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231章 一百万贯!两条铁路【求追订】

许臻代表铁运公司当场给顾崇礼股票的行为,让不少与会的士绅、富贾受到了刺激。于是,当盲拍大会继续,众士绅、富贾的竞价便陡然提高了。

“盲拍大会第二场开始,出售股份为三十股,基价三千贯。”

“请诸位开始书写竞价。”

到了第二场,不论是竞拍的士绅、富贾,还是负责主持的官吏,都更加熟练,完成得也更快。

“此次盲拍以常州府钱同孙出价最高,以一万贯购得我铁运公司的三十股股份!”

“···”

第二场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每一场盲拍,无论是小份的三十股,还是大份的一百股,成交价格基本都达到了基价的两三倍。

随着三千股铁运公司股份一点点地减少,后面竞价也确如顾崇礼预料的那般,越来越激烈。

虽然是盲拍,且事前许臻、刘仁忠皆代表官府让众人量力而行,可还是有一百股的成交价格达到了基价的五倍!

也即是五万贯!

需知,这可是盲拍,而非叫价竞拍。

若是叫价竞拍,成家价格可能在此基础上再翻个两三倍。

临到日上中天之时,这场盲拍大会才结束。

算上中场休息的一刻钟,整场大会长达两个时辰!

散会离开铁运公司的大院时,拍到股份的士绅、富贾皆红光满面,尤其是几个拍到两三百股的大户,更是走路带风,得意非常。

顾崇礼便是当中一个。

他原本是想着开始占了便宜,后面便不再参与激烈的竞拍,可耐不住会场氛围烘托到位,于是又花大价钱拿下了一百三十股。

虽然比不得那几个拿了二百六十股、乃至三百股的,却是与会众人中最出风头的一个。

谁让他拿下了此次盲拍大会头股的呢?

与这些人对比明显的,便是那些运气不好,一场都没能竞拍下来的。

这些人每每思及书写竞价时的犹豫、小气及侥幸心理,就后悔不已,甚至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这类人不多,还不足二十个。

当众士绅、富贾离开后,许臻等官吏带着此番竞拍的记录等相关资料,来到了铁运公司衙门的职房大堂。

刘宽正坐在里面等着。

他对这次盲拍大会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再加上一直有吏员将会场情况传递过来,所以他此时老神在在,风淡云轻。

许臻等人行礼后,便向他汇报起来。

“禀告刘郎中,此番盲拍大会所筹得的资金远超我等预期,可以说大获成功!”负责汇报的许臻一脸兴奋。

刘宽则直问:“说吧,三千股总共拍卖出了多少钱?”

许臻嘴唇微微颤抖地道,“共计一百零三万贯!”

一场盲拍大会,便筹集上百万贯,相当于三年前大明财政总收入的六十分之一!

并且还不是朝廷逼那些士绅、富贾拿出来的,而是这些人争着、抢着“送”给好朝廷的,这叫头回见识并经历此等事的许臻等人如何不兴奋?

可笑去年刘宽提出以盲拍大会向民间豪富之家筹集资金时,朝中还有少数人提出异议,认为此举异想天开,必不能成。

待今日盲拍大会大获成功的消息传出去,这些个人只怕要被打肿脸了。

刘宽听闻共拍得上百万贯,也颇为惊喜。

他之前只知拍卖情况不错,却并未去计算数目。

再加上如今还算是明初,直隶、浙江、江西三省虽富,但肯定不如大明中晚期富。

几十个士绅、富贾肯拿出这么多钱来竞拍铁运公司股份,属实有点让人惊喜了。

回过神后,刘宽便笑着道:“好!此番铁运公司股份盲拍大会诸位随本官筹划良久,如今大获成功,诸位皆有功劳!”

许臻等官吏忙谦逊道:“下官(卑职)不敢称功。”

刘宽笑道,“陛下知晓此事必龙颜大悦,说不定会有嘉奖谕令,诸位便等着吧。”

然后又对许臻等几个官员道:“你们准备一份关于此次盲拍大会的报告,在今日下职之前送到科技司院,明日本官便上呈陛下。”

“遵命。”

···

···

下午。

临近下职时,刘宽先是收到了许臻送来的盲拍大会报告奏本,才看了两遍,便有宦官从宫里来,召他面圣。

刘宽索性便将这份奏本也带上,提前给老朱报喜——虽然他估摸老朱早就知道了。

来到奉先殿,见朱标也在,刘宽便向老朱、小朱先后行礼。

礼毕,老朱直接道:“刘宽,日本北朝派出了使团,舟船停在了松江府,将转乘咱大明的官船到京师。”

听到这消息,刘宽略感意外。

他想了想,道:“多半是那足利义满看出了大明有征讨日本之意,派使团来打探虚实和拖延时间了。”

老朱一笑,“你小子倒是越发长进了,跟咱想的差不多。”

接着便道,“咱既不想让倭人探得大明虚实,又想让其误以为咱执迷于寻找不死仙药。对此,你有何建议?”

刘宽道:“对日本而言,咱大明只需隐瞒住军队及水师相关情报即可,如跨江大桥、铁路之类不必隐瞒。”

“陛下若愿意,可召道人给日本使者演一场戏,让他们自己推测出一个结论——正是仙桥、铁路降临的奇迹,才让陛下认为世上存在不死仙药,并执迷于此事。”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老朱听得点头,随即话语一转道:“按计划,若无意外,再过半个月探索舰队便该从那冰火岛起航了,也不知他们能否顺利渡过大洋,抵达北美。”

刘宽对此事也难以预测,但还是安慰道:“陛下放心,从冰火岛走白令海南边没多远便有岛链可依托,探索舰队应是可以安全抵达北美洲的。”

“但愿如此吧。”

朱元璋倒不是多么担心探索舰队的将士丧命大洋,而是担心这次航道探索失败,又耽误一年时间——他可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见到玉米、红薯、土豆等美洲农作物在大明推广开来呢。

聊完这事,朱元璋又带着笑意问:“你可有事禀奏?”

‘老朱果然知道盲拍大会的事了。’

刘宽心里笑了声,便掏出奏本,道:“正要向陛下禀报,今天上午由第一铁路运输公司举办的股份盲拍大会大获成功,以三千股股份拍卖得资金一百零三万贯!”

朱元璋虽然早就通过锦衣卫得知了盲拍大会结果,可听了刘宽的话,依旧龙颜大悦。

“好!这股份盲拍大会果然办对了!”

随后,他便接过由李贵转呈上来的奏本。

因为里面内容朱元璋大概知道,所以很快就看完。

“有了这一百万贯资金,再加上朝廷拨付的七十万贯,你估计能修成多少铁路?”

刘宽沉吟着道:“这个微臣目前也说不准,建成京师到芜湖的铁路应是没问题,兴许还可将丹徒到上海之间几段破损的铁路也修复好。”

朱元璋问:“可能同时开建北平到真定的铁路?”

真定也就是后世河北正定县,所以朱元璋所指的其实就是后世北京到石家庄这条铁路。

因为真定府与土门关、井陉关等太行山险关挨着,算是北方东西的分界线,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贸易中转枢纽。

不论是从军事方面考虑,还是从民生经济方面考虑,朱元璋都希望能尽快修通这条铁路。

刘宽再次沉吟了会儿,道:“铁路局的铁道研究所已经对北平到真定这条路线进行了考察,虽然多数地方都是大平原,很方便修建铁路,可依旧有少数河流、山岭会成为阻碍。”

“陛下知道,北方的河流更宽,山也更大。即便这条路线上遇到的都是小山及河流上游,可对目前的铁路局来说,想要将其攻克,仍有些困难。”

“因此微臣认为,须得等京师到芜湖这条铁路建成,丹徒到上海的铁路也修好,铁路局积累了更多经验,突破了更多修建铁路的必要技术,才能开建平定段铁路。”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略感失望,随即又问:“那江南这条铁路要修建还需多久?”

“至少一年。”

“一年?”朱元璋沉吟起来,“如此的话,平定段铁路要修建好怕是也需一年以上吧?”

刘宽点头道,“陛下圣明。”

“两年···也罢,咱便让北元多蹦跶两三年。”

听此,刘宽才明白,朱元璋是想在平定段铁路修好后,再灭北元。

虽然去年北元在辽东的这条臂膀已被明军废掉,可在西北依旧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对其而言,大明漫长的北疆有很多地方可以动手。

平定段铁路若修成,从北平往山西调运兵马、物资便快捷很多,也难怪朱元璋如此在意。

说完铁路修建之事,刘宽便告退出宫。

他才出宫门,便见应留在府中的小厮小虎蹿了出来,一脸焦急地道:“老爷,夫人要生了!”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