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310章 大明的李白?倒霉唐伯虎【求追订】

“陛下,微臣放下一个视频了?”刘宽问。

“放吧。”老朱回过神,先随口应了,又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金字塔是哪里的建筑?视频开头为何以金字塔跟那良渚遗迹的城池比较?”

刘宽道,“回陛下,金字塔是中国之外多见于其他古文明的一种建筑物——它是一种倒锥形建筑,或为陵墓,或为祭坛、寺庙。”

“后世最为著名的,便是埃及文明所遗留的金字塔,其次是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遗留的金字塔。”

“其中埃及金字塔最为宏伟,其中最大的一座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由石块堆积而成,建筑要求就跟京师城墙差不多,连刀锋都难以插入其缝隙,因而在国际上十分著名,甚至与长城等中国建筑一样,被列为世界建筑奇迹。”

朱元璋听完,摇了摇头评价道,“咱们修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部族,可听你所说,那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修建金字塔却是充当陵墓、祭坛、寺庙——属实不智。”

“对了,那修建金字塔的埃及文明如今可还存在啊?”

刘宽道,“回陛下,修建金字塔的古埃及文明距今有四五千年之久,早已灭亡淹没在历史中了。如今埃及虽有国度,但与古埃及并没有多大关系。”

朱元璋惊讶,“竟是四五千年前的文明?如此,能修建十几层楼高的建筑,倒是有些让人钦佩了。”

“而彼时人愚昧、迷信鬼神,耗费人力修建陵寝、祭坛、寺庙,倒也能理解。”

刘宽微微一笑,“陛下若无别的要问,微臣便播放第二个视频了。”

“放吧。”

第二个视频开始播放。

老朱等人一看,却又是出自刘宽去年中秋节曾播放过的《大明风华》系列。

同时副标题也出现了。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诗画双绝,才子唐寅!”

竟然是讲大明才子的视频?

老朱、朱标、朱棣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因为以他们对刘宽的了解,刘宽最看重那些为大明奋战,尤其是抵御清虏的文臣武将、英雄人物;其次则较为看重工匠,以及对大明有特殊贡献之人,比如张居正。

对于寻常的儒生、才子,刘宽不说鄙视吧,却也不怎么看得上。

所以,这个唐寅究竟是如何入得刘宽之眼的?

又或者说,是如何让后世人看重的呢?

疑惑之余,如朱橚、朱梓、朱椿、朱柏等原本亲近儒家、文人、才子的皇子,便期待起来。

视频开始,又是那熟悉的配乐声(悬溺)。

一个女子解说道:“大明成化六年二月,一个男婴出生于苏州吴县,因这一年是虎年,他被取名为唐寅,后人则更习惯称呼他的字,唐伯虎!”

“唐寅先祖曾任兵部车架主事,后随英宗御驾亲征,战死于土木堡。”

“成化年间,唐家已然没落,唐寅父亲经营一家小酒馆维持生计,供唐寅读书。”

“或许是唐家文脉不该断绝,唐寅少有天赋,十六岁时便接连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且得案首,名动一时。”

“三年后,他乡试不中,与徐氏成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这段时光成为了他一生的回味。”

“六年后,唐寅父亲去世,而之后一两年中,他的母亲、妻儿亦相继离世。偌大的唐家忽然就只剩他一个——这年唐寅二十六,已白发满头!”

老朱一家子听前面几段解说,就觉得是个普通才子的人生,不觉得这人有什么出奇的。

可听到唐伯虎两三年内全家死的只剩他一个,顿时都张大了嘴巴。

‘这人莫不是天煞孤星?’

‘唐家撞了霉神吧?’

‘难不成有人暗中动了这唐寅家的风水?’

一时间,不少人都胡乱猜测起来,就连老朱都不例外。

然后老朱等人就不禁想:这唐寅家人都死绝了,应该不会再倒霉了吧?

可视频后续内容却告诉他们,唐寅的霉运远没有结束,或者说他的凄惨人生才刚开始。

给家人办完丧事后,经好友祝枝山劝说后,唐寅痛定思痛,决定用功读书、专心科举。

他是有才华的,这一用功,果然就高中了南直隶乡试头名,解元!

老朱心道,‘这唐寅家人死绝,果然否极泰来,转运了。就像咱一样,当年那么倒霉那么惨,最后一转运就建立了大明,嘿嘿。’

可老朱转念想到视频副标题,又觉得不对。

果然,当唐寅第二年京城参加会试时出事了,居然因为党争,卷入科考舞弊案当中!

先是被下狱,后来虽然被放出来,却几乎失去了功名,从此以后只能为小吏。

仕途断绝!

看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暂停了视频,问:“这视频中说得不清不楚,那唐伯虎到底有没有参与舞弊?”

刘宽苦笑,“回陛下,此事在后世也是一桩悬案,或许专门研究明史的人有答案,可微臣真不清楚。”

朱标沉吟着道,“这唐伯虎能考中南直隶乡试解元,且之前县府院三试也是案首,说明确有天赋、才华,正常会试中进士的可能很大,只要他不蠢,就不该参与舞弊吧?”

其余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

刘宽道,“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所以这视频也只说他是受人牵连,卷入科考舞弊中。”

“另外,若是他本人进行科考舞弊,只怕朝廷惩罚绝不会那么轻。因此微臣猜测,很有可能是唐寅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参与了舞弊。”

“比如说,视频中他的好友徐经通过贿赂考官的方法获得了考题,将这考题夹在其他诸多考题中,向唐寅请教破题、作文。”

“事发之后,徐经供出了唐寅,这不就把他牵连进去了么?至于唐寅说他不知曾破过的某题是考题,谁又能信他呢?”

老朱一家子听了不禁面面相觑。

随后,甚少发言的朱柏皱眉道:“老师,也就是说,唐寅即便是被冤枉的,他也无法证明清白?”

刘宽点头,“不错。”

老朱则皱着眉道,“竟让一才子无法自证清白,看来这科举制度还需多多完善啊。”

朱标点头,“儿臣深以为然。”

老朱触屏,继续播放该视频。

视频的后续基本就是在讲唐寅仕途断绝后,人生失意,靠卖画为生,纵情酒色之中的事情了。

在这个过程中,视频不仅放出了一幅幅传至后世的唐寅画作,还间杂着几首他颇为著名的诗文。

如他的《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辜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月下**···

而视频最后则是唐寅躺在桃花庵一棵开满桃花的树下,饮酒沉眠而逝的场景,同时屏幕上浮现了其最为后世人所熟知的那首诗——《桃花庵歌》

朱梓、朱柏、朱椿等喜欢文学之人,都不禁轻声念起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古今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十几分钟的视频结束,老朱一家子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约莫半分钟,朱标才叹息道:“这唐伯虎的画、诗乃至书法,确实都极为出彩,可惜尽受科考舞弊案牵连,一生不得施展才华。”

朱棣则摇头道,“俺倒是觉得这唐伯虎虽有才华,但品性难免差了些——他中案首及解元后,都曾放浪轻狂,前者让他在科场蹉跎了十余年,后者更是让他交了损友,这才牵扯进舞弊案中。”

“老四说得不错。”朱元璋难得当众夸赞了朱棣,“唐伯虎此人即便真的踏上仕途,只怕也会行昏聩之事,很难成为能臣干吏。”

刘宽也不禁参与讨论,“后世有人将唐伯虎与李白相比,认为唐伯虎就好像大明的李白。”

其余人听了都眼睛一亮,觉得确实如此。

唐伯虎诗画双绝,却终生没能踏入仕途,临到老了还卷入宁王叛乱中,靠着装疯卖傻才逃过一劫,与李白之人生确有些相像。

老朱却已对唐寅没兴趣了,摆手道:“行了,就不要讨论唐伯虎了,放下一个视频吧。”

刘宽拱手道,“回陛下,微臣计划下面先放一部电影。”

老朱不解,“这是为何?”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