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73章 被删减了的视频,鼠疫笼罩的欧洲【求追订】

刘宽心里给朱檀暗记了一笔,但并不慌。

他拱手道:“回陛下,后世物质丰裕,中国百姓极少遭遇饥寒之忧,又几乎人人识字,便有了其他方面的追求,歌曲正是其一。”

“若说靡靡之音,后世歌曲中确实有不少,但也非全部。便如微臣前两次选出的纯音乐,便都是堂皇高雅之乐。”

“至于为何视频中尽是妖娆美女——若微臣搜集的视频中不是美女,而尽是些俊美男子,岂不更奇怪?”

朱元璋听了微愣,随即笑道:“你这小子···真会狡辩。”

口中这么说,朱元璋也知道男子爱美女很正常,只要不沉溺其中,误了正事,便不算什么。

另外正如刘宽所讲,若视频中尽是俊美男子,那他才该为女儿的生活担心呢。

所以他没再追问歌曲视频之事,而是问:“除了这六首后世歌曲,此番你准备了几部视频和电影?”

“回陛下,微臣准备了一部电影、三个视频。”

朱元璋又问:“电影和视频都是讲什么的?”

刘宽道:“电影是《流浪地球2》,讲的是第一部流浪地球之前的故事,至于三个视频的内容并不多,陛下稍后看了便知。”

朱元璋奇怪道,“为何《流浪地球2》所述反而是第一部前面的故事,不应该是后面的吗?”

“这个微臣也不清楚。”刘宽想了想,又道:“这系列的电影实际改编自一部名为《流浪地球》的。”

“或许是当时创作这部电影的团队不知道该电影是否受欢迎,所以才先节选最精彩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改编。”

“之后电影大卖,他们才对第一部的背景进行补充,创作了《流浪地球2》。”

“而在微臣来大明前,《流浪地球3》据说正在拍摄中,应该就是第一部之后的故事了。在后世,电影是一种商业产品,创作团队这么做是很正常的事。”

朱元璋点点头,道:“既然这次电影是一部续作,便放在最后播放——免得孩子们看了电影,便看不进视频。”

刘宽虽然觉得对殿内众人来讲,视频跟电影一样吸引人,却并未反驳,而是点头应了。

过一会儿,正殿被宫人们收拾好,桌椅也都摆成利于老朱一大家子观看视频的样子,刘宽便找出准备好的第一个视频,将平板放好,开始播放。

朱元璋发现这个视频名目有点长,叫做“一张简图梳理东西方发展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历史脉络”。

视频开始便浮现一句话。

“我们的世界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

随即一个男子的声音随着画面的转换出现了。

“《文明6》有一段开场词:从水下第一个生命的萌芽开始,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再到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你已经历许多。现在,开启你最伟大的探索吧。”

随即,视频中提出了一种“因果逻辑推理法”。

这个说法虽然现代,但老朱、朱标等人却对此并不陌生——因为佛家的因果之论早已融入了中国文化中。

何况,庄子等诸子百家思想中,亦存在着因果、辩证的内容。

倒是“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这句话让老朱一家子都感到稀奇,下意识想:难不成以前人并非站立行走的?

老朱、朱标都没急着问,继续看视频。

接着,视频简单叙说了人类的起源,这就让众人对传统神话的女娲造人说更加怀疑了。

随即,视频便以一种很概括的语言,配合各种图画、视频片段,描述了人类从茹毛饮血、到采集狩猎、再到如何分化为游牧与农耕两大群体的过程。

再接着,则又讲到,因为生产力的提升,人们获得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快速增长,于是开始出现社会分工,并着重描述了手工业、商业、战争出现的原因。

看到这里,朱元璋、朱标等聪明的,都有种恍然之感。

一则,他们从未思考过“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是如何出现的”这种问题。

二则,他们没想到,竟然可以从这种极度理性的角度,去解释农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的出现。

这不仅让朱元璋等人有种茅塞顿开之感,甚至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于社会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氏族的攻守较量中,对武器的要求反过来又刺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氏族间生产生活、进攻防卫等方面的共同事务增加了,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就形成了部落,随即又组成了部落联盟。”

“为了更好的掠夺他人,或为了不被他人掠夺,军事人员也从农业生产中逐渐脱离并日益专业化···”

随着视频的继续,宗教、文字的诞生原因也被清晰明了地讲明。

再接着,便是部落军事首领和宗教首领的诞生,以及分工的深化与专业化。

然后则是私有财产的诞生以及贫富差距的产生,乃至奴隶的诞生,最后部落也由此衍变成早期的国家···

这个视频原本近二十分钟,从人类的诞生一直讲到了后世最新世界格局的形成。

然而,后面几分钟却涉及了一些刘宽不希望老朱看到的内容。

比如视频里说,正是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发展,才瓦解了王权**制度。

而到了最后面,更涉及了中国近代社会制度的几步衍变,并将一切都说成了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

刘宽担心老朱看到这些,会萌生愚昧百姓乃至停止发展科技的念头,再加上这些内容对目前的大明来讲毫无意义,他便利用电脑上的视频剪辑软件,将其剪掉了。

至于视频中间这部分内容,则算是刘宽之前给老朱、朱标讲述西方之事的一种概括性补充。

主要讲了东方文明因为文化特性,发展到郑和下西洋后戛然而止。

以及中亚的波斯等国家是如何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之后重点讲了罗马消亡后,近代西方列国是如何产生,教权如何凌驾于王权之上,以及西方又是如何掀起大航海乃至最终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

“···带血的利润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在血腥残暴的掠夺和剥削之下,西方完成了资本积累。”

“庞大的需求,推动着传统工业改善其组织和技术,并由纺织业率先拉开序幕。”

“纺纱机的改进需要更高的动力,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需求。随后刺激钢铁、煤炭的供应,以满足生产···我们将这一系列技术进步,称之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视频结束的略有点突兀,但老朱、朱标并未怀疑什么。

示意刘宽暂停视频后,朱元璋率先发问。

“方才视频中说十四世纪中叶,一种叫做黑死病的瘟疫席卷欧洲,死了上千万人,才导致宗教神权威望大损,进而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

“咱没算错的话,如今算是西方纪年法的十四世纪末吧?这西方的黑死病瘟疫是否还存在?”

‘老朱果然是个很实际的人啊。’

刘宽心里感慨了句,便道:“回陛下,黑死病是欧洲中世纪时期较为常见的瘟疫,只不过十四世纪中叶这次规模最大,波及了整个欧洲。”

“所以,如今欧洲肯定还存在黑死病,但规模应该已经随着人口的减少而缩小了很多。”

听了这回答,朱元璋皱起眉头来。

他几日前可还想着将欧洲作为将来大明封藩的主要地域之一呢。

若这欧洲动不动就爆发如此恐怖的瘟疫,只怕儿孙们没几个愿意过去,他也不愿儿孙面对如此恐怖的瘟疫。

于是又问:“这黑死病究竟是何种瘟疫?咱们这边可曾爆发过?”

刘宽道:“黑死病在后世又被称为鼠疫,因为它主要是由老鼠身上携带的病毒所引发。”

“并且鼠疫有多种,欧洲流行的鼠疫主要存于土拨鼠身上,人感染之后,皮肤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黑斑,最终在痛苦中死去,死相极为恐怖,所以才被称为黑死病。”

“在咱们这边,要到了历史上的大明末年,才会爆发大规模的鼠疫。”

“咱们这边的鼠疫病毒主要存在于草原老鼠身上,至于草原老鼠病毒是否是由西方传播过来的,微臣就不知道了。”

“因为从元末算起,到后世清朝初年,都处于一种称作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在冰期中,气温会一年年变冷,到了历史上的大明晚期,恰好处于最冷的阶段。”

“据说当时长江以南都有很多地方结冰,就连广州都动不动下雪。”

“天气转冷,不仅让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下,就连草原老鼠也是如此,于是便有了历史上明末大规模鼠疫的爆发。”

刘宽这番话说完,老朱、朱标等竟一时没回过神来。

尤其是朱元璋,他没想到问欧洲的黑死病,竟然问出了大明在未来几百年会越来越冷的事。

广州那地方朱元璋虽没去过,却听去了的将领讲过,知道那里冬季温度要比南京高很多,根本不用穿棉袄,至于下雪——岭南人若不出去,根本就见不到雪。

若未来天气冷到广州都下雪,那北方该多冷?

想到这里,朱元璋顾不得问黑死病了,转而问道:“这冰期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没法儿改变吗?”

刘宽听了苦笑,道:“陛下若读过《荀子》,当知其中有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万物变化自有其规律,我们人类很难改变。尤其是冰期这种涉及整个地球,时间跨度在数百上千年的自然规律,就更难改变了。”

“微臣可以肯定地告诉陛下,无论如何,未来四百年天气都会越来越冷——额,若是工业发展足够快,这个时间也许会缩短到三百年。”

朱元璋不悦,“你前面才说没法改变冰期,怎么又工业发展够快,它就能缩短一百年?”

刘宽解释道:“这只是微臣的一种猜测——工业发展起来,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而引发全球变暖。”

“在后世,全球变暖是一个巨大的环境问题,因为会让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沿海地区的土地和城市,缩小陆地面积。”

“所以,微臣就想着,若是冰期内发生全球变暖现象,会不会彼此对冲,让温度不像历史上晚明时那么低。”

“但这个问题后世科学家都没研究清楚,所以只能算微臣的一种猜测,不知是否正确。”

刘宽看出了老朱对冰期天气变冷的忧虑——对此时人而言,天气过冷确实会引发很多灾难。

可若是大明发展科学、科技两百年,那就未必了。

他顿了顿便道:“陛下其实不必为冰期忧虑,只要大明坚持发展科学、科技,两百年后应对冰期带来的寒冷绰绰有余。”

“你确定?”老朱将信将疑。

“微臣确定!”刘宽肯定地道。

“那行,你讲回黑死病吧——这黑···鼠疫可有办法预防?比如说类似接种牛头预防天花的方法。”

刘宽道:“陛下,以如今的条件想要研制出鼠疫疫苗,基本不可能。但是,将鼠疫的爆发降低下去,却不难。”

“为何如此说?”

刘宽反问:“陛下可有想过,鼠疫病毒在老鼠身上,为何会传到人身上呢?”

朱元璋略一沉思,道:“莫非是西人饥不择食,经常吃老鼠?”

老朱这么猜测,是以己度人了——元末饥荒时,便有不少人吃过老鼠,老朱同样吃过。

他原本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吃老鼠又不是吃人。可听刘宽说老鼠身上有那什么病毒,便觉得有些恶心了。

其余人也在思考。

见老朱说完后刘宽摇头否定,朱檀忽然心中一动,出声道:“莫非是因为跳蚤?”

跳蚤?

其他人听了先一愣,随即恍然。

刘宽则笑道,“鲁王果然聪慧,正是跳蚤——老鼠其实除了偷吃食物,与我们人极少有接触。”

“然而人和老鼠身上都适合跳蚤生存,跳蚤吸了老鼠含有病毒的血,再来叮咬人,便将病毒留在了人的血液中,这才形成传染现象。”

“所以,只要注意多消灭老鼠,再注意卫生,勤洗澡,鼠疫爆发的可能便会大大降低。”

这时朱雄英忍不住问:“老师,既然鼠疫如此好控制,为何那欧洲时不时就有鼠疫爆发,甚至因一场大规模鼠疫死上千万人?”

第二更。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