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54章 老朱:这嘉靖命真大【求追订】

刘宽仔细回忆了下,道:“大约是在嘉靖十几年的时候,因生母病逝,朱厚熜决定南巡,回家乡安陆为父母合葬。”

“结果启程不久,原定的两处行宫都发生了火灾,不能居住。后来他到了卫辉行宫,也遭遇了火灾,差点被烧死,幸亏被幼时玩伴、时任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冒死将其救出。”

“在这之后,朱厚熜似乎受到很大的打击,开始怠政,并迷信道教,修道服丹。”

“几年后,又发生了著名的‘壬寅宫变’——在两位嫔妃的指使下,十几个宫女趁朱厚熜熟睡之际,用黄绫将其脖子套住,用力拉扯,企图勒死朱厚熜。”

“什么?!”

“宫人竟如此大胆?”

“宫廷侍卫是干什么吃的?!”

一时间,老朱、朱标、朱棣皆震惊出声。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堂堂皇帝竟然会被一群宫女用勒死这种方式刺杀,实在是太奇葩了。正常来讲,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见三人如此震惊,刘宽还蛮爽的。

这时老朱又问:“咱记得你说过,这嘉靖帝在位四十几年,如此说来,他此番应该没事吧?是如何逃过一劫的?”

刘宽道:“陛下别急,听微臣慢慢讲——或许是行事仓促,过于慌张,这些宫女将套住朱厚熜的黄绫打成了死结,因此她们虽有十几个人,都拼命了,却还是没能杀死朱厚熜。”

“之后他们又拿出钗、簪等物刺向朱厚熜,却也都没刺中要害。”

“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见朱厚熜总杀不死,便以为朱厚熜天命在身,有仙神庇佑,感到害怕,遂去报告了方皇后。”

“方皇后带人赶到,将宫女们抓捕,紧急召来御医,这才救了朱厚熜一命——事后参与谋逆的两位妃子和十几个宫女皆被凌迟处死。”

听刘宽讲完,朱棣忍不住道:“侍卫呢?皇帝寝宫附近难道没有侍卫吗?还有十几个宫女携带黄绫、簪钗等物是如何进入皇帝寝宫的?”

刘宽道,“燕王殿下,关于此事过程,微臣知道的都讲了——至于殿下所提的诸多疑处,我想一则可能是那两位妃子收买了侍卫并给宫人提供了方便。”

“二则,历史上大明宫廷从殿下那时起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不少漏洞——历史上,可是有侍卫将领勾结宫人,以朱高燧的名义下毒谋害殿下呢。”

听到这话,朱棣一脸尴尬,随即感觉头上冷飕飕的。

他机械地扭头看向朱元璋。

果然,朱元璋哼道,“老四,亏你是靖难上位,还自负文治武功,到头来却是连宫廷都没掌握好!”

朱棣虽然觉得为刘宽口中历史上的事受训很冤枉,但还是摆正态度,道:“是儿臣的错——儿臣一定从中汲取教训,就藩之后掌握好侍从、宫人,不使人钻了漏洞。”

朱元璋又哼了声,才看向刘宽,问:“那两个妃子和十几个宫女为何要杀朱厚熜?”

“后世关于此事有好几种说法,为主流所认可的一种是:嘉靖帝多疑暴戾,喜怒无常,经常责罚宫人,被杖毙者多达数百人。宫人们忍无可忍,这才发动了壬寅宫变。”

“还有种流传较广的野史说法:是说嘉靖帝修道后为求长生,常采宫女们的经血用于炼丹。甚至为此逼迫宫女服用催经下血的药物,导致很多宫女血崩乃至死亡。”

“宫女们忍无可忍,这才有十几人联合到一起,谋刺嘉靖帝。”

“此外,也有些人认为,是嘉靖帝当时的一些政策,动了士绅群体的利益,因此他们用数年时间在宫中埋下棋子,谋刺嘉靖。”

这次听完,老朱、朱标、朱棣三人皆一时不语。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三种原因都有可能是真的。

譬如朱樉,不就是因为虐待侍从、奴仆,最后被三名老妇人下毒毒死了吗?

至于说取宫人经血炼丹——历史上为求长生,做的比这过分的君王不少,嘉靖若痴迷修道服丹,做出这种事也是可能的。

而士绅群体为保住利益布局谋杀,同样有一定的逻辑,甚至可能是最接近真相的。

在老朱三人想着这些事时,刘宽则继续道:“经过这次刺杀,嘉靖认为是自己修道心诚才侥幸不死,于是更加痴迷修道,同时对内外臣僚也更加多疑。”

“他为了更好地掌握朝廷,更方便的为自己捞钱修道,便提拔了奸臣严嵩,且纵容严氏父子一二十年。”

“大明在这一二十年中情况迅速败坏,地方民不聊生,北有蒙古入寇、东南沿海又有倭寇侵犯,且内部党争严重。”

“也亏得嘉靖天生聪敏,没糊涂到底,在位的最后几年处置了严嵩父子,并提拔了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一批文臣,又任用了戚继光、俞大猷等一批武将,这才没让大明在嘉靖年间就进入末世。”

“至于嘉靖如何去世的,微臣之前在谈及历史上大明列位皇帝寿命时,曾提过——他本来长寿,却因为常年服丹积累了很深的丹毒,故而在六十岁时便因丹毒发作,药石无效,不治身亡了。”

到这里,刘宽将他所知的嘉靖之事基本都说了。

待老朱、朱标、朱棣吸收了会儿,他才道:“对了,微臣这里还有一部关于嘉靖晚年之事的电视剧,叫做《大明王朝1566》,陛下若感兴趣,微臣可以传到平板上,给陛下看看。”

老朱一听来了兴趣,道:“行,那你弄快点,正好可以让老四一起看看。”

随即他又感慨着道,“这朱厚熜说起来确实是个聪明人,可惜意志不坚,即位稍久便怠慢国事,受了些许挫折,便沉迷邪道。可惜了。”

一旁朱棣听得脸色发红。

虽然这次朱元璋没点他的名,但他知道,朱元璋就是在点他。

之后,朱元璋又向刘宽询问了一些关于嘉靖的其他事,这才放刘宽离开。

不过,当刘宽离开偏殿时,却被朱棣拉住。

“妹婿慢走,俺还有点事请教。”

刘宽当即又回到了西偏殿内——如果要谈什么秘密时,这处偏殿确实是不错的地方。

朱棣道,“妹婿认为,俺到印度建立藩国后该如何治理?”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