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91章 苏采薇的事业心,红海的大明船队【求追订】

这两份报刊刘宽都是知道的。

《时文选刊》早在洪武十九年便出现在苏州,便如其名,主要是刊载一些文人儒士的诗词文章。

大明如今读书人虽不少,但功底深厚的却不多,再加上刘宽来了后,老朱力挺科学之道,愿意钻研传统文学的年轻人更是一年比一年少。

《时文选刊》对刊载的诗词文章要求又比较高,因此自出刊后,便曲高和寡。

刘宽当年买了一份,看了几眼便没看了——他实在是欣赏不动。

但自今春开始,《时文选刊》也不知是有大金主加入,还是做出了什么改变,销量竟然迅速上来了,在京师也有了些名气。

此番既然遇到卖报的,刘宽便买一份看看。

至于《天下说》这份报刊,他要更熟悉一些,因为是蜀王朱椿、湘王朱柏在去年办的,还曾就此事请他指教过。

这份报刊与《海外风物》有点类似,以介绍大明各行省、都司的风景名胜、民俗人情为主,还会刊载一些各地的野史、志怪、传说。

在刘宽看来,《天下说》算是大明第一份以娱乐为主的报刊了,还是颇为值得期待的。

《天下说》半月一刊,他有三四期没看了,遇到后便也想着买一份。

刘宽先回到天工院,交代了下公务,然后才回府吃午饭。

饭后,他一时没什么困意,便品茶读报。

他先翻看了会儿《时文选刊》,又找出之前买过的那份对比了一番,发现如今的《时文选刊》不仅纸张更好,印刷、排版也明显更加精致,几乎能赶上《自然科学》和《海外风物》了。

除此外,它的版面也增加了一倍。

多出来的部分竟是用来刊登一些年轻文人乃至学生的诗词文章——既如此,对录用的诗词文章标准自然降低不少,也由此获得了一大批以年轻文人、学生为主的读者。

说到底,大明推崇科学还不到十年,而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学则盛行上千年,在朝野依旧拥趸众多。

不过,即便看相对浅白的年轻人文章,刘宽也只看了一会儿就来了困意。

他正想去小憩一会儿,便见苏采薇挺着大肚子来了。

“怎么不午睡?”刘宽问。

苏采薇也不坐,就站在他身旁,一只手扶着肚子道:“妾身想跟老爷说件事。”

说着,递来了一份账簿。

刘宽粗略地翻着看了看,发现是自家肥皂厂的账目。

大明虽然有类似肥皂的物品,且高低档都有,但好用的不如肥皂便宜,便宜的则又不如肥皂好用。所以,两年前刘宽便利用电脑中的资料,让刘府投建了一座肥皂厂。

肥皂生产出来后,没有某些网络中那么受百姓喜爱,但也不难卖,故而这两年刘氏肥皂厂都在按部就班地生产、发展,并没有迅速扩大规模。

只是去年在肥皂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种“香皂”作为中高端产品。

即便如此,而今刘氏肥皂厂也有两三百员工,每个季度都能盈利上万贯。

此时苏采薇给刘宽看得便是肥皂厂在洪武二十二年春季的盈利,刘宽翻到最后,发现盈利竟然已经达到了两万七千多贯!

他抬头问:“今年春上盈利怎么多出这么多?”

苏采薇笑了笑,道:“妾身派人了解过,一方面是咱们的香皂名声传开了,越发的受欢迎。”

“另一方面,似乎直隶百姓较去年又更富裕了些,手里余钱多了,自然舍得花销。”

刘宽听了略一沉吟,道:“多半是去年新作物的推广,让百姓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花钱便大方了一些。”

苏采薇对国家大事兴趣并不大,也不觉得女子该关心、谈论这类事,她关心的是家事。

“老爷,如今肥皂厂盈利不少,香皂名声也传播出去,我想趁此机会再建立一个生产香水的厂坊——香皂比肥皂赚钱,香水必然更加赚钱。”

作为后世来人,刘宽自然知道香水多么赚钱,尤其是在太平盛世下。

大明已经进入盛世,且相较于原历史,大明对女性也会更加包容。可以确定,在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中,女性都将是大明一大消费群体。

而这里面,如香水、护肤品、化妆品、包包之类的肯定会占据很重要的份额。

这方面的钱,刘府不赚,也有别的商贾、权贵去赚。

如今大明多数人赚了钱不是拿去享受,便是囤积起来,甚至换成金银首饰、玉石珠宝之类的藏起来。即便拿出来投资,也是投资自家孩子教育,或是买田地,最后才是投资工商业。

倒不如让刘府赚得这些钱,在为刘氏增加底蕴的同时,还能为大明的发展、为百姓谋福祉也出一份力。

想到这里,刘宽又看到苏采薇的大肚子,便道:“建立生产香水的厂坊倒是可以,但你如今已怀胎九月,随时都可能临盆,便等生完孩子、坐了月子再启动此事吧。”

“老爷~”苏采薇难得的跟刘宽撒了个娇,“那样的话,等准备工作做好,厂坊怕是得明年才能开办去了。”

“反正准备工作也不怎么劳神,更无需妾身出门做什么,不如现在便准备起来。”

刘宽道,“也行,不过你要注意身体。”

见刘宽答应,苏采薇很高兴,又道:“老爷,若是香水厂坊建好了,销路不错,妾身准备顺势进入化妆品行业,用工厂的模式生产胭脂水粉。”

刘宽道:“大明如今胭脂水粉方面的竞争应该很激烈吧?如果手上没有好的配方,即便是工厂模式生产,也未必能竞争得过那些拥有多年美誉的老牌子。”

“依我看,倒不如投入资金研制护肤品,开创护肤品行业——我看你们平时虽也用些东西护养肌肤,但几乎都是派人去采摘原料自家手工制作。”

“如果能研制出有一定效果的护肤品,再营销成品牌,绝对比你去做化妆品更赚钱。”

苏采薇听了眼睛一亮,露出一口贝齿,笑道:“还是老爷的主意好——妾身听您的。”

···

···

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底,苏采薇又为刘宽诞下一子,取名刘乐安。

同时,明军全取西域,俘虏黑的儿火者汗、伊教大祭司等大捷的捷报也在十七行省、十大都司传开,朝野自然又是一片欢庆。

五月初,跛子帖木儿亲率七万大军,号称十万,以支援东察合台汗国的名义东进,意图指染西域。

宋国公冯胜获知消息后,便率领五万余明军在热海南边的阿忒八失附近拦截。

一场多达十几万兵马的大会战,已在中亚打下赫赫威名的跛子帖木儿遭遇惨败,仅带领一万多精锐兵马西逃。

是役,明军击毙西察合台汗国敌军两万余,俘虏亦有两万多。

缴获战马近三万匹,牛羊等牲口、兵器盔甲等辎重难以计算!

战后,冯胜更是命先锋大将勇信伯顾成、雍王朱樉、鲁王朱檀等领兵追击溃兵,趁机取了俺的干、养夷、达失干、沙鹿海牙这四座火沾河(后世锡尔河)上游的城池,扩地百里!

六月,朱元璋颁布圣旨,设立安西行省、甘肃行省以及北庭都司。

改西察合台汗国前都城亦力把里为弓月城(唐朝时曾用此名),设为安西行省省治。

改别失八里为庭州(唐朝时曾用此名),为北庭都司之治所。

此外,土鲁番已改回唐时之名“西州”,哈什哈儿、鸭儿看、撒里库儿等一大批城池都被改回了唐代或汉代时的称呼。

就连如今更在西察合台汗国掌握下的中亚大城撒马尔罕,都被朱元璋提前改名为“康居”——唐代,撒马尔罕便是康居都督府所在。

已经被明军拿下的沙鹿海牙、达失干这一片,则是鼎鼎有名的大宛国故地,后来的大宛都督府所在。如今沙鹿海牙亦被改名为大宛···

···

时间回到洪武二十二年,五月中旬。

在大明将西域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之际,远在数万里之外的红海上也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

却是晋王朱棡(前文都写错了,见谅)的就藩队伍,以及大明朝廷建立西海卫的队伍,在经历了长达五个月的航行后,终于抵达了非洲。

红海东北的西亚、西南的东北非虽然并非都是部落,也有些国家,但除了马木留克王国,都是些小国。

这些小国根本没有海军的概念,甚至没有水师,因此晋藩及西海卫的庞大移民船队,在红海上畅通无阻,直接航行到了苏伊士港。

马木留克作为称霸东北非及西亚的一时的王国,又滨临地中海,自然是有海军的。

当朱棡在晋阳号甲板上,用千里镜眺望苏伊士港时,便瞧见那里停留了好几百艘木船。

看一会儿他就笑了。

“那些港口那些舟船中除了商船还有那马木留克的战船吧?呵呵,都是什么臭鱼烂虾,最大一艘咱看着都不足八百料。”

旁边的一名幕僚笑道:“彼辈战船多半只用于在沿海或者那尼罗河中作战,自然不会太大。”

这时,一名传令兵过来道:“启禀大王,林指挥使发来旗语,让我部配合对港口舰船开炮,不必击中,震慑即可。”

朱棡虽是亲王,但对海战却不了解,故而这一路走来,各支船队都由南海水师分舰队指挥使林风总指挥。

合作五个月,朱棡是相信林风航海与海战水平的,可听此仍不禁疑惑:“不必击中?”

一旁幕僚推测道:“大王,应该是林指挥觉得这些舰船不足为虑,不如震慑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