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99章 满清打仗看三国,谈情说爱看红楼?【求追订】

刘宽解释道,“水浒传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宋徽宗昏庸无道,平民百姓、地主小吏、军队中低层将校等人士被昏暗世道逼得不得不啸聚一方,替天行道,对抗官府。”

“后世陛下禁《水浒传》之所以只是传闻,而无史料明证,主要是因为《水浒传》中作为主角的梁山一伙人始终都未曾举过反旗,且最终接受宋室招安,甚至还帮宋室南征北战。”

“他们受招安后,先在江南帮助宋室平定方腊,接着又到北方帮宋室与辽国征战。”

“从这点来说,其似乎有引导强梁草莽为朝廷效力的意思。可偏偏最后梁山这伙人归顺宋室后大部分都没个好下场,这般看来,又似乎在劝诫强梁草莽别归顺朝廷。”

说到这里,刘宽发现有些偏题,顿了顿便道:“微臣虽一直用强梁草莽来形容梁山这伙人,可实际上,他们当中既有真正的好汉,也有相当部分人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恶徒。”

“其中拦路抢劫、谋财害命都算轻的,还有人开黑店、做人肉包子,又有人杀人满门、奸淫妇女。”

“书中宋江、吴用等人为逼几个身在宋军中的将校入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害得他人家破人亡,背负冤屈,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

“凡此种种,有违道德、天良之事,都是后世人难以认同的,《水浒传》在后世评价也因此大大降低。”

朱元璋听了一笑,道:“彼辈啸聚一方,为了对抗官府,招揽勇士、人才无可厚非。”

“可若是招人只看本事不看德行,不仅会渐渐坏了名声,还会让老鼠屎、害群之马带坏了风气。”

“按你所讲,梁山那伙人最后受招安倒是一种必然了——因为他们那般作为,便是造反也成不了事。”

瞧瞧,还是人家朱洪武看得明白。

当初朱元璋脱离郭子兴自成一家势力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可不仅仅靠能打,还因为朱元璋对军队纪律、风气抓得最紧,相对而言对平民百姓更好。

纯粹论能打,陈友谅可不比朱元璋差,便是张士诚麾下能打的将领也不少。

朱元璋大概了解了《水浒传》内容后,便没太大兴趣了。

他转而问:“另外三部名著都叫做什么名字?又写的是何事?”

刘宽指了指御案上的美食,道:“要不陛下吃完了,微臣再讲?”

朱元璋略一沉吟,便点头道:“也行,不过你得先教咱怎么只重播刚才《西游记》的那段视频。”

刘宽没去纠正老朱话中错误,而是认真教了他拉视频进度条的方法。

老朱学会,刘宽便退下去继续干饭了。

于是,接下来有趣的一幕出现了——老朱一边干饭,一边反复观看黑神话悟空视频,听着唢呐劲曲,简直不要太开心。

下面朱标、朱棣等老朱的儿子、孙子们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说起来,刘宽穿越前《黑神话·悟空》话题正热,他电脑中是有好几个相关视频的。

前几日他本想选《往生咒》给老朱听,但想想《往生咒》毕竟是佛家超度用的,哪怕是经后世人改变的《往生咒》,在中秋节老朱阖家团圆时献上来,也未免太过作死了。

更别说,如今他也算老朱半个家人,万一把他也咒到地府跟老朱阖家团圆咋办?

于是就选了《唢风吟》。

约莫半个小时后,老朱才吃完。

马皇后让宫人收拾大善殿,老朱则拿着平板径直来找刘宽。

“蕙兰,将这平板拿去,把刚才的歌曲视频也放给你那些兄弟姐妹们看看——瞧他们馋的,眼睛都红了。”

老朱笑着将平板递给了朱蕙兰。

待朱蕙兰拿了平板过去,老朱家的女子和孩子们自是一片欢呼,开始组织着排排坐看视频。

朱标、朱棣等人却露出了为难之色。

老朱这边明显是要跟刘宽聊后世之事呢,他们若为了看歌曲视频错过,岂不可惜?

视频就在平板里,以后还有机会看。

可听刘宽谈及后世之事的机会却不多,错过就未必能再听到。

念及此处,朱标、朱棣、朱橚最先往老朱、刘宽这边凑过来,朱樉、朱棢、朱桢等皇子见状便也不舍地从平板上挪开目光,凑了过去。

最终,十一个十岁以上的皇子以及朱雄英,都成了刘宽的听众。

朱元璋扫了儿子们一眼,便笑道:“刘宽,说说另外三本名著的事吧。”

“是。”刘宽拱手应了,回忆着道:“诞生于大明的第二本名著应该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罗贯中?”朱元璋打断了刘宽的话。

刘宽讶异,“陛下知道此人?”

朱元璋双眼微眯着道:“当然知道,此人亦是张士诚麾下谋士,还曾献计击败过咱麾下一路将领。”

刘宽只记得罗贯中也做过张士诚谋士,还真不知道他在老朱这里挂了号。

稍稍沉默,他决定接着讲:“罗贯中在文学上是施耐庵的学生,至于《三国演义》一书如今写出来没有,微臣也不知。”

“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讲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家从创业到最终三家归晋的历史故事。”

“虽然这书是演义性质的话本故事,但书中涉及的权谋、军事、武将决战等,却令后人津津乐道。”

“据说,满清将领当年都酷爱读《三国演义》,甚至学习书中的军事计谋,更对关羽推崇备至。”

如朱橚、朱桢、朱榑虽是头回听刘宽讲后世之事,可之前已经从朱标、朱棣、朱棢那边了解了一些,知道满清就是后世取代大明的朝代。

所以,听完刘宽这番话,这些皇子都神色复杂。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竟然有人拿演义当军事书籍去学习。

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大明就是被这样的满清取而代之的。

简直是耻辱啊。

朱榑有些口无遮拦,忍不住道:“大哥,满清用演义中的计谋打仗,都能取代大明,你后人未免太不中用了吧?”

朱标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一旁朱棣脸红不已,幸亏他如今肤黑,兄弟们一时注意不到。

朱元璋瞪了朱榑一眼,道:“怎么跟你大哥说话呢?没大没小!”

朱榑虽顽劣,却也怕老朱,撇了下嘴不敢多说了。

刘宽见状接着道:“这第三本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了,这部书着实好看,可惜成书于嘉靖年间,距现在还有一百多年。”

“这书虽以唐三藏西行往印度取经的故事为背景,可真正的主角却是一只猴子。”

“这猴子由一块仙石所化,天生地养,生俱慧根,后求仙问道,拜入斜月三星洞,得其授艺恩师菩提祖师赐名孙悟空。”

“孙悟空练得一身仙家本领后,先是回到家乡傲来国花果山称齐天大圣,与六位妖魔义兄一起对抗天庭。”

“随后又接受天庭招安,成了弼马温。孙悟空觉得玉帝封官不公,便大闹天宫,结果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之后在佛门安排下,他与猪八戒、沙悟净两个同样有故事的角色,一起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

“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回归大唐,并得了佛家果位。”

听刘宽讲完,朱元璋最先开口道:“这西游记听着倒是有些意思。”

朱标接着道:“这故事与佛家有关,母后多半喜欢。”

这时朱檀道:“老师,这故事能展开说说吗?听着好有趣啊。”

刘宽无语,“鲁王殿下,《西游记》有近百万字呢,微臣记不得全部,即便记得,讲一遍得多少时间?”

朱檀失望溢于言表。

朱元璋道,“行了,刘宽你接着讲诞生于满清时的那部吧,回头咱看能不能让大明文人写出来。”

刘宽听得瞪眼。

心道,老朱你啥人啊,怎么还想抢人家清代的名著呢?

但想想,这一时空肯定不会有清代了,红楼梦多半也不会再有,有那么点可惜。若老朱能让人创作出一部类似的,倒也可以。

不过红楼梦创作难度应该是四大名著中的第一吧?

最重要的是,红楼梦他当初看了几次都看不进去,、影视皆是如此,故而只了解其大概内容,难以给大明文人多少指导。

“怎么不讲?”老朱见刘宽愣神,便催促了一声。

刘宽道:“这部叫做《红楼梦》,作者名为曹雪芹——此人祖上出身满清包衣奴才···”

“包衣奴才?”朱元璋疑惑。

刘宽不太确定地道:“包衣是女真话的音译,包衣奴才就是家奴的意思。”

老朱听得点头,没再多问。

虽然关于满清奴才之事刘宽自问能讲几小时,却没现在讲的想法——太偏题了。

他接着道:“曹雪芹祖上帮满清管理江宁织造府,富贵之极,可到了他父祖辈却败落了。等到他后半生,更是穷困潦倒。”

“所以,《红楼梦》表面上写的是一个类似明末背景下,贾、史、薛、王四大家族兴衰,以及贾家年轻一辈的爱情故事。”

“可实际上,写的却是满清中期,类似曹家等一批满清早期权贵家族衰落过程中,年轻一辈的感情故事。”

“论文学造诣,这部《红楼梦》堪称四大名著之首,不过微臣却不喜欢看,因此对其内容了解不多。”

老朱听了先摇了摇头,随即略带些许得意地道:“满清只出了一部名著便罢了,居然还写的是情爱之事,其文治果然比咱大明差远了。”

刘宽听了这话,欲言又止。

老朱道:“咱说的难道不对?”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