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264章 开发美洲的三种方法,东胜州与玄州【求追订】

对四名土酋来讲,奉天殿太过高大、宏伟了些,他们骤然来到此地,感觉就像凡人进了天庭。

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更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压迫力,觉得如同面对天神一般,战战兢兢。

朱元璋微笑着道,“不必紧张——尔等作为归附咱大明的头一批美洲土酋,咱必不会薄待。宣赏。”

太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高声宣读起朱元璋对四名土酋的赏赐。

熊白因为带领族人融入大明的卫所,因此被封为世袭百户官,另三位土酋则被封为长官司长官,皆为正六品军职。

大明有一套关于羁縻之地的土官制度。

不是不想改土归流,而是很多地方没足够的汉人迁徙过去,根本不具备改土归流的基础——总不能指望全用土人改土归流吧?不现实。

所以土官制度在明初是具备相当适用性的。

从上往下共分为五级土官衙门,依次为:宣慰使司设宣慰使一名(从三品);宣抚司设宣抚使一名(从四品);安抚司设安抚使一名(从五品);招讨司设招讨使一名(从五品);长官司设长官一名(从六品)。

各土司主官皆比同层级卫所主官低一级,这就意味着,当大明发动战争时,土司率兵而来,须得听同层级卫所主官指挥。

且不同的土司衙门,往往代表大明朝廷对某地的不同态度,以及掌控力度的强弱。

如各级土司中,朝廷对宣抚司掌控最强,甚至设有流官。但宣抚司主要责任却是监察、安抚某一地少民部族,而这又意味着朝廷对这一地的少民部族较为信任。

如宣慰使司、安抚司,自主性较强,却也意味着该地少民部族对于朝廷来讲,信任度相对较低。

对于美洲的开发,朱元璋早就跟朱标、刘宽等人商议好了。

计划以三种方式共同进行。

第一种是设立海外卫所,迁徙汉民或吸收土人为军户,进行直接统治。一般而言,会在战略、交通要地,或资源要地,设立卫所。

第二种则是收服土人,封为土司,进行羁縻治理。土司也需要交税,还需听从命令出兵征战。

虽然土司交的税并不多,军政方面几乎完全自主,但无需朝廷操心,几乎不需要行政成本。

第三种便是设为海外封藩之地了。

如果将时间拉长到五六百年来看,中国元明清三代对西南地区的土司治理(这里面又以明朝为主),无疑要比欧洲列强在海外的殖民统治要强一些。

当然,对海外领地最好的消化方式还是迁徙汉民过去,但目前大明本土人口并不算多,想要往海外大规模迁徙汉民,估计得等朱标、雄英父子在位时才可行。

老朱这一时期只能先打个基础。

很快,太监宣旨完毕。

在刘宽看来,老朱对土酋的封赏还是蛮实在的。除封官外,金银只象征的给了几百两,主要赏赐了布匹、瓷器、玻璃器、铁器、纸张等大明优质货品。

而且数量都是按四个部落人口来给的,只要这四位土酋带着赏赐回去,整个部落生活品质都能提升一大截。

到时候有这四个部落作为范例,再了解到大明的强大军事实力,大明在美洲的几个探索、移民基地(实际是卫所)附近的土人部落必然会有不少归附的。

至于冥顽不灵,不愿归附,甚至主动来招惹大明的,那也好办。

灭其部落,役其男子,妻其女子。

恰好可以帮大明解决海外卫所人力不足和阴阳失调的问题···

···

这次朝会结束后,刘宽主动留在最后面。待老朱回到奉先殿,他便找过去请见。

礼毕,老朱问:“有何事?”

刘宽开门见山地道,“陛下,有一件关于美洲土人的要事微臣当初忘记说。”

“哦,什么事?”老朱好奇了。

刘宽道:“后世美洲土人在欧洲殖民数百年后几乎灭绝——需知,当时整个美洲的土人加起来估摸也有大几千万的,跟大明如今总人口差不多。”

“之所以如此,除了欧洲殖民者大肆残杀及毫无底线的奴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欧洲人带去了天花等瘟疫。”

“美洲与欧亚大陆因大洋阻隔,彼此隔绝数千年不止,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

“比如,欧亚大陆的人对伤寒、天花、鼠疫等瘟疫可能已经具备一定抵抗性,即便遭遇,也不会全部灭绝。”

“可美洲土人从未遭遇过,若我们的天花、鼠疫等穿了过去,美洲便极少有土人能挺过去,会有许多部落灭绝。”

“同样的道理,一些在美洲、澳洲、非洲热带丛林绵延许久的疾病,若是传到欧亚大陆,也会造成很大的杀伤力。”

“所以,今后若向美洲等地移民,需注意检查移民身体健康状况,尽量不要让瘟疫型疾病患者过去。”

“同样,若有美洲、澳洲、非洲土人来大明,更是须得进行严查,乃至隔离一个月以上,再允许他们入境。”

朱元璋听完不禁皱眉,略带责怪地道:“如此要事你怎么不早说?”

刘宽尴尬,“微臣之前确实是忘了。”

他随即又补充道,“不过微臣倒没听说,历史上美洲土人给欧亚带来什么厉害的瘟疫,反倒是我们这边的天花令美洲土人死了很多。”

“不过,如今我们已经有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可以向美洲推广,必然不会让美洲土人如后世历史上那般大量死于天花。”

“且此法还可以帮助大明收服美洲土人之心。”

听了这话,朱元璋脸色好不少,道:“此事回头你去跟京师医学院那边交代一番,让他们拿出个章程来。”

“今后凡美洲、澳洲、非洲乃至南洋土人入境大明,都需要先隔离一段时间。”

“另外,还需他们挑选一批会接种牛痘的大夫,准备下次随北洋水师前往美洲。”

刘宽拱手应道:“微臣领命。”

之后几日,在处理天工院的公务之余,还要时不时地去户部农业司及医学院串门,完成老朱交代的两件要事。

第一件要事,自然是培育探索舰队从美洲带回来的玉米、红薯等物。

因为老朱点名要找到玉米等五样事物,因此探索舰队不仅带回了不少种子,还带回了一些幼苗或成株。

既有种子,又有幼苗,还有成株,刘宽觉得大明将这五样重要美洲植物培育活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于是,他在将自己所知的相关知识都告诉负责此事的农官后,并没多插手,只是偶尔去看看。

至于医学院这边,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刘宽自然早就办好。

时间进入七月。

这日,老朱又命人将刘宽召到奉先殿问事。

朱标也在,且殿内还准备了好几副大地图。刘宽扫了眼,发现多是老朱从他这儿抄走的美洲地图,便猜测老朱多半是要问美洲的事。

果然,礼毕之后,朱元璋直接道:“咱准备在美洲建立都司,你觉得怎么设立比较好?”

刘宽看着不远处的美洲地图道:“若要在美洲设立都司,一个肯定不行,多了也没必要。因此微臣认为,可先设立北美、中美两个都司。”

其实刘宽觉得美洲暂设一个都司就够了,但想到那里远离大明,若只有一个都司,就任都司的高级将领便有一定割据海外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很小,却不能不防。

所以,暂设两个都司,令其相互辖制是最好的。

朱元璋听了一笑,问:“为何不再设立一个南美都司?你之前不是说了,后世西班牙曾在南美发现好几个大银矿,因此开采许多白银,令欧洲诸国乃至大明的白银都多了起来么?”

刘宽道,“还请陛下允许微臣到借地图解说。”

“你过去便是。”

刘宽来到了南美洲的那一幅大地图前,指着西海岸划了一条线,道:“陛下,这里一条极长的山脉,后世名为安第斯山脉。”

“这条山脉以西地极狭,多为山地,并不适合垦荒种田,只有西北部接近中美洲的地方有些平原。”

“至于南美洲的银矿、金矿,也多在这安第斯山脉之中——此地群山连绵而高大,想要到里面开矿,并将熔铸的金银运出来并非不可以,却不太划算。”

“因此微臣认为,大明没必要急着开采南美的金矿、银矿——日国的佐渡岛金矿和本岛上石见银山近在咫尺,便是南洋、澳洲也有不少金矿、银矿,不论是开采还是运输,可都比南美那边容易一些。”

朱元璋走下了御陛,来到地图前重新问道:“你说这一带都是山脉?”

“正是。”刘宽点头,接着又指向旁边北美地图道,“另外,北美这边也有不少山脉,只不过北美西海岸要宽阔些,因此更适合大明开发。”

“除此外,南美洲那边的气候、季节变化与大明正好相反,真要派人去了,只怕一时未必能适应,还是徐徐图之为好。”

朱元璋站在北美、南美的地图前沉思了会儿,才叹道:“咱本想给标儿、雄英将来移民美洲打个基础,既然南美遥远又地形也不佳,还天时有异,咱便先不管了。”

接着,他指了指地图上两个地方,道:“咱准备将北美都司治所设在西雅图,中美都司治所设在明昌卫,你以为如何?”

刘宽道,“这两处确实适合作为治所之地,不过这西雅图、墨西哥的名字或许该改一下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你便是不提,咱也会改——西雅图此处多海湾且岛屿众多,便命名为‘东胜州’,建东胜卫。”

“墨西哥及中美洲一带山林茂密,天气炎热,又处在南北美相交之要地,便命名为玄州吧。至于这两片大陆,还是叫北美、南美,省得咱们谈话不习惯。”

“两大都司下面的各卫就由标儿你来命名,千户所、百户所干脆就交给前往美洲就任的卫所将领命名。”

听了这番话,刘宽与朱标对视了眼,随即一起笑着拱手,“陛下圣明!”

第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