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07章 齐王出海,高丽国终【求追订】

听见朱爽的话,反应最大的是朱檀。

只见他神色一冷,皱眉道:“二哥,你不是都决定去南美了么?为何又要跟我抢北美?”

朱樉见朱檀直接甩脸色,神色也冷下来,“十弟这话什么意思?北美那么大,难不成你要一个人霸占了?”

“你可别忘了,父皇有规定,建藩二十年内,未经朝廷允许,藩国扩土不得超过周围五千里(方圆八百里左右)。”

“北美那么大,便是我不去,你一个人又岂能占得完?”

朱檀越发不高兴,道:“朝廷在北美西边建立卫所,我去东边建藩之地本就有限,二哥却非要也跟着去北美,不是故意跟我抢地盘又是···”

“够了!”朱元璋眼见朱樉、朱檀要争吵起来,本来不错的心情一下子就糟糕了,“咱还活着,你们就为了藩国领土争成这样;咱若是不在了,那不得打成狗脑子?!”

朱樉、朱檀一时都低下头,不吭声了。

朱元璋随即想了想,道:“老二,你若也要去北美东部建藩,至少要到后世的华盛顿或者更北边的地方去才行,你可愿意?”

朱樉来到北美舆图前看了看,忍不住嘟囔道:“这也太远了。”

“远?”朱元璋气笑了,“你之前不就是想离咱远远的吗?”

朱樉眼珠子转了转,道:“父皇,玄关卫就算造有海船,只怕也不多,水平也未必有京师这边造的好吧?”

“父皇指的北美就藩之地那么远,儿臣若是带着移民半路出了事怎么办?”

朱元璋想想也是,便道:“既如此,你就老老实实地去南美就藩!”

朱樉去北美就藩到底是临时起意,再看看朱檀不善的神色,他担心自己将来去北美,怕是会被朱檀使阴招,便又改了主意,道:“父皇这么说,就当儿臣之前的话没提好了。”

“哼,想一出是一出的东西!”

朱元璋不悦地训斥了朱樉一句,这才让继续会议。

之后主要是朱桢、朱榑向刘宽咨询建藩之事,至于朱檀、朱樉,此时既心情不好,又想着还有一年,倒也不急。

···

···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十五过后没多久,齐王朱榑便带着一家子及三千护军,乘坐五艘战舰及数十艘大海船从广州出海。

至于他所招募的移民,却是早在去年十月便先一步起程,和一大批物资一起送去了海龙都司。

朱榑之所以这么做,一则是为了节省些前往建藩之地的时间——移民乘坐的海船要比战舰慢一些,将来从海龙都司出发去印度用的时间便少一些。

二则,可以让移民在海龙都司进一步适应亚热带海洋地区的环境与气候。

与朱榑不同,朱桢依旧带着他招募的移民呆在广州。

因为获准开府的时间迟一些,朱桢对海外建藩之事的准备并不如朱榑那么充足。再加上他建藩之地比较近,便准备等夏季过去,再带着移民前往苏里曼丹岛。

有大半年的时间,他也可为建藩之事多做些准备。

至于朱樉、朱檀,移民都没招募齐呢,建藩的准备工作更是有很多才开始,便如朱元璋所说,得等到明年才能出海——若是准备事宜不顺利,兴许还会拖得更久。

已出海就藩的三个藩王中,朱棣出海时朝野得到的朝野关注是最多的,待到朱棡出海时,关注就不算多了。

而今朱榑出海,朝野间也就一些与他有点关系的文臣武将及大商贾在关注着,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还是在大明内部事务上。

春三月,京师。

“卖报了!卖报了!《大明月报》劲爆头条,高丽王再三请求内附,终获朝廷允准!”

随着卖报郎推着自行车边走边吆喝,很快就被几名年轻人拦住,购买报刊。

《大明月报》作为官方报刊,自出世后,官吏、士绅、学生乃至商贾便迅速成为其读者群体,因为上面或正面或侧面的讲述了很多国家政策、大事,不少人是每期必读。

这次《大明月报》头版刊载了“朝廷允许高丽国内附”的消息,买报看报的人自然更多了。

一座茶楼中,几乎是每桌都有一份报刊,客人们边看报边品茶边谈论。

“说起来,这高丽倒真是识趣得很,眼见咱大明在周边再无敌手,就主动请求内附,倒是让高丽免去了刀兵之灾。”

“以咱大明如今的势力,若真跟高丽打起来,肯定是摧枯拉朽——这仗打得越快,百姓受到的危害越小。所以,就算真打仗,高丽百姓也未必会遭多大殃。”

“呵呵,我自是相信朝廷军队纪律的,可那高丽溃兵、乱兵却未必不会伤害他们的百姓。”

“倒也是···”

“对了,你说这高丽内附后,朝廷会如何治理?就像西域那样设省驻军派遣流官?”

“这事恐怕如今只有朝中军机大佬、各部大臣才可能知晓。”

茶楼二层角落的包厢中,李芳远听到这里叹了口气,干脆将报刊收起,准备回四夷馆中去看。

大明对高丽的安排普通人不知道,可他却已经通过郑梦周得知了一些事。

就如同去年郑梦周打听的那般,部分世家、豪门将被拎出来杀鸡骇猴、抄家流放,剩余部分也将被拆分迁徙。便是高丽平民,今后也会被迁徙一部分。

至于高丽设省的具体安排,也将在近几日公布。

除此外,高丽王王瑶将被封为怀恩侯,他父亲则被封为大明崇义伯。

起初李芳远听闻大明朝廷肯封他父亲为伯爵,还挺高兴的——大明的伯爵含金量肯定比昔日高丽的高,说明他李家这么一番折腾总算是进步了点。

可到后面,他才弄明白,大明的爵位若册封圣旨中没有“世袭罔替”的说明,那便是降等承袭。

有的皇帝特别恩典,会传几代再降等;而像他家这种,没得到特别恩典的,到下一代伯爵之位就没了——除非他们再挣一个。

这么一说,该爵位甚至不如“陆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含金量高——这职位虽然清闲,却也算是大明正牌武将了,可以帮助他父亲融入大明武将圈子,还有可能将来给他们兄弟几个谋个职位。

李芳远在高丽时是走文官之路的,如今却是犹豫,是不是要改走武将之路了。

以他过去几月对大明的了解,如今明军在海外四处征战,武将无疑更容易立功。

可若是当了武将,想要学习科学知识就没上大学那么容易了。

只是,如今高丽国都没了,他就算学得了那些奇妙的科学知识又有何用?

难不成还能倚赖那些科学知识在几十年后复国?

倒不如当个武将,多立些功劳,踏踏实实地为自家谋前程。

想着自家的事,李芳远在走出茶楼的那一刻,终于有了决定。

与此同时。

皇宫,奉先殿内。

朱元璋也在跟朱标谈论着高丽治理之事。

“高丽土地虽不大,却绝不能简单的设为一省。”朱元璋道,“咱初步想法是划为两大行省,只是具体如何划分,尚未确定。标儿可有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