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58章 说海龙卫,燕藩入孟【求追订】

海龙卫是去年建立的,目前囊括了后世新加坡及马来半岛南部沿海的一片区域,且范围还在继续扩大。

“根据你们皇爷爷的计划,此处最终是要建立成一个直属于朝廷的都司,届时这条长达一千多里的海峡两边上百里土地,都将归属该都司。”

“因为此处无论是军事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位置都极为重要,不容有失。”

当船队驶入海龙卫卫城港湾时,朱棣站在冀州号甲板上,给朱高炽(11岁)、朱高煦(9岁)、朱高燧(6岁)讲解着海龙卫的事情。

朱高炽听了不禁问:“父皇,这里原来没有国度吗?”

朱棣笑着道,“三佛齐强大时曾派人跨海到这半岛南部来收税,占婆之前也曾令此处的土人部落、汉人聚落上贡。”

“但不论是三佛齐,还是占婆,都不曾确立对这片土地的统治。”

“三佛齐、占婆不仅都是咱大明的藩属国,如今又都衰落了,三佛齐甚至面临亡国之危,都在向大明寻求帮助。”

“如此情况下,咱大明拿下这些本就不属于他们的蛮荒之地,自是无人置喙。”

朱高煦此时道:“三佛齐、占婆一听就是南洋诸国中的臭鱼烂虾,要俺看,他们识趣的话就该内附大明!”

朱高炽忍不住道,“二弟,三佛齐、占婆可不是臭鱼烂虾,反而都是曾在南洋强盛一时的大国,只不过如今衰落了而已。”

“再强还能有咱大明强?”朱高煦杠道。

朱高炽无语,“那自是没有的。”

“既没有大明强,那就该乖乖顺服大明。”朱高煦说着不忘拉了下旁边的朱高燧,“你说是不是三弟?”

才五六岁的朱高燧露出些许狡黠之色,脆声道:“我听父王的。”

朱棣见三个嫡子这么早就为一个不甚重要的问题你争我斗、合纵连横,顿觉头疼,于是呵斥道:“行了,都别争了,准备下船——咱们在这海龙卫休整几日再启航。”

朱棣此番携带了八千户军民,几万人,虽然在广州适应了一年多,移民也都曾上船进行航海适应性训练。

可在海上航行了大半个月,仍有些妇孺、老弱生病,需要休养——这还是在就藩船队招募了几十名随船大夫,携带了不少药材及成药的情况下,否则情况只怕更糟糕。

燕藩移民大部队在海龙卫休整了足足五日,才启程继续前往印度。

过了满剌加海峡,船队为了确保安全,大多数时候都是沿着海岸航行。

这样虽然安全,却大大增加了航程,因此又过了大半个月,船队才抵达目的地——后世孟加拉的达卡地区!

其实原本朱棣是想以后世的加尔各答作为登陆地点的,但在了解更多当下印度诸国情况后,他便改变了想法,将登陆地点改为后世的达卡地区。

一则到加尔各答地区的航程要更远些。

二则,彼处位于孟加拉苏丹国的西部边境,若立足于那里,早期就有可能受到孟加拉及德里苏丹国下属其他几个西部邦国的围攻。

朱棣的兵马虽然精锐,但到底人少,若陷入几个邦国的围攻,就算能胜,也有可能付出不小代价。

达卡地区就不同了。

此时达卡并非孟加拉苏丹国都城,根据先遣队传来的情报,其只是一座在该国还算繁荣的海港城池而已。

孟加拉苏丹国的都城在西北边更加深入陆地的高尔(后世的帕考尔,拉杰沙希对面),与达卡相隔四百多里地。

达卡地区属于恒河三角洲最西边的一片平原,再往东去便是缅甸西部的“十万大山”。

所以,朱棣选择在此登陆开始建立藩国,前期只需面对孟加拉苏丹国这一个敌对势力就行了。

后世的达卡从地图上看离海边有好几百里,实际上跟广州情形差不多,是一座滨海城市——此时离后世还有近六百年,因河流冲击所形成的岛屿更小、更少,博多河也要宽阔得多。

再加上孟加拉苏丹国并无海防,以六艘战舰与几十艘大海船组成的船队便从孟加拉湾直接进入了博多河。

河口附近有一些渔民在捕捞,很多人活了好几十岁,还是头回瞧见如此大的船队,也是头回瞧见冀州号这般庞大的铁甲战舰,都一脸震惊地愣愣看着。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害怕地往岸上逃去。

在这个过程中,却有几艘小渔船向这边接近,并用几种颜色的旗帜一遍遍的挥舞——却是在打旗语。

冀州号甲板上,朱棣用千里镜看了看,便道:“是先遣队的人,放他们过来吧。”

“得令!”

命令传达下去,没多久,一个头裹红布的“商人”和两个仿佛渔民的汉子便登上了冀州号铁甲舰。

为首的红头巾商人正是先遣队参事,刘隽!

“参见大王!”

见到朱棣,刘隽三人颇为激动地行礼。

朱棣忙上前将其扶起来,道:“三位不必多礼——你们在此险地为孤的藩国忙碌大半年,应该是孤向几位行礼才是。”

说着,朱棣竟真像模像样的对三人一揖。

虽然是上位者对下属的揖礼,但刘隽三人还是感动得差点流泪。

“日头不小,走,我们到那边坐下说。”

随后,朱棣就带着三人到了甲板上一处临时搭建遮阳棚下,并让人上了茶水、糕点。

相较历史上同时期学习了更多御下之道的朱棣先问了问先遣队的情况,如有无人员伤亡,可有人叛逃,等等。

得知先遣队因各种意外,已先后死了十三人,朱棣便道:“先遣队这些遇难将士都是咱燕国的英烈,待孤立国之后,定设庙祭奠,以慰英魂!”

刘隽拱手道,“大王如此厚待,我等九死不悔!”

了解完先遣队的情况,收买了一番人心,朱棣才问正事。

“达卡城眼下的军事部署可弄清楚了?”

刘隽笑道,“孟人毫无防备,我等早就弄清楚了。达卡作为海港商城,颇为繁荣,有十几万人口。”

“但因周边并无强敌,故只有三千余守军,且其中一半守军还要负责维持城内及城郭治安。”

“另外,这些守军披甲率很低,基本上只有将官有甲,且多为皮甲,铁甲数量屈指可数。”

听到这里,朱棣问:“他们可有火器?”

“并无。”刘隽摇头,“事实上,因为当地湿热多雨,他们连弓手都不多,基本上以长矛手、刀牌手为主,然后就是少数骑兵。”

“在印度最厉害的其实是象兵,但达卡武备不修,并不受孟国重视,自然是没有象兵的。”

“谭千户已经率领两百名先遣队人员潜入城中数日,只要大王攻城时放出特定的烟花讯号,他们便可以协助破城!”

“好!”得知达卡武备如此差劲、松弛,且谭渊已领人潜入了城中,朱棣不禁兴奋起来,“那孤便率领船队直趋达卡城外的码头,几日便取了此城!”

刘隽拱手赞成道,“大王英明!”

···

···

达卡作为一座海港小城,墙高不过两丈余,整体呈一个并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周长五里多。

下午日头偏西时,依旧有不少商旅、行人来往码头和达卡城南门。

码头边上,海船、河船停成一片,大大小小多达上千艘。码头上商铺、货栈林立,商贾、力夫等行人熙熙攘攘。

很快,最靠近码头边上的人们先注意到从海湾方向飘来的一大片白云似的反应,然后便因冀州号那裹着铁甲的巨大船身呆住了。

这种震撼和呆愣仿佛一种传播极快的瘟疫,迅速向达卡城池的方向蔓延而去。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码头上震惊的人们才发出嗡嗡的惊叹和议论声。

“好多大船啊!”

“天啊,最大的那艘船上面是包裹着钢铁吗?”

“这是哪里来的船队?太强大了!”

“他们该不会是敌人吧?”

“敌人?如果他们真是敌人,我马上投降。”

“···”

与此同时,离码头不过两里多地的达卡城守军也发现了燕藩船队。

但最初发现此时的士兵大多都跟普通人一样在惊叹、谈论,直到十好几分钟后,一个军官登上城墙,得知此事,才让人敲响了警戒的皮鼓。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