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168章 西人善良而温顺?明以前史上最大起义!【求追订】

刘宽没想到过去一个月之久,朱元璋竟然还在思考西方工业革命的事。

不过这也正说明了朱元璋对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变革的重视。

刘宽回忆他所知道的西方历史,道:“自然是有的。”

“哦?”朱元璋听了双眼掠过一抹精光,“结果如何?可有成功改朝换代的?”

刘宽道,“历史上西方这类工人反抗压迫之举被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为工人们聚集起来游行、罢工,以此向当权者提出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待遇。”

“第二个层次则表现为暴动,往往没有统一组织,表现为愤怒的工人们冲上街头,打、砸、抢,乃至杀人、放火。”

“但这同样是一种表现他们不满与愤怒的方式,同样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待遇,并没有推翻当权者自己上位的意思。”

“第三个层级才表现为起义、革命,以武力直接推翻当权政府,组建新的政府。”

“如果只看前两者,西方工人反抗暴政、压迫之举成功的例子不小。”

“既在经过多少次游行示威、罢工乃至暴动后,当权者及资本家真有可能提高他们的待遇。”

“可若是他们表现出第三种反抗方式,结果往往会很讽刺——从后世西方历史看,他们曾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推翻了当权的皇族政府,但没多久就被资本家篡取了权利。”

“虽然资本家篡取权利后,为了安抚工人们,确实会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他们的待遇,但毫无疑问,掌权的并非工人群体,而是资本家群体。”

朱元璋、朱标听了刘宽这番叙述,先是惊讶,随即都沉思起来。

父子俩都没想到,西方历史上的工人起义竟是这种结果。

这时刘宽又道:“另外,在后世历史上西方所谓的工人起义,既是规模最大时,也不过波及几座大城市——事实上,即便是西方工人最喜欢反抗的法国,其国家本土面积其实跟大明一个行省差不多。”

“而法国在西方后面的大几百年,都属于实力、领土一直排在前三之列的国家。”

“也即是说,哪怕在法国这样的西方大国爆发了波及全国的工人反抗运动,实际波及的范围也仅限于咱们这边一个行省而已。”

“最后,工人就算揭竿而起,武装起义,其激烈程度也远远不能和咱们这边相比,极少有杀到血流成河的时候。”

“其战事范围往往局限在几座主要城市的争夺中,像咱们历史上农民起义、王朝更替那般屠戮一城乃至杀空一地的事件更是从未有过。”

听了刘宽这番补充,朱元璋、朱标就更加惊讶了,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朱元璋不可思议地道:“按你此前所言,西方资本家将工人压榨得那般惨,他们多数时候竟然只是搞什么罢工、游行示威?”

“这类行动当权者不会镇压吗?军队一派过去,所谓的游行有何用?”

“另外,按你所讲,他们揭竿而起真跟其朝廷打起来后,竟似乎表现得···颇为‘温和’?”

这时朱标皱着眉思索道,“妹婿,莫非这西方百姓天性良善且温顺?”

才说完,他自己便摇头否定了这一猜测。

“不对,其资本家那般压榨百姓,且又有大航海后在全球侵略、奴役其他国人之举,可见其西方人绝非良善之辈。”

“如此说来,多半是其底层百姓比较温顺了?”

刘宽一笑,道:“太子殿下,因为文化、历史不同,西方很多事都与咱们有差异。至于这差异有多大,殿下不妨再听微臣讲讲另一件事。”

朱元璋、朱标都喜欢听刘宽将后世之事,说着说他们所不知道的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大涨见识。

父子俩当即都露出期待之色。

刘宽道“先前微臣讲的是西方工人反抗压榨、暴政之事,但在工业大革命前,这些工人大多是农民、牧民,难道那时他们就不会被压榨,不会遭受暴政吗?”

“事实上,任何一个政权到了后期,都会出现昏庸君主和奸臣、弄臣等,同时伴随朝堂混乱、吏治**,对地方、基层失去控制,权贵、士绅、地主失去束缚,对百姓大使压榨等现象。”

“通过后世对西方历史的研究,他们各个政权在这方面表现地要比咱们差很多。”

“其一,他们开明且有作为的君主比列远比咱们这边要低,良臣、能臣比列也是如此。而这就意味着,他们新生政权建立后带来的繁华兴盛时期往往很短暂。”

“他们的君主、权贵在一个政权大多数时期的表现,都跟咱们这边王朝晚期差不多。”

“其二,他们历史上各个政权里的自由农比例一直不高,或者说很少,占据大多数的都是权贵的奴隶或佃农。”

“而这往往意味着,他们的权贵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压榨其民众,极少收到上面权贵的约束。”

“事实上,西方的权贵都被称作领主、贵族,他们拥有领地内的一切权利,甚至包括领地内女子的初夜权。”

听到这里,朱元璋、朱标都满脸愕然。

随即朱元璋便忍不住道:“按你所讲,这西方当权者的统治手段似乎与蒙元相似?甚至比蒙元还要苛待百姓?”

刘宽一想,发现老朱说得还挺对。

于是笑道:“陛下,历史上西方可没有哪个政权如蒙元般去修黄河——西方的君主、权贵不仅大多对民众残暴、苛刻,而且大多目光短浅。”

朱标这时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道:“若是这般,西方在工业大革命前,那些农民、牧民岂不会经常揭竿而起?”

刘宽摇头,“殿下这一猜测与事实截然相反——在工业大革命前,西方几乎没有出现过农民、牧民大规模暴动,武力反抗暴政及权贵压榨的事情。”

“即便有些规模很小的那种暴动、反抗,往往也很快被权贵率领军队镇压。”

“说起来,西方人的历史也有几千年之久,但从来就没有农民起义成功过的例子。甚至连农民起义的范围超过一城、波及一地的例子都没有。”

怎会如此?!

老朱与朱标对视了眼,觉得属实开了眼界。

老朱是通过农民起义起家,并建立起大明的开国皇帝,朱标则熟读历代史书,所以刘宽方才所言之事对他们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难以理解的。

中国自秦末便有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大汉的刘邦虽非朱元璋这样一无所有的纯粹布衣,却也称不上权贵,仍属普通百姓范畴。

其麾下武将更不乏出自底层百姓的。

大汉的建立,可以说是秦末的农民起义的一种成功——虽然刘邦等人成为了新的封建权贵,但至少他们推翻了原来的政权,替代了原来那波权贵。

之后汉末黄巾起义虽然没能成功,却终结了延续四百载的惶惶大汉。

南北朝时底层军民起义的也不少,虽然没成功过,但次数多、波及范围往往也不小——若与刘宽口中的西方百姓起义相比,几乎每次范围称得上“大”了。

隋一统南北,但不过几十年,便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和南北朝遗留的一些问题,爆发了隋末大起义。

这场大起义自然也是以广大不堪暴政压迫的农民为基底,只不过南北朝遗留下来的很多世家、权贵见机参与其中,并最终夺取了大起义的胜利果实。

即便如此,隋末诸侯中也不乏农民起义的代表,那就是河北王窦建德。

据史书记载,窦建德世代务农,或许是小地主,在隋朝“官职”最高时也不过里长,论出身跟刘邦差不多。

窦建德虽败,却在李唐统一天下前被视为其最强敌人,窦建德本人也为李世民所敬佩。

再往后,唐末的农民起义就更加惨烈了,范围更是波及几乎整个大唐,并出现了黄巢这种数次攻入都城,来一出“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大戏,差点改朝换代!

赵宋虽前后被辽、夏、金打败和欺压,并最终为蒙元所灭,但如今存世的宋代史料不少,朱标读这些史料,便知宋代农民起义可以说层出不穷。

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方腊率领的摩尼教江浙大起义,且当时在湖广、河北、山东农民起义规模亦不小。

朱标曾与朱元璋讨论过赵宋这段历史,经过分析之后,认为当时若非赵宋在外部辽、夏压迫下,吏治、军队方面没太过拉胯,也会如汉唐一般倾覆于农民起义。

及至元末,红巾军起义规模与激烈程度,更是远超汉末黄巾起义以及唐末农民起义。

几十年前,除了河北、甘肃、陕西、山西等少数蒙元统治力较强的地方外,遍地都是红巾军!

其中既有韩山通、刘福通这等为起义先驱,在中原正面硬抗蒙元大军,最终粉身碎骨者。

亦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起于南方,消灭地方蒙元权贵,替代蒙元地方统治者。

而其中最为壮烈的,莫过于刘福通执掌韩宋后所发起的三路北伐——朱标每每与朱元璋谈到红巾军三路北伐之事时皆唏嘘不已。

当时东路军以毛贵为主将,在至正十七年十一月,由徐州经山东攻向大都,曾连战连捷,一路攻入河北境内,逼得蒙元君臣惊慌失措,直欲迁都。

然彼时蒙元实力仍在,毛贵率领的东路军终究在柳林被蒙元赶来的各路勤王军击败。

战败后,毛贵不得不退回山东,重新积蓄实力。

此战前后历时近半年。

西路军先以李武、催德为主将,在至正十六年六月由河南攻往陕西。

彼时陕西蒙元实力亦相当强大,更有李思齐这等汉人能将。

西路军就潼关与蒙元军队展开反复战斗,潼关几度易手。

后来西路军绕过潼关蒙元军队主力,由武关入陕西,破商州、夺棋盘山、据蓝田,直逼霸上。

可惜最终为李思齐、察罕帖木儿等蒙元能将击败,被迫退入四川。

再之后刘福通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将领增援西路军,可惜援军再次战败,也退入了四川。

两支西路军会师不久,便再度由四川攻入陕西凤翔府,结果却在凤翔府城下遭察罕帖木儿内外夹击之计惨败,被蒙元军队斩首数万,伏尸百里!

西路溃军一分为二,李武、催德部北上,转战陕甘宁,一直坚持到至正二十一年,方被李思齐收降。

李喜喜则率领残部南下,经四川去湖广、江西,最终投了陈友谅。

即便从凤翔惨败算起,西路军北伐亦坚持了一年多。

而最令朱标震撼的则是中路北伐军。

中路北伐军以关先生、破头潘为主将,在至正十七年六月,由山东曹州攻向山西。

中路军开始亦是连战连捷,克陵川、高平、潞州、太原等地,后因蒙元军队在险关拦截,中路军无法按计划向东与东路军会师河北,便北上攻取大同、雁门。

后来更是继续北上草原,破元上都开平!

再之后则是转战辽阳行省,中路红巾军兵马不减反增,人数最多时高达十几万,且在兵威最盛时攻入了高丽国内。

入高丽后,红巾军一路南下,高丽百姓闻讯景从,至高丽都城开京城下时,加入红巾军的高丽百姓亦有十数万!

数十万红巾军一鼓作气攻破开京!

高丽国王南逃,被困于城内的高丽权贵向红巾军将领进献家财、女子,以求活命。

至此时,中路红巾军虽未能完成刘福通交代的北伐任务,也算盛极!

几乎算是在大唐之后再复朝鲜了(朝鲜之称,古已有之)。

可惜盛极而衰。

据朱元璋后来派入高丽的谍探汇报,关先生等中路红巾军主力覆灭于至正二十一年的腊月底,年节将近之际。

彼时大雪数日方停,红巾军主力大都在城外大营中取暖,因被高丽人以女子、钱财诱惑,失了警惕。

不妨高丽悍将李成桂以数千精骑,趁机在高丽内应配合下,入驻开京。

随后与南方的高丽军配合,在开京城外大败红巾军,俘杀十余万!

最终仅破头潘率领万余轻骑逃了出去,北上辽阳,降了孛罗帖木儿。

中路红巾军北伐历时四年,至此败亡···

然刘福通之三路北伐虽败,却给南方红巾军争取了时间和机会。

最终,朱元璋从众多潜龙中脱颖而出,统合南方红巾军,建立大明。

随后以二三十万大军北进中原,发布《谕中原檄》。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首次北伐即破元大都!

蒙元虽退回草原,但大明继承红巾军之志,至今已三征北元,誓灭胡虏!

正是知晓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之事,又亲身经历了元末红巾这样浩浩荡荡的超大起义,朱元璋、朱标才觉得西方无一次农民起义颠覆政权,甚至都没有一次像样的农民起义,难以理解。

老朱、朱标想着这些,都是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朱标随即便忍不住问:“西方之事究竟谁因何与我们如此不同?”

第一更。

【抱歉,这章被红巾军起义的史料震撼到了,写嗨了,没能注意控制文章的史料比例——好在这章比较长,后面也会尽量多写几章免费字数多的(200字一计费,超过一百多字不足两百字,就不计费),作为补偿】

谢谢大佬们的订阅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