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72章 其国祚七百载?感光材料研究所【求追订】

哈夫斯正使之前说让晋国退兵,归还的黎波里,其实只是谈判技巧。

国王吉布给他的谈判底线是让晋国不要再进兵,给哈夫斯争取调兵遣将和游说奥斯曼的时间。

哈夫斯正使原本想着跟朱棡讨价还价几次,就将这个底线撂出来,好完成这次出使任务。

却没想到,朱棡先是痛快答应讲和的事,结果却提出了三个那么贪婪的要求。

其中第一条、第三条还好说,关键是第二条——国王吉布就算舍得送女儿,也舍不得给那么多嫁妆啊!

回过神后,他心思一转,道:“尊敬的陛下,您提的三件事都太大了,并不是我所能决定的。我需要回国禀告,由我们伟大的国王做出决定。”

朱棡看出使团是想用这一来一回的功夫为哈夫斯备战争取时间。

虽然他并没有一战灭掉哈夫斯的想法,却不防吓唬哈夫斯国王一下。兴许对方不经吓,给他一个惊喜呢?

念及此处,朱棡故作恼怒,“这么简单的三个条件,贵使都不敢做主答应,还说是诚心来与我晋国缔结友好?”

“你回去告诉吉布,如果一个月内不将他最美丽的女儿和孤所提的嫁妆都送过来,孤便要发十万大军,灭了哈夫斯!”

听了译者翻译,正使吓得腿一软。

十万大军?

五万大军都能轻易攻破的黎波里,如果晋国真的发动十万大军,只怕突尼斯都守不住啊。

带着这种担忧,哈夫斯正使赶紧道:“一个月实在是太短暂了,还请陛下多给些时间。”

“你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跟孤讨价还价?”朱棡佯装大怒,一拍桌子,喝道:“将他们赶出城去,赶出晋国!”

几名护军立马过来,粗鲁地将哈夫斯正使、副使都拖了出去。

没多久,整个使团便被赶出了晋阳城,由一队士兵押往港口,交给水师驱离出境。

一转眼过去二十多天,时间将进入十二月。

哈夫斯国王竟真的将一个美丽的少女并朱棡所提的嫁妆,让使团送到了晋阳(开罗)!

···

···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大明京师,皇宫奉先殿内。

朱标看过朱棡发来的电报译文后,不禁感慨的背诵了一段《六国论》中的内容。

朱元璋听了哈哈笑道,“蛮夷若是懂得《六国论》,那就不叫蛮夷了。”

朱标道:“看三弟在电报中所讲,这哈夫斯国所在之地,两千年前便有强国迦太基,曾与那罗马帝国争锋,最后为罗马所灭。”

“在被罗马统治多年后,又被阿拉伯帝国统治数百年,绝非没有文化的蛮夷。按理讲,纵然其国中无《六国论》,也该懂得这类道理才对。”

朱元璋道,“老三不是说了吗,那哈夫斯多半是想拖延时间备战,甚至是找帮手。可哈夫斯却不知,有他们送给晋藩的钱粮,晋藩便可以更快的速度壮大。”

“等到明年,就算哈夫斯准备充足,甚至找到了一二帮手,也未必是晋藩对手。”

“更何况,等到明年,朝廷新增的一卫卫所军便将送至西海都司,晋藩若打不过敌人,也可花些钱粮请西海都司帮忙嘛。”

朱标觉得朱元璋、朱棡都太轻视敌人了,有可能会出事。

他于是道:“父皇,据儿臣了解,那地中海沿岸两三千年来都是战事高发之地,诸国不乏善战之将与善战之兵。”

“若是那哈夫斯真的找了好几个帮手,又或是拉了一位强援,以晋藩、西海都司之兵力,只怕未必敌得过啊。”

晋藩与西海都司处境关乎大明朝廷开辟地中海丝绸之路的大计,所以听朱标这么一说,朱元璋也重新审视起此事来。

不过他对地中海周边情况了解的也就跟朱标差不多,甚至有所不足,实在难以进行判断。

于是道:“这样,把刘宽叫过来,听听他是什么想法。”

说完,朱元璋便让宦官去唤人。

因为如今刘宽可以骑马、骑自行车入皇宫,因此不过一刻多钟,他便来到了奉先殿。

行礼之后,听朱标讲述了晋藩与哈夫斯王国之事,刘宽不禁苦笑道:“陛下、太子殿下实在高看微臣了——在此之前,微臣都不知道地中海南岸如今有个哈夫斯王国。”

“既不知那里的情况,微臣又如何能做出靠谱的判断呢?”

朱元璋道,“既如此,咱就将光明卫所探得的地中海周边诸国局势相关情报给你看看,你再做判断。”(大明有不少色目人,可以培养为中亚、欧洲地区的谍探。)

随后朱元璋吩咐人拿来一摞文件。

地中海周边的国家并不算少,可相关情报文件却并不多,足以说明光明卫在那里的情报工作开展没几年。

在朱标的协助下,刘宽用相当快的速度将这些情报内容了解了。

略一沉吟后,他道:“陛下,在微臣看来,目前地中海周边这些国家中也就奥斯曼对晋藩和西海都司有些威胁,其他的国家都不足为虑。”

“为何这么说?”朱元璋问。

刘宽笑了笑,道:“其一,自然是这些情报中显示的,目前地中海周边国家中就属奥斯曼最强。”

“再次,微臣记得奥斯曼在原历史上一直存在到了二十世纪初,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是横跨欧亚大陆,乃至非洲大陆的强大帝国。”

在光明卫传回的情报中,奥斯曼如今只是个侯国——其国主算是侯爵一级,连国王都不是。再加上其领土在欧洲看来虽大,可跟几个东方国家比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朱元璋之前对奥斯曼的重视程度不算太高。

如今听闻奥斯曼居然传到了二十世纪初,也即是拥有六七百年的国祚,朱元璋顿时对这个国家重视起来——在他想来,一个国家国祚能这么久,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而如今奥斯曼又正处在国势上升期,军事实力肯定是颇强的。

回过神后,朱元璋便问:“刘宽,若奥斯曼攻打西海都司和晋藩,你认为胜负如何?”

刘宽无奈,“陛下,微臣对军事懂得很少——何况战场上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这叫微臣如何判断?”

“不过,为以防万一,陛下多往西海都司派些兵马过去总是好的。”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头,“咱知道了。”

······

刘宽离开皇宫时,已经过了上午下职时间,他于是骑着自行车回刘府。

讲实话,穿着明代的衣服,骑自行车在刘宽看来很违和——好在如今皇城中干这种违和之事的大有人在,于是他也就不怎么觉得违和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骑自行车方便,再加上朝廷对衣服样式管制的放松,如今京师穿短衫、半长衫的人越来越多,裤子裤腿也变得更细。

不过那些权贵、豪富人家穿着反倒变化不大,毕竟这些人不需要骑自行车,生活上很多事都有人伺候,无需自己动手,穿着宽袍大袖也就不影响什么。

吃过午饭,小憩之后,刘宽来到天工院,带着几名属员、小吏及护卫们出城,往栖霞山而去。

三酸两碱的工业化生产研究这两年在断断续续地突破,除了盐酸、烧碱,硝酸、硫酸、纯碱距离实现工业化生产已经不远了。

不过,刘宽今天来栖霞山“化工实验区”(由三酸两碱研究所升格成的)视察三酸两碱相关研究所只是顺带。

主要原因却是同样设立于该实验区的“感光材料研究所”有了重大突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