心惊呀。”

“咱大明如今对官吏的待遇已经颇高了,监察制度也颇为周全,怎就还有贪官呢?甚至连锦衣卫都出现贪腐之人。”

“咱就想问问,难道真没办法彻底杜绝贪腐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