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16章 朱元璋微服私访记(四)【求追订】

原来陆涛作为知州陆直的公子,虽是个纨绔,却因上过学,颇有些见识和“抱负”。

而马三郎发明出“动画”后前几日头一次上街表演,便被陆涛盯上了——陆涛虽不知道后世的动画,却也看出马三郎发明的玩意儿颇有价值,便想将其变作自己的。

他先是派下人传话,想找马三郎商谈,花些钱买下“动画”的发明及专利权。

谁知马三郎连谈都不愿谈就拒绝了。

两次邀请无果,陆涛这才让管家带人将马三郎绑到了“红蝶雅筑”,准备来个威逼利诱,以较低的价格强行买下“动画”发明专利。

说起来,陆涛这种行为并不算重罪,而且只进行到第一步“绑人”,就被朱元璋阻止了。

但通过这件事,以及陆涛圈养七八个打手,还在一掷千金包下了“红蝶雅筑”头牌红蝶的行为,朱元璋觉得陆涛平时各种小恶肯定没少做。

至于其父陆直是否贪官污吏,朱元璋不敢肯定。

他改变了主意,对成纪道:“陆涛先由你们看押在红蝶雅筑,再派人去严查陆直。若是人手足够,滁州知州衙门其他官员也都查一查。”

“末将领命。”

成纪应了声,便去安排人手办事。

朱元璋则让李贵从红蝶雅筑搞来茶水,就在院中坐着跟马三郎聊起来。

此时,无论是陆涛还是马三郎,又或是红蝶雅筑的老鸨、头牌红蝶,都意识到朱元璋身份不凡了——成纪等人表现明显不凡,朱元璋又说要查陆直这个知州,那么极有可能是朝廷里的大官。

所以马三郎面对朱元璋时难免紧张。

朱元璋则笑呵呵地,好像变成了一位慈祥老人,问:“那放‘动画’的机关是你自己发明的?”

马三郎先点头,随即又道:“也不完全算我发明的——我是从走马灯和连环画获得了灵感,遂将此二者结合为一。”

“可去专利局申请过专利了?”

马三郎道:“自然是申请了,不然陆涛都不必找我谈,抢了我的车子就能仿造出来——这发明其实并不难仿造。”

说到这里,马三郎想起什么,才起身深深一揖,道:“谢过老先生仗义搭救,不知如何称呼?”

“咱姓黄,你称呼咱黄员外即可。”朱元璋道,“你这发明很不错,想好了如何变现吗?”

“变现?”

见马三郎疑惑,朱元璋这才反应过来,“变现”是他从刘宽口中学到的后世词汇,怕是还未传到民间。

他于是解释道:“就是用你的发明赚钱。”

马三郎挠了挠头,道:“黄员外,我之前在街头表演就是在用发明赚钱呀?”

朱元璋笑着摇头,“你那跟街头卖艺似的,靠百姓看高兴了给几个赏钱,能赚多少钱?”

马三郎道,“赚得是不多,但至少比以前我当画匠赚得多好几倍,我已经很满足了。”

朱元璋道,“我看你的发明还有不少能改进的地方,比如说配上声音,又比如说变人力转动为自动,乃至将你那车子变得更大,或者说更小,小到人能拿在手上看。”

朱元璋虽不是发明家,可过去十几年,刘宽主持天工院的各种研究、发明都会上奏本告诉他。他看得多了,在这方面自然比寻常人见识更广,思维也更开阔。

果然,马三郎听了眼睛大亮,颇为激动地道:“您提的几个建议真是太好了,我一定想办法改进!”

朱元璋笑道,“咱提的建议再好,你一个人想实现也不容易吧?况且其中有些点子想实现,必然需要不少钱以及能工巧匠。”

“你若信得过咱,咱可以写一封推荐信,你拿着去京师找天工院院正。不仅能获得天工院的投资,兴许还能获得一官半职。”

天工院院正?

马三郎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地问:“员外您认识江宁侯?!”

朱元璋捋须点头。

马三郎兴奋地要跳起来,“那可是江宁侯呀,传说中的谪仙人,发明了蒸汽机、火车、水泥等好多东西呢!您真能让我见到他?!”

朱元璋没想到马三郎这么崇拜刘宽,颇感意外,但还是点头道:“咱曾在朝里做官,跟他能说上几句话。”

马三郎当即又是深深一揖,“多谢黄员外!”

朱元璋就在红蝶雅筑里写了一封推荐信,交给马三郎后便带着李贵等人离开了,只留下几名侍卫看住陆涛等人。

之后,朱元璋带着刘长安、刘若月在滁州城又逛了逛,见天色已晚,便让人包下一处做客栈生意的民居(类似后世民宿)住下了。

锦衣卫很给力。

事实上,锦衣卫在滁州本就安排有人,成纪只需联络到锦衣卫的滁州负责人,便能获得相当部份他想知道的信息。

次日早饭后,他便向朱元璋汇进行了汇报。

“皇上,滁州东城王氏纺织厂东家王金栋小舅子的事已经查清了——此人确实有利用工厂职权之便勾引两家妇女,目前已得手七人,其中四人尚未出嫁,三人为有夫之妇。”

“除此外,此人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了王金栋的利益。”

朱元璋点头,“将证据和事情原委写作两份,一份给那王金栋,另一份送到滁州州衙去。”

成纪点头,当即点了一名属下去办。

他随即接着汇报道,“陆直那边,根据属下派出的人手调查,以及滁州锦衣卫的反应,其人并未有贪赃枉法之事。”

“但陆直有几个族人还有其妻族在滁州经商却无往不利,涉及了建材、布匹、珠宝首饰等多个行业,数年间便都拥有超十万贯的身家。”

“此外,陆直之族人、妻族,平日里虽未有明显犯罪之举,却多有仗势欺人之事,甚至有强买强卖的嫌疑。”

朱元璋听了冷笑,“那不就是跟陆涛那小子一样,大恶没有,小恶不少吗?”

成纪:“确实如此。”

“可知此人历年政绩?”

成纪道:“陆直自十几年前担任**知县开始,政绩一直不错。”

朱元璋听了眉头微皱,“他十几年前担任**知县?莫非刘宽在**进行铁场改革之时便是他任知县?”

“是。”

朱元璋略一沉吟,“将陆直族人、妻族以及陆涛那小子的罪证都搜集了,再让陆涛写一份罪状,都交给陆直,看他如何处置。”

成纪提醒道,“皇上,咱锦衣卫无法直接插手此事啊,该以何名义?”

朱元璋道:“分给直隶按察使司下属衙门、都察院下属御史去办吧,正好借此看看这滁州的这两方面官员什么成色。”

“是。”

成纪又向一名下属交代了此事,然后才道:“滁州黑矿场及学校之事目前还在调查中,怕是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查清。”

“无妨,咱不着急。”

···

···

朱元璋并未在滁州城多呆,次日就带着俩孩子离开了。

而在此时,陆直才得知儿子陆涛彻夜未归——其实陆涛以往在外彻夜未归的例子不少,但会让人给家里传个话。

这次出去了一两天,连个话都没有,陆直发妻自然担心起来。

“肯定又跑哪个青楼去了!”陆直冷哼一声,对陆涛这个独子颇为不满,但还是吩咐管家,“派几个人,去他常去的几处青楼打听打听。”

“是,老爷。”

管家应声去派人,回来时便道:“老爷,按察使司的刘佥事派家人邀请您今夜到九溪院夜宴。”

“刘同?”陆直疑惑,“他为何要请我夜宴?”

管家自是答不上来的。

不过刘同既然没送请帖,而是让家仆传话,多半是要谈些不方便为外人知的事。

这点从夜宴地点也可猜测得到——九溪院是一处私厨,每日只接早晚两桌客人,地方也颇为僻静,是个谈私密话的好所在。

下午,陆直家仆去了几处青楼,都没打听到儿子陆涛的消息,陆直也不免担忧起来。

带着担忧他来到城郊九溪院赴宴。

刘同是个其貌不扬的中年官员,与陆直相见后一番寒暄,便落座饮茶,直到饭菜上来前,一直闲侃,就是不说正事。

陆直耐着性子周旋,直到饭间,刘同让厅内的人都退出去,才笑呵呵地道:“今天上午我收到了一份大礼,陆老哥帮我看看。”

说完,不知从身上哪里摸出一个布囊,放到了陆直面前。

陆直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一份份罪状,赫然都是关于他族人、妻族以及儿子陆涛的——犯的都是小罪,可数量却不少,因此让他颇有种触目惊心之感。

随后他脑子就疯狂转动起来。

他儿子、亲戚的这些事一旦曝出来,都要论罪惩处且不说,还会影响他的仕途——轻则让他前途就此断绝,重则丢官免职。

那么刘同哪里来的这些罪状?莫非一直在查他?

此番约他出来,拿出这些罪状又有何意?

‘他应该不是想利用这些罪状对付我,不然不会约我来这里,拿出这些罪状给我看。’

‘那么,多半是想交换利益了。’

想到这里,陆直便想试探刘同想交换什么利益,可刚要开口,忽然想起,之前刘同说收到一份大礼——也即是说,这些罪状多半不是刘同调查得到的,而是有人给他的!

那是谁给他的?!

“不知这些罪状刘佥事从何得来?”陆直放下布囊,淡淡地问。

刘同依旧笑呵呵的,“我不是说了吗,今天上午收到的。”

‘那就是有别人在查我,并且刘同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心里有了判断,陆直又问:“那刘佥事给我看这些有何意?”

刘同笑着道:“亲戚嘛,咱们做官的谁都有,里面免不了有几个犯错的。”

“陆老哥这几个亲戚的事我都看了,不算大事,判轻点也许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过去了;可若是闹开了,判重点,那对陆老哥影响可就大了。”

这是威胁。

陆直微微眯眼,“刘佥事有何想法,直接讲便是。”

刘同忽然叹气,“陆老哥,我也有亲戚呀——我一个族侄想承包青头山开采石场,一个外甥想在火车站附近买地建房,明明做的都是正经生意,可州衙总是刁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