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91章 文化博弈,老朱:咱的坟被挖了?!【求追订】

朱桂:“都看我作甚?我说到做到——如果我做不到,我的子孙后代也会做到!”

朱元璋笑了笑,道:“行了老十三,咱知道你有志气。刘宽,你方才不是说有三方面原因吗?那后世武学衰落的最后一方面原因呢?”

刘宽道:“优秀的武术都是从实战中发展出来的,而清中晚期至新朝建立的一百多年前间大部分时间都是乱世,习武者很容易得到实战机会。”

“待新朝建立,天下太平,律法也重新变得森严,容不得习武之人凭借武术伤人、杀人,而有些武技偏偏就是杀人技,一动手就很可能将人打残、打死的那种。”

“习武之人得不到实战机会,技艺难以提升,等老一辈武术大家相继去世,中国武术自然就渐渐没落了。”

“等到后来新朝向世界开放,武术也被朝野重视时,武林中便有很多不通实战的花架子。后来,甚至有外国人以此嘲讽中国武术都是花拳绣腿,不能实战。”

“再加上一些骗子借用中国武术之名招摇撞骗,就让中国武术名声更差了。”

“反倒是彼时西洋剑术、拳击运动,日国空手道、高丽跆拳道、泰拳、巴西柔术乃至印度瑜伽等武术在中国大行其道,为百姓所相信。”

“外国那些将武术作为生意经营的资本家,也凭此在中国开设各种武术学校、武道会所等,从中国百姓口袋里掏走许多钱财。”

“其中又以高丽跆拳道经营的最好,最受年轻人欢迎,跆拳道馆在中国遍地开花。”

一时间,老朱、朱标、朱雄英等都听得直瞪眼,没想到后世竟然发生了这种事——中国为列强欺辱时,中国武术挺身而出、名扬海外,提振了民族自信心;而等到天下太平数十年后,中国武术反倒不被国人信任了,而去相信曾被那些先辈武术大家击败过的外国武术。

简直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朱元璋本来想在刘宽讲完第三方面原因,就结束这个话题的,可此时他却敏锐地意识到这件事中涉及到了国家层面的博弈。

他于是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刘宽梳理了下记忆,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中国虽然太平了,可相较那些西方国家,乃至被白头鹰扶持的高丽、日国,还很贫穷——国穷人穷,难免缺乏自信心。”

“另一方面,微臣方才说了,因几十年太平,老一辈逝去,中国新一辈习武之人缺乏实战机会,确实没几个能打的。”

“再加上当时跆拳道等外国武术都以先进的商道理念去包装、宣传、经营,又靠着相对较多的实战培养出了些许所谓的高手,在国际赛事上赢得名声,自然能进入中国,挤压原属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市场。”

朱元璋微微点头,算是理解了。

这时朱标问:“那后世新朝面对这种情况就没有做些什么吗?”

刘宽微笑道,“新朝自是出台了不少政策扶持传统武术,不过新朝也知道,根本原因在于国力强弱。”

“事实上,待新朝向世界开放三四十年后,国力强大起来,百姓也富裕起来,国民自信心便增强了,便对传统文化也更有自信了。”

“在微臣来大明之前,已经有一批学习传统武术的人,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参与各种赛事提升实战经验,并并改造传统武术,使之更加适应当代的各种武术、搏击等比赛,并开始在国际上获得不错的名声。”

“还有些传武学习者,则向表演方面发展,结合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再利用现代摄影技术、视频制作技术加以包装、宣传,让中国传统武术再次走到世界各国人民视线中,并为相当一部分外国人所喜爱,乃至推崇。”

“其实,除了传统武术,传统音乐、乐器也曾遭遇类似的困局,好在最终都摆脱了困境,随着中国再次成为世界顶尖强国,中国传统音乐等文化也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听完,朱标若有所思地道,“我记得妹婿曾提过一个词,叫‘文化自信’——妹婿方才所说的这些事,便说明新朝国人又重新有了文化自信吧?”

刘宽笑着点头,“确实如此。”

朱标笑道:“这么看来,将来咱大明将商品倾销入西方时,不仅需顺势传播儒教,也该派遣武者、艺人,去宣扬咱中国武术、音乐、绘画等艺术之优秀。”

“惟有让西夷全方位尊崇咱们的文化,才能令他们他们的反抗之心降到最低。”

刘宽道:“如西方天注教为核心的文化,西亚、中亚以伊教为核心的文化,都传承上千年,在当地可谓根深蒂固。”

“想要瓦解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或者说令他们尊崇咱们的文化,确实要这么做。”

朱元璋也觉得朱标、刘宽讨论之事有道理,不过当他偏头时,却注意到马皇后面上又有了疲倦之色。

他于是道:“行了,武术之事就讨论到这里吧。刘宽,你不是专门为皇后准备了个视频么?快些播放吧,放完咱们就散了,回去休息。”

刘宽这才注意到马皇后脸上的倦色,当即应了声“是”,调出平板中的视频。

“陛下,皇后娘娘,这个视频叫做‘南京图鉴’,展现的是六百多年后京师的诸多景色。”

听此,不仅朱元璋、马皇后眼中露出期待之色,就连朱标、朱橚等人也是如此。

刘宽触屏播放,视频开始了。

“呜——!”

画面一片黑色,最先响起的竟是火车鸣笛声,以及火车运行时哐当哐当的声音,随即画面上出现一行小字。

“这是你从未见过的南京。”

接着太阳升起前一刻的天空背景下,跨江大桥出现了,一列火车从江北向南京奔驰而去!

“是跨江大桥!”

有年纪小的皇子、皇孙不禁惊讶地叫道——这还是他们头回在视频中如此清晰的看到跨江大桥,更别说景色还是如此之美。

而朱元璋、朱标、马皇后等却对视频开头这幅画面,产生了一种异样的奇妙感,尤其是朱标。

他想起当初在仪凤门外迎接徐达、汤和率领的北伐大军时,怪雾忽现,待雾散后跨江大桥就那么震撼得闯入他眼帘的事。

虽十二年过去,相关记忆却清晰如昨。

视频开头画面以跨江大桥为主题,最上层的公路上汽车往来,江面则有轮船穿梭,天空、江面皆被朝霞映照得一片红灿灿,美轮美奂。

‘我竟不知日出前一刻的跨江大桥竟如此之美!’

老朱一家子不少人心中冒出这个想法。

随后,视频开始以这一天时间流逝下的天空为背景,一一展现南京一处处人文的或自然的景观,现代的或古代的建筑。

南京眼步行桥,两个斜拉的桥环犹如哪吒的乾坤圈掉落人间。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鸡鸣寺,在鸟语花香中与奥运五环相映成趣。

紫金山(钟山)、石臼湖自然风光秀美祥和,大报恩寺、阅江楼、宏觉寺、无想寺、无想山、佛顶塔、牛首山、金牛湖亦相继入画。

这里面很多景色,马皇后都去过,尤其是佛寺,可她却像头一回见到般,看得双目熠熠生辉。

盖因为这些景色几乎都是以航拍高清镜头拍摄的,又做了后期光色调整,让这些景观向她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美丽一面。

太阳出来了,镜头又给回跨江大桥,随后转入南京城市之中,让朱元璋等人清晰地以航拍镜头看到了后世的南京都市。

再看过成片的高楼大厦后,画面一转,却是来到了一条与此时京师某些地方没多大差别的街道,上面文字显示:高淳老街!

随后关王庙、朝天宫、明故宫遗址也相继映入众人眼帘。

当看着视频中的“大明皇宫”被一道环形泊油路包围,周围尽是高楼,而皇宫建筑大多不知去向,换成了成片的树林与草地时,朱元璋心中豁然涌起了一股复杂难明的滋味。

马皇后、朱标、朱雄英感觉亦是如此。

这就是他们的大明皇宫呵,六百年风雨过去,竟只剩几座孤零零的楼门和殿宇了么?

在朱元璋等人为后世的“大明皇宫”景象暗暗唏嘘感慨时,南京博物馆、纪念堂、总统府、美龄宫、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拉贝故居、渡江胜利纪念馆等近代、现代人文景观一一出现。

刘宽注意到,这视频中给了美龄宫近十秒的镜头,并且有春夏秋冬季节变换。

而后面紧接着的却是雨花台烈士陵园和大屠杀纪念馆等人文建筑,可以说讽刺之意十分明显。

‘美龄宫被称为江浙第一别墅,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呢?是无数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牺牲的战士,是南京大屠杀遇难的几十万百姓!’

‘以前没注意到,这视频剪辑得居然如此有深意。’

与此同时,视频中画面转到了另一个朱元璋熟悉的景观——陵寝,他的陵寝!

古树掩映之下,一条幽僻的石路延伸远去,镜头随之而行,大象等六种石兽次序排列,如同卫士。

朱元璋认得出来,这是他陵寝的“大门”,顿时让他瞪大了眼睛,产生一种极度不妙的猜想。

这时,视频画面一转,到了同样被树木掩映破旧得不成样子的午朝门前。

见视频没给陵寝后续画面,朱元璋心中那不妙猜想更甚——

咱的坟···被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